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曇花一現為韋陀,韋陀菩薩與曇花的故事

2020-12-16 虛空法界遍光明

韋陀菩薩原是一位古佛化身,以行慈悲故而被稱為菩薩,以降魔護法,破邪顯正之故,而現金甲天神相。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之意)。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

韋陀菩薩是賢劫千佛當中的最後一尊佛。他往劫裡跟釋迦佛他們同為轉輪聖王的千子,轉輪聖王他有一千個兒子,同為千子同為兄弟。然後這些千子學佛之後各個發願,當時的韋馱菩薩聽了他們的發願之後,他就說:「你們修行成道,弘揚佛法的時候我給你們做護法,護持你們,等你們全部成佛之後,我最後一個成佛。」 所以轉輪聖王的千子成為我們賢劫的千佛,韋陀菩薩就成為最後一尊,名字叫樓至佛。 韋陀菩薩手上拿的是降魔杵,他是護法神,代表護法。手上拿的杵,就是武器。而拿的姿勢有多種,有菩薩合掌,寶杵放在手背上,也有菩薩手垂下來,寶杵在手掌中。一般韋陀菩薩塑像都是立像,代表恭敬保護道場、保護修行人。只有東天目山的韋陀菩薩是坐像,這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因為東天目山是韋陀菩薩自己的道場,那是他自己的家,當然可以坐在當中。而韋陀菩薩在別的地方護法,多半是立像,很少看到坐像。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

據說曇花本是天界花神,嬌羞美麗,楚楚動人,四季常開。有一位年輕的公子甚憐惜之,於是日日照料,無微不至。時間一長,二人日久生情,彼此有意,不料卻被玉帝所知,玉帝于震怒之下抓了花神,並貶她落入凡間,化為一年只開一次,一次一瞬間的曇花。同時還把那個年輕人送入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希望能他忘記花神,忘記自己的過去。

年輕人後來真的忘記了過去,可是女子卻如蒲葦一般堅韌如絲,始終無法忘卻曾經的深情。當她知曉每年暮春時分,韋陀尊者都會上山後,她就選在那個時段開花,把醞釀、積蓄一年的燦爛在瞬間綻放,希望藉此使韋陀記起從前,哪怕只有一點點模糊的印象也好。只可惜,一年一度,春去秋來,韋陀年年下山,卻絲毫未憶起過那位美麗的,一直默默為他綻放的女子。真可謂是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所以人們又把曇花命名為韋陀花。宣化上人講述:韋陀菩薩的一段公案

杭州有五個天目山,東天目、西天目、南天目、北天目、中天目。為什麼叫天目?因為山頂有二水泉,如山上有兩隻眼睛似的,所以叫天目山。有很多修道人在此修行。

高峰妙禪師在西天目修道,他為什麼選這兒修道呢?因為他每一坐禪就打盹,一睡就不得入定,昏沉特別重。講解心經時,有講二十六種煩惱,其中有一種煩惱叫昏沉。為什麼昏沉是煩惱?因為修道一昏沉,就不得入定。不得入定,就生出散亂心。  高峰妙禪師自己想找一個方法來對治昏沉,想什麼方法呢?他知道在西天目的倒掛蓮花可以打坐,如果一昏沉睡覺,就會跌到山澗下去。山澗有幾千萬丈高,如果從上面跌下來,就是粉身碎骨。於是他豁出生命到倒掛蓮花去修道,如果他睡覺了,就會跌死。  他坐了一天沒有睡,兩天沒有睡,三天也沒有睡,到第四天就支持不住睡覺了,這一睡覺,果然就跌下去,但跌到山澗的半腰,如一萬丈,跌到五千丈時,就不往下掉了,有一個人把他託上來。  他就問:「是誰把我救上來的?」  救他的人說:「護法韋陀。」  他一聽說是護法韋陀救他上來,就很高興,而生出驕傲心,問韋陀菩薩:「老韋,世界上像我這樣修行的人,有幾個?」  韋陀菩薩說:「像你這樣修行的人,多如牛毛。你真是不慚愧,八萬大劫內,我再也不護你的法了!」  高峰妙禪師一聽韋陀菩薩於八萬大劫內,都不護他的法了,就痛哭流涕,生慚愧心說:「我真不是個修道的人,剛才韋陀菩薩來護法,我卻生出驕傲心。」  自己慚愧得哭了,哭了很久,忽然他想:「以前我修道,也不知道韋陀菩薩來護我的法,也一樣修行,我也沒有依賴韋陀菩薩來護法我才修道。現在韋陀菩薩不護我的法,難道我就不修道了嗎?不,我還是一樣要修道。」他就發心再到此地打坐,這回更精進,就是死了也要修道來參禪打坐,豁出生命也要成就道業。  於是他又坐了幾天,支持了幾天又睡覺了,又跌下去了,當跌到半空中,又有人把他託上來,他問:「這次是誰來護法?」  護持的人說:「韋陀。」  高峰妙禪師就問:「老韋!你也打妄語!你說八萬大劫內不護我的法,為什麼又救我上來了?」  韋陀菩薩說:「不是!我對你所說的話已經實現了,你生貢高心,我說不護你的法。以後你又生慚愧心,你這一慚愧,就已經超過八萬大劫了,所以我又來護你的法了!」  由這一公案,可知一切劫為一念,高峰妙禪師一念的懺悔,就超過八萬大劫,所以盡一切劫為一念也是一樣的道理。「三世所有一切劫」,過去世一切劫,,未來世一切劫,所有的一切劫,在一念之中,我就可以到十方三世一切的劫那麼長的時間,我入到那裡面去。(轉自《普賢行願品淺釋》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虛雲老和尚提及韋陀菩薩的拯厄奇蹟

