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國城攜手錦裡:明年重慶人可在家門口趕武侯祠廟會

2020-12-17 界面新聞

文|曹鈺

官宣!重慶巴國城牽手成都錦裡,巴蜀文旅合作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8月8日,「重走成渝古驛道 感受雙城新變化」全媒體採訪活動暨川渝攜手打造巴蜀歷史文化旅遊線路研討會在九龍坡巴國城舉行,川渝兩地的文旅專家、行業精英匯聚一堂,探討巴蜀文旅發展,繪就成渝發展新篇章。

圖片來源:重慶龍力巴國城

巴國城錦裡攜手多領域合作

會上,重慶龍力巴國城文旅與成都錦裡旅遊管理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巴蜀文化融合研究,非遺項目打造,民俗活動合作,市場協同營銷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據了解,具有千年歷史和美譽度的全國三大廟會之一的武侯祠廟會,有意作為巴蜀文旅融合的先行具體項目,明年在巴國城落地。

自從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成渝兩地各界紛紛行動,力爭抓住機遇共謀發展。重慶的洪崖洞與成都的寬窄巷子4月份就率先達成戰略合作,重慶一日遊的聖地巴國城也積極與成都的頂級流量、號稱「西蜀第一街」的錦裡溝通合作,並很快達成了合作意向。

據重慶龍力巴國城文旅執行總裁王天瀾介紹,國內最大的巴文化仿古綜合體,迄今有17年歷史的巴國城,是重慶主城西進與四川融合的橋頭堡,「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於巴國城來說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毗鄰成渝融合象徵重慶西站的巴國城不管是從交通,還是地處九龍坡、大渡口、高新區、沙坪垻四區交界中心的地利,包括輻射周邊三公裡120萬人口的流量,都有最好的條件承載巴蜀文旅走廊打造的機遇和挑戰。」

王天瀾表示,巴國城要借與成都錦裡的牽手,通過廟會引進、非遺街打造等具體項目上開拓融合,成為巴蜀文旅融合的名片和樣板。

在這次研討會上,巴國城還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及九龍坡區文旅委籤訂了戰略合作,圍繞巴人博物館升級和文旅內容提升進行全面合作,推動巴國城建設巴蜀文旅走廊核心坐標和國際知名文衛商旅融合性綜合體地標的實現。

圖片來源:重慶龍力巴國城

共同挖掘成渝古驛道文旅資源

今年以來,四川省文旅廳與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先後在成渝兩地召開了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推進工作會,雙方明確了堅持「一盤棋」推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的思路,戮力同心把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成國際知名文旅目的地。

7月,重慶日報攜手四川日報舉行了「重走成渝古驛道 感受雙城新變化」大型全媒體採訪活動。從重慶到成都,歷時月餘,行程千裡,通過實地調查、挖掘史料、走訪專家和當地群眾,探尋古驛道蘊含的巴蜀人文密碼,講述川渝交往的精彩故事,展現古驛道沿途城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新氣象新作為。

據了解,成渝古驛道肇始於漢,成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該路東起重慶朝天驛、西至成都錦官驛,是古時重慶到成都陸路的必由之路,沿途經過如今重慶的渝中、沙坪垻、九龍坡、璧山、永川、大足、榮昌,通往四川隆昌、內江、資中、資陽、簡陽、龍泉驛,最後到達到成都。這是古時串聯成渝兩地的經濟文化大通道,是巴蜀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留下了諸多珍貴的歷史遺蹟、史實和動人故事,有著巴蜀文化、革命文化、抗戰文化等深厚的歷史積澱。

隨著線性文化遺產保護概念的興起,在川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引起不少區縣對成渝古驛道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視。例如,重慶渝中區正大力傳承母城文化,解放碑-朝天門步行大道品質提升綜合整治工程示範段已開工,它將串聯起沿線28個歷史文化景點,成為一條文旅景觀大道;璧山區打造1200餘畝的古道灣公園,恢復了之前的酒肆、客棧、商鋪等驛站文化。

成都龍泉驛區正在深入打造古驛名人文化工程,修復名人故居、四大會館。打造「古驛十二景」生態型綠道,將古驛文化植入天府綠道,規劃建設以古驛道為文化主題的生態綠道30公裡。用古驛道作為基本道路,串聯12個具有龍泉驛歷史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景點,重點打造洛帶、茶店、山泉、柏合4個鎮,串珠成線。

專家觀點:注重協同性整體性開發

研討會上,來自川渝兩地的專家學者就打造巴蜀文旅走廊的話題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巴蜀文旅未來發展。

巴蜀文旅如何真正融合?

