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1540所,5年來,投入8億元省級財政資金專項支持校園足球發展,帶動各地市累計投入超過12億元;共新(改、擴)建各種規格校園足球場地11025塊;全省各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共有足球專業體育教師8713名,組織校園足球師資、裁判培訓1000餘次,五年新增足球專項教師4000餘名。2019年,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各類校園足球比賽83854場,參加四級聯賽的學生近80萬人。
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正式發布《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報告(2015-2019)》(以下簡稱《報告》),上述數據出自該《報告》。《報告》中總結了廣東省五年來校園足球發展主要成績、存在的問題、未來五年發展思路以及廣東省各地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相關發展經驗。
初步形成廣東特色校園足球治理體系
校園足球是中國足球改革舉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足球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足球事業發展的基石。大力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不僅可以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更是增強青少年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頑強拼搏精神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上,廣東29名小將入選最佳陣容。本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選拔,廣東省在高中營、初中營、全國分營選拔和總營階段,廣東足球小將入選率均達到歷史新高度,彰顯廣東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新成效。
2015年以來,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謀劃和部署下,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秉承「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發展理念。由廣東省教育廳牽頭,聯合廣東省發改委、財政廳、廣電局、體育局、團省委等6部門成立了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並設立辦公室,基本建立並不斷完善了一整套校園足球制度體系,構建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一體化推進機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校園足球治理經驗,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初步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校園足球治理體系。
普及工作成效明顯。截至2019年底,廣東省已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1540所,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3個、「滿天星」訓練營3個、試點縣(區)6個;布局建設省級校園足球試點縣(區)41個、校園足球推廣校2696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覆蓋400多萬名學生。
競賽體系基本建立。在深入開展校內班級和校際競賽的基礎上,著力構建縣(區)級小學聯賽、地市級初中聯賽、省級高中聯賽和省級大學聯賽四級競賽體系。比賽場次從2015年的46951場增加到2019年的83854場,參賽人數也從2015年的39萬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近80萬人。部分地區開始科學、有序探索,在幼兒園階段開展以足球為載體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保障條件明顯改善。5年來,廣東省發展校園足球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新(改、擴)建校園足球場地11025塊;組織校園足球師資、裁判培訓1000餘次,新增足球專項教師4000餘名,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和競賽保障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交流活動開展活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不斷提升廣東校園足球發展水平。5年來,共選派65名校園足球教師參加教育部組織的赴外留學項目;聘請國外足球教師/教練2526人次。舉辦世界名校、粵港澳大灣區高中高校學生足球邀請賽等賽事,加強省內外、國內外學生足球交流。
協同工作不斷增強。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充分發揮統籌決策方面的集體智慧和全省一盤棋的制度優勢,逐步構建校園足球「一體化」推進體系,共同推進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健康發展。
融合發展 努力實現廣東校園足球由「好」變「強」
廣東省校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的時期,廣東省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任務還很重,廣東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遵循規律,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系統發展,堅持依法治理,堅持融合發展,努力實現廣東校園足球由「好」變「強」,有力支撐中國足球改革發展。
進一步發揮校園足球組織力量,出臺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進一步創造條件出臺一些扶持校園足球發展的優惠政策,為培養優秀後備人才奠定物質和政策基礎。綜合施策用力,促使校園足球「一體化」建設,「一體化」推進。
進一步提高校園足球普及水平,夯實校園足球推廣體系。繼續在校園足球普及工作上下更多苦功夫、真功夫、實功夫,一如既往地抓好小學、初中、高中至大學的普及工作,同時堅持普及與提高並重,普及重心逐步下移到幼兒園,開展以培養興趣為主的足球啟蒙教育,並完善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建設指導意見,在招生、教學、訓練、競賽和條件保障等方面重點統籌。制定統一的校園足球運動員註冊機制,引進國際足聯和社會力量,大力支持校園足球發展落後地區的均衡發展。未來五年,廣東要完成1500餘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創建。十年間,廣東省創建的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超過3000所,佔全省中小學總數20%以上。到2025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達到55%以上,中小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人數超過800萬人,學生運動能力和足球技戰術水平明顯提高,規則意識、意志品質、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顯著增強。
進一步提高校園足球競賽水平,做強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堅持普及與提高「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兩者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聯賽蓬勃發展,「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國際交流比賽」為一體的競賽選拔體系日臻完善,形成賽事豐富、賽制穩定和賽紀嚴明的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到2025年全省特色學校參加足球訓練及競賽的學生數佔全體學生的40%,各地市、縣(區)包括鄉鎮、學區均建立健全最佳陣容的銜接體系。進一步強化「教會、勤練、常賽」理念,通過練與賽提高競技水平。充分利用政府、社會各方人才和資源優勢,辦好辦優辦強「省長杯」等品牌足球賽事,培養更多更優足球競技和後備人才。同時強化校園足球科研體系。
進一步加強校園足球內外交流。充分利用廣東改革開放優勢,主動學習國外足球發展和治理的先進經驗。做好請進來、走出去的發展規劃,把優秀外籍足球教師請進來幫教帶訓,把優秀足球教師送出去學習取經,不斷豐富拓展眼界視野,切實提升廣東校園足球發展水平。
進一步提升校園足球師資水平。重視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積極遴選人員參加校園足球骨幹師資國家級培訓,繼續做好省、市兩級校園足球師資培訓。發揮高校專業人才優勢和智囊團作用,幫助中小學校提高足球教師的教學訓練水平,促進高校與所在地區的聯動發展。推進校園足球教學改革,形成健全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培養體系。
進一步加大校園足球融合力度,打造校園足球樣板體系。要從足球改革發展的全局出發,進一步把體教融合問題協調好、解決好、落實好。整合教育、體育、足協、職業俱樂部及國內外相關優質資源,加快推進國家級「滿天星」訓練營建設,著力實現「六高」,即落實高水平保障、配備高水平教練、實施高水平教學、開展高水平訓練、組織高水平競賽、強化高水平管理,示範引領校園足球工作全面提質增效。堅持全省一盤棋,深化體教融合體制機制,探索建立具有廣東特色的足球青訓之路,共同推進青少年足球發展。
進一步引領學校體育改革發展。校園足球是學校體育改革的突破口,不僅要把已經取得的成績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還要把校園足球工作作為推動整個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示範和引領工程,積極探索、形成經驗,逐步推進校園籃球、排球、遊泳、武術、冰雪、網球等項目特色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學校體育教育體系。
進一步濃厚校園足球氛圍。廣泛爭取社會各界支持,讓社會力量積極關心和幫助校園 足球改革發展,共同營造校園足球良好氛圍,形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指導、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新時代廣東特色校園足球發展的新模式,使廣東校園足球的改革發展取得更大進步。
廣東省校足辦相關負責人最後表示,校園足球改革發展是黨和國家領導高度關心、社會大眾密切關注、人民群眾渴望改變的一項改革試點工程。廣東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擔當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加快校園足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共同譜寫廣東校園足球改革發展新篇章。(轉自12月4日《中國體育報》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