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僅剩兩隻雌性北白犀,我們該如何讓她們「生孩子」?

2020-12-19 騰訊網

犀牛有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五大類,其中白犀牛和黑犀牛生活在非洲。

對於白犀牛的數量很多人可能有點迷惑,有時候聽說它們快滅絕了,有時候又聽說它們有幾萬隻。

實際上,白犀牛有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它們分別生活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

在一個世紀前,南白犀的數量還不到100頭,今天卻已經超過20000頭,這是令人欣慰的事實。

但北白犀沒有這樣的好運,野外的北白犀早已經滅絕,人工圈養的北白犀如今只有兩頭,而且都是雌性。

本來還有一頭叫「蘇丹」的雄性的,但它在2018年的時候去世了,即使活著也因為年齡和健康問題不能繁殖了。

僅存的雌性無法完成繁殖任務,在生物學上北白犀已經屬於「功能性滅絕」,這一事實令人惋惜。

人類是否有辦法挽救這個可憐的種群呢?

科學家認為體外受精之類的新技術或許可以帶來一點希望。

北白犀的體外受精

體外受精是指將卵細胞與精子從人體中取出,在人為操作下讓它們融合(受精)並培養成胚胎,然後將胚胎植入母體孕育。

由於在這個過程中胚胎會在試管中待2-6天,所以人們將利用體外受精技術生下的嬰兒稱為試管嬰兒。

北白犀的體外受精與人類的無異,德國野生動物研究所的團隊已經成功培育出了3個北白犀的胚胎。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是從已經去世的雄性北白犀體內採集的精子,而這些精子一開始被保存在冷凍庫中。

當時團隊人員先採集了雌性北白犀體內的成熟卵細胞,然後收集了未成熟的卵細胞並用激素處理以讓它們成熟,最後用冷凍的精子進行受精。

卵細胞數量不夠

我們知道,有性生殖的生物雄性產生的精子遠比雌性產生的卵細胞多,再加上體外受精的成功率並非百分之百,所以得需要大量的卵細胞,而兩隻雌性北白犀顯然無法生產如此多的卵細胞。

這也是為什麼研究人員在採集了成熟的卵細胞後還要將未成熟的卵細胞收集並用激素「催熟」的原因。

針對卵細胞不足的問題,科學家認為可以利用已經去世的雌性北白犀的卵巢組織生產更多的卵細胞。

為什麼不利用兩隻活者的雌性北白犀的卵巢組織呢?

答案很簡單,沒有人想對這兩棵獨苗苗開刀。

培養皿中的卵泡

與人類一樣,每一隻雌性北白犀出生時都有數千個甚至數百萬個不成熟的卵泡,每一個卵泡的中心都有一個未成熟的卵細胞。

這些卵泡在經過數月的生長後,就可以排出成熟的卵細胞,卵巢中雖然有如此多的卵泡,但並不是所有卵泡的都會排卵。

犀牛不經歷更年期,因此即使是年齡較大的犀牛,卵巢中仍然還有卵泡,通過培育足夠多的卵泡就可以得到足夠多的卵細胞。

研究人員採取的一項新技術是,從一隻在實驗室死去的雌性犀牛的卵巢組織中分離出卵泡,然後將其置於培養皿中培養。

生命體內的卵泡由於體液以及激素水平等原因不一定都會排卵,但在人為培養條件下,可以通過控制各方面的條件讓它們都能排出成熟的卵細胞。

必須說的一點是,整個體外受精的最後一步,也就是孕育胚胎的任務,是由一頭雌性南白犀負責的,她無疑是最適合的「代孕媽媽」。

後續以及前景

北白犀的體外受精本計劃於今年開始實行,但因為全球疫情的原因,這項計劃被擱淺。試驗的進行需要全球眾多專家的協作,疫情讓他們大多出不了國門。

雖然北白犀體外受精還並未實施,但這項技術的重要意義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全球瀕臨滅絕的動物遠不止北白犀一種。

如果研究人員利用這項技術成功培育出小北白犀,那其他的瀕危動物也就有了延續種群的希望,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恢復。

