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天然獨」世代走上舞臺 但臺灣從未擺脫「中國」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2020年3月30日,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病逝,一些臺灣年輕網民在臉書上留下不甚好聽的評語。在臺灣小青年看來,郝柏村「太國民黨」。外省、高級軍官、不夠具備「進步價值」之素養。一些小青年以當今的「抗中」情緒將國民黨、外省與大陸直接綁在一起,忽視了前人所經歷的時代變局,以自己的歷史觀度這些老人家──最後,下了一個「又一個跟不上時代的老人家之評價。

在對岸,當大陸年輕人看見國民黨老一輩時,也會打趣說「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已經沒有錢」。

很難設身處地想,老國民黨人在當今情況下究竟有什麼慨嘆,是時勢如此呢、還是有些時不我予?但我想,彼岸的中國夢與老兵們心底的中國夢或許不一樣,至少能慰藉他們「家鄉不再戰爭貧窮,中國人強起來了」之鄉愁。

就在郝柏村過世前不久,其子郝龍斌在黨主席之爭上,慘輸給江啟臣。而後一支支麥克風追著江啟臣問,「認不認九二共識?你到底認不認九二共識?」而後江啟臣終於表示了,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正值壯年的江啟臣,是國民黨青壯勢力代表,身負「如何拉近年輕世代與國民黨距離」之責,甚至有媒體直接以「江啟臣能否擺脫國民黨『親中』路線」為題。回首過往,中國國民黨,從主導抗戰、到撤退臺灣,從經濟奇蹟、再到連自身定位都左支右絀,活生生演繹了「才過二十年,卻仿佛一世紀」。

老國民黨人逝去、新國民黨人掌權,郝柏村一生經歷戰爭無數,但從未忘記自己是誰、根在何處;新一代國民黨人從小優渥,認為兩岸和平是必然,卻被政治裹挾得不斷自我質疑。

如郝柏村一般的「中國臺灣人」,正逐漸消失在舞臺上,在很快的未來,被外界視為「天然獨」的世代將決定如何在中國崛起的國際局勢下生存。2019年5月20日,蔡英文「執政」三周年,大陸媒體《每日人物》發表了一篇熱門文章,「康熙停播三年,那些北上的臺灣藝人還好嗎」,內文提及了許多北漂的臺灣藝人。

在三環邊上租了房子、帶著幾件衣服就到北京打拼的《康熙》製作人B2,嘗試在大陸綜藝節目上找哏融入的諧星陳漢典,以及已經熟練使用大陸用語的藝人趙正平。他們是這個時代千萬個臺灣青年的縮影。

如同國民黨的沒落,這是時代,亦非特定政黨可以一力操作。

20歲的郝柏村因戰爭離開家鄉、連父母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而今22歲的臺灣青年拎著行李箱來到北上廣,與父母用微信語音通電話。他們對臺灣的未來多少有些迷茫,現實不允許「獨」,主觀意識上不願統,他們只能說「不」、卻很難把自己的「要」化為現實。

但是,他們又是能清楚意識現實的。他們明白,老一代「戎馬為國」的時代已過,而自己已經開始面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或許會笑老一代的「中國情結」是過去式,「我們都是臺灣人」才是現在式。

但是他們明白,臺灣從未擺脫「中國」。無論是經濟上的中國、政治上的中國,還是意識形態上叫人煩躁的中國。

(郭雪筠/臺北女孩 本文發表於臺灣《中時電子報》)

