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處「遇難同胞叢葬地」舉行哀悼活動——勿忘歷史 永續和平

2020-12-25 龍虎網

中山碼頭的江面上,輪船的汽笛驟然鳴響,警報聲響徹揚子江上空;

花神廟叢葬地旁,少先隊員們莊嚴宣誓;

上新河、挹江門、煤炭港、五臺山、漢中門、草鞋峽、清涼山、魚雷營……昨天上午,我市17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同時舉行祭奠悼念活動。從穿著校服的學生,到白髮蒼蒼的老者,無數南京人,用肅立默哀表達哀悼,用一枝枝菊花寄託哀思,用凝心聚力的精氣神詮釋前行的決心。

83年前的歷史創痛不會被遺忘,今天的南京人,更加珍愛和平、奮勇前行。

「愛國是一份實實在在的責任與擔當」

蒼松翠柏之間,「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花神廟地區叢葬地紀念碑」默然聳立。昨天上午10時,雨花臺區在這裡舉行祭奠儀式,悼念83年前在花神廟地區被日軍殘忍屠殺的7000多名中國軍民。

雨花外小五(8)班學生王翕樂說:「我老家在常州,跟爸爸媽媽一起落戶南京後,從國家公祭教育課程中越來越詳細地了解到『南京大屠殺』慘案的歷史。我覺得愛國不是一句口號,也不僅是一份情懷,而是實實在在的責任與擔當。」王翕樂說,「我們中隊是省級『英雄中隊』,我堅持在小夥伴中宣傳雨花英烈袁國平的事跡和為了理想視死如歸的豪情。今天的和平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新一代少年,要用實際行動緬懷先烈、悼念同胞,把自己的志向和家鄉的建設、祖國的前途聯繫起來。」

「我們全家每年都要來此悼念」

昨天一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北極閣遇難同胞叢葬地周邊已站滿了人,眾多市民來此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遇難同胞紀念碑前,來自玄武區的機關幹部代表、學生代表等50餘人,胸戴白花、整齊肅立。

上午10時01分,低沉急促的警報聲響徹上空,伴著汽車的鳴笛聲,在耳畔久久迴蕩,提醒著人們勿忘83年前的那段慘痛歷史。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在鼓樓至大石橋,北門橋至唱經樓,太平門、富貴山以及藍家莊等地,一路見人就殺,屍橫遍地,血流成河,2000多人慘遭殺害。1938年1月,由崇善堂將各地屍體收殮葬於北極閣山及近山城牆根附近一帶,並立碑於此處。

紀念碑前,大家脫帽默哀,隨後敬獻花籃,哀悼長眠在這裡的2000多名被害同胞。市民徐寧已是第7年自發參加祭奠活動。「我每年都來,除了默哀悼念,還會用攝影的方式緬懷遇難同胞,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提醒自己勿忘歷史、珍視和平。」徐寧說。

當天,家住附近的張珂夫妻又一次帶著兒子張韓宇來到紀念碑前,敬獻菊花、低頭默哀。張韓宇告訴記者,「這是個令億萬中國人難忘的日子,我們全家每年都要來此悼念,我們會永遠記住這一段歷史,更會牢記『少年強,則國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銘記歷史,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昨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山碼頭遇難同胞紀念碑」肅立於寒冬中。

10點整,現場的中小學學生代表、機關幹部代表、市民群眾代表、駐區部隊代表等約200人齊唱國歌,一片肅穆。

10點01分,防空警報聲響起,江面上也傳來了輪船的汽笛聲。前來參加公祭的市民垂首默哀。默哀結束後,駐區部隊代表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敬獻花圈。隨後,全體人員繞場一周,敬獻白花。

第十二中學高二學生施俊賢現場告訴記者:「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讓祖國發展得更加強大。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傳承愛好和平的觀念,主動了解國際形勢,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家住附近的陶菲一家三口也來到現場參加悼念活動,陶菲告訴記者:「雖然現在老百姓的生活好了,但是美好的生活和國家的強大來之不易。今天帶著孩子來參加悼念活動,就是想讓他了解歷史,珍惜現在的生活。」

