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抗癌廚房」17年爐火不息,溫暖千萬人:世間涼薄,人心溫暖

2020-12-24 沐輕說

看到一則很暖心的新聞。

在江西省腫瘤醫院後門,有一間特殊的廚房。

它的主人,是年過六旬的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

紅通通的小火爐,全年無休,從白天到黑夜,已經燃燒了17年。

走進小巷,30多個煤爐排在兩邊,20多口洗乾淨的炒菜鍋碼在一邊。

每天,都會有很多人,花一元錢在這裡做飯。做飯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腫瘤醫院的病人和家屬。

一口簡單的飯菜,表面上看,只是省了幾塊錢;實際上,卻給了很多病人活下去的勇氣。

26歲的邵慧慧為了讓患肺癌的父親吃好飯,每天和媽媽變著花樣做菜。

「醫院裡面有食堂,但比自己做飯更貴,爸爸也不喜歡吃。」

「父親是我們家的頂梁柱,現在就像天塌了一樣。我們姐妹商量,無論多難,都要給父親治病。」

……

四方食物,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家常味道,隱藏人們對生活的眷戀。

梁曉聲說過:

「善良不是刻意做給別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並且自然而然的事。」

善良的人,無需刻意,已自帶光環。

他們如一道道微光,照亮在黑夜裡趕路的人群。

越是最平凡最晦暗的角落,越是能發現人間最美的光。

01

世間涼薄,總有人在角落裡情深意重

看過一則6分鐘視頻《解憂奶奶》,非常暖心。

主人公叫袁梅芳,今年71歲。

她戴著眼鏡,頭髮花白,布滿皺紋的臉上,刻盡滄桑與風霜。

人生下半場開始,袁梅芳只做了一件事:

19年,接聽13萬通陌生人來電。

這些人,和袁梅芳素不相識,卻無話不談:聊情感隱私,抒人生憤懣,話困惑迷茫。

讓她記憶最深刻的,是來自湖北黃陂的小陳。

因為失戀,小陳無法釋懷。深思熟慮後,給袁梅芳手寫了一封長信。

信裡,小陳將自己的「殺人計劃」和盤託出,並將實施細節重點標註;一併寄出的,還有他裁剪的自製槍枝材料。

這個年輕生命發來的「求救」信號,袁梅芳決定全力拉他一把。

每隔一天,袁梅芳就給小陳打個電話;她開始給小陳寫信,隔三差五郵寄。

當小陳放下執念,選擇新生活,她才放慢了追趕的腳步。

有人說,天空黑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

但星辰背後,也曾有無邊黑暗。

時間盡頭,她上高一的兒子,被心理疾病反覆困擾與折磨,最後臥軌輕生。

孩子去世後,袁梅芳經常無意識地走到鐵軌旁,看著冰冷的地面發呆;

終日浸泡淚水的眼睛,扎進心尖的刺,她覺得自己該死。

是女兒的極力挽留,讓她「活」了過來。

她說,開設「解憂熱線」,幫別人脫離困境,也是償還良心欠下的債。

現在,袁梅芳每天繼續接聽著來電,用最深沉的溫柔,幫助更多人渡過心關。

張愛玲說: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人這一生,經歷過悲痛,才對他人感同身受;經歷過低谷,才希望他人向好而生。

這個世界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很糟糕,但更多時候看起來很美好。

安徽亳州,路上巡邏的民警,發現一位外賣小哥躺在電動車上睡著。出於安全考慮,民警上前喚醒小夥子:「回家睡覺。」

山西晉城,突然而至的暴雨,將上遊一位老闆的蘋果捲走。暴雨中,下遊一位小哥,用漏勺在水流中撈起蘋果,如數歸還。

山東濰坊,64歲保安張軍行,縱身跳入汙水井,奮力託舉3歲男童。孩子被救回,老張卻再也沒有上來。

天道無常,人的生命如雨中浮萍。

人道有恆,默默無聞的人,微不足道的事,溫暖了涼薄歲月,也治癒了冷漠人間。

一如羅曼.羅蘭說:「除了善良,我不承認世上還有其他高人一等的標誌。」

這生活總有太多不經意間的感動,即使人生再倉皇,我們總能與溫暖不期而遇。

02

所有的好運,不過是累積的善良

有一部感動10億人的微電影《另一隻鞋》。

熙熙攘攘的火車站裡,窮人家的小男孩正在為他破爛不堪的拖鞋苦惱;另外一邊,富人家的小男孩,正穿著心愛的皮鞋匆匆趕往站臺。

人山人海中,富孩子擠掉了一隻鞋子,被窮孩子拾起。

這時,火車已經發動。窮孩子奮力奔跑,依舊沒有趕上。

然而,意料之外的一幕發生了:

富孩子脫下另一隻鞋子,將它拋出了車外……

整部影片,只有四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卻感動了千萬人。

上天是非常公平的,當你用善良和這個世界對話,世界也會滿懷善意地親吻你的臉頰。

我朋友講過一件親身經歷的事。

一個周末,她們一家人帶女兒去遊樂場。摩天輪旁,發現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男孩神情焦急,臉上有淚痕,明顯是跟家人走散了。

她問男孩:你知道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嗎?他說知道。電話打通之後,男孩父母火速趕來,對我朋友千恩萬謝,並說要酬謝她。

她沒有要。

不過是舉手之勞,這事兒她很快就忘了。

有一天,朋友女兒突發高燒。那時季節交替,兒科醫院人滿為患,連普通號急診前面還排著一百多號。

她抱著孩子,在過道上焦急不已。

突然,有個醫生走過來跟她打招呼,詢問孩子的情況,並馬上給她加了號,給孩子做了診斷。

原來,那個醫生,就是在遊樂場丟失男孩的媽媽。

後來,她非常感慨地對我們說,我是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行善積德」是怎麼回事了!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人的善良裡不僅藏著運氣,也會藏著「貴人」。

03

行善是一種輪迴,渡人亦是渡己

讀過一則寓言故事。

有人問上帝:「天堂和地獄,到底有什麼不同?」

上帝不答,帶他到兩處都參觀了一番。

結果令人深思。

地獄裡,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卻飢腸轆轆。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隻可以夠到肉湯的長勺,但卻無法吃到嘴裡。

而在天堂,同樣的長勺和肉湯,人們卻紅光滿面。因為,人人都懂得投餵他人。

人生海海,自渡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

抖音上,有一則視頻很火。

五位年輕人同期應聘,需要填表,一位忘了帶筆,請另外四人幫忙。

第一個直接拒絕,眼神鄙夷,「讓開!煩死了」

第二個脾氣暴躁,啪的一拍桌,「你這人腦子有病吧!咱倆可是競爭關係。」

第三個心機深重,微笑走近,卻毀掉了表格。

第四位年輕人看到,幫他撿起地上的碎片,並將自己備份的表格遞給她,「找份工作很難吧,我們都一樣!加油。」

結局,可想而知。

因為那個請別人幫忙的,不是別人,正是公司的負責人。

原來,對別人的好和善意,最後成全的都是自己。

《涅槃經》有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你若刻薄,別人一定用尖酸對你;你若仁慈,別人也會報之以歌。

