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終身未嫁?

2020-12-15 槽語

伊莉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為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在鑄就個人輝煌的同時,她也成就了一個輝煌的時代——伊莉莎白時代。

在其約半個世紀的英國女王生涯中,使英格蘭從邊陲小國逐漸發展為海上強國,為日後「日不落帝國」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她被稱為榮耀之神、古典神話中的聖貞女、「世界鳳凰」。

她登基時,由於美貌、學識出眾,以及地位至尊,引得歐洲大陸無數王公貴胄爭相向她邀寵求婚。但是,她卻終身未嫁,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種說法是:為了國家的統一與強大。

登基最初的日子裡,這位年輕又無統治經驗的女王,面臨著一個幾乎瘡痍滿目,亟需醫治的英國。JR格林在《英國人民簡史》中描繪的那樣:「財政從來沒有達到如此崩潰的地步,英國從來沒有受到如此大的羞辱,這些都是瑪麗女王統治所造成的。」

首先要面對的是處於崩潰邊緣的財政。早在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期間,為應對遙遙無期的歐洲戰爭,不惜代價發行劣幣只為了增加收入,使英國的財政陷入入不敷出的地步。

到了愛德華六世時期,貨幣進一步貶值,財政更為一團亂麻。

瑪麗一世在位期間,她實行堅定站在西班牙一邊的政策,而迫使英國捲入對法國進行戰爭,本來就不好的財政狀況就更加惡化了。

等到她死去時,英國國庫空虛,僅國家債務就高達266,000英鎊,其中多數是外債,每年支付的利息年息就高達14%。

其次,精選大臣官員。面對家徒四壁的英國,僅靠女王一個人的雄心萬丈是遠不夠的,只有全國團結一致,上下同心建設,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而伊莉莎白一世也深諳最直接又最可信賴的,就是那些輔佐自己的大臣們了。

瑪麗的前車之鑑,讓伊莉莎白一世明白,自己的王位靠的是臣民,而非英國貴族。在選擇大臣問題上,她與許多國家的賢明君王一樣秉持一樣的用人原則:唯才是用。

於是,在她的政府中,既出現了居顯位的而的確有真才實學的大臣,也有隻討女王歡心的寵臣,即貴族寵臣和文官結合,也算得上合理搭配吧。

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支持下,伊莉莎白一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富強和資本原始積軍的政策。

在政治上強化專制王權,逐漸將議會變成專制統治的工具。經濟上實行重商主義政策,保護和發展本國毛紛織業和其他新興工場手工業,鼓勵進行海外貿易。鼓勵圈地運動,頒布迫害失地農民的血腥立法、徒工法和濟貧法等,力圖用國家政權控制或幹預社會經濟變革。

對外,她積極支持英國的海盜行為政策,與西班牙爭奪海上或權,她在任期間,英國開始跨入海上強國的行列。

第二種說法是:利用婚姻來左右政治。

伊莉莎白一世曾利用自已的婚姻大事作為資本,在歐洲各大國之間周旋。在她統治的前十年,法國威脅最大,當時對歐政策是聯西抑法。為此,她利用雙方都有與她聯姻的想法,來維護英國利益的最大化。

暗地裡,她不動聲色地打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這張牌來。在一段時間裡,她對腓力二世的求婚既不拒絕又不答應,讓腓力二世對聯姻懷有希望,之後藉助西班牙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敦促其他國家承認伊莉莎白一世即為英格蘭女王的合法身份。求婚之事拖了好幾個月。直到伊莉莎白獲知英格蘭特使在《卡託--堪布累齊和約》上簽字後,也就是說她作為英格蘭女王的合法身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後,她才立即澄清幾個月以來模稜兩可的態度,明確告訴西班牙使節,因為雙方宗教信仰不一樣,所以她不能與腓力二世聯姻。

此後,伊莉莎白一世又屢次利用自己的婚姻作為一種外交手段。

很多王公貴族也向伊莉莎白一世求婚,她都沒有答應,或許她原本就不打算結婚。不過,她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遮得嚴嚴實實的,從不向各國王公貴族關上求婚的大門,而是點到為止,一直讓這些人對聯姻之事抱有希望。

當然,伊莉莎白一世還是喜歡與男人交往的。她曾對達德利勳爵心儀已久。作為諾森伯蘭公爵之子,達德利還英俊瀟灑,一表人才。在1564年,伊莉莎白一世竟進封他為萊斯特伯爵。

其實,伊莉莎白一世很早就打算與他結婚了,儘管萊斯特伯爵在成為女王寵臣之前已為有妻室之人。

說來也巧,正當女王接受萊斯特的求婚後,他的妻子羅布莎特卻突然斃命。這原本可能充其量就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可偏偏有好事者說羅布莎特是其丈夫為與女王成婚而故意謀殺的。