「銳意進取,絕不讓慘痛的歷史重演」

昨天上午10點01分,悽厲低沉的防空警報響起,棲霞區各界人士會聚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之一的燕子磯公園內,舉行悼念活動。

1937年12月13日後,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在燕子磯江灘上,侵華日軍集體屠殺了3萬餘解除武裝的士兵,以及2萬餘軍民。每到清明、公祭日,很多人就會來到燕子磯叢葬地默哀並獻上鮮花,緬懷死難同胞。

現場人們胸戴白花,手拿白菊花,神情嚴肅。當悽厲的警報聲在長江邊響起,大家佇立默哀。

燕子磯街道下廟社區民警徐森是一名老黨員。每年悼念活動時,他和同事都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同時默默獻花哀悼。「我們要記住並反思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銳意進取,絕不讓慘痛的歷史重演。」他告訴記者,如今,國家的強盛使得大家有機會享受和平時代的美好生活,我們一定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

南師附中燕子磯新城學校初中部七年級的10多名學生也來到了現場。13歲的羅清馨說,參加悼念活動時,內心十分悲痛。參加公祭儀式前,她還找到相關紀錄片,更加深刻地了解那段歷史。「我們要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來維護自己國家的尊嚴與和平。」她說。

南報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 杜瑩 田詩雨 王聰

相關焦點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南京17處死難同胞叢葬地舉行悼念儀式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3日)上午,除了在公祭日主會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悼念儀式外,南京的1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也同步開展悼念活動。就在10時01分的時候,南京城的17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同步舉行了悼念儀式。這些叢葬地都是當年侵華日軍開展集中大屠殺和死難者遺骸掩埋的場所。我現在所在的是位於長江邊的中山碼頭叢葬地。現在,來自南京市鼓樓區的中小學生、企事業單位、政府工作人員和附近百姓近200人在這裡開展悼念活動。1937年12月16日和12月18日,侵華日軍在這裡先後分兩批搜捕上萬人到這裡集中屠殺。
  • 南京遇難同胞叢葬地擺滿鮮花,揭秘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近日,南京多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及紀念地,大量南京市民前往並自發舉行悼念活動,紛紛為遇難同胞獻上鮮花,表達哀思,不忘國殤,珍惜和平。這場臭名昭著的惡行,在近百年內令無數人感到無比震驚和氣憤。 天網恢恢,日本人的惡行,被坐落於南京建鄴區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如實揭露了出來。
  • 緬懷遇難同胞,傳遞和平祈願——「國家公祭日」南京開展群眾性紀念...
    「空氣一天比一天緊張,事態一天比一天嚴重,12月13日的早晨,我們的南京被敵人佔領了……」12日晚上6點,誦讀活動以「金陵城殤」篇章為序幕,以「圓夢中華」篇章為結尾,地點選在中華門。誦讀內容包括當年見證者日記、親歷者口述、詩作、新聞報導等,以此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 南京大屠殺記憶:4座紀念館、18處叢葬地、30處避難所
    叢葬地在南京市玄武區進香河路與北京東路的交匯處,樹木掩映中立著一塊石碑,碑文寫道:據統計,像這樣的叢葬地紀念碑南京城一共有23座,大多立於1985年以後,埋葬的遇難同胞不下20萬人。在長江邊的燕子磯、草鞋峽、魚雷營、上新河、中山碼頭、煤炭港,在城中的清涼山、漢中門、北極閣、太平門,城南的雨花臺,城西的江東門,城東的鐘山四方城、仙鶴門……一座座紀念碑都在警示著人們:銘念歷史,愛護和平。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在這裡銘記歷史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全景。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劉慧婷 通訊員 郭金宏 益陽報導益陽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以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國防教育基地,展示了侵華日軍廠窖大屠殺的件件鐵證。陳展內容分「罪侵中華,禍殃洞庭」「瘋狂屠戮,慘絕人寰」「英勇不屈,奮起反抗」「鐵證如山,不容篡改」「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五個部分。共有圖片350餘幅、文物160餘件、繪畫作品9幅和大型場景3處,設立了電子沙盤、視頻、空中翻書系統和一個能夠容納90人的放映廳。自2015年提質改造以來,前來紀念館憑弔、參觀的學生和開展黨性教育活動的黨員群眾越來越多。
