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錄:《雞同鴨講》

2021-01-15 騰訊網

傳統與現代,守舊與革新.香港市井與西化之爭,雅俗共賞。

今日影片:《雞同鴨講》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壇,許氏一門出四傑: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

大哥許冠文擅長自編自導自演,用戲謔誇張的方式演繹小人物的成長與奮鬥。1974年憑藉《鬼馬雙星》名聲大噪。因此也有人說,香港的真正現代喜劇是從許冠文開始的。

許氏喜劇電影,具有極高識別度,大多作品回歸香港普羅大眾的平凡生活,聚焦不同行業,通過大量實景拍攝,還原現實之餘添色佐料。獨具鮮明特色的許氏喜劇成為當時香港喜劇電影票房的「定海神針」。

回首

《雞同鴨講》極富許氏鬼馬喜劇色彩。故事在香港市井展開,傳統燒鴨店與新興炸雞店為爭奪招牌,碰撞出一波三折的喜劇笑話。「雞同鴨講」是俚語,更是新舊更替下的思想障礙。

作為公認的「冷面笑匠」,許冠文很是懂得「拿捏生活」,也精於「玩味生活」。片中夥計為偷學秘方與老闆鬥智鬥勇的橋段便出自他手。部分師傅保留著「師傅七分教徒弟三分磨"的觀念,代代相傳之間,重要的部分層層消弭,最終失傳,難以發揚。而這些都成為了許冠文眼中的素材。

老許製作烤鴨與偷師夥計鬥智鬥勇

影片還觸及了中西式餐飲業的衝突,外來文化與香港本土思想的激烈碰撞之下商業升級的社會變革風起雲湧。

故事以「許記」的轉變,展示了融合東西方特色的香港飲食文化發展。香港人的回憶中,也曾遍布傳統大排檔、街頭食檔等食肆,隨著時間推移,漸趨沒落。取而代之的港式「茶餐廳」的興起。高效的服務,菜品的親民,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許記」燒臘店

「老許記」燒臘店

傳承

除此之外,從烤鴨到簡餐,香港的飲食,也在餐品上融入了部分西式飲食習慣。

傳統的中餐講究的是分量足,環境熱鬧;而西餐講究適量,個人品嘗。港式「茶餐廳」將兩者結合,除了提供傳統炒菜外,個人簡餐形式的中餐組合套餐。

「新許記」燒臘店

「新許記」燒臘店

片中巧妙掐中殘酷的商業競爭法則,進而藝術加工形成街坊鄰居的「笑料」。

許冠文與許冠英分別扮成雞鴨在街上大打出手,一直打到樓頂,將矛盾沸點赤裸展現,也呈現了「炸雞」與「燒鴨」靈魂般的相愛相殺。

而這一次,歷經爐火烤就的燒鴨,終於先下一城。一切,都從一隻鴨開始——

烤鴨一式:炭火烤制

傳統人工炭燒,能使鴨體飽滿,滋味醇厚,又保留濃厚的炭火氣息。

烤鴨二式:佐料選擇

烤鴨秘方各家各味。許記取各色辛香填滿腹腔,又有獨家五香藥材加成,除腥解膩,增香提味。

烤鴨三式:新鮮出爐

烤好的整鴨色澤金紅,切塊後皮肉骨連而不脫,皮脆肉嫩骨香,脆皮下的脂肪經烤制沁入層層肉下,用手一奪,便吮骨流香。

時光扭轉,《雞同鴨講》的更替,原來也是人間百態更迭的同歸。學好做鴨,享受吃鴨,適者生存。做菜如此,為人如此。

傳承

許冠文是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得主。五次獲得香港年度票房冠軍,三次打破華語電影票房紀錄,香港年度票房冠軍最多的導演,儘管戰績累累,卻仍行而不輟。

1991年的《豪門夜宴》,作為香港第一代喜劇之王的許冠文已年過半百,在與當紅喜 劇大咖周星馳的對壘中,卻絲毫不輸少年郎。劇中看似無聊噱頭的「雞頭與雞屁股」的口舌之爭的橋段,是許冠文與周星馳交流後,現場創作而成。回首再看,又恰是無釐頭喜劇新一代的傳承與迭更。

