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莞市首屆優質葡萄品評與推介會」舉行,來自道滘鎮綠野農場的巨玫瑰品種榮獲推介會金獎。
在道滘,像綠野農場這樣的種植葡萄的農業園區還有很多,近年來,該鎮大力推進連片農田開發工作,眾多散亂農田搖身一變成為都市「香餑餑」。
現代觀光農業園區「拔地而起」
入夏的小河村大鯇湧,周邊的葡萄園、草莓園等果園正值採摘季,時不時看到遊客漫步在葡萄棚下,親手採摘葡萄。這一片面積為600畝的連片田地,在近幾年從散亂農田變成集農業種植、農家樂、觀光旅遊等多功能合一的現代農田,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小田變大田,農田增產,農民增收,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了!」今年42歲的葉潤達是大鯇湧綠野農莊的負責人,2011年,他向小河村承包下30畝土地用來種植葡萄、草莓等,經過多年深耕,如今已演變成集葡萄種植、草莓種植、花卉種植以及包含一間農家樂餐廳的現代觀光農業園區。
葡萄種植相對於其他果種種植來說相對複雜,前期投入更大。目前,葡萄種植園一年兩收,畝產在1200-1500斤左右。在葉潤達看來,種植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信未來一定會實現增收。他告訴記者,針對技術上的痛點難點,道滘鎮政府每年都會組織培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給農戶培訓,何時下苗,何時除蟲,怎樣排水,怎樣灌溉,每一個環節都會詳細地向農戶們講解。
今年初,受疫情影響,葉潤達的葡萄園銷售額有所下降。「接下來,道滘相關部門還會對我們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在有機肥使用和綠色防控上繼續改善技術,通過增加物理措施,減少化學措施來有效防蟲,以此達到增收擴產。」
建成3800多畝高標準農田
有了新農田,實施鄉村振興就有了抓手。如今在小河村大鯇湧,分布著各式農莊、種植園,周末閒暇之餘,許多周邊居民帶著家人,在農莊田埂上遊玩,在果園裡採摘水果。此外,農莊還吸納了本地村民務工,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事實上,小河村大鯇湧實行連片農田開發只是道滘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小河村黨工委委員盧振洪表示,從前大鯇湧這一塊600畝的農田,零碎分散,由村中一個個農民獨立耕作,耕作條件差且成本高,拋荒情況十分嚴重。「只有改變原來零零散散、小打小鬧的農耕模式,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的作業,才能把小河村有限的資源擰成一股繩,這才是村集體得到發展的關鍵所在。」盧振洪說。
基於此,近年來,道滘在全鎮各村持續推進統籌連片農業用地,鼓勵村組攜手專業公司等,實行規模化經營、現代化作業,打造集農業種植、休閒觀光、農耕科普教育等綜合功能於一體的現代美麗田園。據悉,2019年全鎮就建成3800多畝高標準農田。
統籌後的新農田成了「香餑餑」,一些企業或者個人紛紛前來承包土地發展現代化農業,一家家果樹種植園和農家樂「拔地而起」。盧振洪說,以前小河村的農田耕作條件差,通過整合,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可以實現規模化、現代化耕作。
記者獲悉,接下來,道滘將繼續深化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扶持新型農業發展,培育農家樂、家庭農場,探索將現有農田公園及農業園建設成為綜合程度更高的農業綜合體,全面打造綠色美麗的生態田園。
全媒體記者 劉維佳(見習) 袁健斌
道滘供圖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