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自從2018年7月,中美貿易摩擦陡然升級以後,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悄然展開,很多人都在試圖解讀這種不尋常的現象,並試圖把這個問題孤立起來看,其實大錯而特錯,所以,我向大家推薦此書——《全球貿易摩擦與大國興衰》。
本書以史為鑑,全面呈現大蕭條、美日、美蘇貿易戰和中美歷次貿易摩擦,總結美國發起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和資源戰的慣用手段,吸取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貿易摩擦升級為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軍事危機的覆轍。
作者任澤平,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研究院院長,曾參與多個國家級重要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羅志恆,恆大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學博士,註冊會計師,兩人都稱得上又有理論,又具備實踐經驗的經濟專家。
不過,初看此書,你會覺得書中表達的內容有些淺了。沒有高深的理論,也沒有賣弄文字功底,更像是一個個歷史事件的羅列。
可是,它卻實在是一本經濟學的科普讀物,就算你之前對經濟學一無所知,想要看懂當前美國在貿易戰中所採取的措施目的何在,只需要拿著這本書,與新聞上提及的事件一一對照,都不難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國面臨的困境與當前局勢相比,並沒有好多少,美蘇軍事爭霸、美日經濟爭霸、國內經濟滯脹、勞動年齡人口增速下降、美元信任危機……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進行下去,在當時實在看不出美國有任何不走向衰落的機會,可是,美國一方面發起「星球大戰計劃」,拖垮了蘇聯,一方面發起了旨在打壓日本的美日貿易戰、金融戰、經濟戰、科技戰,最終成功地走出困境,美國一路狂跌的股市也因此迎來新一輪的大漲。
雖然,也有人這樣總結,說美國之所以能擺脫那時的困境,主要是因為裡根政府「供給側改革」和沃爾克控制通脹,為美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蘇聯的失敗則是因為窮兵黷武忽視經濟基礎,日本過度依靠貨幣放水刺激而不是結構性改革。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如果不是在美國的步步緊逼下,這些弱點本不會對於蘇聯和日本產生那樣致命的影響,而美國在危機中所展現出的,極強的自我治療能力,也同樣值得借鑑和思考。
美、蘇、日三方在整個20世紀八十年代前後所面臨的挑戰和應對,都對中國具有重大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當前,中美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金融、科技、教育、高端製造等方面的差距,也要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優勢,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嚴峻性。面對內外部形勢,我們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力度、更大決心推動改革開放,建設高水平的市場經濟和開放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