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可以算是關東地區的最古的古都了,當然和關西的京都和奈良沒得比,但這裡卻是日本真正武家政權的開始。搭上橫須賀線,20分鐘就到鎌倉站,接著換乘著名的江之島電車,去看寺廟、大佛,還有6月正盛開的紫陽花。我沒看過《灌籃高手》,自然也沒有去「鎌倉高校前」那一站去朝聖,去看看有沒有赤木晴子經過。後來才聽朋友說那一站就在海邊,海水像是要朝你湧來似的,對於只看過日本港口的海的人來說,鎌倉的海美得太珍貴。
看花的時節加上周日,儘管秩序很好,還是感覺差點要在江之島電車的車廂內被擠到中暑,這場景仿佛回到櫻花季去箱根溫泉的小電車裡,人人提著大箱子,只有遊客不見行人,這樣一來,總覺得日本旅行的樂趣失去大半了。在極樂寺站下車,小小的木質車站,又是洶湧的端著相機的人潮,紫陽花已在路邊開始露臉了,一個穿著波西米亞風大長裙,盤著丸子頭的老奶奶坐在自家的服裝店前抽菸,時間從未從她身上爬過的樣子。
四處閒逛了一陣,並不覺得這裡的紫陽花有多麼特別,甚至還不如京都我家附近的藤森神社呢,直到我沿路邊臺階而上到成就院,才發現自己想錯了。站在那個小山坡上,右邊是寺院的山門,前方又是一條細細的臺階通向寺廟的墓地,兩邊洋洋灑灑開滿了寶藍色的、粉紫色的、淡桃紅的、天藍色的,以及這幾種顏色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種混和色調。再看遠方,居然是海,這石階給你好像可以直接走到海中央的錯覺,我沒見過海市蜃樓,但那一刻直覺告訴我,也許這就是海市蜃樓那樣的魔力。
下了臺階,走到真正的海邊,倒沒有那樣震撼的感覺了。海上有星星點點帆船運動的彩色影子,想起北野武的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那是一塊滑水板連接的沒有語言只有對望的兩個人的世界,和眼前的歡樂洋溢似乎大相庭徑,我突然就很想丟開太陽傘、摘掉遮陽帽,把自己暴露在新鮮的夏日之下,這麼無知無畏地做一次就好。但最終被思前想後打敗,趁著山門未關,至少先去看一眼鎌倉大佛再走吧。
用幾天去暴走神奈川是遠遠不夠的,這倒是讓我想到遊日本的方式。在專欄的第一篇裡就提到亞蘭·布斯描述日本都市的迷人之處,「如果真有迷人之處的話,在於大街小巷之內包含的隱秘地點,而非整體的景觀」。除掉富士山、北海道雪景等個別宏大的景點,日本旅行應該是慢悠悠、不計較時間的,最好是會一點日語,然後靠自己的眼睛去讀懂那些美麗。
短暫的櫻花國旅行肯定是浮光掠影的沒錯,但的確有好多朋友在這第一次的浮光掠影后,患了一種叫「日本中毒」的病,不惜散盡千金,每年都要來過一會櫻花國的癮。我的友人2koo君就是其中中毒頗深的一例,10月的第三次日本旅行,現在就催我代他訂起餐館來了。可就像豆瓣閱讀徵文大賽的題詞所寫的,「所有漫長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在專欄快要結束的時候,很想對所有讀者說這句話,雖然有點為它做宣傳之嫌疑,但櫻花國之旅,是會讓你覺得值得那種期待和等待的。忘掉所有恩怨,櫻花已經開了幾轉,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