相關焦點

  • 臺北女孩:「老中國人」漸逝,臺灣年輕人迷失方向
    臺媒資料圖2020年3月30日,郝柏村病逝,一些臺灣年輕網民在臉書上留下不甚好聽的評語。在臺灣小青年看來,郝柏村太國民黨。外省、高級軍官、不夠具備「進步價值」之素養。一些小青年以當今的「抗中情緒」將國民黨、外省與大陸直接綁在一起,忽視了前人所經歷的時代變局,以自己的歷史觀度這些老人家──最後,下了一個「又一個跟不上時代的老人家」之評價。
  • 「天然獨」真不在乎「悶經濟」嗎?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編輯:凝冰臺灣2020年的選舉,蔡英文連任,出人意料地獲得了高票,主要是得到年輕人的支持。蔡英文選舉的時候主打「抗中保臺」牌,製造「芒果乾」的恐慌,「天然獨」紛紛投票力挺,她才取得了這場選舉勝利。在宣讀勝利宣言的時候,蔡英文表現出來十分強硬的態度繼續「反中抗中」,這讓很多學者對臺灣未來4年,兩岸關係的前景擔憂,接下來肯定會持續僵化。「天然獨」根本不在乎「悶經濟」?,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天然獨」根本不在乎「悶經濟」?
  • 「臺灣人認同」率創歷史新高,「天然獨」時代到來,蔡英文贏了?
    民調結果似乎反映,臺灣民眾歷經2019年民進黨啟動「抗中保臺」選戰的衝擊、蔡英文2020大選創下817萬高票紀錄,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動輒6、7成的施政滿意度,許多人認定民進黨將長期「執政」、「天然獨」時代已經來臨,臺灣將走向「獨立」的道路。
  •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2020-01-17 09:24:46來源:中國臺灣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2020年01月17日 09:24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新學期伊始,去「中」播「獨」的臺灣教材再招聲討,這本歷史書有何...
    新學期伊始,去「中」播「獨」的臺灣教材再次招致聲討。有島內歷史老師向臺媒投訴,最新版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三國消失,武后不見」。經查證,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被刪到只剩短短4頁,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講完,歷史人物幾乎只提到秦始皇,漢武帝等均匆匆帶過,信息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說:「臺灣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臺灣,臺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nbsp&nbsp&nbsp&nbsp評論指出,「民主就是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的說法,其實是將「臺獨」勢必造成的臺灣災難,推給2300萬人。
  • 藍營「議員」:膽小國民黨弱化九二共識走向「天然獨」
    中國國民黨日前提出新版兩岸論述,遭到馬英九、吳敦義、連戰等黨內大老反對,對此國民黨前臺南市議員林易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新版兩岸論述明顯弱化「九二共識」,要爭取年輕族群選票,但會導致國民黨自己也跟著慢慢走向天然獨,讓臺灣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
  • 臺媒:歐吉桑VS鄰家女 蘇蔡對決上演另類南北戰爭
    臺媒:歐吉桑VS鄰家女 蘇蔡對決上演另類南北戰爭 2011年03月24日 07:1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藍營南部基層人士:弱化「九二共識」,國民黨恐走向「天然獨」
    中國國民黨日前提出新版兩岸論述,遭到馬英九、吳敦義、連戰等黨內「大佬」反對。對此,國民黨前臺南市議員林易煌接受訪問表示,新版兩岸論述明顯弱化「九二共識」,要爭取年輕族群選票,但會導致國民黨自己也跟著慢慢走向「天然獨」,讓臺灣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
  • 大陸黑客揚言「血染臺灣」?臺媒:人已抓到來自高雄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2020年年底,臺灣網絡論壇上出現了以「2020最後1天末日上演,血染臺灣各處」為標題的網貼,恐嚇要「血染臺灣各處」跨年舞臺並安放炸彈。1月3日晚,發帖的洪姓男子被臺灣高雄檢警拘捕,4日早上已按照恐嚇公眾等罪名移送臺北地檢署復訊。
  • 臺媒:美國從未表示要和大陸開戰