願我們此生心懷善良,被溫暖明媚環環擁抱。

共勉。

相關焦點

  • 南昌「抗癌廚房」入圍央視感動中國2020!江西人速來支持!
    南昌「抗癌廚房」入圍央視感動中國2020!江西人速來支持!來源:綜合央視網、新華社、新華網、微博等編輯:熊一鳴 審定:李丹 核發:楊贇近日央視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正在評選南昌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堅持17年經營「抗癌廚房」
  • 江西夫婦開了家1元「抗癌廚房」,背後故事看哭無數人
    原文標題:江西夫婦開了家1元「抗癌廚房」,17年不賺一分錢只為癌症患者安心用餐,背後故事看哭無數人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食話,ID:FoodTalk0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出處| 益美傳媒 ID | YeeMedia
  • 「抗癌愛心廚房」17年:腫瘤醫院旁的煙火人間
    人心都是肉做的,人家是外地來的人不容易,一日三餐,治病好不容易找到這個醫院,但是一日三餐解決不了。他們的飲食很特殊,有些東西都不能吃,用錢也買不到,能夠吃得好吃得高興,身體就會有抵抗力,這兩個結合就可以延長壽命。
  • 1元「抗癌廚房」牆上寫滿數字,每個都有故事……
    江西省腫瘤醫院旁邊有一條街道,每到飯點,腫瘤醫院的一些病人家屬就會帶著他們購買的食材在這裡燒制飯菜,人們把這裡稱之為「抗癌愛心廚房」。在抗癌廚房,有為了照顧妻子,50歲才第一次拎起菜勺的丈夫;也有母親生病,16歲就要站在灶前的孩子;還有不懼病痛為自己燒飯的患者……這個小巷子裡的露天廚房雖然簡陋,但這裡每天升騰起滿滿的生命氣息和希望。2003年,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在江西南昌腫瘤醫院旁開辦了「抗癌廚房」,炒菜僅需1元,17年不曾休息 。
  • 江西這個廚房的人間煙火,感動了整個中國
    他們的背後,有著「抗癌廚房」的人間煙火,用17年的堅持,感動了整個中國。寒來暑往十七載,經過千千萬萬人,最是人間煙火氣,等閒常撫凡人心。這就是萬佐成、熊庚香夫婦「一元抗癌廚房」的故事。從十幾個人,到幾十上百人,來這裡借火炒菜的病患家屬日漸增多,每天需用掉100多個蜂窩煤,20多元水費。夫婦倆一直堅持免費提供炊具和調味品,炒一個菜收5角錢,直到2016年才漲到一元錢。
  • 1元「抗癌廚房」牆上寫滿數字,每個都有故事
    江西省腫瘤醫院旁邊有一條街道,每到飯點,腫瘤醫院的一些病人家屬就會帶著他們購買的食材在這裡燒制飯菜,人們把這裡稱之為「抗癌愛心廚房」。在「抗癌廚房」,有為了照顧妻子,50歲才第一次拎起菜勺的丈夫。也有母親生病,16歲就要站在灶前的孩子,還有不懼病痛為自己燒飯的患者。
  • 活著最高境界:一份隨心所欲,兩分涼薄,三分溫暖,四分漫不經心
    茫茫人海,活著的最高境界:一分隨心所欲,兩分涼薄,三分溫暖,四分漫不經心。一分隨心所欲。其實,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起起落落,誰不想活得隨心所欲一點呢?兩分涼薄。《被討厭的勇氣》中說道,「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才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對認可的追求,才扼殺了自由。由於不想被任何人討厭,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 微微爐火 溫暖貧困戶的心 記農發行單縣支行孫保松為貧困戶送爐火...
    送爐火溫暖送爐火溫暖  葛小臣老人屬「五保戶」,常年體弱多病,居住條件簡陋。冬季來臨,孫保松同志心繫貧困戶,這次走訪特意在網上購買了安全性能較高帶有煙筒的煤爐。  微微爐火,暖在手上,更暖在貧困戶心上。
  • 一位母親借了個鍋,讓這對夫妻「虧本」17年,卻收穫無數人眼淚
    柴米油鹽,炊煙嫋嫋,構成了我們這個平凡的人世間,一口翻炒至自母親手中的鍋鏟的簡單食物,是人間最普通也是最溫暖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人間有味是清歡",蘇先生的詩詞竟也能用另一種解釋出人間煙火的氣息。
  • 愛在冬季 溫暖不息行動不止