最後

北白犀的現狀只是眾多瀕危動物的一個縮影,在拯救瀕危動物恢復生物多樣性的路上人類還有許多路要走。

一項可以使瀕危動物「復興」的新技術讓人感到欣慰,但這絕不意味著人類又可以無所顧忌的獵殺更多動物。

就目前而言,希望我們可以儘快聽到北白犀的好消息。

相關焦點

  • 最後一頭白犀牛 目前該物種僅剩2頭雌性瀕臨滅絕
    最後一頭白犀牛 目前該物種僅剩2頭雌性瀕臨滅絕時間:2018-03-21 11:44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後一頭白犀牛 目前該物種僅剩2頭雌性瀕臨滅絕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3月19日在肯亞去世,終年45歲。目前該物種僅剩2頭雌性,瀕臨滅絕。
  • 地球上最稀有物種,全球僅剩1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
    地球上最稀有物種,全球僅剩1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提到稀有動物,我們都會想到大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數目已經到了需要人們重視的地步,我們國家也是對大熊貓做了非常多的保護措施,但是你知道世界上還有比大熊貓還要珍惜的動物嗎?地球上最稀有物種,全球僅剩1隻,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到底是哪種動物呢?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中國僅剩一隻,曾有另外一隻在蘇州死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家都知道,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上,人類存在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但是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在如此漫長的時間長河裡,經過不斷的衍生與發展,生物多樣性的趨勢是必然的,而人類也是及時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 這種擁有兩隻角的神獸,地球上僅剩30頭,沒人知道它到底吃什麼?
    筆者:扶蘇 在我國古代漢語中,有一個「兕」字,意為雌性犀牛。也有說法認為,這是一種上古神獸,形似犀牛卻不是犀牛,不過它們都有一隻角,只有在天下盛世時才會出現。
  • 北非白犀牛全球僅剩2頭,都是雌性,如何才能讓它們繁殖後代?
    這句曾經在公益廣告上說的臺詞真實的發生在非洲大陸上。白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棲息於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北白犀有時也稱北非白犀,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北非,而是和另一個亞種之間的相對位置而已。
  • 阿雷西博望遠鏡落寞,地球兩隻眼睛,現在僅剩中國天眼!
    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地球兩隻眼睛僅剩中國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當年的名氣絲毫不亞於中國天眼的建成,在12月11日經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確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經過兩次嚴重的事故之後,終於墜毀坍塌,所幸並無造成人員傷亡。面對這個已經報廢無法使用的望遠鏡,或許這是它最好的歸宿。
  • 萬頃地兩棵苗:最珍貴的動物,全球僅有兩隻雌性!
    我們經常說心有靈犀,而裡面的犀指的就是犀牛。其中裡面最珍貴的就是白犀牛。白犀是唯一食草性犀牛,幾乎全部以短草為食;是現存體型最大犀牛,堪稱「犀牛之王」。白犀牛產於非洲,分為北白犀牛和南白犀牛。。由於非法獵殺使得白犀牛瀕臨滅絕,截至2018年世界上僅存的一頭野外白犀牛在肯亞自然保護區,由四十位持槍護林員輪流晝夜守護著。但是有它的健康情況不佳,已經執行了安樂死。現在地球上只剩下了兩隻雌性北白犀牛。白犀,犀科白犀屬的一種動物,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等,體大威武,形態奇特。
  • 世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僅剩兩頭雌性,該物種視同滅絕
    世界僅剩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在自然世界中視同滅絕。據中新網消息,肯亞研究人員稱,由於健康狀況「明顯惡化」,北方白犀牛「蘇丹」在19日被實施安樂死。45歲的蘇丹,已經到了犀牛壽命的上限,過去一年裡,它飽受右後腿感染潰爛之苦,幾乎不能行走。在各種治療均無法緩解它的痛苦的無奈下,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為它實施了安樂死。
  • 世界最「孤獨」動物,即將走向滅絕,我國僅剩一隻雄性個體
    就拿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有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大熊貓,因為大熊貓不僅長相可愛,並且數量也極少,在我國目前僅有1000餘只大熊貓,而世界上的熊貓除了少數租出去展覽的以外,大多數也都位於我國境內。但是實際上大熊貓並不是我國最稀少的動物。在我國,還有許多動物瀕臨滅絕,比如說華南虎,目前野生華南虎已經宣告滅絕,而人工繁育的華南虎數量也極為稀少,僅有100頭左右。
  • 肯亞稀有純白長頸鹿母子被殺,全球僅剩最後一隻
    肯亞稀有純白長頸鹿母子被殺,全球僅剩最後一隻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昱 綜合報導 2020-03-11 10:01 來源:
