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種常見玩具很容易被當成飲料,誤服存在致命風險

2020-12-15 瀟湘晨報

有一種玩具應該很多人都玩過

叫水晶泥

可以反覆揉捏

變成不同形狀

但最近有網友發現

一些廠家將這種水晶泥

包裝成了飲料的樣子

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前幾日

廣州番禺的餘女士發現

5歲的女兒從大兒子書包裡

拿了瓶「可樂」出來玩

她仔細一看

這哪裡是可樂啊!

明明是一款非食用的玩具

餘女士:乍一看還以為是小罐裝的可樂,然後仔細一看是那個史萊姆,就是「水晶泥」,而且還寫著是非食用的。

外包裝連同裡面物質的顏色

都與真的可樂幾乎一模一樣

雖然標識上寫著

「無毒但不可食用」

「三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等

但家長還是擔心

年紀小的孩子根本不識字

萬一誤食,分分鐘中招!

此外,餘女士覺得很奇怪

既然不是食品為什麼非要用可樂的瓶子來裝?

餘女士:小孩子不是說你寫了「非食品」她就不會喝,她一看到這個瓶子,就可能習慣性地打開來喝的。

餘女士問了孩子才知道

這個玩具是12歲的大兒子

從培訓班老師那拿回來的

事後,培訓班老師也覺得不妥

向家長公開道歉

並表示不會再提供這種玩具

隨後記者在網購平臺上搜索「假水」

結果找到了同款水晶泥玩具

其中用各式飲料瓶做包裝的

竟然多達十幾種

而且部分店鋪月銷量過千

但在商品信息上

未標明生產廠家和製作配料

隨後,記者走訪了番禺區兩家文具店,發現有類似的雞尾酒和水果飲料瓶包裝的水晶泥在售,部分產品甚至沒有中文標識。

醫生介紹,這些水晶泥

一般是用硼砂和PVA膠水

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形成一種果凍狀的凝膠

而硼砂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質

被明令禁止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孩子們如果玩了這些玩具後

再用手觸摸口鼻

過量攝入的話可能會引起中毒

相關部門應加強監查力度

購物平臺也要負起責任

下架、處理市面上的三無產品

家長們則得多個心眼

別讓孩子接觸這類有害「玩具」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最新聞、廣州日報、哈爾濱廣播電視臺

