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內鬥是一家公司走下坡路的開始?

2021-01-14 江少

1.

這兩天網際網路圈最熱的瓜,就是遊族董事長林奇被同事毒害的新聞。

大家吃瓜歸吃瓜,但我還是很惋惜一位才39歲的青年企業家,以這種命運告別這個世界。

再聯想到之前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帶幾個大漢上門「搶公章」事件,我發現:公司內鬥,真的是其害無窮。

我曾經見過這樣一個故事,為什麼是用「見過」,而不是聽過,因為這個故事是真的,其次是我查閱資料加親身經歷才知道。

某公司老闆非常的摳門,承諾給高管的績效遲遲未兌現,後來還把這位高管趕走,高管一氣之下,把老闆告到了法庭,後來法庭判高管勝訴,賠償了高管一大筆錢(主要是績效+加班補償),因為這位高管手上有證據。

後來這位高管走後,他帶走了之前公司的下屬,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公司,做和前公司一模一樣的業務,三年以後,這家高管搶走了原公司的大部分業務,最後逼得前公司老闆轉型。

我後來加入這家公司的時候,已經明顯感覺這家公司不行了:公司裡要麼就是沒有鬥志的老人,要麼就是剛來不到一年的職場新人,中層也全是新的。

老人為啥沒有鬥志,因為老闆很摳門,賺到錢了,也不捨得分給高管。所以,在職的高管都有一種養老的心態,但求無過,不求有功。

然而這家公司在10年前,幾乎壟斷了長三角某業務一大半市場,說起xx領域,它就是毋庸置疑的老大哥。而現在呢?那位高管成立的新公司已經把它打敗了。

2.

內鬥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的理解是公司利益分配不公,並且利益雙方意見不一致。

蘋果公司也曾經發生高層內鬥事件,主角就是史蒂夫·賈伯斯和當時的蘋果CEO斯卡利。

上個世紀80年代,不到30歲的賈伯斯通過創立蘋果成為了億萬富翁,但是因為他太年輕,性格也不太適合當CEO,董事會另外安排了CEO的人選。

斯卡利是蘋果第二任CEO,在1983年走馬上任,當時他還是賈伯斯粉絲,也是賈伯斯跑到斯卡利的住所,請到了斯卡利,沒想到兩年後一切都變了。

賈伯斯在1984年忙著蘋果第一款圖形界面電腦麥金託什的設計和營銷,他錯誤地估計這款電腦會大賣,賈伯斯和斯卡利吹牛,說這款新電腦一年賣50萬臺不是夢,很多人都聽說過經典廣告《1984》,其實這款電腦當年賣的很糟糕,每月只賣出2萬臺。

後來在蘋果公司內部又爆出麥金託什電腦部門員工的工資,比隔壁的蘋果Ⅱ部門要高出不少。這下蘋果Ⅱ的工程師不樂意了,因為蘋果Ⅱ才是公司的現金流來源,公司上下對賈伯斯意見很大,而且賈伯斯經常越權指揮員工,當年有幾十位工程師因此離開公司,包括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

作為CEO的斯卡利忍不住了,他向董事會提議,免去賈伯斯在麥金託什電腦部門的總經理職位。

賈伯斯也在策劃讓斯卡利離開公司,結果就是賈伯斯在1985年被董事會趕出公司,後來他一氣之下把手上的蘋果股票全賣了,從億萬富翁的起點重新創業,陸續創立和收購了幾家公司,事業做得相當不錯,直到1997年再被請進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1980年就上市了,通過股價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從1980年到2000年漲幅很小,後來在賈伯斯1997重新加入以後,才迎來了騰飛。

假如蘋果當初沒有內鬥,賈伯斯不出走,而是一直呆在公司裡,現在會是怎樣的景象?

3.

雖然沒有人喜歡公司內鬥,只要人類還存在地球一天,內鬥就不可能消失。

如果有一天,你成為了內鬥的當事人,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是每個職場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內鬥的存在,很多時候是管理的缺失,利益分配的不公。