無論此事是否真實,但是人言可畏,伊莉莎白一世害怕與萊斯特結婚會遭到非議,那樣的話,君王尊嚴會受損,最終也未能結成連理。

1578年,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之弟、年輕的阿朗松公爵親自登門向伊莉莎白一世求婚,但是直到5年之後,即1583年,五十歲歲的伊莉莎白一世才明確宣布拒絕了他的求婚。而阿朗松也是最後一位求婚者。

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晚年,英國國內矛盾突出,資產階級發起清教運動,但是她對清教徒卻嚴加迫害,致使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

相關焦點

  • 伊莉莎白一世才貌雙全,追求者無數,但她為什麼終身沒嫁出去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在她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英國國內經濟實力增強,對外貿易發達,海外勢力擴張,步入了歐洲強國之列。特別是在1588年,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確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伊莉莎白統治的這一時期,英國的文化也得以空前繁榮,文藝復興就主要發生在這一時期。
  • 伊莉莎白一世,終身不嫁,難道是有身為女人的難言之隱?
    伊莉莎白一世,終身不嫁,難道是有身為女人的難言之隱?現在英國的女皇是伊莉莎白二世,那麼,是否有伊莉莎白一世呢?其實是有的,但是,現在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已經隔了四百多年了。其實,伊莉莎白一世是開創英國黃金時代的女皇,是非常了不起的。
  • 單身者的叩問:伊莉莎白為何終身不嫁
    但人家伊莉莎白女王就遇到過。話說在1533年,伊莉莎白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登上了英國王位,被稱為「瑪麗一世",25年後,瑪麗一世去世,膝下無兒無女,伊莉莎白順位撿了個女王當,史稱「伊莉莎白一世」,此時的她比你我都年輕,才25歲,突然要當英國女王,不知道她慌不慌。話說伊莉莎白身材輕佻,膚白貌美,很會打扮且,舉止優雅大方,估計迷倒了歐洲不少的貴族男子吧。可就這麼優秀的女人,為什麼終身未嫁呢?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何終身不嫁?網友:她有丈夫,叫英格蘭
    在歐洲很少有人不認識伊莉莎白一世,她是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被英國稱之為「黃金時代」,她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王,原因是她一生未嫁。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為何終身不嫁
    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女王之一,她在位時期勵精圖治,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使得英國走向強盛,為以後英國稱霸世界打下了堅實基礎,被尊稱為「賢明女王」。但是她終身未嫁,被稱為「童貞女王」。那麼伊莉莎白為何終身未嫁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生未嫁,晚年被大臣看見其恐怖真容,她只能...
    她就是被稱為童貞女王、光女王、英明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但是,她卻終身未嫁,引起了人們對她的種種猜測。難道守身如玉67年,號稱「嫁給了英格蘭」的伊莉莎白女王從來沒有過正常人的情慾?一生都末有過驚心動魄的愛情經歷嗎? 伊莉莎白一世在世時就以「The Virgin Queen」(「童貞女王」)著稱,她一生都保持獨身沒有結婚。
  • 俄國女皇伊莉莎白是彼得大帝愛女,終身未嫁,情人在側,過功難定
    在英國有伊莉莎白一世女王,在俄國也有伊莉莎白一世女沙皇。這兩個女王都叫伊莉莎白,這兩個女王都是帝王的女兒,這兩個女王都長得十分漂亮,這兩個女王都終身未嫁。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俄國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故事。俄國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皇,她的全名叫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生於1709年,是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兒。
  • 伊莉莎白一世年輕貌美,又貴為英國女王,為什麼選擇終身未婚
    在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統治時期,英國迎來了經濟和文化共同繁榮的黃金時代。然而,身為女王的她卻終身未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伊莉莎白一世劇照)伊莉莎白一世原名伊莉莎白·都鐸,她的父親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母親是亨利八世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伊莉莎白不論是從相貌,還是才幹都最像亨利八世。
  • 都譯王朝的最後一名統治者,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何一生未嫁?
    1558年11月,伊莉莎白一世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世女王去世。1559年1月,伊莉莎白一世受封為英格蘭女王。她是偉大的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她駕馭了英國45個動蕩的春秋,其輝煌成就延續了四個世紀。BBC在2002年時,統計民眾選舉英國最偉大的人,其中伊莉莎白一世是第七位。
