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推進連片農田開發,現代觀光農業園區「拔地而起」

2021-01-09 騰訊網

日前,「東莞市首屆優質葡萄品評與推介會」舉行,來自道滘鎮綠野農場的巨玫瑰品種榮獲推介會金獎。

在道滘,像綠野農場這樣的種植葡萄的農業園區還有很多,近年來,該鎮大力推進連片農田開發工作,眾多散亂農田搖身一變成為都市「香餑餑」。

現代觀光農業園區「拔地而起」

入夏的小河村大鯇湧,周邊的葡萄園、草莓園等果園正值採摘季,時不時看到遊客漫步在葡萄棚下,親手採摘葡萄。這一片面積為600畝的連片田地,在近幾年從散亂農田變成集農業種植、農家樂、觀光旅遊等多功能合一的現代農田,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小田變大田,農田增產,農民增收,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了!」今年42歲的葉潤達是大鯇湧綠野農莊的負責人,2011年,他向小河村承包下30畝土地用來種植葡萄、草莓等,經過多年深耕,如今已演變成集葡萄種植、草莓種植、花卉種植以及包含一間農家樂餐廳的現代觀光農業園區。

葡萄種植相對於其他果種種植來說相對複雜,前期投入更大。目前,葡萄種植園一年兩收,畝產在1200-1500斤左右。在葉潤達看來,種植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信未來一定會實現增收。他告訴記者,針對技術上的痛點難點,道滘鎮政府每年都會組織培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給農戶培訓,何時下苗,何時除蟲,怎樣排水,怎樣灌溉,每一個環節都會詳細地向農戶們講解。

今年初,受疫情影響,葉潤達的葡萄園銷售額有所下降。「接下來,道滘相關部門還會對我們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在有機肥使用和綠色防控上繼續改善技術,通過增加物理措施,減少化學措施來有效防蟲,以此達到增收擴產。」

建成3800多畝高標準農田

有了新農田,實施鄉村振興就有了抓手。如今在小河村大鯇湧,分布著各式農莊、種植園,周末閒暇之餘,許多周邊居民帶著家人,在農莊田埂上遊玩,在果園裡採摘水果。此外,農莊還吸納了本地村民務工,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事實上,小河村大鯇湧實行連片農田開發只是道滘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小河村黨工委委員盧振洪表示,從前大鯇湧這一塊600畝的農田,零碎分散,由村中一個個農民獨立耕作,耕作條件差且成本高,拋荒情況十分嚴重。「只有改變原來零零散散、小打小鬧的農耕模式,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的作業,才能把小河村有限的資源擰成一股繩,這才是村集體得到發展的關鍵所在。」盧振洪說。

基於此,近年來,道滘在全鎮各村持續推進統籌連片農業用地,鼓勵村組攜手專業公司等,實行規模化經營、現代化作業,打造集農業種植、休閒觀光、農耕科普教育等綜合功能於一體的現代美麗田園。據悉,2019年全鎮就建成3800多畝高標準農田。

統籌後的新農田成了「香餑餑」,一些企業或者個人紛紛前來承包土地發展現代化農業,一家家果樹種植園和農家樂「拔地而起」。盧振洪說,以前小河村的農田耕作條件差,通過整合,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可以實現規模化、現代化耕作。

記者獲悉,接下來,道滘將繼續深化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扶持新型農業發展,培育農家樂、家庭農場,探索將現有農田公園及農業園建設成為綜合程度更高的農業綜合體,全面打造綠色美麗的生態田園。