    不過,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獨」分子非常清楚,臺灣「獨立」的希望非常渺茫,因為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實力,臺灣和大陸相比都差得很遠。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為了繼續獲得「臺獨」思想為他們帶來的政治紅利和經濟紅利,臺灣開始向美國靠攏,並以此來威脅大陸。大陸方面自然不會接受「挾洋自重」者的威脅,一個中國原則是絕對不能打破的底線。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在解決臺灣問題上,實現和平統一始終是大陸的第一選項。但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持續在「臺獨」道路上飆車,讓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武統」有三大觸發條件:01「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大陸將對臺採取武力手段。 那麼,「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有哪些呢?
  • 徹底解決臺灣問題?臺媒:假如我們是大陸,現在就是最好時機!
    作者:小新臺灣是中國和平解放以後遺留的問題,很多人都希望臺灣能夠回歸大陸。但是因為臺灣問題太過於複雜。不必要時是不會採取武力去徵服臺灣,但大陸從未說過不考慮不使用武器。而想要徹底解決臺灣問題,有臺媒表示:假如我們是大陸,現在就是最好時機,那為何會這麼說?大陸與臺灣島內之間,進行和平談判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臺灣肆意挑戰大陸的底線,據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大陸可能會考慮使用武力解放臺灣。使臺灣回歸大陸是民心所向,這個問題不管花多少年的時間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 臺灣向「獨」行,大陸向「統」忙,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而臺灣近來確實越來越向「獨」上偏行,通過「臺美復交案」、「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提案,向美申購武器,無一不是向世人表明其未來走向。而「臺獨」的那一日,就是統一的那一時,所以大陸從來沒有放棄武統這一選項,解放軍更是不忘為祖國統一隨時戰備。
  • 臺灣搞小動作 國臺辦:以「經濟對話」為由倚美謀「獨」不會得逞
    據臺媒報導 所謂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上月舉辦,雙方於12月15日籤署《臺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定》,未來將在科技領域更進一步的合作與交流。酈英傑指出,雖然美國和臺灣籤署的科技合作備忘錄數量多,但今天這個協定,將更能大大深化、拓展美臺科技合作關係,這項協定提供迫切需要的法律框架,使其進一步推動科學研究、釋放技術及創新潛力,並確保研究完整性,使智慧財產權受到保護。更重要的是,這項協定也象徵美臺之間信任,透過雙方共享創新、創業精神,將能確保美國與臺灣在科技領域的往來交流,並都從中大大獲益。
  • 解放軍軍機連續4天巡航臺空域,臺媒:來的多數都是這兩種飛機
    據臺媒報導,11月17日上午9時許,解放軍軍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巡航,這是解放軍軍機連續第4天進入該空域。臺媒稱,近期進入臺空域的大多為運-8反潛機及運-8技術偵察機系列機型。臺媒示意圖臺媒報導稱,根據廣播記錄,解放軍軍機9時21分進入臺西南空域,高度7000米,臺空軍「在空警戒、並廣播驅離」。
  • 臺媒:奈飛與臺灣製作團隊合作動畫《伊甸》明年問世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導臺媒稱,全球影音流媒體平臺奈飛旗下,由臺灣製作團隊主導製作的動畫《伊甸》將於2020年問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1日報導,奈飛首度登陸臺北漫畫博覽會,開幕首日由奈飛首席動漫製作人櫻井大樹與日本知名動畫導演與製作人入江泰浩、臺灣西基電腦動畫的動畫導演彭喜浩、五號影像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本真等主創團隊,帶來《奈飛遇見臺灣原創力》精彩講座。曾擔任《鋼之鍊金術師》導演的入江泰浩與臺灣動畫導演彭喜浩一同發布奈飛原創動畫《伊甸》從未問世的最新素材。
  • 臺媒曝許多奧運選手身材變形 遊泳選手有"飛鼠袖"
    臺媒曝許多奧運選手身材變形 遊泳選手有"飛鼠袖" 2012年07月31日 14: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新聞臉》:邱毅憶「反獨大將」郝柏村
    今天,《臺灣新聞臉》由與郝柏村相識多年的嘉賓邱毅主講,談談他眼中的「反獨大將」郝柏村。郝柏村:「出將入相」 經歷傳奇郝柏村,1919年8月8日出生於江蘇鹽城郝榮村,家中共有兄弟姐妹7人。在哥哥和姐姐不幸夭折後,他成了家中長子,從小就被父親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