更多精彩電影評錄盡在每周四【桂在嘗鮮】官方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雞同鴨講》八十年代的電影,現在看起來一樣好看
    《雞同鴨講》是冷面笑匠許冠文八十年代的一部經典電影,影片講述了傳統中式燒鴨店老闆與西式炸雞店的互相競爭故事。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看起來真的很精彩,現在的電影一定沒有那種感覺了。雖有秘方但是鴨店生意卻越來越差,他自己對夥計也是百般苛刻,所以夥計也不跟他一條心,都想著另謀高就。老許的嶽母是一個思想入時的職業婦女,她認為人應該緊跟時代,不斷創新求變,才不會被最後淘汰,所以她對老許很是看不起。總是希望老許可以改變,她願意給老許投資讓他的店更好,老許因為這樣很是討厭自己的嶽母。
  • 雞和鴨掐架,誰將勝出?冷麵笑將許冠文用電影《雞同鴨講》話你知
    電影《雞同鴨講》是由高志森執導,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谷峰,盧冠廷,吳啟華,葉榮祖,張艾嘉等主演的一部港式喜劇電影。該影片於1988年在香港等地上映,是一部經典粵語舊片,但是每次播放都給人帶來歡樂,而且百看不厭。這也或許是對經典最好註解吧。
  • 雞同鴨講的夫妻 不再是溝通 完全是情緒 的奴隸
    雞同鴨講,說話就是負面情緒的表達,根本沒有任何交流的意義。小王說:」孩子的爸,你說我害過你嗎「?孩子的爸說:」你害我幹嘛「?小王說:「既然我沒害你,你害我幹啥呢「?孩子的爸說:」我咋害你了」?小王氣得腿打哆嗦說:「好好好好好,都鬧到我跟你離婚的地步了,你都不知道我為什麼跟你離婚,這日子沒法過了,雞同鴨講。我跟狗說話,狗都能聽懂我的話,你聽不懂,離婚吧!什麼也別說了」。孩子的爸一聽就急了,你的意思說,我還不如狗,是吧?後邊的故事,你懂的,又是一頓毫無意義的吵架。
  • 悼念喜劇大師許冠英,看喜劇電影《雞同鴨講》
    許冠英是香港著名的喜劇演員,只要有他出演的電影都會給人以非常大的觀感,如今,許冠英先生已經離開我們八年了,今天,小編我就介紹一部他和他哥哥許冠文一起出演的喜劇電影——《雞同鴨講》。在香港有一家以燒鴨馳名的「許記燒臘飯店」,由許冠文扮演刻薄寡恩的老許記燒鴨店老闆。
  • 《雞同鴨講》一部令人懷念的純粹港式喜劇
    此片由許氏兄弟主演,在那個時期許氏三兄弟也算是香港喜劇電影的票房保障了。這個時期的許氏電影,在東南亞和歐洲市場都有一定的影響力。《雞同鴨講》在日本推出時,許冠文更是被日媒譽為「人情喜劇王」。許冠文還憑藉此片榮獲1989年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喜劇男主角大獎。許氏兄弟的電影大多立足於香港底層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 峨眉山失聯女孩:勸的口乾舌燥、對她來說就是雞同鴨講
    同在峨眉山的遊客身邊也有抑鬱症患者,他形容:「大多又不願讓家人擔心和誤解,所以他們在人前還要表現得像個正常人」。抑鬱症患者遊客看了阿杵的遺書後,「感覺每一句寫的都是自己」。 抑鬱症症狀有一條就是別人的勸告對她來說就是雞同鴨講。我開導過一個患抑鬱症的人,我勸的口乾舌燥頭疼腦熱幾個小時下來,她半句沒聽進去,動不動就跟我交待家裡重要的事情。
  • 雞老闆和鴨女郎的愛情故事,道出了什麼是婚姻的真諦
    那年,老家的帥哥雞老闆在市場偶遇美女鴨女郎,倆人一見鍾情,如膠似漆地談了一月戀愛就閃婚了!他倆沒有「雞」同「鴨」講眼碌碌的尷尬,而是天天眉開笑地過著「妹妹你坐船頭,哥哥我岸上走」的美好日子!這愛的縴繩蕩悠悠,蕩著蕩著鴨女郎就給雞老闆生了一對兒女。
  • 雞同鴨講!廣東大學宿舍最難懂方言榜單出爐,第一我就服了!
    而大學校園就是各種方言融匯之地,當兩位來自天南地北的童鞋說上家鄉話時,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幾經妥協,多番嘗試後才操著「廣式普通話」愉快交流。 那麼在大學校園有哪些最常見(令人懵逼)的方言?
  • 江湖上的鴨、雞和人
    原創 閒譚編輯 平叔閒譚江湖上的鴨、雞和人作者 ▏原野老成都過去很小,通城九裡三,城牆為界,內城外郊。牆下有門,叫城門洞。出城就叫出城門。出城幹啥?這大抵是因為六畜裡面雞鴨相對。既然同屬性工作者,女的叫妓雞同妓音,當然鴨子也就免不了替男賣賣背鍋了。可惜,背了鍋,鴨不會講,雞也不會講。可見,人是很優秀的。國人乖巧,為官之術,就是如何行背鍋和討賞之術。優秀的人當然該當官人。
  • momo雞、逗醬萌鴨、汪柴主上線觸漫,新年「有雞有鴨」針不戳!
    1、momo雞——白白胖胖,充滿希望!觸漫和momo雞聯合推出了「觸漫momo雞」素材。白白胖胖的momo雞,就像一個甜滋滋的糯米糰子,就算吃著瓜,也能萌化你的心。2、逗醬萌鴨——鴨就是醬紫,愛了愛了!觸漫與逗醬萌鴨的聯合創作,也使得可愛的鴨鴨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 鴨媽媽不願孵蛋,母雞上崗 鴨寶寶:我們有個雞媽媽
    孵化出的鴨寶寶雞媽媽和鴨寶寶在揚州儀徵市新城鎮馬壩村一農戶家裡,一隻母雞為鴨「代勞」,經過36天的孵化期,成功孵出11隻鴨寶寶。母雞孵出11隻鴨寶寶馬秀梅和老伴平日裡喜歡養些雞鴨。今年4月底,家裡鴨子生了11隻蛋,但不知什麼原因,鴨媽媽不願意孵。這可急壞了老兩口。一天,看著家中一母雞抱窩,馬秀梅突發奇想,何不用這隻母雞孵小鴨?於是放了11枚鴨蛋讓母雞孵。
