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僅五歲就登基當了皇上,一直到到死,在位三十三年。
他在位的時間是清朝第三長的,第一是康熙61年,第二是乾隆60年。
但光緒雖然當了三十多年的皇上,幾乎沒有多長時間是真正當家作主的。
他18歲大婚後,慈禧名義上不再垂簾聽政,但實際上遇到重要事情,光緒都要向慈禧請示,光緒只能任命五品以下官職,再高了就要聽慈禧的了。
百日維新失敗後,慈禧把光緒給囚禁起來,再次垂簾聽政,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08年他們兩個在12個時辰之內相繼去世。
光緒雖然在1908年生病,但也不至於喪命。人們對光緒之死有很多疑問。當時就有人認為光緒有可能是被宮內的二總管崔玉貴給毒死的。
因為當初崔玉貴曾經奉命把光緒的寵妃珍妃給扔到井裡給處死了。
他擔心光緒在慈禧死後會復位,那樣他就沒有活路了。
所以崔玉貴才利用自己在宮中的影響,讓人在光緒的飯食中慢慢下毒,光緒就這樣先慈禧一步死了。
這一猜測在去年得到印證,有科學家在光緒的遺骨和衣服頭髮上都查驗出了毒鼠強的成分。
雖然當時很多人對光緒之死有疑問,但朝中沒有一人對光緒的死表示哀痛,即使是光緒的妻子隆裕皇后也跟光緒幾乎分居十幾年,根本沒有夫妻感情。
誰知,就在光緒死不久,突然有一個長了鬍子的太監在盧溝橋邊上吊死了。人們很驚詫,不知道他是為了什麼而死。
有人認出他曾經是光緒十分信任和寵幸的太監。
這個太監沒有留下名字。
經人介紹才知道,小太監七歲的時候,拿著小刀玩耍,結果不小心把自己的命根子給割掉一半,痛得暈了過去。
他的父母十分悲傷,請醫生診治,醫生為了保他的命,就把剩下的一半給割掉了,過了一段時間,傷口就好了,但已經不能傳宗接代了。
恰好村裡有人跟宮中的太監認識,就介紹他入宮,恰好就伺候光緒。
當時光緒也只有十四五歲,學習之餘很喜歡遊戲,特別擅長擊鼓,小太監也跟著學會了擊鼓。
兩個人玩得很投機。光緒就跟小太監關係十分融洽,對他比其他太監更好。
一天,光緒因為其他太監大多不認識字,就問小太監:你能讀《五經》嗎?
小太監說:不能。
光緒很高興:那我教你,你就是我徒弟了。
於是光緒就每天教小太監讀經書。不到兩年,小太監就粗讀《五經》了。
「五經」是宋代大儒朱熹親自編訂,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四書五經是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目,並且是科舉考試的必考書。
光緒讓小太監讀這些經典一方面說明他跟小太監關係好,另一方面也說明他為人和善。
之後,光緒還從上書房拿唐宋人的詩文給小太監讀。小太監的學問長得很快。
等到光緒大婚後,就讓小太監掌管內書房。
誰知道,這時候的小太監竟然長出了鬍鬚,宮中就有人懷疑小太監是個真男子。
光緒這天就屏去其他人,單獨對小太監說:你想家嗎?
小太監趕忙跪在地上說:不敢。
光緒就對他他說:我不怪罪你,你只管說,你如果想家我就把你遣送出宮,讓你回家。
小太監哭著說:我蒙受陛下的恩寵,不敢不知說。我自幼閹割,但沒想到最近竟然又舊芽萌發,才長了鬍子。但畢竟還是不能跟真正的男人一樣,也就不能娶妻生子了。希望陛下別讓我走。
光緒無奈地搖搖頭:我不怪罪你,但恐怕其他人不能容納你,根據宮中規定,你必然還要被檢查,受二茬子罪,你已經成年,恐怕不能承受這個痛苦,還是出宮吧。
之後光緒給了小太監500兩銀子,讓他出宮尋找父母並且婚配。
小太監出宮後才知道父母已經死了好幾年了,自己想,這個身體已經殘廢了,不能再禍害別人,於是就下定決心不再娶妻。
到了1908年,小太監聽說光緒駕崩,悲痛至極,於是就在盧溝橋上吊死了。
他死後,有人在他的衣帶上發現一首絕命詩:無端毀體憶髫年,供奉黃門荷寵憐。今日龍髯攀未得,小臣應許負登天。
詩歌的意思是:想起自己幼年無端得把身體損傷了,才得以進宮伺候皇上並且被皇上寵幸。如今皇上先死了,我只有跟著一死才能不辜負他。
小太監愚忠的思想雖然並不可取,但他知恩圖報的品質還是值得我們稱讚和敬佩的。
光緒一朝,大臣們肯定不少,但大都是趨炎附勢、見風使舵之徒,雖然他們飽讀詩書,但看到危險,紛紛投入慈禧的門下,對光緒倒戈一起,才讓光緒一直鬱郁不得志。
所以我們說「仗義每多屠狗輩」,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