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底何意?為何經常被人誤解

2020-12-14 美詩美文

品讀古詩詞時,最怕的就是想當然。比如想當然地認為,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香爐」是燒香的爐子,卻不知廬山有個香爐峰;比如想當然地認為,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是形容草枯敗的樣子,卻不知古漢語中「離離」可用來形容草的茂盛;比如想當然地認為,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出現了「嬋娟」二字,那肯定是寫愛情的,其實這是蘇軾懷念弟弟蘇轍而寫。

有了這許多的想當然,很多美好的古典詩詞就被理解得與原意大相逕庭。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很多人經常理解錯的千古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這個詞作並不陌生,但它卻經常被人誤解。詞中「消得」二字到底何意,很多人解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詞: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的情詞,是宋詞中不可忽視的部分,而這首《蝶戀花》也是柳永最經典的作品之一。詞中最後兩句,更是被王國維列為人生第二重境界。

但是作為一線教師,筆者發現不少學生經常理解錯這兩句詞。他們認為前一句是「衣帶漸寬」是形容人消瘦的,那後一句中的「消得」的意思應該就是:為你消瘦得人都憔悴了。但只要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樣理解是有問題的。前一句柳永已經用「衣帶漸寬」來形容消瘦了,這個用衣服寬來襯託人瘦的寫法,就是為了不直接點出這個瘦。這樣寫能讓詞作更加婉約,不至於太直白,是很是高明的。所以後一句如果「消得」是消瘦的意思,不但與上一句意思重複,而且打破了前句的一番巧妙安排,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這裡的「消得」是值得的意思。作「值得」來解後,這兩句詞就變成了一句動人的表白:為你衣帶漸寬我不後悔,你就是那個值得我憔悴的人。這樣的落筆充滿了感染力,也成為了宋詞中的表白金句。

讀到這,或許會有朋友感嘆:柳永也太有才了,能想到用衣寬來形容人瘦。事實上,柳永此句是化用前人的經典詩句,並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早在《古詩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一詩中,就有「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的說法。《古詩十九首》中的作品,基本來自漢朝民間,民間的語言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用「衣帶日已緩」來形容人消瘦了,正是來自民間的說法。柳永的高明之處是他用「終不悔」3個字,把原詩的感情加強了,達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

至此,大家就應該明白了,「消得」不是消瘦,而是值得。不得不說,柳永確實是詞中高手,王國維推崇此詞是很有道理的。他的這首《蝶戀花》從意境上來看,唯美婉致;從遣詞上來看,能把前人的詩句化為己用,並達到超越前作的效果。

筆者還是那句話,讀詩詞時不能想當然,一定要邊思考邊讀,不然就浪費這些千古名句了。在詩詞中,大家還發現過哪些經常被理解錯的句子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蝶戀花》——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若說相思是婉約詞繞不開的主題,那麼柳永筆下的相思真是痛到極致,也美到極致。只那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瞬間寫進了世人心中,讓我們仿佛看到那個為情所困的男子,是怎樣在時光流轉中消瘦了身形,憔悴了容顏。他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大概會想到遙遠的東漢,在至情至性又樸實無華的《古詩十九首》問世的年代,一位執著守望的女子,深情地寫下了——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 每天一首古詩詞|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這是柳永的一首懷人之作。 詞的上闋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窮離愁。詞人佇立在高樓之上,倚著欄杆,風聲細細。詞人極目遠望,這春愁無際,映照著我的內心無限惆悵。詞人卻不明言。反是將那愁緒化作一片芳草悽悽,春草剗盡還生,是否便有如詞人的愁恨綿綿無盡?詞的下闋寫詞人為了消釋愁緒決意狂歌痛飲,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我想縱情狂飲直到一醉方休,然而頻舉酒杯卻仍是落得個強顏歡笑,了無趣味。縱然衣帶漸漸寬鬆終生不悔,為了她我寧願因相思而憔悴。
  • 愛唐宋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人間詞話》26)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立定高遠的目標,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鍥而不捨的追求,再到「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際上,任何人想做成一番事業,都必須經歷這三層境界,古往今來,概莫能外!但用「文人詞」描述,要比「志當存高遠」,「執著不懈」,「成功(或覺悟)」等詞彙來得更形象,更打動人。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佳句只有歐陽修才能寫得出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語固非歐公不能道也。注釋①柳永《蝶戀花》,參見本書第二十六則,注釋①。②《六一詞》:歐陽修詞集名。③《樂章集》:柳永詞集名。④屯田:柳永。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譯文《蝶戀花》「獨倚危樓」一闋,收錄於《六一詞》,也收錄在《樂章集》。我認為,柳永乃輕薄之人,只能說出「奶奶蘭心蕙性」這樣的詞。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樣的佳句只有歐陽修才能寫得出來。賞析王國維認為這首《蝶戀花》為歐陽修所作而非柳永之作,並非沒有根據。
  • 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引起的誤會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中的名句,但就是這樣的名句卻引發了一場誤會。當時記得是在高中,有一天一個同學偷偷的問我,說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這句是不是寫男女之事的,我說什麼意思,他說就是男女床笫之事,我一聽都懵了,他居然把這千古名句理解成了這樣,我是又氣又好笑,就有認真給他解釋了一番,告訴他是詩人過於思念愛人,導致身體消瘦,這樣就顯得原來的衣服漸漸寬大了,他聽完不好意思的笑了。
  • 「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努力,終會有「原來就在燈火闌珊處」的醒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人間詞話》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消瘦的人兒,日漸寬鬆的衣帶。對於你,我情有獨鍾,專一執著,衣帶漸寬,面容憔悴又何妨。狂風暴雨,我仍逐夢千裡。雨雪風霜,我仍昂然挺立。
  • 除了柳永的「為伊消得人憔悴」,你還知道蝶戀花的哪些詞作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首詞的意思是:他久立在高樓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黯黯然地升起從遙遠無邊的天際。碧綠的草色,迷濛的煙光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什麼人會理解他獨自憑欄的深沉含義?
  •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字靜安)詩詞113首1《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可憐衣帶為誰寬。34《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
  • 「腰帶」漸寬終有悔,「反流」消得人憔悴
    「腰帶」漸寬終有悔,「反流」消得人憔悴 2020-07-03 0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娛己娛人,愛己愛人
    自己修習的藝術本身,如果,不能挑動自己的心竅,不能愉悅自己的精神,不能為自己答疑解惑,供自己痴迷愛戀繾綣光陰,決談不上可以愉悅別人,富養別人的精神。總要自己先纏綿盡了,與藝術深交,有深愛,有悠長歲月的瑣碎黏連,有心照不宣相濡以沫,有交鋒時的凌厲的逼仄感,自己感到疼,被割傷,或是被狂喜的快感淹沒,甘願焚身,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參透論詩為人的三重境界,卻以悲劇收場是為何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什麼意思呢?二第二個階段是執著,為追求理想而苦苦奮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即使瘦得腰也細了,人也憔悴了也絕不後悔,用現在的一首歌詞裡的一句就是「死了都要愛」。
  • ——為伊消得人憔悴
    人追求什麼?效用最大化,有限的資源組合,產生最大收益。這在刀圈適用嗎?上次我在《玩刀的三重境界》中說過一個簡單的定位:優質優價,便宜沒好貨。可是具體到理性決策的個人,加上市場上無數的覓價者和受價者的無序交易,這個理想狀態是不存在的。
  • 國學大師王國維:3句詞道盡人生3境界,多數人只能做到第二層
    說起晚清時期的國學大師,絕對繞不開王國維。他不但是一代詞人,還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歷史等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在美學理論方面,更是為後來的現代美學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