  • 今天,以國之名,祭奠同胞,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12 .13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今天,以國之名,祭奠同胞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為紀念30萬慘遭殺戮的同胞,教育全體指戰員牢記恥辱歷史,告誡指戰員落後就要挨打,激發指戰員以身報國之情。12月13日,呼倫貝爾市森林消防支隊烏奴爾中隊紮實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與全國人民一同悼念死難同胞。
  • 鄞響:勿忘國殤祭英魂
    鄞響:勿忘國殤祭英魂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編輯:主站1    來源:     瀏覽次數:次 鄞州海警開展國家公祭日海上悼念活動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10時,鄞州海警在碼頭執法船上開展國家公祭日海上悼念活動,通過降半旗、鳴船笛、脫帽默哀等儀式,對南京大屠殺遇難的30萬同胞表示沉痛哀悼。
  •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悼念「六五大隧道慘案」遇難同胞
    近百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志願者在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為79年前在「六五大隧道慘案」中逝去的同胞默哀。1941年6月5日,日軍對重慶連續實施5個多小時的大規模轟炸,高溫和嚴重缺氧,致使在重慶較場口防空隧道內躲避的數千民眾窒息死亡,史稱「六五大隧道慘案」。為紀念這些遇難同胞,重慶市政府將6月5日定為防空警報試鳴日。
  • 【益陽市】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廣場舉行公祭活動
    「我將銘記歷史、奮勇爭先,做一個求知上進的人,做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做一個高尚的、有益於國家和民族的人。」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南縣廠窖鎮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下,廠窖小學學生們的鏗鏘誓言久久迴蕩。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將目光轉向東北方向,你會看到白色的中山陵在紫金山深色背景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富豪和權貴們的鄉村別墅星星點點地分布在山腳下。再向西北方向望去,也許會瞥見江邊的工業生產活動:工廠中冒出的滾滾濃煙,煤炭碼頭的黑色汙跡,停靠在碼頭附近的汽船和炮艇;京市線和滬寧線的鐵軌穿過城市,並在南京北郊的下關車站交會。沿著地平線,還可以看到城牆外黃褐色的江水奔流不息,先是向北,然後蜿蜒流向東方。
  • 公祭日前夕,一青年在南京同胞遇難地扮日本武士
    據《中國國防報》22日報導,12月10日,第3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前三天,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叢葬地之一的燕子磯,一名青年男子身著白衣黑褲日本武士服,手舉木質武士刀,擺出劈、砍等各種姿勢,另一名青年女性則為其拍攝。《中國國防報》指出,同胞遇難地,兩青年如此拍照意欲何為?慘痛歷史豈容戲謔!
  • 閃光的足跡Vlog丨緬懷遇難同胞 好少年走進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
    00:00湖南文明網10月9日訊(實習生 向點 記者 彭團)一件件實物,見證侵華日軍犯下的累累暴行;一張張照片,展示不堪回首的慘痛歷史。「閃光的足跡」第八站,新時代湖南好少年何心怡走進益陽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緬懷遇難同胞。
  • 銘記歷史 捍衛和平 振興中華——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舉行國家...
    銘記歷史 · 勿忘國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團委組織八年級入團積極分子上團課,開展哀悼祭奠活動,教育學生銘記歷史,捍衛和平,振興中華。銘記歷史 · 勿忘國恥「滾滾長江奔流不息,六朝古都草木枯榮。時光荏苒,一段傷痛記憶從歷史深處緩緩走來。
  • 國際和平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紀念活動
    21日是國際和平日。上午9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尾廳和平寄語牆前,舉行《和平樂章》「花語」系列儀式化教育活動與「和平頌」沉浸式情境演出聯動教育活動。在情境演出環節,6位舞者每人手持一朵象徵和平的紫金草舞動。
  • 解密江東門紀念館留言簿:高頻詞有銘記、勿忘、和平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尾廳,有一個留言區,觀眾可以在留言簿上留下參觀感受等內容。觀眾留言簿裡都寫了些什麼?日前,紀念館紫金草融媒體工作室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尾廳留言區2020年觀眾留言進行匯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