全媒體記者 劉維佳(見習) 袁健斌

道滘供圖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四川省汶川縣大力推進汶川無憂生態花果山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緊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立足縣域北部汶川甜櫻桃等優勢特色產業,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大力推進汶川無憂生態花果山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據了解,汶川無憂生態花果山現代農業園區的核心區位於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布瓦村。
  •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現代農業園區「五良」融合工作推進機制內容是什麼?
    為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川委發〔2019〕21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9〕24號)精神,推動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有機融合(以下簡稱「『五良』融合」),把現代農業園區建成集機械化、智能化、數位化為一體的高質量農業園區
  •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農業+」模式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王希錄/提供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動「農業+旅遊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王希錄/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於凱春 王希錄 記者 扈煒)今年以來,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河北故城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打造「農業+」新模式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於凱春、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味在眉山丨以園區晉星升級為抓手——青神縣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青神縣竹編產業園區成為全省唯一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區,椪柑園區入圍全省首批星級現代農業園區。2020年,青神緊盯園區晉星目標,聚焦產業發展、產業融合、組織方式、工作保障等重點,擴面增效、提檔升級,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建設高標準農田 破解「靠天吃飯」
    2011年,我區正式吹響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號角,一系列舉措逐步改變了農民「靠天吃飯」的窘境。 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對發展現代農業、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廣袤大地織錦繡,徐州已建成高標準農田661萬畝
    12月3日,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走進徐州報業傳媒大廈就徐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進行發布。「十三五」以來,徐州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12.8萬畝,財政投資35.67億元。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661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比重達到72%。
  • 【決戰決勝】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推進新「三化」
    曾經過度的農業大開發對自然生態帶來了嚴重傷害,如石油化能消耗大、資源利用效率低、農業環境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嚴重、農產品汙染等,所以如何合理適度利用自然資源以及減少農業產業對環境的汙染,依然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十分嚴峻的課題,既要留住綠水青山,又要發展現代農業,走生態化道路是唯一選擇。
  • 衡山縣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巡禮:田連阡陌美如畫
    更深層次的變革在於,變「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為農業農村部門集中統一管理;變「平均分配」和「天女散花」為「集中連片」和「區域治理」;變「偏重渠路等工程建設」為「把高效節水、提升耕地質量等先進農業生物措施和農技農藝納入必需的建設內容」。農田建設標準的大幅「升級」,成為衡山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推手。此外,新的農田與生態綠色同步。
  • 聚焦智能化變革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聚焦智能化變革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2020-12-16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照嵐山: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日照嵐山: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0-05-24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祁陽縣:狠抓高標準農田建設 築牢糧食安全壓倉石
    近年來,祁陽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深入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按照「示範帶動、連片推進、高效發展」的原則,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立足優勢,注重實效,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項目申報、論證、審批、公示制度,擇優選定開發潛力大、幹部能力強、群眾積極性高的村為項目建設區,規劃布局做到貧困村、鄉村振興示範區、糧食主產區全覆蓋,既讓項目發揮了最大效能,又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三是突出融合推進。
  • 加快現代智慧農業布局,推進鄉村高質量發展
    當前,推進佛山鄉村高質量發展,應加快對現代智慧農業的產業布局,推進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應用,開啟「萬物生長」的數造時代。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它集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可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 臨河區:現代農業鋪出農民致富路
    訂單農業真的是既可以有效保障農民收益,更有利於發展連片集中種植,為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生產提供條件。   近年來,臨河區通過積極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引導農戶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等方式,推動農業發展向著現代化、綠色高質量方向大踏步前進。
  • 打造生態良田 建設綠色糧倉——酒泉市肅州區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
    打造生態良田 建設綠色糧倉——酒泉市肅州區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紀實時間:2020-12-04點擊:0來源:甘肅日報打造生態良田 建設綠色糧倉——酒泉市肅州區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紀實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運立波  土地經營的分散化、碎片化是阻礙農業生產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難題之一,也是導致土地效益低的一個癥結。
  • 河北青縣: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817/a096946bfba14f3eace6a9e721981e6f.mp3 河北青縣: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0
  • 吉林市左家特產觀光生態園項目
    觀光農業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規劃、設計、修建農業景觀與設施為手段,以輸出觀光、休閒、採摘、購物、品嘗、農事活動體驗等旅遊功能為目的;既不同於單純的農業,也不同於單純的旅遊業,具有集旅遊觀光、農業高效生產、優化生態環境、生活體驗和提升社會文化功能於一體的顯著特點。
  • 藏糧於地 糧安無憂——「十三五」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綜述
    「十三五」以來,永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扛穩糧食生產安全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指示精神,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通過開展農田水源、灌溉排水設施、田間道路、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一系列工程建設,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項目210個,建成集中連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設施完善、農電配套、生態良好、抗災性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157.6萬畝
  • 道滘:國企種「梧桐」,小村引「金鳳」|東莞「工改工」進行時
    11月下旬,在東莞市道滘鎮小河連片「工改工」項目指揮部,旗勝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莫鈺峰接到工作隊的電話後喜不自勝,「啃下了最後一塊硬骨頭。」截至11月23日,小河改造片區的私人地塊已經100%全部完成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