一九四一年,日本軍隊侵佔香港之夕,有一位鄭子嘉居士,全家惶怖無計,唯有禱念觀音菩薩。是夜夢見一位金光四射的金甲神人,莊嚴威儀無比,指示他全家向新界東北角逃走,往北去,他全家醒來,都說同夢。在炮火隆隆聲中,他全家連夜逃向東北角,是時日軍已從大亞灣登陸,封鎖了了邊境,他全家都以為必難脫險;在黑夜之中,有一團光在指引他們,領導他們全家老小,避開了日軍封鎖線的守兵,落荒而逃,終於到達東北角邊境,全家都已疲憊不堪,若遇日兵,則斷無生還之理了。哪知東北角上邊境竟然毫無日兵巡哨,他們全家老小十餘口竟得以平安通過,進入了內地!後來他們經惠州到龍川,再北上至韶關,途經南華寺,那時候虛雲老和尚在彼處施粥贈衣,救濟難民。他們一家得以稍安,進入南華寺拜佛之時,抬頭一看,那位威武的金甲神人塑像正是夢中所見的天神!一問虛老,才知這是韋陀菩薩!他們全家慌忙頂禮叩謝,並且立刻發心捐獻修塔供養菩薩。

註:這一類真實的韋陀菩薩威靈事跡是虛老親口說的,也有那位鄭居士全家的作證,由岑學呂居士記錄,收在「虛雲老和尚年譜」一書之內。

親身經歷 兩種業報

北朝時,僧遠住梁州薛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忽然夢韋陀菩薩憤怒指責說:「你是出家人,這樣造惡業,怎麼不拿鏡子自己照一照?!」早晨起來,自己照一下,見兩眼邊緣現暗黑色,以為是灰塵,用手去抹,眉毛隨手脫落。大驚,反省自責,痛改前非,從此穿舊衲衣,破鞋子,吃長素,只正午吃一頓飯。早晚懺悔,沉痛流淚。過了一月多,又夢見韋陀菩薩笑著對他說:「能認識罪過,又能改過,算得是有智慧的人。現在赦免了你!」他又驚又喜,醒後遍身出汗,面目有光澤,眉毛又重生出來。他親身經歷這兩種業報,便深信三世因果絕非虛假。由此至誠地依教奉行,沒有倒退現象,終於成為一位著名的高僧。(出《緇門崇行錄》)

廿年誦經 神力護持

唐朝原州龍興寺,舉辦盛大齋會。方丈年高德劭,坐在麗賓頭盧的神位下面。有個小僧從外面剛進來,一看已沒有座位,想坐在方丈下面,方丈叫他走開,他又來,這樣兩次。方丈很生氣,按他在柱頭上,要打他的耳光,剛舉手,衣袖被殿柱壓著,扯不脫。殿堂上的人都驚詫,眾人認為可能是因為這小僧人的道行高,小僧人自己說:「並沒有什麼道行,只是從幼小到現在二十多年念《金剛經》,從來沒有間斷。」眾人均讚嘆說,這是金剛神的威力護持。那位方丈就在柱前燒香頂禮後,衣袖便脫落。(出《廣異記》)

