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著朋友湊熱鬧,參加了她孩子幼兒園的感統訓練活動,我觀察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即有一大半的進入感統訓練室的孩子都是穿著厚襪子的。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媽媽或姥姥、奶奶帶來的,怕孩子的腳丫涼著,哪怕感統訓練室裡空調只開到29℃,而且都是軟墊子,也不願意讓孩子脫下襪子。
還有一小部分的家長,大多數都是男性家長對此不在意或感到不屑。有的覺得不能讓孩子太嬌氣,有些覺得穿襪子的根本就是在胡鬧,天兒那麼熱都恨不得光膀子了,還穿襪子不是折磨人嗎?
到底天熱能不能讓孩子光腳丫?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種"現象級"的育兒護理方式,我覺得非常值得認真探討一下,咱先不說男性家長和女性家長育兒理念上的差異,就純粹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孩子的小腳丫,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光。
不滿1歲的孩子:不建議光著腳
對於1歲以下的孩子來說,由於他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發育完善,加上這個年紀的孩子基本上都還沒學會走路,小腳丫產生的熱量是比較少的,容易涼著。所以為了預防孩子著涼感冒,建議還是要給孩子穿上襪子比較好。
附帶提醒一下家長:襪子的材質儘量選擇棉質的、透氣的,夏天怕孩子熱,儘量選擇薄一點的好了。
已經會走路的孩子:可適當光腳著地
而對於那些已經學會走路的孩子來說,如果氣溫不是特別低,天熱的時候家裡也沒開空調的話,這種情況可以讓孩子適當光著腳走路。
孩子的小腳丫長大的速度非常快,如果總是穿著襪子,雙腳便會受到束縛,而且腳丫有無數的神經觸點,光腳踩地也相當於是一種感統訓練,行走傳遞的神經信號,可以刺激孩子的身體和大腦快速發育。
了解到這些知識以後,家長再來回顧那天在幼兒園的感統訓練課程,估計就能理解帶隊老師的些許無奈了……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腳丫子可以光著,但是夏天再熱,孩子的有些身體部位還是很容易著涼的,具體"捂"哪裡,怎麼"捂",看下面:
1、肚子要捂好
天氣特別熱的時候,很多孩子就會學著家長"光膀子",或者晚上不願意蓋毯子睡覺,殊不知肚皮裡面緊挨著的就是脾胃,孩子的脾胃功能比較弱,特別受不了寒涼,"光膀子"和"不蓋被子"都太容易涼著孩子的脾胃了。
脾胃遭受寒涼,相當於"雪上加霜",很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導致孩子沒有食慾、免疫力降低,生長發育都受影響。
還有些孩子特別饞冷飲和冰淇淋,或者抱著半個冰鎮西瓜大快朵頤,這樣脾胃也是要遭罪的。家長要多盯著一點,儘量不要讓孩子吃寒涼、露肚子。實在是喝不慣溫白開水,也可以往裡邊加點甜蘇末,味道好、有營養,還能調理脾胃提升體質。
2、後背要捂好
孩子活動亂跳的、夏天又熱,很容易出大汗,尤其是後背,經常摸過去溼漉漉一大片,這個時候家長如果不注意給孩子換衣服,直接讓孩子吹風扇或空調,哪怕是自然風,都很有可能受涼感冒。
提醒家長還是很必要給孩子準備幾件吸汗速幹的運動衫,孩子活動玩耍前換上,運動之後及時換衣服或把汗擦乾,還有就是別急著吹風或喝水,這樣就不那麼容易著涼了。
回到今天的話題,孩子的腳丫是可以適當光著的,注意別被尖銳或粗糙的東西傷到就好,家長真正應該注意的是孩子的肚子和後背,這兩個部位可千萬要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