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在這裡銘記歷史

2020-12-22 紅網

編者按:近年來,湖南不斷加強紅色文化建設,強「根」塑「魂」,打造社會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

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全景。

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劉慧婷 通訊員 郭金宏 益陽報導

益陽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以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國防教育基地,展示了侵華日軍廠窖大屠殺的件件鐵證。陳展內容分「罪侵中華,禍殃洞庭」「瘋狂屠戮,慘絕人寰」「英勇不屈,奮起反抗」「鐵證如山,不容篡改」「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五個部分。共有圖片350餘幅、文物160餘件、繪畫作品9幅和大型場景3處,設立了電子沙盤、視頻、空中翻書系統和一個能夠容納90人的放映廳。

自2015年提質改造以來,前來紀念館憑弔、參觀的學生和開展黨性教育活動的黨員群眾越來越多。2018年接待遊客100.8萬人次,2019年上半年接待遊客53.6萬人次,其中接待開展黨性教育活動的團隊就有300多個,總人數達到5萬人次以上。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展示的白骨坑出土的軍用皮帶扣。

1943年,益陽廠窖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慘案——廠窖慘案。1943年5月,侵華日軍於9日至11日共屠殺我同胞30000餘人,傷殘我同胞3000餘人,強姦婦女2000餘人,燒毀民房3000餘間,焚毀船隻2500餘艘,製造了繼「南京大屠殺」之後,又一震驚中外的「廠窖慘案」。

1965年、1972年、1983年、1989年,湖南曾先後由省、地、縣各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派出專人進行調查取證,並整理出大量調查史料。1972年,廠窖公社黨委組織有關人員發掘廠窖慘案白骨坑遺址,發掘面積12平方米,起走屍骨4具作「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陳列展覽之用。1972年,廠窖公社在遺址區樹立「千人坑」教育碑,1974年,《廠窖慘案血淚史》出版發行。

為教育後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1985年廠窖利用舊房在距現紀念碑約20米處設立了簡易的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館舍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將收集的部分文物和由當地農民畫家創作的反映廠窖慘案場景的美術作品進行了布展,並先後建起了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警鐘亭等設施。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展示的白骨坑出土的腳釧。

1995年,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將「廠窖慘案遺址」列入首批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將其公布為湖南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於2008年開始興建,園區佔地67.82畝,館內陳列布展面積800平方米,總投資1600萬元。2010年8月15日,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2012年,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紅色旅遊景區,同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3年「廠窖慘案」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9月1日,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和紀念館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2017年3月,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自2010年對外免費開放以來,通過不斷完善,現在已形成集鄉村旅遊、紅色旅遊於一體的旅遊勝地。近年來,為了拓展研學旅行功能,加大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積極申報全國研學旅行示範基地。紀念館聯手德昌公園發展紅色旅遊和生態旅遊,形成了以紀念館為龍頭,紅色和生態旅遊主題於一體研學旅行基地。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認定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為「湖南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相關焦點

