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書推薦——讀《全球貿易摩擦與大國興衰》有感

2020-12-15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自從2018年7月,中美貿易摩擦陡然升級以後,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悄然展開,很多人都在試圖解讀這種不尋常的現象,並試圖把這個問題孤立起來看,其實大錯而特錯,所以,我向大家推薦此書——《全球貿易摩擦與大國興衰》。

本書以史為鑑,全面呈現大蕭條、美日、美蘇貿易戰和中美歷次貿易摩擦,總結美國發起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和資源戰的慣用手段,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貿易摩擦升級為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軍事危機的覆轍。

作者任澤平,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研究院院長,曾參與多個國家級重要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羅志恆,恆大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學博士,註冊會計師,兩人都稱得上又有理論,又具備實踐經驗的經濟專家。

任澤平

不過,初看此書,你會覺得書中表達的內容有些淺了。沒有高深的理論,也沒有賣弄文字功底,更像是一個個歷史事件的羅列。

可是,它卻實在是一本經濟學的科普讀物,就算你之前對經濟學一無所知,想要看懂當前美國在貿易戰中所採取的措施目的何在,只需要拿著這本書,與新聞上提及的事件一一對照,都不難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國面臨的困境與當前局勢相比,並沒有好多少,美蘇軍事爭霸、美日經濟爭霸、國內經濟滯脹、勞動年齡人口增速下降、美元信任危機……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進行下去,在當時實在看不出美國有任何不走向衰落的機會,可是,美國一方面發起「星球大戰計劃」,拖垮了蘇聯,一方面發起了旨在打壓日本的美日貿易戰、金融戰、經濟戰、科技戰,最終成功地走出困境,美國一路狂跌的股市也因此迎來新一輪的大漲。

雖然,也有人這樣總結,說美國之所以能擺脫那時的困境,主要是因為裡根政府「供給側改革」和沃爾克控制通脹,為美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蘇聯的失敗則是因為窮兵黷武忽視經濟基礎,日本過度依靠貨幣放水刺激而不是結構性改革。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如果不是在美國的步步緊逼下,這些弱點本不會對於蘇聯和日本產生那樣致命的影響,而美國在危機中所展現出的,極強的自我治療能力,也同樣值得借鑑和思考。

美、蘇、日三方在整個20世紀八十年代前後所面臨的挑戰和應對,都對中國具有重大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當前,中美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金融、科技、教育、高端製造等方面的差距,也要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優勢,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嚴峻性。面對內外部形勢,我們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推動改革開放,建設高水平的市場經濟和開放體制。