有句話說得好,一念天堂。

當面對不公的時候,人可能會一秒墮入地獄。

賈伯斯被斯卡利趕出蘋果,但他沒有選擇報復,而是專注做自己擅長的領域,一樣取得了成功。

所以說,如果你是內鬥的受害者,千萬別用損人不利己的做法。打敗敵人的方法有很多,最蠢的就是自殺式襲擊。

就像我開頭講的故事一樣,打敗敵人的最佳的方法,就是在他的領域打敗他。

END

相關焦點

  • 公司出現這3種情況,表明公司正在走下坡路,早知早受益
    公司出現這3種情況,表明公司正在走下坡路,早知早受益作為職場人,我們在一家家公司工作。如果你想要發展得好,肯定會首選大公司。如果你追求的是事情少,那麼就要選擇小公司。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自然選擇也就不一樣。但是有的時候,公司出現一些情況,你就不能呆在這家公司了,因為這代表著公司正在走下坡路。
  • 我所經歷的網際網路公司「內鬥」故事
    一時之間,職場上的吃瓜群眾開始調侃各自經歷的內鬥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翻開網際網路發展史,其中不乏網際網路公司的內鬥案例,無數公司甚至因此被拖垮。職場的內鬥就如同房間裡的大象,一直存在,卻是隱晦拿不上檯面的話題。
  • 我所經歷的網際網路公司內鬥大戲
    一時之間,職場上的吃瓜群眾開始調侃各自經歷的內鬥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翻開網際網路發展史,其中不乏網際網路公司的內鬥案例,無數公司甚至因此被拖垮。職場的內鬥就如同房間裡的大象,一直存在,卻是隱晦拿不上檯面的話題。
  • 遠離那些內鬥的公司
    A股市場一直以來還有不少內鬥的公司,從最後演變情況來看,內鬥的公司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上市公司的內鬥鬧到天下皆知,毋庸諱言,內鬥的主角都是公司的核心人物,比如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的矛盾、董秘和公司
  • 黃渤代言:當年人氣火爆的「雞排大王」,為何卻開始走了下坡路?
    隨著經濟的騰飛,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十年前,大家對吃飯最大的願望就是吃飽,但是到了現在,人們追求更多的在於嘗試新鮮的口味和美味的口感,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外企入駐中國,其中就包括肯德基、麥當勞這種西式快餐,點單基本無需等待,不光速度快,而且味道全國統一,多年來,憑藉其優秀的經營能力和創新能力,在中國的餐飲市場的地位穩居前列,在看到了全球連鎖大獲成功之後,很多品牌也都競相模仿,並開始了一系列瘋狂地連鎖
  • 網際網路公司內鬥名場面:掀桌、扯頭髮、穿小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翻開網際網路發展史,其中不乏網際網路公司的內鬥案例,無數公司甚至因此被拖垮。職場的內鬥就如同房間裡的大象,一直存在,卻是隱晦拿不上檯面的話題。近期,深燃與七位參與或見證網際網路公司內鬥大戲的人聊了聊,他們分享了諸多內鬥場面:有些因為空降了領導,「辛苦打下的江山,被不太懂業務的人摻和、指導」;有些是高層間利益分配不均,或是親自上場大打出手,或是安插心腹互相傷害;有些是老闆為了剷除異己,默許內鬥……而身處於內鬥漩渦中的打工人,
  • 東吳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孫權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東吳是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也許很多人第一印象會是孫權駕崩、吳主孫皓繼位,東吳才開始走下坡路的。但實際上,從孫權稱帝的那會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東吳帝國衰敗的跡象已經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顯露出來了:
  • 遠離那些內鬥的公司:視規則如無物
    A股市場一直以來還有不少內鬥的公司,從最後演變情況來看,內鬥的公司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上市公司的內鬥鬧到天下皆知,毋庸諱言,內鬥的主角都是公司的核心人物,比如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的矛盾、董秘和公司管理層之間的矛盾,或者大股東和二股東、三股東之間的矛盾,雙方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背後大多是利益之爭,但這會給上市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 白巖松:「任何一個單位到了開始強調打卡的時候,一定走下坡路」
