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在吹風,十四五延遲退休將小幅度調整,也就是接下來的5年內大家就能看到具體的細則出臺,規則出臺之前,先給大家參考一下美國的規則:
根據美國政府的相關規定,只要達到62歲,就有資格領取Social Security社會安全金(退休金),但是只能領到全部金額的75%。
如果你想要領取100%退休金,規則是:從1954年出生開始,66歲退休領全額,往後每晚出生一年推遲2個月退休,到1960年及以後出生的人,67歲才可以全額領取。
美國也鼓勵你延遲退休,如果你67歲以後不退休,那麼每晚一年增加8%退休金,上限是70歲以後退休,每個月能拿到132%的退休金。
這個制度靈活性在於每個人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來自主選擇,而非強制性,如果你身體不好,對金錢需求也不高,你可以62就退休,如果你感覺自己是個閒不住的人,身體情況也支持,你可以選擇70退休,退休金也會高一些,選擇幾歲退休權利都在個人。
另外還要說的就是401K計劃,401K就是員工和企業僱主按照一定比例每年繳納資金進這個專戶,這個資金是免稅的,由員工自己投資於美國資本市場,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存款等方式使用,屆時再交稅。所以美國資本市場和國內房市在某種程度上一致,就是這個原因。
有些媒體說401K類似國內的企業年金,其實不太準確,401K覆蓋的人群是私企員工,因為美國私有經濟龐大,所以覆蓋的人群也較多,國內的企業年金只有一些大型國企或者事業單位才有,覆蓋人群較少。
那普通私企員工有沒有類似401K的產品呢?有的,稅延養老保險,但是目前國內只在上海、福建等地試行,還沒有大面積推廣,而且從試行的效果看,不太理想,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聽過以房養老的估計都比聽過稅延養老保險的人多。
個人覺得稅延養老保險,作為全國基本養老的補充,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對國家來說,分擔基本養老的壓力,對個人來說,減少當前稅收,並可以為將來儲蓄,不知道為什麼國家在這個地方沒有花大力氣去推廣,難道是對資本市場沒有信心?
2036年養老金會耗盡嗎?
還是用數據說話:
先看人數,離退休人數:2014年為8593萬人、2015年9142萬人、2016年10103萬人、2017年11026萬人、2018年11798萬人,每年8%左右增長,但是按照歷年人口出生結構,到2022年,剛好是第二波出生高潮,預計會有一波更大的增長。
2018年數據:全國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79003億元,總支出67381億元,2018年收支結餘11622億元,其中財政補貼收入為17655億元,剔除財政補貼後的實際盈餘為-6033億元,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8152億元。
簡單說就是每年社保都是靠財政補貼在維持,累計餘額還是在不斷增長的,那能否應對接下來的第二波退休高峰呢?未來養老金會耗盡嗎?
我的答案是不可能耗盡。
1.GDP增長帶來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增長,財政補貼額度會更多。赤字並不是問題。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8874億元,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580億元。
2.社保基金投資收益。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51.19萬億元,其中養老金規模2.15萬億元。
2008年以來,社保基金的歷史年化平均收益率在8%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央企的利潤劃撥,所以養老金用完這個事情在我看來基本不可能發生。光靠政府負債赤字,以新換舊的模式都可以一直走得下去,美國走了200多年了,我們走個100多年沒問題吧,等美國什麼時候真的崩了,我們在來檢討這個做法也來得及啊。所以擔心養老金用完的人真的是杞人憂天。
最後,送給有耐心看到結尾的人:你交的社保產生了投資收益,但這個收益和401K不一樣,它不屬於你,它會統籌兼顧,轉移支付,30年年化8%是很驚人的,所以你自己的未來要更多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最簡單的辦法,每個月像交社保一樣,額外拿5%的收入固定投資於跟蹤大盤指數類的基金,30年以後所有收益都是你自己的。不需要你懂金融,你只需要信國運!
有人會問了?不怕股市跌了,養老金虧嗎 ?答:兩手準備,怕什麼,社保+基金,中國,開放,未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