走進漢傳佛教的寺廟,看到勒菩薩身後的一位威猛將軍,他是佛教護法神韋陀菩薩。韋馱菩薩能驅除邪魔,保護佛法,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冑,手持金剛杵。韋陀菩薩發願,護持前面九百九十九尊佛陀的教法,令那些魔不敢來侵犯。賢劫千佛中最後成佛,名為勝解佛又稱樓至佛。成佛時把前面九百九十九尊佛陀的所有教法,一起弘揚。
韋馱菩薩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護法神。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信佛之人都知道,韋陀菩薩在佛教中是護法使者,是正義的化身,給人一種勇敢,威猛的感覺。因而很多修行之人都希望供奉韋陀菩薩來提高自己的正義之氣,並提升自己的境界。
韋陀菩薩的護世心咒為:唵。威打。天打。媽哈。天打。斯娃哈。持有此咒之人悉心感受韋陀菩薩的正義,以一顆澄澈清靜之心誦讀此咒。
韋陀杵方向的含義:
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韋陀杵杵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韋陀、韋馱、圍陀、毗陀、吠陀,梵音皆為VEDA,韋馱菩薩其實是賢劫千佛中,將為最後一位佛,名號為樓至佛,往昔因地為法意太子時,曾發願在成佛前為密跡金剛力士。以其本願故,示現護法相。韋馱菩薩在早在寶華琉璃佛會上成道,號『普眼菩薩』。另在釋迦佛會上名『真童身菩薩』。在《大乘悲分陀利經》中,菩薩過去生名字翻譯為無垢明藥王菩薩,在悲華經中,其名為持力捷疾、亦得名為火淨藥王菩薩。
一般人容易將韋馱菩薩和韋琨將軍或者塞建陀(SKANDA)天混餚,韋琨將軍是南方增長天王八大將軍之一,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雖住天中卻早離天欲,童貞修行,輔助增長天王護持我們娑婆世界南贍部洲。塞建陀(SKANDA)天,又稱韋陀天,梵名音譯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原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後來歸化為佛教的護法天神。是故佛子兩者應頂禮,但不應混餚。
韋馱菩薩的聖誕是農曆的6月初3,韋馱菩薩是唯一一位被允許面朝向佛祖的菩薩。
韋駝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擔當佛教中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為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
相傳,浙江臨安天目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
韋馱尊天菩薩在多部經典中,發願扶持佛法和學習佛法的人。如此大願使菩薩成為佛教護法神的代表,故責任重大。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學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障難,未入聖流之前,不能對付魔事。這時,韋馱菩薩的出現,護持四眾弟子修行。
很多善良的人,由於過去業力的原因,出現了貧窮疾病、諸多不順。禮拜供養韋馱菩薩,一瞻一禮,就會得到菩薩的加持。
由此可知,只要我們一心如法修行,多行布施,多積福德,韋馱菩薩就會時常在我們身邊。佛陀付囑韋馱菩薩,在末法時期,要保護真心實意修行人和善人。可見,佛陀委以大任。
邀請您點擊下面「閱讀全文」進入佛法無邊微社區,一起交流佛法,說出自己的學佛感悟,共證菩提!感謝您的關注,一起學佛 共證菩提 阿彌陀佛 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