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詩詞|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020-12-12 詩享書局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

這是柳永的一首懷人之作。

詞的上闋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窮離愁。

詞人佇立在高樓之上,倚著欄杆,風聲細細。詞人極目遠望,這春愁無際,映照著我的內心無限惆悵。夕陽斜斜照著無垠的青草,又有誰懂得我依靠欄杆的思緒呢?

「春愁」二字,點明時令,可究竟是怎樣的春愁呢?詞人卻不明言。反是將那愁緒化作一片芳草悽悽,春草剗盡還生,是否便有如詞人的愁恨綿綿無盡?

詞的下闋寫詞人為了消釋愁緒決意狂歌痛飲,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

我想縱情狂飲直到一醉方休,然而頻舉酒杯卻仍是落得個強顏歡笑,了無趣味。縱然衣帶漸漸寬鬆終生不悔,為了她我寧願因相思而憔悴。

下闋裡,詞人終是透露出了這如綿綿芳草一般的「春愁」,這欲要借酒短暫忘卻卻終是不能的「春愁」,究竟為何物?

那便是「相思」二字啊!

詞的最後,詞人以健筆寫柔情,立下錚錚誓言:

我內心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是因著我甘願受這相思折磨,即便為此而形容憔悴,我也絕不後悔!

相關焦點

  • 《蝶戀花》——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拍一拍宋朝#蝶戀花——柳永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若說相思是婉約詞繞不開的主題,那麼柳永筆下的相思真是痛到極致,也美到極致。只那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瞬間寫進了世人心中,讓我們仿佛看到那個為情所困的男子,是怎樣在時光流轉中消瘦了身形,憔悴了容顏。他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大概會想到遙遠的東漢,在至情至性又樸實無華的《古詩十九首》問世的年代,一位執著守望的女子,深情地寫下了——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底何意?為何經常被人誤解
    品讀古詩詞時,最怕的就是想當然。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很多人經常理解錯的千古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這個詞作並不陌生,但它卻經常被人誤解。詞中「消得」二字到底何意,很多人解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詞:《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 愛唐宋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人間詞話》26)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立定高遠的目標,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鍥而不捨的追求,再到「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際上,任何人想做成一番事業,都必須經歷這三層境界,古往今來,概莫能外!但用「文人詞」描述,要比「志當存高遠」,「執著不懈」,「成功(或覺悟)」等詞彙來得更形象,更打動人。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佳句只有歐陽修才能寫得出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語固非歐公不能道也。注釋①柳永《蝶戀花》,參見本書第二十六則,注釋①。②《六一詞》:歐陽修詞集名。③《樂章集》:柳永詞集名。④屯田:柳永。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譯文《蝶戀花》「獨倚危樓」一闋,收錄於《六一詞》,也收錄在《樂章集》。我認為,柳永乃輕薄之人,只能說出「奶奶蘭心蕙性」這樣的詞。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樣的佳句只有歐陽修才能寫得出來。賞析王國維認為這首《蝶戀花》為歐陽修所作而非柳永之作,並非沒有根據。
  • 除了柳永的「為伊消得人憔悴」,你還知道蝶戀花的哪些詞作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碧綠的草色,迷濛的煙光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什麼人會理解他獨自憑欄的深沉含義?打算讓這疏懶放縱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對著美酒要縱情高歌,勉強取得歡樂反而覺得毫無意味。衣衫絲帶漸漸覺得鬆寬了,可他始終不感到懊悔,寧願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顏色憔悴。這是一首懷人詞,表達了對伊人的思念之情。
  • 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引起的誤會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中的名句,但就是這樣的名句卻引發了一場誤會。當時記得是在高中,有一天一個同學偷偷的問我,說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這句是不是寫男女之事的,我說什麼意思,他說就是男女床笫之事,我一聽都懵了,他居然把這千古名句理解成了這樣,我是又氣又好笑,就有認真給他解釋了一番,告訴他是詩人過於思念愛人,導致身體消瘦,這樣就顯得原來的衣服漸漸寬大了,他聽完不好意思的笑了。
  • 「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努力,終會有「原來就在燈火闌珊處」的醒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人間詞話》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消瘦的人兒,日漸寬鬆的衣帶。對於你,我情有獨鍾,專一執著,衣帶漸寬,面容憔悴又何妨。狂風暴雨,我仍逐夢千裡。雨雪風霜,我仍昂然挺立。
  •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字靜安)詩詞113首1《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可憐衣帶為誰寬。34《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
  • 蘇軾與柳永寫相同的詞牌,千百年難較高下,兩位可謂是「王中王」
    其實他的詩詞天賦也是很高的,柳永他說婉約派的代表,蘇軾為豪放派的代表,兩個人做比較,柳永的才情要比蘇軾高一些,不信我們從兩個人的詞中去看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他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全詞只有首句是敘事,其餘全是抒情,但是只此一句,便把主人公外在的形象像一幅剪紙那樣凸顯出來了。
  • 風流才子柳永在這首詞裡說他思念自己的愛人了,您相信他說的話嗎
    柳永是我國詩歌藝術史上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因為他曾經當過朝廷的屯田員外郎,所以後人又稱他為「柳屯田」;又因為他在家裡面排行第七位,所以又被稱為「柳七」;但是我們最為熟知的還是他「柳三變」這個名字,因為他也常常以此自稱。
  • 一首詞曲盡顯離情銷魂苦,愛情詩詞的真情流露
    王實甫的一首《別情》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驚天傳世了。而王實甫的這首《別情》就是今天芝麻要點評賞析與大家分享的心得了,話不多說,先把原文奉上。而這種日復一日折磨的結果就是玉肌消減、衣帶漸寬,合理的化用了《古詩十九首》中的「想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和柳永《蝶戀花》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末尾摹擬一個局外人的口吻詢問,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純情和堅貞不渝。 全曲大量運用疊字、 疊詞, 含情脈脈、如泣如訴,情致哀婉動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 柳永最上不了臺面的肉麻情詞,被各路名家取笑,王國維稱他輕薄子
    若你讀過柳永的詞,便會有一個感受,那就是「美」,比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讓人透過文字感受到悽美,所以柳永的詞向來是人們爭相模仿的對象,當時很多歌女都以能夠演唱柳永的詞為榮。不過柳永的詞也並不是每一首都受歡迎,比如《玉女搖仙佩·佳人》這首詞就受到了很多爭議,這首詞稱得上是《全宋詞》中最為肉麻的一首,但是後世卻對此各種取笑,各路名家大師也對這首詞有頗多微詞。不過這首詞也並非像大家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大師們雖然看不上這首詞,但這首詞卻是一首別具一格的情詞,寫的有情有義,堪稱情詞中的典範。
  • 6年後王國維回到家,妻子已人老珠黃,為其寫一首詞,卻流傳至今
    王國維6年後回到家,看到妻子人老珠黃,寫下一首詞,卻流傳至今許多人都說,兩宋之後,再無詞人。因為兩宋的詞人,無論是辛棄疾,蘇軾,還是李清照等人,所寫的詞在高度還有表現手法上,都是後人望塵莫及的。相信許多人認識王國維先生,是因為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下的人生三種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