  • 她開創英國「黃金時代」,終身未嫁,使英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她就是伊莉莎白一世,名叫伊莉莎白·都鐸,是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及愛爾蘭女王,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1558年11月,伊莉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伊莉莎白繼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莉莎白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
  • 伊莉莎白一世是性冷淡還是同性戀,為何女王到死仍是處女?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英國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她25歲繼位,70歲離世,總共執政45年。伊莉莎白繼位之初,英格蘭還是個混亂動蕩、積貧積弱的國家。後經她在執政期間銳意改革,對內穩定根基,對外開疆拓土,擊敗了海上霸主西班牙,最終將英格蘭建設成為歐洲最富強的國家之一。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有著「童貞女王」綽號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選擇不結婚呢?伊莉莎白的生活一點也不傳統。她於1533年出生在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家裡。1536年,她的母親因為墮落並被處決後,伊莉莎白被宣布為私生女,而她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很明顯,她根本就不適合當女王。
  • 俄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彼得大帝最愛女兒,在位二十年,終身未婚
    簡單說,就是奧地利的瑪麗婭特蕾莎女王,聯合了法國國王的情婦蓬帕杜夫人,以及俄國的女皇伊莉莎白一世,一起對普魯士發動了一場著名的「七年戰爭」,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都已經絕望了,沒想到節骨眼上伊莉莎白一世因病去世,而繼位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大帝的粉絲,所以給了普魯士喘息的機會。以至於三個女人都沒撈到什麼好處,戰爭真的是勞民傷財。
  • 淺談國外歷史,如何評價伊莉莎白一世?她的一世是怎麼樣的?
    伊莉莎白沒有直系子嗣,就只能從旁系裡面選了。所以,也不算旁落了。現在還是這樣,在英國《繼承法》上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現在好像有200多個。漢諾瓦王朝的末代女王維多利亞把位子傳給了屬於薩克森·哥堡·科達王朝的自己的兒子(因為兒子肯定算父系家族)。有家天下的意識,但是不認宗族,只認血緣。也就是女兒外孫子結結實實的血緣關係比同姓同宗八竿子打不著的堂族親的多。
  • 貌美如花的伊莉莎白女王為何終生未嫁 時代造就的悲劇
    從她那遠離庭院的童年到成功地擊敗西班牙艦隊,以及讓英國走上強權國家之一,這是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傳奇。而在婚姻方面,她卻終生未嫁,這引起人們的種種猜測。
  • 伊莉莎白一世傳記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長期統治的女王,執政44年來相對穩定和繁榮。伊莉莎白一世是誰?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期間,在英國建立了新教,在1588年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在她以前分裂的國家內維持了和平,並創造了一個藝術繁榮的環境。伊莉莎白時期的英格蘭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以婚姻為外交籌碼,打造英國黃金時代
    在伊莉莎白一世的加冕儀式上,她戴上一枚結婚戒指,意味著她成為了英格蘭的新娘。這枚戒指一直戴在她的手上,直到生命的最後階段才摘了下來。伊莉莎白一世似乎用一生的時間告訴世人:「英格蘭才是我的丈夫」。然而,她終生未嫁的背後,不僅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還有著成長背景、外交形勢等複雜因素的影響。伊莉莎白一世也巧妙地以婚約作為外交籌碼,幫助英國贏得喘息和發展的寶貴時間。01 女王為什麼不結婚?
  • 英國伊莉莎白一世的美學標準至今還在流行!
    她就是被歷史稱為「童貞女王」的伊莉莎白一世!她所訂下的美學標準,到今天還是非常流行呢!愛美的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於 1558 年接替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世成為英國女王,因為擁有不少正面的政績,讓英國於該年代成為了歐洲最強大富裕的國家之一,因此深受民眾所崇拜,也讓伊莉莎白一世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君主之一。
  • 盤點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二世,為何都叫伊莉莎白?
    中國人見世這個字,必聯想起輩分,女兒既然叫伊莉莎白二世,父親不用說就得叫伊莉莎白一世,弟弟既然是喬治六世,沒得說,哥哥不叫喬治五世,最起碼也得叫喬治什麼,無論如何也不能叫愛德華八世。這二世、六世、八世之類都從哪兒排起?真是莫名其妙。
  • ...步都如履薄冰,選擇嫁給英格蘭的童貞女王,都鐸王朝之伊莉莎白一世
    瑪麗死後,伊莉莎白繼承了王位,被稱為伊莉莎白一世。 都鐸王朝之伊莉莎白一世 凱特·布蘭切特曾經主演過電影《伊莉莎白》,我看了個開頭,就懶得看下去,因為作為一個在歷史上評價相當高的君主,伊莉莎白無論如何也跟純情天真溫柔的小白蓮掛不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