  • 肯亞稀有純白長頸鹿母子遭獵殺,全球僅剩最後一隻
    環保主義者表示,它也是當今世界上剩下的唯一一隻白色長頸鹿。視頻:世上最稀有純白長頸鹿遭偷獵者射殺:全球現僅剩最後一隻,時長約37秒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近日在肯亞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發現兩具白色長頸鹿遺骸。
  • 誰是地球上最孤獨的動物?
    曾經,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出名的犀牛,也是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蘇丹出生的1973年,整個非洲大草原上還有1000隻它的同類,最長可達1.5米的犀角(rhinoceros horn)讓它們成為最受盜獵者關注的一種犀牛。隨著捕殺和盜獵頻發,北白犀的數量急劇下降。
  • 那隻全世界僅剩一隻,被特種兵持槍保護的動物,現在怎麼樣了?
    導語:那隻全世界僅剩一隻,被特種兵持槍保護的動物,現在怎麼樣了?地球不僅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許多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而如今世界上面的人口數量變得越來越多,而 人類對自然的索取也越來越大。地球逐漸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氣候變暖,自然災害頻發等等,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而這一系列的變化,也給這些動物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很多動物被人類獵殺,逐漸成為了瀕危滅絕的動物。而現在,就有一種動物變得十分稀有,而且,這種動物還被特種兵24小時持槍保護。這隻動物就是白犀牛,別看白犀牛的體型這麼大,其實白犀牛平時的性格十分溫順。
  • 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地球兩隻眼睛僅剩中國天眼!
    自從正式運行開始,阿雷西博作出的貢獻數不勝數,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第1顆行星,1974年,還代表人類向宇宙當中發射了一條信息,它的目的地是地球
  • 全球有名的一對白色長頸鹿母子慘遭毒手,地球上只剩最後一隻了
    地球上最稀有的長頸鹿品種白色長頸鹿,如今可能就剩下一隻了。發現時,這兩具遺骸已呈白骨化,經判斷,分別屬於一隻雌性長頸鹿及其幼崽,應是被偷獵者所殺害。在這兩隻長頸鹿死亡後,該保護區目前僅存一隻活著的白色雄性長頸鹿。據悉,這隻長頸鹿也是由上述雌性長頸鹿所生,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剩下的唯一一隻白色長頸鹿。
  • 我們該如何區分畫眉鳥的公母呢?
    平時我們購買各種寵物鳥的時候,往往首先要問的就是如何區分寵物鳥的性別,但是由於畫眉鳥玩法的特別,因此很多飼養者更喜歡關心畫眉鳥的眼水,其次才是它們的性別,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區分畫眉鳥的公母呢?,而雌性畫眉鳥卻不會唱公聲。
  • 適可而止吧,她們不生孩子怎麼了
    戳右邊關注我們,每天給您送上最新出爐的娛樂硬核大餐! 一個許多女星都要面對的老生常談的話題又雙叒叕冒了出來:你為什麼不生孩子? 上一次面對生育問題鬧上熱搜的是秦嵐,她態度強硬地反擊了「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這一觀點,一句話表明立場:「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當然,輿論發酵後,有人點讚她的言論,自然也有一大批人向她潑髒水。
  • 地球上最孤獨的樹,與恐龍同期,全球僅剩最後1棵
    恐龍時代,哪怕是距離我們最近的白堊紀晚期,也是6500萬年之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的地球仍然是爬蟲類的天下,哺乳動物的祖先也仍然在夾縫中生存,人類的祖先——猿類,還沒有在地球上誕生。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說一下從恐龍時代延續下來的一種生物。植物,作為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物種,幾十億年來進化出了無數的物種,而且幾乎每年,科學家們都有新的發現,相信對於那些植物學家來說,再也沒有比發現一種從未見過的植物更開心的事情了,在19世紀末,一位植物學家在南非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棵奇怪的大樹,這棵樹看起來好像是棕櫚樹,不過,卻存在著些許的不同。
  • 它是犀牛中的特例,鼻子上長出兩隻角,如今地球上僅剩30頭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但是有許多野生動物沒有出現在我們國家,例如野生犀牛。犀牛是自然界辨識度最高的一個物種,因為它的鼻子上一般會長出一個又大又尖的角,這個角成為了犀牛的象徵。大多數有角的動物都會長出兩隻角,但是幾乎所有的犀牛都只長出一隻角,而且還長在鼻子上。然而犀牛家族中也有特例存在,有一種犀牛普遍長出兩個角,而且是唯一能夠長出兩個角的種類,它們就是蘇門答臘犀牛。
  • 動物界最不般配的夫妻:雌性體重是雄性的10000倍,這該如何交配
    這「毯子」實質上是它們觸鬚與觸鬚之間的一層筋膜,這層筋膜雖然輕巧但強而有力,就像牛腱子肉上的那層膜,怎麼捅都捅不破。有時伸展起來可達1米多長,就像個大網子一樣。別以為這層筋膜只是好看,它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候幫助到毯子章魚。海底世界是弱肉強食的,毛毯章魚屬於進攻能力比較弱的動物,它們只能靠防守來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