    幾乎所有公司經營不善業績下滑後都會開個會然後出臺一系列措施試圖挽回頹勢,強調打卡、考勤便是最入門的策略,再往後還會有各種考核、懲罰制度出臺,走下坡路了才開始強調製度為時已晚>這裡有個先後順序,正常公司平時就應該強調遵守規章制度,一直井然有序的話公司發展不會太差,因為各部門都按部就班地完成應該做的任務,如此一來公司不會有大的問題。
  • 海賊王的戰鬥力體系崩潰,進度拖沓緩慢,是不是在走下坡路?
    為什麼這麼說呢?路飛的回憶中,紅髮拯救了他,可是卻被一個不怎麼強大的海王吞下了手臂。本來以為沒有什麼,只能說明紅髮太霸氣了。可是在後來的劇情中,說紅髮是四皇。那麼之前的設定算什麼?怎麼看都像是戰鬥力崩潰了。」「在路飛來到蛋糕島時,他和卡塔庫慄戰鬥了。因為卡塔是見聞色高手,可以短暫預知未來。本來劇情中是卡塔佔據優勢的,即便路飛開啟了四檔狀態也無濟於事。
  • 卡通形象經久不衰,公司卻已走了多年下坡路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已經92歲高齡的「Hello Kitty之父」辻信太郎近期確認,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卸任三麗鷗公司社長職務,轉由31歲的孫子辻朋邦經營。這也是創立60年來,三麗鷗公司首次迎來掌門人更換。
  • 公司管理層地震,會對企業產生什麼影響?上市公司內鬥案例話你知
    大家都在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兩個高管出現意見分歧,我個我就沒有必要再為大家呈現,我想說的,是公司內鬥,到底會對公司發展產生什麼影響。這個方面內容,以前的港劇非常多,數都數不過來,不過更有意思的是,香港無線電視臺也有內鬥,從一家深受觀眾喜愛的電視臺,發展成默默無聞的公司,也是醉了。
  • 第二次布爾戰爭後,英國為何開始走下坡路
    實際上,這場戰爭的規模和影響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可以說這場戰爭影響了歷史的走向。布爾戰爭分為兩次,第一次為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戰爭規模並不是很大,算是英國人和布爾人的一場小規模衝突。第二次布爾戰爭發生在1899年10月11日,直到1902年5月31日才結束。這場戰爭是英國同布爾人(南非土生荷蘭人)為爭奪金礦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 賈玲一句話透露王牌對王牌節目質量為什麼走下坡路
    或許是回憶殺的節奏讓現場所有人都很有感觸,賈玲也開始回憶起自己和沈騰在另一檔節目中的艱辛和辛苦,她表示:當初參與那個節目,每天一個新劇本,為了一個劇本的打磨沒有白天黑夜的磨,當時那真心叫一個累。沈騰也當即表示那個階段特別難,然而正當大家憶當年的種種不容易時,主持人反問了一句:還是這個節目輕鬆吧!賈玲也只能以笑掩之,換了下一話題。
  • 你的公司出現這3種情況時,別急著走,公司可能會越做越好
    如果你在小公司工作,那你就能夠接觸這個公司最核心的東西,但是卻無法和更多優秀的人一起溝通。所以很多人會選擇進入大公司,為的就是能夠接觸到更優秀的人。那麼大公司是從哪裡發展來的?當然就是小公司發展來的。每一個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開始的。所以說找工作,要不然就去大公司,要不然就去創業型公司。
  • 又一公司內鬥升級!高管大批辭職,竟然有人搶公章
    來源:阿爾法工場導語:疑雲叢生的內鬥「羅生門」。01商場如戰場,波詭雲譎,變局可能就在一瞬間。歷史的經驗證明,上市公司一旦上演內鬥大戲,劇情往往會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朝著誰都無法預測的方向發展。ST圍海(SZ:002586)的「內鬥」大戲,就正在火熱進行中。
  • 九十年代:眼見電影院開始走下坡路
    現在回頭看,九十年代電影院走下坡路還是個特定時間段的問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能堅持下來,未必結果會差。所以那時候經常跟我們一起看電影的「老道」這樣歸納電影院的起伏:沉住氣,不少打糧食!我想這句話,也適合於那些看似奄奄一息、垂頭喪氣的行業,您說呢?
  • 下坡路越走越快
    不說別的,光回聲這個英雄從2018就開始預熱了,兩年才出一個新英雄?看看人家王者榮耀,一個月能出倆,所謂高產似母豬,先不說人家是不是手遊,製作質量怎麼樣吧,起碼人家有為用戶考慮。守望先鋒可是問題又來了,暴雪這麼牛逼的公司為什麼會沒資金呢?
  • 《說唱聽我的》:臨近決賽,實力rapper被淘汰,比賽開始走下坡路
    但從目前已有的戰隊和選手來看,這場比賽正在走下坡路。 在經過八期比賽後,還留在場上的選手如下。 彈殼、ice:smellD、望江晴、leeA、葛兆恩、JD。 艾熱、派克特:劉炳鑫、俞天時、creamD。
  • 彼得·泰爾:矽谷正走下坡路,目前在集體瘋狂
    網易科技訊 11月2日消息,據CNBC網站報導,美國知名投資機構德豐傑投資基金創辦人、被譽為「矽谷風投教父」的彼得·泰爾(Peter Thiel)表示,矽谷「正在走下坡路」,不會再有更多具有突破性的消費者網際網路公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