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向警予故居:為「女權解放」奮鬥一生

2020-12-22 紅網

編者按:近年來,湖南不斷加強紅色文化建設,強「根」塑「魂」,打造社會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

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

漵水河畔向警予故居的四合院,房子歷經百餘年依然保存完好。

1916年,向警予回鄉創辦男女兼收的漵浦女校,實踐教育救國,並創作校歌。

在向警予同志紀念館廣場中心向警予銅像前,機關單位人員進行入黨宣誓。

在2018年清明節向警予同志紀念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 長沙報導

「只有為革命死,決不為愛情死!」

這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創始人,被譽為中國婦女運動先驅向警予發出的奮鬥誓言。

向警予同志紀念館館長劉蓉華這樣定義向警予:「向警予和毛澤東、蔡和森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婦女的解放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她的一生可以說是奮鬥、戰鬥的一生。」

在懷化漵浦縣漵水河畔的向警予故居,四合院的房子歷經百餘年依然保存完好,向警予在這裡度過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時代,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民族主義思潮影響,為向警予走向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礎。

為紀念向警予,也傳承「警予精神」,建立了向警予同志紀念館,該紀念館1995年被授牌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由向警予銅像廣場、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跡陳列、向警予故居三部分組成。

紀念館廣場中心矗立的向警予銅像高7.85米,重2.8噸。銅像後的浮雕牆長12米,高3米,用六個畫面展現了向警予同志為革命事業奮鬥的光輝一生,背面鐫刻愛人蔡和森同志1928年7月在莫斯科撰寫的《向警予同志傳》全文。

「女權解放」是向警予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1921年,向警予在上海領導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婦女運動,並且為婦女運動指出了方向——中國的婦女運動,要以中下層的勞動婦女為基礎,要和國民革命相結合。她創辦女工夜校,領導上海閘北絲廠和南洋菸廠大罷工,發動成立「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組織以勞動婦女為主體的「婦女解放協會」,成為反帝反封建鬥爭、爭取婦女自身權利的一支重大力量。她提倡、鼓勵有覺悟的知識婦女到女工、農婦中去工作、學習、鍛鍊,努力增進勞動婦女和革命知識婦女的團結。

受過「新式」教育的她反對纏足,倡導女性也要受教育、男女平等等先進思想。1916年,向警予在周南女校畢業後,回到家鄉創辦了第一所男女兼收的漵浦女校。學校雖屬接辦,無異新創,為男女兼收式學校,傳授新知識,提倡新風尚,宣傳新思想。

向警予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第一任婦女部長。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向警予參加了一系列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組織窮苦勞動婦女加入革命隊伍中來,組織上海工廠女工為反壓榨進行罷工,對中國婦女運動開闢新時期起到了推動作用。

弘揚警予精神,講好警予故事,充分展示向警予同志在我黨創建時期和在婦女解放運動時期的豐功偉績,向警予同志紀念館以多種形式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向警予同志紀念館舉辦「三八」婦女節、「清明祭掃」 「五一、十一紅色旅遊」 「七一黨日教育」烈士紀念日等紀念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為進一步擴大愛教基地教育影響力,向警予同志紀念館還與社科普及、國防教育等有機結合,先後舉辦了「弘揚警予精神 爭做警予傳人」進校園活動,開展 「警予精神傳承」「家道文化」等專題講座,不僅豐富了活動形式,也大大提升了愛教效果。

愛國主義教育是全社會教育,重點是廣大青少年,而學校是廣大青少年的集中地。向警予同志紀念館把愛教重點落實到學校,先後在盧峰鎮中學、縣職中、懷化學院、江維學校、警予學校等10多所學校建立德育基地。該館工作人員不定期地到學校開展愛教講座,為師生講述警予故事,宣傳警予精神,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目前,向警予同志紀念館年接待觀眾量達20萬人次,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社會影響日益彰顯。