相關焦點

  • 「特別推薦」《全球貨幣政策與大國興衰》新書出爐!
    特別是在全球貿易摩擦,全球化面臨變局的今天。我常舉一個例子,海外研究者能寫出《鄧小平時代》,我們能不能寫出林肯時代?很多時候我們對其他國家的認識還停留在網際網路百科的層面,把每個國家臉譜化、形式化了,但實際情況可能遠非如此,甚至恰恰相反,那麼如果我們以此為基礎去做投資、研究政策就很可能出現偏差,比如本書的日本部分,大家細細讀來就會發現真實的日本有許多地方與我們的第一印象並不相同。
  • 初中讀後感範文:讀《如何再次拿起書》有感300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讀後感範文:讀《如何再次拿起書》有感3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在書中我與逝者重逢,在書中我預見未來之事,在書中有戰事紛爭,在書中有和平安定。萬物都隨時間腐化,星辰隕落,季節更替,一切繁華終歸塵土,然而上帝讓這一切在書中得以重現。」
  • 抗疫阻擊戰世界震蕩,上演大國興衰歷史活劇
    隨著抗擊新冠病毒阻擊戰在全世界範圍展開,抵禦災難力量薄弱的國家,紛紛把救助的希望投向中國,而傳統大國如俄羅斯則在確定自己大國的位置,令人失望的超級大國卻顯露出海盜文化的流氓底色,從傲慢與偏見,轉入慌亂與焦慮,由山姆大叔變為怨婦撒潑,大國興衰的活劇在2020年上演的劇情反轉
  • 謝茂松:疫情是大國文明興衰加速器,上次助推美國崛起,這次呢?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謝茂松】縱觀世界文明史,疫情尤其是大疫,往往成為大國興衰、文明興衰的加速器,興者愈興,衰者愈衰。而大的文明往往要有大國來代表與承載,大國興衰與文明興衰也往往相互伴隨、互為表裡。反之,當一個大國處於上升趨勢,疫情則成為大國上升的試金石,疫情激發了大國領導人、政府對於社會的強有力的組織動員能力,伴隨大國上升而出現的種種問題會在暴露中得到加速克服,整體上變得更強勁,內部更有社會凝聚力。疫情之後,大國及其文明會加快總體上升的速度。我們來看世界文明史上疫情加速大國、文明興衰的幾個經典案例。
  • 大國興衰:經濟、霸權與國際關係
    文/李伯重導致近代大國興衰最關鍵的一個原因是什麼?工業革命。在工業革命以前,雖然西方已經出現一些強國,彼此之間展開競爭,但彼此的國力相差並不懸殊,而到了工業革命時期,各個國家之間的距離就大大拉開了。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的大航海時代,導致歐洲商業資本主義的崛起,商業資本主義的崛起為工業革命鋪好了道路,終於在18世紀末揭開工業資本主義時代的序幕。
  • 世界讀書日在即,推薦十本好書陪你共度春光
    ,系統總結和權威解答「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如何應對全球之變、地區之變、中國之變等難題,並提出一系列創新理論和戰略對策。作者:王宏廣 等出版單位:華夏出版社【推薦理由】本書系統研究了兩千多年大國興衰、經濟起伏、技術更替的內在規律與現實邏輯,在國際上第一次提出了「第二經濟大國陷阱
  • 「源頭與活水」:讀朱熹的《觀書有感》,讓你明白的某些道理
    觀書有感作者/南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以前讀朱熹的《詩集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觀書有感》這首詩,因為每次讀時候總會把詩的最後兩句寫錯,常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成」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 我市舉辦第六期「泰山大講堂」 高飛受邀作「中美貿易摩擦」專題報告
    我市舉辦第六期「泰山大講堂」 高飛受邀作「中美貿易摩擦」專題報告 2019-10-28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鴉片戰爭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
    小到商人之間的競爭,大到國家層面的摩擦。十九世紀第一強國的榮耀,非英帝國莫屬,最盛時控制全球1/4的土地和人口。英帝國的強大秘訣是什麼?在於其「發家致富」的模式:作為當時世界上工業化最成熟的經濟體,英國從外部輸入廉價資源,並將大量工業品輸出,形成事實上的不等價交換。
  • 美媒:大流行病促使大國興衰進程加速
    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導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問題研究中心全球戰略計劃主任馬修·克勒尼希24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稱,大流行病會促使大國興衰進程加速。文章編譯如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美國肆虐,分析人士理所當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疫情可能造成的醫療和經濟影響上,但這一流行病已經在影響21世紀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發展:美中兩國之間的大國競爭。未來幾周,美國和中國誰能更好地應對疫情造成的衝擊可能會決定誰將在今後幾十年的國際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 高中讀後感:讀《皮囊》有感
    閱讀一本好書就像與高尚的人談話,喜歡蔡先生簡單而富含哲理的話語,字裡行間都傾注著對生活的思考,也讓我審視周圍的一切。書中描述了福建漁業小鎮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講述中闡述了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
  • 【原創】張春子:做好防範和應對「國際金融摩擦」的準備
    在後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大國之間的金融摩擦值得高度關注,要時刻為可能出現的國際金融摩擦或者稱為「金融戰」做好充分準備。同時,美國試圖推動全球高科技軍備競賽,拖垮中國的經濟潛能。  金融武器是美國稱霸世界的重要權杖。美國推行其經濟霸權主義戰略的主要工具就是作為「準國際貨幣」的美元。正如美國華裔金融家廖子光在其《金融戰爭:中國如何突破美元霸權》一書中所指出:「在美元霸權下,全球資本主義成為世界各經濟體臣服於美國經濟的工具;世界貿易現在是一種美國發行紙幣,世界上其他國家生產美元紙幣可購買產品的遊戲。
  •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皮囊》有感||作者:蔡小春 2020-05-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貿易摩擦升溫,對衝基金關注人民幣走勢
    這一趨勢已反映在4月9日人民幣中間價上。當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14,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188個基點,創過去兩周以來的最低值。「9日早盤詢價階段,不少報價行都調低了人民幣交易匯率,加之前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收盤價跌破6.30整數關口,增加了金融機構對人民幣的看跌氛圍。」一位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告訴記者。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書有感其二原文拼音版 觀書有感二朱熹注音版
    提起朱熹,大家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尤其是他所作的《觀書有感》,更是使我們受益匪淺。今天小編整理了《觀書有感·其二》的拼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書有感·其二》  宋·朱熹  zuó yè jiāng biān chūn shuǐ shēng,méng chōng jù jiàn yī máo qīng
  • 讀《紅色傳奇》有感
    讀《紅色傳奇》有感 www.gxbszx.gov.cn  2020-11-27 08:59  閱讀:346次  作者:谷宗華  編輯:班潔  來源:右江日報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 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CDF TALK|瑞·達利歐:1500年以來大國興衰趨勢之下,中美關係將何去...
    ■ 崛起中的大國對守成大國構成挑戰點擊查看大圖這是大國國力從公元1500年到現在的興衰。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最重要的一些大國的相對實力。紅線是中國,在明朝的時候達到高點,比當時的歐洲強很多。此後的一百年的時間,大英帝國處於主導地位。藍線代表美利堅帝國的崛起,我們可以看到它的上揚。進入二戰後,美國、英國是盟軍,同時崛起。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日、德這兩個大國崛起,又一次大戰發生。
  • 500年世界帝國興衰史:中國正在迅速崛起,沒有其他大國與之能比
    本文作者為橋水基金Ray Dalio 原文為《Chapter 3:The Big Cycles Over The Last 500 Years》Dalio提過衡量各國財富和國力的指數,由八個指標平均而得:1.教育;2.競爭力;3.科技水平;4.經濟產出;5.貿易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