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意外的檢查,發現三個早期癌症,醫生都很驚訝

2020-12-12 普外科曾醫生

因為特殊時期,每一個收入院的患者,都需要排查有沒有肺炎,除了做新冠肺炎的核酸檢測,還需要做胸部CT檢查。

最近一段時間,有三位患者,因為良性疾病,本來要收入我們科做手術的,但是,他們在做手術之前,胸部CT都發現了問題。

這三位患者年紀都不大,最年輕的34歲,最大的50歲,都是家裡面的中流砥柱,他們沒有任何的呼吸道症狀,沒有咳嗽、咳痰、沒有胸痛、咯血、沒有發燒等症狀。

但是,他們的肺部CT檢查,均發現了共同的問題,肺部有1釐米左右的結節,而且從CT的影像檢查來看,都不太像是良性的,考慮是早期的癌症。

三位都轉去了胸外科做手術,最後病理證實,三位都是早期的肺癌,沒有轉移,手術非常成功,他們都可以獲得長期生存。所以,肺部CT檢查救了三位患者的性命,挽救了三個家庭。

大家想想,如果沒有早期發現肺癌,而是等到出現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來看病,那往往是晚期的了,不僅花費高,治療效果還非常很差,死亡率高,患者也非常痛苦。

肺癌是我們國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惡性腫瘤,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2015年,中國新發肺癌患者78.7萬人,死亡63.1萬人,這個數字每年還在增長。

肺癌不是吸菸人群的專利

吸菸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吸菸並不是肺癌的唯一發病因素,遺傳因素、空氣汙染、二手菸、粉塵、石棉、PM2.5等等,都是肺癌的發病因素,臨床上面可以見到很多不吸菸的人,也患上了肺癌。

所以,不抽菸就一定不會得肺癌,這句話是錯誤的,不抽菸的人,也有很多人患上了肺癌。

胸片不能降低肺癌死亡率

肺癌發病率這麼高,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每年做一個胸片來檢查一下。很多人確實是這麼做的,每年體檢做一個胸片檢查,但是,曾醫生要告訴各位,胸片的解析度太低,發現不了早期肺癌,已經有研究證實,胸片並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低劑量螺旋CT可以救命

想要早期發現肺癌,應該做肺部的低劑量螺旋CT檢查,低劑量螺旋CT,顧名思義,就是劑量比較低的CT。

對於肺癌而言,用CT篩查比較靈敏,效果遠比X光胸片好。但是常規 CT 的輻射較大,且費用昂貴,不太適合推廣給大規模人群做篩查。直到20 世紀 90 年代,低劑量螺旋CT (LDCT)應運而生,才真正帶來了改變。

低劑量 CT 較常規 CT 的輻射劑量降低了 75%至90%,同時,它克服了 X 光胸片的一些弱點,能發現小至4或5毫米的微小病灶。

有研究顯示,與拍X光胸片相比,採用低劑量CT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

哪些人應該定期做檢查

一般來說,肺癌高危人員需要篩查,主要為年齡40歲以上,且具有以下任一種危險因素者:

吸菸≥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經吸菸≥20包/年(或400支/年),戒菸時間<15年;

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有肺結核病史者;

既往罹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中國有很多不吸菸的人,特別是女性,也得了肺癌。目前認為這和各種室內外空氣汙染有關,中國是全球二手菸最嚴重的國家,有超過7億人被二手菸危害。

因此,即使完全不吸菸的人,40歲以上的成年人也應該自我評估一下風險,看是否有肺的結節或者其他疾病,需要多久複查一次。

查出肺部有結節,應該怎麼辦?