贊偈

韋馱天將,

菩薩化身,

擁護佛法誓弘深。

寶杵鎮魔軍,

功德難倫,

祈禱副群心。

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菠蘿蜜。

相關焦點

  • 佛教:從天王帳下神將到賢劫最後一佛,韋陀菩薩的傳奇經歷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分享佛教的人物,今天要討論的是韋陀菩薩。關於韋陀菩薩,有些師兄可能略知一二,知道他是佛教的護法神,但也有師兄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一位菩薩,其實他的身份之多,經歷之廣,罕有人能比。
  • 海濤法師開示:「韋陀菩薩」坐相由來及韋陀拿 「杵」的3種法意!
    【有發心有德行、肯吃苦肯修行,菩薩定來護法】#海濤法師【韋陀菩薩 「杵」 的表法】有一則故事,是在福州的湧泉寺發生的,那裡曾經犯過水災,連續七天,農作物受損,很多人都沒東西吃啊然後他就去韋陀菩薩的面前跪著說:「菩薩!我雖然是個住持,但是無德無能,讓兩百多個出家眾跟我一樣只能喝水過日子...我是沒關係,但是不忍心大家跟我這樣受苦...請韋陀菩薩大顯慈悲,照顧僧眾啊!」
  • 韋陀菩薩的金剛杵扛在肩上,平端手中,杵在地上有什麼不同含義?
    晦聰大師代已圓寂的師傅觀證禪師收韋小寶為徒弟,法號「晦明」。所以作為「澄」字輩的「澄觀」就成了韋小寶的師侄。韋小寶還要奉命和這個師侄學功夫。澄觀大師的絕學是「一指禪」,韋小寶出於私心想學一指禪,但一指禪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學的,要學一指禪先要會「易筋經」。
  • 曇花一現,浮遊一生,芳華只在一霎那間綻放,它只為一人而開
    曇花從此之後開始在等這個男子的再次出現,可她等啊等等了一千年,男子也沒有來。有一天,百花仙子來了,曇花問她:那個當年的男子是誰?百花仙子說:是菩薩,韋陀菩薩。曇花聽後十分痴迷的說:若是能永伴菩薩身邊就好了。仙子卻笑著說:別傻了,菩薩都是無情的,他們沒有心,沒有七情六慾,你愛上他們只是自討苦吃。可曇花還是決定等他,就這樣,又一千年過去,曇花已經修成了花精。
  • 恭迎消除修行中違緣、業障的護法神韋陀菩薩聖誕
    恭迎遣除修行中違緣、魔障的護法神韋陀菩薩聖誕 :你若修行,我必護法(轉發功德無量)農曆六月初三,佛教護法韋馱菩薩聖誕。在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一般在寺院門口的天王殿內,面向寺院,背對彌勒菩薩像,守護伽藍道場。
  • 佛教大護法韋馱菩薩的來歷
    走進漢傳佛教的寺廟,看到勒菩薩身後的一位威猛將軍,他是佛教護法神韋陀菩薩。
  • 曇花: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關於曇花,有這麼一段悽美的神話故事……傳說,曇花本來是天上的花神,她在人間施法,讓人間的花朵四季都開放,無比的美麗。後來曇花認識了一位每天給她澆水施肥的年輕小夥子,並且兩個人也慢慢的相愛了。可是神仙又怎麼可以和凡人相愛呢?好景不長,他們兩個人相愛的故事很快就被天帝知道了。
  • 這些生活中的常用詞居然都來自佛教!你知道幾個?
    「一剎那」原來是古印度梵語的音譯,是古代印度的一個時間單位:一剎那即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叟,一日一晝為三十須叟。這樣推算下來,一剎那應當是我們現在的七十五分之一秒,那時間是極短的!
  • 花開葉落永不見,彼岸花、曇花哪一種才是你的最愛
    曇花有著奇妙的開花習性,惹得花的愛好者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花期十分的短暫,每每在人們在睡覺的時候,清新優雅的曇花已經瞬間凋零,所以曇花一現是這麼來的。在家裡放上幾盆,不僅美觀還能有益健康,每天都能吸收到新鮮的空氣。曇花能夠增加室內的負離子含量,啥是負離子自行百度吧。