  • 誰說做鴨的幹不過做雞的
    並非受疫情影響,做「鴨」的才幹不過做「雞」的!而是在國內餐飲界似乎有這樣一個說法:做「鴨」的經常歇菜,做「雞」的基本不敗。 不信,你看美團點評前五名分別是,華萊士、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正新雞排,全部主打雞肉產品。
  • 腦筋急轉彎:雞和鴨被關進了冰箱,雞死了,鴨為什麼沒死?
    雞和鴨被關進冰箱,雞死了,鴨為什麼沒死?
  • 鍾玉武:那些年,那些雞鴨鵝
    那些年,那些雞鴨鵝,是貼補家庭的存在,是我們童年的玩伴,是補給營養的需要,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更給我們艱苦的童年增添無限樂趣。先說說雞,我家那時候養了十多隻雞,每天躥上躥下,咯咯噠叫個不停,滿院很是熱鬧。這十多個雞每天輪流下蛋,母親和許多嬸嬸大娘都會「摸蛋」,摸摸雞屁股,就知道明天會不會下蛋。那時家裡都會用稻草編個雞窩,母雞下蛋時候就蹦進裡面。
  • 全新揭秘家雞家鴨的起源馴化—新聞—科學網
    王明山在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實驗室採集大圍山微型雞的實驗樣品 雞、鴨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家養動物,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家禽種類,在飲食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像雲南汽鍋雞這些成果為人類深入認識家雞、家鴨的馴化過程提供了全新的視野,並有助於人類了解農業發展史,解讀這一地區人類與自然界的生態關係。 發現家雞真正的「祖先」 「家雞是目前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飼養數量最多的家養動物,其數量超過現有豬、狗、牛等家養動物的總和。據統計,家雞有約240億隻,比其它所有鳥類還多出一個數量級。
  • 農村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這句俗語,帶有一定的地域色彩,是一種地方風俗,不是全國普遍的傳統習俗。準確地講,此種風俗是一種地方的飲食風俗,主要分布在廣西和雲南等地。其實,有用鴨子祭祀的地方,一般來說,在舊時農村餵養的鴨子正好長大了,恰好是品嘗仔鴨的最佳時機。這也就是這些地方說的「鴨怕十四」的原因。在湖南、貴州東部、江西一帶,在祭祀祖先時,所用的家禽則是相反的習俗。中元期間祭祀祖先,禁止用扁嘴家禽,也就是忌用鴨和鵝,而是要用雞,取諧音「吉」,寓意為祭祖會讓家裡吉利,吉祥如意。
  • 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來龍勝就能實現
    這種品種的雞羽毛色彩豐富多樣,外表華麗,具有脛羽鳳頭鬍鬚及鑲邊羽,外觀清秀、亮麗,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耐寒且耐粗飼,適合在山區農村生態環境好的果園林地放養。當地民眾以鳳雞為原料,製作板慄山雞,味道使人吃過便難以忘懷。
  • 馬和驢還是雞和鴨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而來的
    :原標題:馬和驢還是雞和鴨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而來的 馬和驢還是雞和鴨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而來的,可能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騾子是什麼動物雜交的,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了!
  • 許冠文:很多香港珍貴的電影都已經看不到了
    談及此次電影展有沒有推薦的電影給觀眾,許冠文感慨道:這次電影展放映的電影都是香港非常珍貴的電影,很多在外面都已經看不到了。」據悉,影展在佛山站的展出時間為期10天,將於11月27日閉幕。談及此次電影展有沒有推薦的電影給觀眾,許冠文感慨道:這次電影展放映的電影都是香港非常珍貴的電影,很多在外面都已經看不到了。」據悉,影展在佛山站的展出時間為期10天,將於11月27日閉幕。本次香港主題電影展主要是將傑出的香港電影帶給內地觀眾,以及推廣當代香港電影文化。此次放映影片包括《半邊人》、《阿飛正傳》、《阮玲玉》、《雞同鴨講》、《上海之夜》、《海報師》、《金枝玉葉》等電影。
  • 精靈寶可夢:可達鴨,是神獸還是廢物?可達鴨:最近正好有些頭痛
    今天跟大家講一講小霞的可達鴨。可達鴨相信是非常吸引大家眼球的一隻神奇寶貝了,平時的可達鴨總是呆呆的,反應遲鈍,而且總是抱著腦袋,一副頭疼的樣子,不管你跟它講什麼,它都聽進不去,完全是一副雞同鴨講的場景。但是一旦可達鴨頭痛到了極點,開始認真戰鬥了,那可達鴨的戰鬥力又是相當恐怖的了。可惜的是沒人知道如何讓可達鴨頭痛,每次可達鴨的戰鬥都是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