  • 【益陽市】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廣場舉行公祭活動
    「我將銘記歷史、奮勇爭先,做一個求知上進的人,做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做一個高尚的、有益於國家和民族的人。」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南縣廠窖鎮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下,廠窖小學學生們的鏗鏘誓言久久迴蕩。
  • 閃光的足跡Vlog丨緬懷遇難同胞 好少年走進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
    00:00湖南文明網10月9日訊(實習生 向點 記者 彭團)一件件實物,見證侵華日軍犯下的累累暴行;一張張照片,展示不堪回首的慘痛歷史。「閃光的足跡」第八站,新時代湖南好少年何心怡走進益陽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緬懷遇難同胞。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南縣各界人士悼念廠窖慘案遇難同胞
    12月13日,南縣舉行廠窖慘案遇難同胞公祭儀式,羅訊、孔令強、肖娟、劉安樂、郭世奇、童瓊英等全體在家縣領導及社會各界人士參加儀式。公祭儀式現場松柏蒼翠,碑塔高聳。公祭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正式開始,南縣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學生代表及廠窖鎮部分群眾齊聚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前莊嚴肅立、默哀,緬懷在廠窖慘案中遇難的3萬多名同胞。全體默哀敬獻花籃1943年5月9日至11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廠窖,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廠窖慘案,3萬多同胞慘遭殺戮。
  • 安鄉縣人武部赴南縣「廠窖慘案」紀念館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參觀紀念館。紅網時刻7月1日訊(通訊員 李柏)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6月30日上午,常德市安鄉縣人武部組織20名幹部、職工及基層民兵黨員赴益陽南縣「廠窖慘案」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上午10時,參加活動的黨員在紀念碑前進行了憑弔儀式,向遇難同胞敬獻了花籃和鮮花;在紀念館前高舉右手,重溫入黨誓詞,感受黨員的責任使命;隨後全體黨員集體參觀了紀念館,並觀看了紀念片《倖存者說》,通過仔細聆聽講解員介紹廠窖慘案的歷史背景,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段侵華日軍殘忍血腥、全國人民共赴國難的艱難曲折歷史。
  • 南縣舉行廠窖慘案遇難同胞公祭儀式
    南縣舉行廠窖慘案遇難同胞公祭儀式。公祭儀式現場。全體默哀。少先隊員敬獻鮮花。南縣幹群一同瞻仰紀念碑。紅網時刻益陽12月13日(記者 劉麗 通訊員 周靜)12月13日,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南縣200餘名幹群齊聚在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前舉行公祭儀式,共同緬懷先烈,悼念遇難同胞,喚起廣大幹部群眾內心深處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不斷激發奮發圖強、幹事創業的精神動力。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羅榮桓故居紀念館:從書生到元帥,在這裡找...
    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羅榮桓故居。
  • 武警益陽支隊:走進廠窖慘案紀念館 重溫入黨誓詞
    參觀紀念館。向遇難同胞獻花。紅網時刻7月1日訊(通訊員 張龍騰 陳一帆)「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6月30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武警益陽支隊官兵走進益陽南縣廠窖慘案紀念館,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上午9時,武警益陽支隊50餘名官兵整齊列隊「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前,向在抗日時期遇難同胞致哀緬懷、敬獻花籃。
  •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悼念「六五大隧道慘案」遇難同胞
    近百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及志願者在重慶大轟炸「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前,為79年前在「六五大隧道慘案」中逝去的同胞默哀。1941年6月5日,日軍對重慶連續實施5個多小時的大規模轟炸,高溫和嚴重缺氧,致使在重慶較場口防空隧道內躲避的數千民眾窒息死亡,史稱「六五大隧道慘案」。為紀念這些遇難同胞,重慶市政府將6月5日定為防空警報試鳴日。
  • 河北省石家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
    梅花慘案紀念館梅花慘案紀念館位於石家莊市藁城市區正南20公裡處的梅花鎮,始建於1958年,相繼修建了殉國烈士亭、紀念碑,保存下來四處較大的慘案遺址--轆轤把水坑、鹼水坑、血井、三十六口墳。基地由北院、南院和村西轆轤把水坑遺址三部分組成,佔地27.9畝,總建築面積736平方米。1994年被河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向警予故居:為「女權解放」奮鬥一生
    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
  • 河北工大與覺悟社紀念館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今年是「五四」愛國運動100周年,4月2日,河北工業大學與天津覺悟社紀念館籤署館校共建協議,河北工大把覺悟社紀念館作為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開展合作,通過創建多種形式不種載體的現場教學內容和課程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夏明翰故居: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夏明翰故居。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1939年的南京約翰馬吉的照相機美國牧師約翰·馬吉1937年用一架1930年代的老式16毫米攝影機、拍攝記錄了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殺影像,共四盤放映長度達105分鐘的電影膠片(2001年約翰·馬吉的兒子大衛·馬吉親自將它捐贈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水池變許願池 網友:30萬的冤魂魂歸何處?
    這本是一個讓人敬畏的地方,這本是一個提醒世人讓人牢記恥辱的地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為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政府於1985年建成這座紀念館,該館現在已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 17處「遇難同胞叢葬地」舉行哀悼活動——勿忘歷史 永續和平
    昨天上午10時,雨花臺區在這裡舉行祭奠儀式,悼念83年前在花神廟地區被日軍殘忍屠殺的7000多名中國軍民。雨花外小五(8)班學生王翕樂說:「我老家在常州,跟爸爸媽媽一起落戶南京後,從國家公祭教育課程中越來越詳細地了解到『南京大屠殺』慘案的歷史。我覺得愛國不是一句口號,也不僅是一份情懷,而是實實在在的責任與擔當。」
  • 農融為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
    6月11日上午,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掛牌儀式在貴港市桂平西山龍華寺舉行,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貴港市委統戰部部長潘漢勝,龍華寺住持釋湛空,桂平市市長陳錦秀出席掛牌儀式,農融、釋湛空為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
  • 今天,為遇難同胞默哀!附歷史真實音頻
    還有一個4歲的妹妹前一年,家裡又新添了一個小女嬰一家九口租住在南京新路口5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復原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隊30多人的日本兵敲門剛剛打開門的房主就遭到槍殺淑琴的父親跪在日本兵面前懇求他們不要殺害其他人也被槍打死
  • 南京遇難同胞叢葬地擺滿鮮花,揭秘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近日,南京多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及紀念地,大量南京市民前往並自發舉行悼念活動,紛紛為遇難同胞獻上鮮花,表達哀思,不忘國殤,珍惜和平。這場臭名昭著的惡行,在近百年內令無數人感到無比震驚和氣憤。 天網恢恢,日本人的惡行,被坐落於南京建鄴區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如實揭露了出來。
  •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創作地擬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雲南網訊(記者 雲仲肖)近日,記者從雲南省委宣傳部獲悉,雲南省委宣傳部組織評審委員會對31個申報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了綜合評定,有22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獲擬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示如下: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