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四大菩薩及道場都有哪些?

2021-01-15 沽上哏都

佛教的歷史源遠流長,給我國歷史留下了諸多傳奇與典故。據史料記載,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67年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許多經書和佛像,並且翻譯了一部分佛經,相傳就是現存的《四十二章經》,也就是《阿含經》的節要譯本。同時在首都建造了我國第一個佛教寺院,就是保存至今的白馬寺。

在佛教中,佛祖坐下十大弟子,譬如:摩柯迦葉、優波離、羅睺羅、舍利弗、須菩提、富樓那、阿那律、摩訶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難。

菩薩也有四大菩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佛教中的四大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捶」的簡稱,「菩提」漢譯是「覺悟」,「薩捶」漢譯是「眾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眾生),全譯是「覺有情」。它包括自覺和覺他兩層意思,即菩薩既是已經「覺悟的眾生」,又是以覺悟他人為己任的有情。在佛教初創的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無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象徵著四種理想的性格,即:願、行、智、悲。

願指的是象徵願力的地藏王菩薩。大家應該都知道,地藏王菩薩的名言「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地藏王菩薩聖誕為農曆七月三十日,其所在的道場是安徽九華山。

行指的是象徵實踐的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在華嚴大法會中宣說十大行深誓願。普賢菩薩聖誕為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其所在的道場是四川峨眉山。

智指的是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文殊菩薩聖誕為農曆四月初四日,其所在的道場是山西五臺山。

悲指的是象徵慈悲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關於觀世音菩薩聖誕的起源和依據,現在均無法考定。

隋唐以來,民間便形成了廣泛的觀音信仰,並逐漸形成了以敬奉觀音為主的三個農曆宗教節日:二月十九為觀音誕生日,六月十九為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為觀音出家日,民間有的將這三日並稱為觀音菩薩聖誕。其所在的道場是浙江普陀山。

眾觀我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四大菩薩給我們華夏文明帶來了許多傳奇與傳說。雖然本人不是佛教信徒,但對地藏王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普賢菩薩的十大行深誓願、文殊菩薩的大智慧以及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為懷,被四大菩薩的信念和信仰所折服。