    全縣各單位和一些愛心企業依然活躍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眾志成城,給這個冬季帶來無限溫暖和力量。 陸良籍女孩李淑娟代表雲南德龍醫藥有限公司到陸良捐贈防疫物資 陸良籍女孩李淑娟代表雲南德龍醫藥有限公司到陸良捐贈防疫物資 12月17日,在陸良疫情防控指揮部上演著一幕溫暖人心的捐贈。一名陸良籍女孩李淑娟表示要通過縣紅十字會捐贈一批價值21720元的防疫物資給縣疫情防控指揮部。
  • 紫悅臺:願世間所有相遇,都溢滿溫暖
    人生就是一場盛大的相遇,冷遇見暖,就有了雨;冬遇見春,有了歲月;人遇見人,便有了情感;遇見紫悅,讓世間溢滿了溫暖。記得一位詩人說過,相遇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是的,所有相遇,皆是天意。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裡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此生最美的遇見,莫過於在我最美的年華裡,遇見你--紫悅。
  • 山西太原消防2020年 | 最溫暖人心的「瞬間 」
    2020年或許很難  但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溫柔  因為總有人為我們  帶來不期而遇的溫暖  致我們一起走過的2020  看溫暖人心的那抹「藍」  (視頻為私家車副駕乘車人拍攝)  02送我回家    一位阿姨在廚房正要做飯,聽到了消防車的警鈴,便拿起手機,拍下這一幕發到朋友圈。  說道:「你看看這幫孩子,中午又出警了,不吃飯嗎?」
  • 「抗癌廚房」創辦者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中國網事推薦)
    每天中午,與江西省腫瘤醫院一牆之隔的小巷裡,有一間露天廚房總會擠滿炒菜的人,切菜聲、炒菜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與升騰的油煙營造出獨特的氣氛大家稱這個廚房為「抗癌廚房」,做飯的都是腫瘤醫院的病人和病人家屬。  創辦「抗癌廚房」的是年過六旬的萬佐成和熊庚香夫婦。2003年,一對夫婦帶著患病的孩子來到攤前,小心翼翼地問熊庚香,賣完早餐後能不能把爐灶借給他們用,他們的孩子想吃媽媽做的飯。
  • 每一份善與美,都是溫暖世間的光芒
    而給我們帶來溫暖感覺的,仍然是那些可愛的人。我們常常感到慶幸,因為作為記錄者,我們能夠通過鏡頭,通過手中的紙和筆去記下這人世間的種種,人間萬象匯聚,喜怒哀樂一線,我們的感受也如同四季一般鮮明。人間之所以美好,皆因風雨過後必有陽光,而能給我們帶來陽光的,除了天氣,還有人心。提到溫暖,我們怎能忘記在這一年,那些奮戰於疫情前線的英雄?
  • 陌生人的善意為何更容易溫暖人心
    這些生活中的「舉手之勞」,往往會給人以溫暖。你是否曾被這些善意之舉暖到?近日,不少網友在微博上分享被陌生人溫暖的故事。仔細想想,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的許多情緒、感動都來自陌生人,雖然相伴時間很短,卻化成一道光照進心房,甚至比親情友情更讓人觸動和印象深刻。我身邊的很多同學已倦於公開日常,逐漸隱身朋友圈,但仍會樂於分享陌生人的小小舉動所帶來的感動。
  • 鄭州版「抗癌共享廚房」,做一鍋飯5塊錢,熱了人間煙火
    每到飯點河南省腫瘤醫院附近的一個廚房總會擠滿人來這兒的人不是病人 就是病人家屬做一鍋飯只需5塊錢這裡是一個充滿人間煙火飄著人間百味的抗癌共享廚房……眼看快到中午這家共享廚房變得越來越熱鬧切菜聲、炒菜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
  • 「BOSS的廚房」冬日溫暖上線 張朝陽利晴天秀廚藝帶貨直播
    「BOSS的廚房」冬日溫暖上線 張朝陽利晴天秀廚藝帶貨直播 2020-12-16 20:24  BOSS 1加1
  • 冬季溫暖人心的活動,就去這5家!
    推開神秘的黑色大門,寬敞而精緻的花園,半敞開式的大型餐桌,適合多人同時使用的廚房,都透露著老上海風情,尤其適合拍照。在體驗結束後,大家也可以順便沿著附近的道路散步,享受上海特有的梧桐街景。課程時間:2019年1月23日17:00-19:00學員需提前15分鐘達到現場籤到,遲到15分鐘以上者無法參與課程。
  • 《海綿寶寶》中溫暖人心的瞬間
    好動漫溫暖人心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時代的印記,也有這一代人長大的動畫片,從動漫界的神級人物宮崎駿到造夢工廠迪士尼,這些動畫中也有許多感動人心的瞬間。 那陪伴90後長大的《海綿寶寶》中又有哪些溫暖人心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