查出肺部有結節,不用太緊張,大部分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特別是直徑小於6mm的結節,幾乎都是良性的。

查出肺結節之後,需要去胸外科就診,醫生會根據你的結節的大小、影像學特徵,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定期隨訪,複查胸部CT,或者立即手術治療。

總而言之,建議大家在40歲左右的時候,一定要去做一個胸部低劑量CT檢查,為了您和家人的建議,請轉發給身邊的朋友。

相關焦點

  • 一次意外檢查,發現早期癌症,醫生:3類人應該儘早做次檢查
    60歲的張阿姨,直到現在還依然感到後怕,如果不是因為那次意外的胃鏡檢查,後果將十分嚴重!但是在經過醫生的詳細了解之後,發現張阿姨那麼大年紀,從來沒做過胃鏡的檢查,並且之前還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情況,於是醫生就建議張阿姨最好進行一下胃鏡的檢查,張阿姨想了一下,反正來都來了,做一下也放心。
  • 大便不成形2個月,一檢查發現早期癌症,腸癌的症狀還有哪些?
    王大爺今年67歲,2個月前開始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情況,然而因為疫情原因,加上元旦回老家,拖到現在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做腸鏡時,醫生在距王大爺肛門12公分處,發現了一塊1.5cm大小的息肉樣隆起,而且中央凹陷,醫生根據經驗判斷,有可能是早期腺癌。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
  • 被蛇咬傷卻被醫生說「幸運」,原是農婦被意外查出惡性腫瘤
    在進行入院CT檢查時,意外查出潛藏在肺部的惡性腫瘤。日前,中部戰區總醫院心胸外科醫護人員為她成功「排彈」。自疫情以來,因為住院要排查CT,不少患者或陪護家屬在無意中發現肺癌,他們之前都沒有任何症狀,來住院時也不是來看肺部問題的。專家建議,高危人群做癌症篩查很有必要。
  • CT檢查肺部有斑點就是癌症?聽聽醫生怎麼講!
    審閱者: 謝亮(廣東省人民醫院) 如果知道自己的肺裡存在「可疑物」(比如肺結節),大家可能會忍不住往癌症方面去想。但其實多數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 死亡率高居第一的癌症大魔王,醫生教你識別早期症狀,早做治療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來看,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的死亡情況,排在榜首的就是肺癌。(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一般滯後3年) 也因此,肺癌被稱為癌症中的大魔王。 那麼在這裡,高醫生就教你識別肺癌的早期症狀,能夠及時發現並篩查,還自己和家庭一份安心。
  • 醫生再次提醒:胃癌早期有3個信號,早發現能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
    提到癌症,人們立刻毛骨悚然,尤其是胃癌,胃癌的發病率已經成為我國惡性腫瘤榜首,每年死於胃癌的人數也是逐年上漲,一般癌症的早期明顯症狀不明顯。往往被人們忽視,可去醫院一檢查,就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意味著死亡,胃癌的早期身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信號,如果及早發現信號,及早治療,或者可以挽救生命。那胃癌早期身體會有哪3種信號呢?
  • 腫瘤和癌症是一個意思嗎?得了腫瘤就一定治不好了嗎?醫生來解惑
    腫瘤和癌症是一個意思嗎?不是一個意思其實腫瘤是分為兩種,也就是檢查單上寫的良性還是惡性,像大家經常說的癌症,其實指的就是檢查結果是惡性的腫瘤,美國著名的導演艾倫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說世界上最動聽的話,已經不是我愛你了,是你的腫瘤檢查結果是良性,良性的腫瘤它有三個特點,就是不容易轉移,良性腫瘤本身的生長速度也會比較慢,還有對患者身體的危害也會比較小,惡性腫瘤就會無限制地往周圍去擴散,出現浸潤或者轉移的情況,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危害
  • 假醫生、假驗血,假體檢,體檢亂象背後,是被耽誤的癌症患者
    別再等出現症狀,再去就醫 經常看健康科普的朋友們肯定對"癌症早期症狀"這個概念非常熟悉,不少醫生也是大做文章,宣傳各種各樣方式來發現癌症的早期症狀。 對付癌症,別再想著靠發現早期症狀了,更何況普通人也很難識別這些症狀,最重要的是相對應的檢查。 比如患有B肝的人是肝癌高危人群,就需要定期去做彩照、甲胎蛋白和肝功能檢查。別再等著出現症狀,才去就醫。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胃癌發現就是晚期?消化科醫生:早期有症狀,但迷惑性大
