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7:03:03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2日訊 (記者 盧偉霞) 22日上午,煙臺市「『十三五』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發布會召開。
煙臺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煙臺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蔡潤圃;煙臺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二級調研員許箕展;煙臺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管錫基出席會議並介紹相關情況。發布會由煙臺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新聞辦主任宮海濤主持。
強化教育民生導向 教育公共服務實現新提升
「十三五」期間,煙臺市委、市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後實施消除大班額工程、高中階段普及攻堅計劃、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提升工程等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01.84億元,新增學位16.5萬個,辦學條件持續改善。
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64處,整治居住區配套幼兒園192處,完成率100%,新增普惠幼兒學位6.5萬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117.4%,高出省定90%的目標27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21個百分點;普惠率達到92.14%,高出省定80%目標12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實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新建1所特殊教育學校、15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107處普通學校資源教室,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進一步完善各學段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每生每年710元,小學每生每年710元,初中每生每年910元,普通高中每生每年1000元,特教學校每生每年從6000元提高到8000元。
保障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5萬餘人次,每年發放各類政策性資助資金約3億元,覆蓋學生10萬餘人,沒有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落實立德樹人要求 教育教學改革實現新跨越
德育一體化改革不斷深化。重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推進德育生活化、序列化、科學化、時代化。試點推行「德融數理•知行合一」德育模式,2個德育案例被教育部評為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全國典型案例,佔全省1/5。德育改革經驗榮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不斷加強。加強體育美育課程剛性化管理,推進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建設,創建籃球特色學校42所、足球特色學校172所、藝術特色學校50所、優秀藝術社團100個。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探索構建「學校為主體、社會場館補充、示範基地提升」的金字塔式綜合實踐教育體系,每年確定社會大課堂免費場館100處以上,惠及中小學生30萬以上,社會大課堂已成為素質教育和文明城市創建品牌。
健全家校合作育人體系。健全市縣兩級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組建專家講師團、指導師工作室以及專家支持團隊,建立健全學校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家委會,規範家長委員會工作機制。重視和加強家長學校建設,重視對家長育兒知識和方法教育,市縣兩級共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共500餘場,線上聽眾70餘萬人次,線下10餘萬人次。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穩步實施。出臺《煙臺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提升行動計劃》,立足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實施高中教學質量提升「七大工程」。評選建設37個市級普通高中學科基地,建成高中學業診斷全過程、全樣本、全學科動態網絡數據中心,助力高中精準教學、精準教研、選課走班。疫情防控科學精準,做到停課不停學、不停教、不停研,充分用好強基計劃,切實加強奧賽輔導,高考上線率和優生培養數連續多年在全省領先。
聚焦服務中心大局 校地融合發展實現新突破
煙臺市職業教育進入提速發展的快車道,創造了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煙臺經驗」,獲批全省首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
針對中心城區公辦職業院校歸屬不同部門和區市問題,調整職業院校管理體制,有效破除「多頭管理」「條塊分割」弊端,形成區域統籌的「大職教」格局,職教資源實現最優化配置。
堅持需求導向,依據全市八大產業集群發展趨勢,按照差異化、特色化的思路,建立適應現代產業體系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增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工業設計、新能源汽車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等專業,撤銷不適應發展需求專業61 個。
支持大型骨幹企業或行業協會牽頭組建產教聯盟,建立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經常性交流協商機制,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與行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構建起校企協同育人長效機制。全市已組建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等6 家新型產教聯盟,累計吸納400 多家省內外上市公司、醫院、本專科院校、科研院所加盟。
突出職業教育的類型地位,在全省率先將職教高考班列入中考招生第一批次錄取,職教高考和技能大賽成績優異。
圍繞推動高等教育提速發展,市委、市政府「真金白銀」支持駐煙高校高質量發展。計劃投入專項資金25 億元,省市共建煙臺大學、濱州醫學院,推動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做實做強,把市區核心區域1000 畝地無償劃撥給山東工商學院。煙臺大學成功入選省「強特色」建設高校,煙臺大學藥學和法學、魯東大學水利工程、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入選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名單。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煙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成功獲批。煙臺大學文經學院轉設煙臺理工學院、濟南大學泉城學院轉設煙臺科技學院順利推進。每年設立校地融合發展專項資金6000萬元,支持駐煙高校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工作、平臺創建、成果轉化。目前已立項83項,支持資金1.2億元。
強化要素保障支撐 教育發展動力實現新增強
煙臺市委、市政府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全市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完善教師培養、補充、管理、激勵等系統化制度體系。
全面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建立定向煙臺的山東省公費師範生合作培養機制,試點開展政府委託培養師範生工作,持續加大教師補充力度。「十三五」期間,全市中小學年均新補充教師1500人以上;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9927人次,年均交流教師2000人次左右。教育領軍人才培養成效突出,培養了一批教壇新秀、名師、名班主任和名校長。
統籌教科研機構轉型建設,加強精準教研指導,市、縣、校三級教研體系健全完善,在命題、教研、指導等方面緊密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多調度、立體式工作合力,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研究成果豐碩,教育科研貢獻率不斷提高。全面啟動「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提出新時代區域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思路、路徑規劃和推進策略。
教育信息化2.0行動全面實施,成為國內普教系統首個整網開通IPV6的教育城域網。為全市教育現代化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建成八大教育信息化服務平臺,實現統一身份認證和底層數據互通,註冊教師超6萬人,資源總量超60T。高質量承辦第十九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暨2019年全國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2020年山東省教育裝備博覽會暨教育與裝備創新論壇。我市獲批「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
全面加強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深入實施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各學校不斷加強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完善學校章程,充分發揮學校教代會等作用,注重民主、規範、嚴格、精細管理,學校綜合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點擊查看現場圖文直播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