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出臺措施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保證

2020-12-24 中國氣象局

  近日,中國氣象局黨組印發《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推動氣象部門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氣象部門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幹部職工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擔當作為,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為持續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氣象強國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

  《措施》要求全國各級氣象部門擔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愛國主義教育擺上重要日程,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健全黨組(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統籌協調、有關單位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措施》對氣象部門愛國主義教育提出四點要求。

  一要落實以主題交流研討為主、多種方式有機結合的學習教育機制。切實加強各級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持續健全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採取舉辦讀書會、報告會、交流會等形式,通過深層次的交流研討,激發乾部職工尤其是青年同志勇於擔當、奮勇爭先、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把愛國主義內容融入黨日、團日等主題教育活動中,運用新技術新產品,開展網上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加強網上輿論引導。

  二要用好地方和行業資源,因地制宜組織幹部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參觀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等,激發乾部職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充分發揮氣象博物館(紀念館)、科普館(科技館)、百年氣象站和氣象公園等氣象科普教育基地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廣泛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讓更多青少年掌握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提升災害防禦本領;結合氣象行業領域特點,精心組織開展局史、局風教育,讓愛國、奮鬥、奉獻精神在氣象部門蔚然成風。

  三要結合傳統和現代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健康、富有價值內涵的民俗文化、主題交流和各具特色的慶祝活動;充分挖掘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組織開展系列慶祝或紀念活動和群眾性主題教育;在世界氣象日、全國防災減災日、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節點,面向公眾開展各類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四要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和榜樣人物,廣泛深入開展向老一輩革命家、先進典型人物,以及包括氣象學家在內的各行各業傑出科學家等模範人物學習活動;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大力弘揚愛國奉獻、科學報國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引導廣大氣象工作者尤其是氣象科技工作者,爭做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創造者、建設氣象強國的奉獻者;聚焦愛國主義主題宣傳創新方法手段,把愛國主義作為常寫常新的主題,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氣象事業、謳歌氣象人的精品。

  (作者:劉若馨 責任編輯:顏昕)

相關焦點

  • 教育系統奮力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我國制定教育領域中長期規劃提供了基本遵循。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強調,學習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系統的首要任務和主要任務,是最重要的政治任務,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
  • 教育部長陳寶生《旗幟》撰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要深刻理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發生的變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補短板、強弱項,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努力提供更加公平、優質、包容的教育,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對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提出的新任務。
  • 江蘇省政府與中國氣象局召開聯席會議
    ,共謀我省「十四五」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為我省譜寫「強富美高」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提供更有力保障。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以更高站位、更強擔當、更實舉措,深化省部合作,強化規劃引領,強化精準服務,強化科技支撐,強化支持保障,共同謀劃好推動好「十四五
  • 守如磐初心 匯事業高質量發展偉力
    中國氣象報評論員這是一次新時代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生動實踐,這是一次為我們黨統攬「四個偉大」、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一次有力動員。初心如磐,風雨不改。
  • 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理論...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對《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包含的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特別是青年成長觀、青年教育觀、青年健康觀、青年參與觀、青年就業觀等,以及提出的黨管青年原則、青年首先發展理念、以青年為本的工作方式,作出理論的闡釋和深度的研究,豐富中國特色的青年工作理論。五是深化中國特色青年發展政策和工作機制的形成和完善規律的理論研究。
  • 深化產教融合 推動現代教育創新發展
    《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整個閉環設計思路,是將企業、高校與中國高科集團融合在一起,針對企業需求,制定與高校匹配率優質的課程資源,完成基於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最終達到企業崗位要求的人才培養閉環設計思想。OBE以職業目標為導向,實現了課程的整合與創新、學科交叉融合,教學與實踐的融合,有效連結產業端和教育端。
  • 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
    會議強調,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系統觀念,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發展抓公平、改革抓體制、安全抓責任、整體抓質量、保證抓黨建,全面推進依法治教,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5.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素的情感。要堅持從娃娃抓起,著眼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突出思想內涵,強化思想引領,做到潤物無聲,把基本要求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全面覆蓋和突出重點結合起來,遵循規律、創新發展,注重落細落小落實、日常經常平常,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高揚理想主義 厚植家...
    第二,立心鑄魂,深化思想引領內涵。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聯、教育青年。抓住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等重大契機,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制度自信教育。第三,廣泛團結,拓展聯繫覆蓋領域。關注新興領域青年和青年社會組織。
  • 推動社會責任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 通訊員 高英傑)為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社會責任教育高質量發展,由天津師範大學主辦的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社會責任教育論壇
  • 李立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事業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然要求。
  • 深化改革 積厚成勢 全力推進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深化改革的關鍵一招激活力、增動力,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省教育面貌發生較大變化,我這裡用3個第一來描述,即:「第一陣營」、「第一高地」和「第一方隊」。  先說「第一陣營」。基礎教育穩居全國第一陣營。
  • 權威發布|輝煌「十三五」,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11月17日上午10:00,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時期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白皓,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戴龍成介紹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十三五」成就巡禮:煙臺曬教育高質量發展「成績單」
    -感知山東12月22日訊 (記者 盧偉霞) 22日上午,煙臺市「『十三五』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發布會召開。   落實立德樹人要求 教育教學改革實現新跨越   德育一體化改革不斷深化。重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推進德育生活化、序列化、科學化、時代化。
  • 灌輸理論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
    要堅持從娃娃抓起,著眼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突出思想內涵,強化思想引領,做到潤物無聲,把基本要求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全面覆蓋和突出重點結合起來,遵循規律、創新發展,注重落細落小落實、日常經常平常,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 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助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堅持以「一帶一路」為龍頭,教育開放格局更寬廣。出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實現教育對外開放方向、政策、資源向「一帶一路」傾斜。加強與沿線國家教育政策溝通,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與24個沿線國家實現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教育部與18個省市籤署國際合作備忘錄,地方推進「一帶一路」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凸顯。
  • 深化「三轉」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  「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高度,對全黨和所有國家機關提出的深化改革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具體的、實踐的,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持續深化「三轉」為新形勢下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深化「三轉」指明了方向。作為電力企業,堅定不移深化「三轉」,是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 全國人大代表沙寶琴:愛國主義教育要用好網絡平臺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上街區中心路小學教師沙寶琴說,少年強則中國強,要想讓孩子們將來真正成為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國家的人,不僅僅是要求他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對他們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更加系統和深入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辦、國辦還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其中,思政課內容建設中提到:「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祖國的發展和強大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來完成。
  • 為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規劃科學路徑
    面對百年變局和百年疫情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政法工作面臨新的風險挑戰,會議直面問題、分析難題、積極解題,為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規劃了一條科學可行的路徑。服務高質量發展構建海外利益安全保護體系開展清理執行積案專項行動;健全涉產權冤錯案件有效防範和常態化糾正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網上辦、掌上辦、不見面辦」……過去的一年,政法機關出臺一系列舉措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取得新成績。
  • 思想縱橫: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源泉。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