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和四大菩薩有關的殊勝日裡,廣大信眾到寺院進香、頂禮,可獲得數倍於平日的加持和功德。也因此,四大菩薩的道場也成了信眾嚮往的聖地,很多人都發願一定要在此生一一前前往朝山。
道場,是指布道傳法時的場地。根據這一概念,同一尊菩薩可以有很多個道場。所以道場有時候特指首次傳法的場地。在我國漢傳佛教,四大菩薩的道場都位於漢地,這也是中土和佛法的淵源。我國的四大名山,也就是四大菩薩道場所在地。現今,都已經成為世界性的佛教聖地、佛教文化中心和旅遊勝地。
四大菩薩的道場簡述如下:
五臺山 文殊菩薩道場
文殊菩薩代表著諸佛菩薩的大智,全稱文殊師利菩薩。
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內,山有五臺,故名五臺山。這是佛陀親證的文殊菩薩說法道場。五臺山除了文殊菩薩的道場之外,也是內地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漢傳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並存是五臺山非常鮮明的特色。
文殊菩薩的聖誕日為農曆四月初四日。
普陀山 觀世音菩薩道場
觀世音菩薩也稱觀自在菩薩,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代表著諸佛的大慈悲。普救六道眾生疾苦。
普陀山位於浙江普陀縣,為舟山群島之一。
由於觀世音信仰的廣泛,在我國菩薩的殊勝日一共有三個:生日為農曆二月十九日,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日,出家日是九月十九日,這三日也是普陀山三大香會期。
峨眉山 普賢菩薩道場
普賢菩薩是諸佛菩薩大行的代表。普賢菩薩曾發十種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
峨眉山位於四川樂山峨眉山市,公元六世紀時,已是全國著名佛教聖地。山頂的光相寺,是普賢菩薩顯聖說法傳道之處。
普賢菩薩的聖誕日為農曆二月二十一日。
九華山 地藏菩薩道場
地藏菩薩代表著佛門的大願。曾發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在這一宏願之下,地藏菩薩將在釋迦牟尼佛涅槃至彌勒佛降臨這一漫長期間,教化六道眾生。故而有「六地藏」之稱。
九華山位於在安徽省青陽縣境。
地藏菩薩的聖誕日是農曆七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