四川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李勇先教授認為,成渝古驛道旅遊建設的共融發展,是成渝兩地旅遊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或者一個試金石。目前成渝古驛道的線路已經超出了行政區劃的範圍,很多線性遺產超出了行政管轄的具體範圍,需要雙方不同的行政管理單位,共同形成一個合作的模式。

「成渝古驛道品牌是極其寶貴的歷史資源,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李勇先表示,成渝古驛道所承載的厚重歷史及沿途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完全可以開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走廊。川渝兩地可聯手對成渝古驛道沿途景觀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部分遠郊路段可在修復後,向市民提供騎馬、滑竿、推雞公車等鄉村遊特色服務;對於部分靠近主城的古驛道,則可與周邊城市綠道相結合,成為城市步道,通過舉辦諸如越野挑戰賽、自行車賽的方式,提高古驛道的利用率,進而提高遊客的參與感。

李勇先教授還建議,現在行走成為時尚,能不能讓「行走浸染上文化,讓文化附作上動感」,可以策劃「徒步走成渝古驛道」的旅遊項目,從成都走到重慶,或者從重慶走到成都。不過,沿途的歷史文物要進行梳理、相關的旅遊服務建設、交通連接體系也要跟上,這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

如何讓成渝古驛道真正「活」起來?中國旅遊研究院長江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認為,成渝古驛道旅遊價值要做好四個「頭」,分別是「說頭」「看頭」「活頭」「心頭」,其中,「活頭」是要活化利用古驛道傳承文化,這是旅遊開發的核心,需要場景化、生活化,當時還有節慶活動,特別是提到五大驛站、五大鎮街,這些節點應該有主題場景的開發,也有驛道片斷的體驗,還有美食體驗,還有研學體驗,研學體驗是常態化的,特別強調藝術化的、文創化的引導。

他還建議,可以採取「場景還原+分段開發」的方式活化成渝古驛道。做出歷史的氛圍和味道來,又要結合時代的審美需求,滿足大眾化遊客的需求。可以分段開發,不搞一刀切,成熟一段推一段,每段既有驛道文化的統一,又有各自特色,採用「古驛道+文化」「+體育」「+特色農業」等模式,打造多主題線路,為大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文旅產品。