  • 佛教:韋馱菩薩,護持佛法,降伏內心魔外天魔及一切邪術邪法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人們對於韋陀菩薩最初的了解很多來自於封神之戰,韋護手持降魔杵助武王伐紂,隨後肉身成聖,皈依西方教。然而這一切皆是傳說,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佛教之中的韋馱菩薩: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為伽藍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韋馱菩薩生而聰慧,早離塵欲,修清淨梵行童真之業。受佛陀付囑而鎮護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
  • 揭秘關羽是怎麼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的?
    有故事,有氣節最終被儒釋道並尊。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常常會看到佛的周圍通常有一些護法神將,一個個威風凜凜,氣勢十足。這些都是佛教的是十八護法,佛教的守護神叫伽藍菩薩,伽藍是寺廟的意思。佛教自印度傳來,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漢化入鄉隨俗。其中關公就是漢化的伽藍菩薩,跟韋馱菩薩一起擔任佛教的兩大護法。關公是右護法,韋陀是左護法。
  • 進廟為何要先拜韋陀後拜佛,普通人不懂門道,以後別再看心情拜了
    當你參觀寺廟時,你首先拜彌勒還是韋陀?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有人說他們是跟著自己的心情走的。但是高僧說拜佛很重要。在過去,人們認為古廟是神聖的。現在寺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和開放。許多遊客也參觀寺廟。其實相比那些修行的人,寺廟中來來往往更多的是買票進來參觀的遊客。雖然寺廟各不相同,但建築風格相似。
  • 韋馱菩薩感應事跡,真實不虛!具有息災、降伏等四種濟世功德!
    1:韋馱菩薩應跡道場浙江臨安天目山一般韋馱菩薩塑像都是立像,代表恭敬保護道場、保護修行人。韋馱菩薩 在浙江臨安天目山的塑像是坐像。韋馱菩薩和浙江天目山宿緣深厚,據史傳、方志等史籍記載,西天目山從有佛教開山以來,韋馱菩薩就常在此山度眾應化,靈驗屢彰,聖跡昭然!
  • 她就是子女的韋陀護法、金剛菩薩 / 她的名號叫母親
    人與人相處久了,別人的偉大、別人為你所付出的一切,你會以為很平常,理所當然的接受一切,而忘記了該有的感恩和崇敬。因此佛菩薩在你的身邊,長久照顧關心著你的生活,你竟不知感激和尊敬,離開了真佛菩薩,卻千裡迢迢遠離家鄉,去尋訪傳說中的菩薩。
  • 龍女小魚與葉希,曇花一現的悽美愛情故事——《人龍傳說》
    《人龍傳說》是由陳浩民、袁潔瑩主演的古裝神話劇,這是一部港劇,講述了龍女小魚與葉希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我小時候看過這齣戲,但我總記得前一段時間我又重演了一次。葉茜和小雨真是一輩子的痛苦!現在回想起來,我不禁感嘆,與過去相比,電視劇的質量普遍在下降。當時,這齣戲真的很震撼。除了劇情,男主角還有很高的出場價值。
  • 雨中的光孝寺,朦朧中帶著花香,韋陀菩薩的金剛杵竟有這點冷知識
    何為?只為塵寰太多牽掛。撇棄難逍遙。——題記 這是講光孝寺歷史的厚重,加之禪宗六祖惠能的菩提加持,和本煥長老的親力親為,更使光孝寺名聞遐邇,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是在地鐵一號線的西門口站下的車。出了站,沒有標識和路標,我環視了四周許久,又不問人,從來不到走投無路不問人,我也不知道怎樣走,我想,應該是直覺,或者是冥冥中佛的牽引,總之,感謝佛,我沒有走冤枉路,順利的到達了我想要去的地方。
  • 關羽除了被尊為「武聖」,在道教和佛教又被尊什麼
    我國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具有非常偉大的傳承,在其漫長的歲月中,無數人逐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卻被民間百姓世代傳頌,今天就為大家分下,關羽除了被尊為「武聖」,在道教和佛教又被尊什麼:眾所周知,在三國時期的眾多武將中,勇猛高強的不在少數,例如呂布、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