相關焦點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夏明翰故居: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夏明翰故居。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羅榮桓故居紀念館:從書生到元帥,在這裡找...
    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羅榮桓故居。
  • 「名單公示」保山市擬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公示
    保山市擬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公示根據《關於印發<保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保宣通〔2020〕28號)精神,市委宣傳部組織評審委員會對申報的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了綜合評審,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在這裡銘記歷史
    在湖湘這塊紅色文化的沃土上,29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158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共同記錄著時代的故事。為進一步發揮好湖南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斷實現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紅網時刻新聞推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系列報導,帶讀者走近偉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歲月灰塵,用文字講述背後的故事。
  • 河北省石家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
    河北省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現為河北省博物院)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成立於1953年。50餘年來,在文物的收藏、研究、保護管理、陳列展覽、宣傳教育以及國內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先後被授予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館舍主樓為仿人民大會堂的廊柱式建築,既莊嚴樸素,又巍峨壯麗。
  •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創作地擬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創作地擬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20-12-16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融為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
    △龍華寺住持釋湛空(左)和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農融(右)為廣西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農融一行先後參觀巨贊法師紀念館、洗石庵、龍華寺等場所,詳細了解巨贊法師的愛國主義事跡和龍華寺的歷史文化、發展現狀及建設規劃。
  • 他被毛主席譽為「像松柏那樣長青的革命元老」,故居就在我們唐山
    江浩為挽救國家和民族危亡,拯救苦難同胞,毅然拋棄優越的生活條件,投身到反對清政府封建統治的革命洪流,始終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和人民的兒子,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毛澤東主席讚譽他「是一位像松柏那樣長青的革命元老」。
  • 灌輸理論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教育引導廣大學子與新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激發青年大學生蘊藏於心的愛國情懷和奮鬥力量,將愛國基因植根於青年學生的腦中、心中,使其自覺地將個人理想同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成長為堅強的人、大寫的人。
  • 我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你!嘉興這場網絡傳播活動啟動
    9月29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前夕,由嘉興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初心之旅—我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你」網絡傳播活動啟動儀式在南湖革命紀念館舉行。 近年來,嘉興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把提升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和使用水平作為激發愛國熱情、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之舉、關鍵之策。
  • 不瘋魔不成角,向警予為革命而瘋魔,學戲24年的她又何嘗不是
    她表示,自己演繹這些鮮活角色的一生,也在感受她們的一生,這是她對這份工作不會膩煩的緣由,而舞臺下每響起一次掌聲就讓她能走得更加堅定。白話文臺詞、調整用嗓位置這些都是不小的挑戰有了為藝術獻身的勇氣,還需要敢於克服困難的鬥志。
  • 河北工大與覺悟社紀念館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今年是「五四」愛國運動100周年,4月2日,河北工業大學與天津覺悟社紀念館籤署館校共建協議,河北工大把覺悟社紀念館作為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開展合作,通過創建多種形式不種載體的現場教學內容和課程
  • 中國彩燈博物館成功創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近日,中國彩燈博物館再傳喜報,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發文決定命名中國彩燈博物館等9個單位為四川省第八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博物館館體建築面積6375平方米,附屬公園佔地10.3公頃,是集文物典藏鑑賞、青少年研學旅行、燈文化科普、園林動植物觀賞、休憩遊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
  • 中國氣象局出臺措施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保證
    近日,中國氣象局黨組印發《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推動氣象部門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氣象部門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幹部職工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擔當作為,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為持續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 房縣:鹹水小學參觀紅色教育基地 踐行愛國主義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使小學生接受鄉土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提高未成年人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建設中起重要作用,9月29日,國慶節臨之際,房縣九道鄉鹹水東風希望小學全體師生參觀了學校紅色文化展廳,激發了全體師生的愛國情懷。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維繫著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自強不息、不懈奮鬥。
  • 最傑出的客家人 建國元帥 葉劍英故居之遊記
    今日我和我同伴去了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對!葉帥故居對於我這個梅州遊客來說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因為葉帥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紀念館裡陳列的老照片走進葉帥故居,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濃鬱的鄉土氣息!因為同樣是農民的兒子他!為了革命事業奉獻了一生!所以他一直和我們勞苦大眾站在一起!
  • 寧夏吳忠:「指尖上的愛國主義教育」有溫度
    5月12日,關掉學習強國平臺上的「讓青春為祖國綻放」網上主題團日直播,吳忠市回民中學團員唐旭仍然興奮不已,在微博上跟大家分享感受。  吳忠團市委拭亮「指尖上的愛國主義教育」品牌,組織團員青年收看「讓青春為祖國綻放」網上主題團日活動直播。
  • 小善舉大能量 楊開慧故居保安拾金不昧傳遞正能量
    (4月11日上午,楊開慧故居門衛室發生了感人的一幕。通訊員供圖)  事情追溯到4月10日下午13時左右,楊開慧故居值守保安黎新益像往常一樣在各處巡視,突然發現花壇內側一塊亮屏在陽關下格外顯眼,一隻完好的手機靜靜躺在那裡,他立即意識到有遊客丟手機了,第一時間拾起後立即當場尋找失主,一直無人認領。他想著失主一定會打電話來,於是妥善將手機保管好,邊充電邊等待……果然,不久後失主來電了,這才出現了上面感人的一幕。
  • 全國人大代表沙寶琴:愛國主義教育要用好網絡平臺
    沙寶琴說,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讓這種精神根深蒂固,注入孩子們的血脈中、靈魂裡,時刻牢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要讓中小學生從小意識到肩上的責任之重大,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尤為重要。沙寶琴認為,目前不少地方對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還不系統和深入,大多還停留在表面、口號和符號層次上。如升國旗、唱國歌、張貼標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