相關焦點

  • 2021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門票價格標準獲批 全票30元/人·次
    日前,記者從成都市政府網站獲悉,市發改委正式批覆了市文廣旅局《關於申請核准2021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門票價格的函》。市文廣旅局:你局《關於申請核准2021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門票價格的函》(成文廣旅函〔2020〕228號)收悉。經研究,現將2021年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門票價格等相關事宜批覆如下。
  • 2021年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門票價格定了!醫務工作者免票
    逛廟會,看彩燈,每年的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都是一場充滿年味兒的彩燈嘉年華。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政府官網獲悉,成都市發改委已正式核准2021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門票價格,並作出批覆。2021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將於2021年2月9日至2月26日在武侯祠博物館文物區、西區、錦裡舉行,共計18天。舉辦區域實行臨時門票價格管理,門票全票30元/人·次,半票15元/人·次。
  • 在成都,錦裡是必要來遊玩的地方之一,尤其是華燈初上的錦裡
    我最喜歡「我一個人吃飯走在旅行的地方停下來」的歌詞, 一個人旅行是隨意的,拿著包,背著吉他,拿著照相機和喜歡的書,沒有去不太熟悉的城市旅行的計劃,邊走邊看風景,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故事,在成都,錦裡是必要來遊玩的地方之一,尤其是華燈初上的錦裡。
  • 承民俗頌華年,2020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小喜神」魅力出爐
    1月13日下午,界面四川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廣益堂看到,「喜神送福、非你莫『鼠』——2020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小喜神選拔決賽」正熱鬧激烈地進行中,幾十名小朋友盛裝打扮,各展才藝,讀書繪畫、唱歌跳舞、樂器演奏……,讓決賽現場儼然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和評委的交口稱讚。
  • 騰訊旗下手遊《鴻圖之下》攜手武侯祠博物館 共同打造三國文化符號
    基於成都與騰訊的長線戰略合作,為進一步豐富雙方在新文創領域實踐與共創,騰訊旗下首個三國題材沙盤戰略手遊《鴻圖之下》攜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通過數位化內容和創新型宣傳,從學術研究、文化主題活動、新文創合作升級等方面進行布局,共同傳承弘揚和創新發展三國文化,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
  • 趕廟會經營遊樂設備的好處
    隨著全國廟會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趕廟會流動經營遊樂設備。相較於在固定的場地經營,趕廟會有很多優勢。首先是場地不固定,前來遊玩的不會對設備產生審美疲勞,遊玩的人會比較多。其次在廟會上人員比較集中,基本上周邊鄉鎮的人都會前來,不會擔心沒有人遊玩。最後一般廟會上的收費會比固定場地的收費高。
  • 照片講故事|趕青檀寺廟會
    小時候,清明節的概念對於家在嶧城的我來說,除了跟著哥哥到村東的老林給爺爺、奶奶、大爺上墳之外,就是趕青檀寺廟會了。因為青檀寺廟會在土生土長於嶧城的孩子眼裡是一件大事。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青檀寺廟會被取消,不禁想起兒時趕會的情景。
  • 全球最美街區大賞,為何成都錦裡這麼「秀」?
    錦裡街區於1800年前建成,在2004年時修葺一新,毗鄰武侯祠,有濃鬱的三國文化特色。街區是清朝木製建築,大紅燈籠和其他傳統元素讓成都顯得更古色古香。 2005年,錦裡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城市商業步行街」之一,與北京王府井、武漢江漢路、重慶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齊名,號稱「西蜀第一街」。
  • 成都武侯祠大街交通調整首日 早高峰道路通行總體平穩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實習生 金玲地鐵施工影響,從即日起到2022年9月30日,成都武侯祠大街調整為進城單向通行道、大石西路調整為出城單向通行道。9月28日,新的交通組織措施實施首日,從早高峰的情況來看,道路通行情況總體平穩。
  • 成都度假旅遊,遊武侯祠,逛寬窄巷子,體驗逸生活
    這首輕民謠歌詞雖平淡,但寫盡了成都的煙火氣,平淡中的浪漫與文化氣息浸染城市,於都市喧囂之外,仿佛一朵白蓮花,給人帶來無盡的幻想和遐思。美女、美食、美景是成都繞不開的「三美」,有人說,來成都只看美女和品美食就忙不過來了,遊玩景點只是順帶的。於我而言,成都有吸引力的地方和角落很多,但能讓我跋山涉水,說走就走的一定是武侯祠。
  • 武侯祠聯手古典園林,在北海公園看「書畫中的諸葛亮」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9月25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與北京市北海公園管理處聯合主辦的《萬古雲霄一羽毛——書畫中的諸葛亮》特展在北海公園闡福寺亮相。據了解,此次展覽由北京北海公園和成都武侯祠共同舉辦,為北海公園「翰墨北海」文化交流系列活動之一。
  • 去重慶和成都旅遊,這個攻略你一定要看看
    這個假期你想去重慶和成都嗎?是不是還沒有旅遊攻略呢?那麼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一個詳細的旅遊攻略,記得收藏哦。重慶重慶解放碑重慶李子壩,再去武侯祠晚上一定要逛逛錦裡街
  • 香港海港城明年將落戶重慶的「尖沙咀」
    關注時尚業界影響力微信公眾號:LADYMAX123香港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旗下知名購物中心海港城明年將落戶重慶江北嘴國金中心(IFS)。整個建築群由5棟塔樓、高端一站式購物中心及約19萬平方米的大型集中停車庫組成。其中最高的一座塔樓建築高度為300米,建成後將成為江北嘴地標性建築之一。此前,由九龍倉打造的重慶時代廣場,是該集團在渝首個項目。如今,重慶時代廣場已成為西南地區高端購物商場之一,這也讓九龍倉對重慶的市場潛力相當看好。
  • 重慶新添一處跨年打卡點,人間煙火至年味,盡在重慶潼南迎春廟會
    2021年,放下手機,去重慶潼南走街串巷,逛以「潼心同德,福又平安」為主題的「潼南首屆迎春廟會」,重拾記憶中的年味,讓這個春節過得有滋有味~潼南首屆迎春廟會(2021年1月1日—2021年2月26日)57天超長長長活動時間,匯集
  • 天姥山關嶺頭趕廟會小記
    地處新昌南端,萬山叢中,與天台交界,一村分兩縣的關嶺頭村,正舉行一年一度傳統廟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筆者應邀,有幸去該村趕廟會。他們正完成村委班子選舉,邀請四方賓朋及各界友人,參加古村文化旅遊節活動,為古廟會注入新內容,增添新活力。
  • 武侯祠,遊成都必到的地方,在這裡品讀三國遺蹟
    武侯廟的正門額是「漢昭烈廟」,劉備於公元223年因病成為白帝城後,埋葬在這裡,也就是我們口中的惠陵,據漢制,陵必有廟,漢昭烈廟的前身先主廟誕生, 南北朝時期,後輩在惠陵旁邊建設了武侯祠, 那時,武侯祠成為文人墨客到訪的旅遊勝地, 杜甫留下了《丞相祠堂在哪裡找,錦官城外柏森森》的千古佳文, 明代,蜀獻王朱椿認為「君臣宜一體」,將武侯廟和先主廟合併為一座,被稱為「
  • 最有人情味兒的老北京地壇廟會
    那年北京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領導對我們剛來北京工作的這些人說。過兩天地壇有廟會,你們去上那溜達溜達。我們幾個人聽了領導說讓我們過兩天溜達溜達,心裡非常高興。我心裡想,來北京這麼多天了也沒出去好好轉悠轉悠。等去廟會的時候早點兒出去!
  • 重慶軌道24號線計劃明年年底開工 沿途設11座站
    10月28日,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官網發布了《重慶市軌道交通24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據悉,該項目計劃於2021年12月開工建設,2026年9月試運行,2026年12月前通車運營。  據了解,重慶軌道交通24號線一期工程起於沙坪垻區梨樹灣,串聯了高灘巖、鳳鳴山、巴國城、大堰村、九龍半島、二塘、鹿角、重慶東站、迎龍,止於南岸區廣陽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