歡迎評論

以史為鑑,趣談歷史。

相關焦點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佛教四大名山,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這裡面大有原因
    如果對佛教有了解的朋友,都聽說過本土佛教中,有著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薩的說法。這四大菩薩就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而四大菩薩所在之地,就是佛教的四大名山。這四大名山都在我們的國土內,山西忻州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浙江舟山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四川眉山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安徽池州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那麼這四座山又是如何成為四大菩薩道場的呢?這其中的因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在山西五臺縣東北四十裡,因為有五峰相對,相距各數十裡,頂峰平廣如臺,所以稱之為「五臺」。
  • 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好多人都是來給孩子求學業、聰慧等。初一、十五人也特別多,香火最旺的該數五爺廟了,好多人都是凌晨三四點鐘都在門外排隊,要燒頭柱香!這個主要是求財運官運的!
  • 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普賢菩薩十大願
    四川峨眉山景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菩提四大名山隨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得到政府的歷史性保護,確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 揭秘佛教四大菩薩坐騎的名稱及含義
    四大菩薩座騎含義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比如,文殊菩薩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下面一起來看佛教四大菩薩的坐騎分別是什麼及其含義。文殊菩薩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佛教名山五臺山山西五臺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同時與印度鹿野苑、拘屍那伽、菩提伽耶和尼泊爾藍毗尼花園並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同時也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 佛教人物系列之四:四大菩薩
    四大菩薩,即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四位菩薩。智、悲、行、願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的象徵。文殊菩薩,梵語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師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祥、妙吉祥、法王子。獅子為百獸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的說法,因此在佛經中,常用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陀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獅子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則是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
  • 你對四大菩薩的了解有多少?
    "菩薩"在佛教中是求道求大覺之人,佛教中有很多菩薩。佛教傳入中國後,尤以四大菩薩最為出名。四大菩薩是佛教中的重要神明,他們的形象及坐騎各不相同,代表著不同的功德與能力。文殊菩薩及其坐騎青獅在佛教中,文殊菩薩象徵著智慧,其道場在五臺山。文殊菩薩在過去世乃婆羅門之子,後來皈依佛門。在佛教中文殊菩薩的形象很多,常見的是五髻文殊,頭頂的五髻,代表著五種智慧。文殊菩薩的右手握智慧劍,表示能斬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上置般若經,象徵無上智慧;臺座一般是蓮花座,代表清淨無染。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舍衛國人,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徵,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文殊菩薩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
  • 佛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大名山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指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別是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的道場。 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 古佛彌陀的道場|大光明山,中國佛教的發源地,地位遠超四大佛山
    為什麼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在四川盆地這個道路險峻,號稱蜀道難的地方,竟然會擁有早期的佛教聖地?原來,這一切都和一位皇帝的夢有關……讓時光倒退到一千九百多年,回到公元67年(只能大致這個年代,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也許更早)。
  • 你聽過四大天王,你聽過四大菩薩嗎?你知道他們都是誰嗎?
    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封神演義》中的四大天王,就是都姓魔的那四個兄弟,之前還聽說四大天王其實是有五個人,但是我今天看了一下,其實只有四個人,並沒有那第五個天王。好像是後來才搞出來的。額,不過今天的主角可不是四大天王呀,今天的主角是佛教的四大菩薩,我想大家可能有點不知道這四大菩薩是哪幾位,其實他們都是非常的有名,我想我一說出來大家就知道他們是誰,只是沒想到是他們組成的四大菩薩,他們就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他的形象一般是持劍騎獅的樣子。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為什修龍王殿,為何有觀音洞?
    報告中,梁思成和林徽因首次發現了中國唐代木結構建築——佛光寺,這為五臺山有增加了許多厚重的歷史。除此之外,五臺山還有許多傳奇的秘密。作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一個五爺廟的香火比文殊廟還旺,還有一個觀音洞。在文殊菩薩的「地盤上」,為何會有這樣的奇特事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杭州「最低調」的寺院,隱藏於大樹王國之中,是韋馱菩薩應跡道場
    這個掩映於天目山南麓青山秀水中的江南名剎,在清朝時期吸引了乾隆爺兩次至此。西天目山自東晉竺法曠開山以來,在國內是唯一一座走出三個國師的名山,分別是唐代慧忠國師、元代中峰國師、清代玉琳國師均名譽天下。這裡是韋馱菩薩道場、臨濟宗中興祖庭,是繼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之後的第五座佛教名山。
  • 四大名山,四大菩薩帶您領略人生四重境界!
    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九華山,代表大願;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代表大悲;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代表大行;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代表大智。- 1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又因唐代詩人李白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花」,故更名為九華(花)山,又稱「蓮花佛國」。九華山的聞名與地藏菩薩的化身——新羅國(韓國)王子金喬覺有關。唐貞元十年,金喬覺來此落腳修行,圓寂後人們將其認定為地藏菩薩的應化,尊其為金地藏。
  • 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從道教手裡搶來的,與《封神演義》無關
    今日農曆四月初四,在佛教徒及民間的信仰中是文殊菩薩的佛誕日。提到文殊菩薩就不得不提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五臺山」,此地也正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道場。但在道教的經籍中,此地原為道教所佔據,被稱為「紫府山」,並建有「紫府廟」。那麼為何這裡後來變成了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呢?
  • 佛教文化:佛教何時傳入五臺山,為何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
  • 佛教四大菩薩保佑眾生
    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
  • 峨眉山景區恢復開放,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峨眉山位於北緯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 ,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
  • 佛教的四大菩薩,你知道都是誰嗎?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智、道的意思;薩埵,眾生、有情的意思。菩薩,翻譯過來,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大乘佛教中有四大菩薩,與我們中國非常有緣。我們的「心地」,就如大地一樣,本具佛性,本自圓滿,本來就具足無量的智慧德能,所以叫地藏菩薩,這名字也是表法用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主要就是孝道,這是入佛門最初的修學方法——孝親尊師。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怎麼會尊重師長?不尊重師長,怎麼會聽師長的話?老師再有能力,再有學問,也沒法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