    早前日本的胃癌率一直是全球最高,但如今確實胃癌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主要就是因為日本人的防癌意識較強,日本早就已經明確將胃鏡和鋇餐造影歸入到一般企業體檢項目之中,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都必須要檢查胃鏡,這才及時的將胃癌死亡率降到最低,日本在早期發現胃癌的機率幾經達到了80%,這一舉措直接防止了胃癌的進一步惡化,可見防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 一家四姐妹大姐確診卵巢癌,醫生讓三個妹妹也去做檢查!其中兩人...
    一家四姐妹,大姐被確診晚期卵巢癌,醫生讓其他三姐妹也去做個檢查,結果兩個姐妹的卵巢癌致病基因都是陽性,總體終生患卵巢癌的機率高達40%—60%。說到婦科腫瘤,大家對於卵巢癌的了解,可能不及乳腺癌和宮頸癌。實際上,卵巢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又被稱為「最兇婦癌」。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不過,在篩查早期肺癌上,低劑量螺旋CT雖效果不錯,但仍具有一些潛在的危害,如輻射危險和過高的假陽性結果,因此不建議40歲以下人群每年檢查。
  • 腸癌到訪,早期會有4個症狀,若你身上有,及時給腸道做檢查
    「癌症」一個最可怕的字眼,多少家庭的噩夢。癌症嚴重影響著人的健康和生活。所以,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多掌握一些防癌知識有利於你及早發現,多留心自己身體出現的異常。如不良的現象要,及時其正規醫院檢查治療。所以他也是醫生診斷是否有腸癌的參考依據。如果大便形狀發生改變,這時候要敲警鐘了,可能是腸癌的早期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排查是否是特定性疾病。
  • 從1個癌細胞,長成腫瘤大概要幾年?醫生對4種癌症做了分析
    開篇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劉心(化名)從不吸菸,平時身體也沒有不適,一次體檢發現右肺有一個小結節,差不多有4mm,當時醫生給的診斷方案是定期隨診。5年過去了,肺結節一直沒有長大過。
  • 為什麼有人發現癌症後,一治療就很快死亡?醫生終於不隱瞞
    疾病就是個「沒有感情的殺手」,它不重男輕女、尊老愛幼,任何人都可被疾病找上門來,比如「癌症」就是近些年高發的種類,且也是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生活中,有很多癌症患者在沒有檢查出來時,身體都沒有任何異常,活得和健康人群無異。
  • 身體出現這6個異常,或是癌症來報導的信號,發現後,及時檢查
    根據疾控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十種疾病致人死亡的兇手中,癌症就佔據了五個席位!我國每年新發的癌症患者有400多萬人,因癌死亡的患者突破了300萬。這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患者都在經過抗癌治療後,被癌症無情地奪去了生命。所以,很多人都通過種種表現認為,癌症就是不治之症、真正意義上的絕症!
  • 43歲《黑豹》男主角癌症去世:這個癌,早發現3個月多活30年
    但是,與其他癌症相比,它有三個「優點」:一是給予患者預防的時間段和時間窗;二是病情發展較慢;三是能比較徹底的清除。腸癌治療的效果主要取決於發現的早晚,早發現3個月,甚至可以多活30年。所以腸癌可以根治,但根治的前提條件最主要是早期發現。
  • 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得了癌症?
    現代醫學儘管已經攻克了很多難關,但癌症依然令醫生和患者頭疼,「談癌色變」的現狀似乎沒有改善。目前對於腫瘤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腫瘤標誌物」的篩查成為了早期判斷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體檢時的一個熱門項目。那麼什麼是腫瘤標誌物?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一定得了癌症呢?1、什麼是腫瘤標記物?
  • 女生體檢,都要檢查哪些重點?
    如果你是20多歲或30多歲,專家建議每隔1-3年進行一次乳房檢查,作為定期檢查的一部分。如果你有其他風險因素,可能需要進行更頻繁的檢查。 乳房x光 這是一種低劑量的x光檢查,可以幫你在感覺到腫塊之前就發現癌症,不過正常的檢查結果也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 7歲女孩確診骨癌,醫生:早期4個症狀,多數家長沒留意到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不僅喊疼,而且經常半夜疼醒,於是趙女士和丈夫趕緊回老家,帶孩子去醫院去做了全面的檢查,沒想到女兒竟然被確診為骨癌,讓一大家子都很難接受,畢竟孩子還小,很難承受這種痛苦,但依然收拾好心情,開始進行下一步的治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