【來源:生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佛山女童誤服降壓藥不幸身亡,家長千萬警惕!
    如果錯過最佳排出時間,待身體吸收後,很容易造成兒童肝腎功能,甚至神經系統的損害。  ②如果孩子誤服的是有腐蝕性的物品,家長不能亂催吐,此時可以給孩子喝一些雞蛋清或牛奶,保護孩子的胃黏膜。不管孩子誤服的是什麼,別擅自給孩子餵水,避免加重二次傷害。
  • 警惕!家長注意啦,小孩子的這種網紅玩具可能存在危險
    警惕!家長注意啦,小孩子的這種網紅玩具可能存在危險 概述 近年來, 兒童平衡車
  • 「水晶寶寶」不是玩具,長沙三歲男童誤服中毒!
    洪智文 符晴 丨 文陳穎 丨 編李晶 丨 審8月6日下午,3歲男童明明(化名)不慎將哥哥買回來的「水晶寶寶」當成小糖豆最近,這種外表似玻璃彈珠、五顏六色、晶瑩剔透、名為「水晶寶寶」的玩具在孩子們中很受歡迎,玩具雖漂亮,但是危險性卻被不少家長忽視了。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科進入暑期之後連續收治了十餘例誤食水晶寶寶導致中毒的案例。
  • 致命「假水」 - 中國經濟網
    家中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對於水晶泥、滑滑泥這種兒童玩具並不陌生。它是一種可以像水一樣流動的膠狀體,因為能反覆揉捏還不粘手,很受孩子們喜歡。最近,記者發現,省城不少玩具店內在售的這種水晶泥,被裝進包裝成飲料形狀的瓶子裡,從顏色到外表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不少網店更是將其稱之為「假水」,專門出售給學齡前兒童。
  • 常見這些「迷魂藥」,千萬要警惕!
    有不少種類,而一旦誤服了這些藥物,後果也是極其嚴重的。一、常見的種類有:1、鎮靜劑服用之後,大腦的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不僅是讓人意識變得不清,容易沉睡,還會導致行動能力喪失。甚至有的鎮靜劑會讓人進入不易叫醒的深睡眠狀態,短時間內無法清醒。
  • 這種看似飲料的「假水」,很受孩子歡迎
    水晶泥產品,摸起來有點像果凍,具有很強的拉伸力,是一款在小學生中很流行的「網紅」玩具。不過,有廠家將這種水晶泥包裝成飲料形狀,幾乎以假亂真。這樣的「史萊姆假水」在杭州兒童市場流通,是否安全?記者做了一番調查。
  • 女童誤服降壓藥不幸身亡……如何處理孩子誤服藥物?記住這3點
    如何預防孩子誤服藥物?豆苗媽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如何應對孩子誤服藥物? 1 冷靜下來 家長發現孩子誤服藥物後,首先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打罵孩子。
  • 新奇「泥」玩具存在誤食中毒風險,家裡有這些危險玩具趕緊扔掉!
    而此類玩具也是名稱多樣,其中以「水晶泥」、「史萊姆」最為常見。根據商家發布的介紹視頻,這種類似果凍的膠狀玩具五顏六色,並且觸感柔軟,可以搓揉拉伸,插上吸管還可吹泡泡。有廣州的家長表示,也曾經在網上為孩子購買「泥」類玩具。
  • 廈門1歲半男童誤服降壓藥心率快速下降,送醫院緊急洗胃!兒科專家...
    倍他樂克,即美託洛爾是一種常見的降壓藥,屬於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兒童誤服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和呼吸抑制,主要症狀有心動過緩、I-III度房室傳導阻滯、心搏停止、血壓下降、外周循環灌注不良、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呼吸抑制和窒息,其他包括疲乏、精神錯亂、神智喪失、頻繁震顫、支氣管痙攣、噁心、嘔吐、低血糖、高血糖、高鉀血症等
  • 2歲女童誤服降壓藥搶救無效,降壓藥為何造成如此嚴重後果
    近期孩子誤服大人藥物的意外事件頻發,就在11月13日廣東一個2歲的女孩又因為誤服了奶奶的半瓶降壓藥出現休克、心跳驟停被送醫急救,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孩子因為服用量過大導致搶救無效死亡。為什麼誤服降壓藥會造成這麼嚴重後果?
  • 常見「危險玩具」有哪些?中消協發布兒童玩具消費警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6日訊 近年來,「危險玩具」傷童的案例時有發生,給許多家庭帶來巨大傷痛。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邀請全國玩具標準化委員會秘書處的專家對常見的「危險玩具」造成的傷害進行了分析、梳理,最常見的危險玩具傷害是機械物理傷害、化學傷害、以及誤玩非玩具產品造成的傷害。
  • 警惕!這種「指尖陀螺」玩具危險 多國已下架
    據美國媒體報導,繼亞馬遜全站下架星狀指尖陀螺之後,近期德國官方欲銷毀35噸指尖陀螺,多批來自中國,原因是這些產品存在安全風險,並且缺乏使用說明和製造商信息。這個看起來無害的小玩意兒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並且已經發生了吞咽事件。  指尖陀螺由美國興起進而風靡全球,這一玩具能置於指尖,並運用手指撥動使軸片轉動,從而使陀螺在手指上空轉,宣稱可以紓解焦慮及令人集中思緒。
  • 誤服磁力珠後果嚴重只能開腹!網紅玩具是神器還是「坑娃利器」
    磁力球、水晶泥、彈力軟軸桌球……隨著暑期的到來,一些「網紅」玩具成為了孩子們宅家娛樂的放鬆「神器」。然而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一些「網紅」玩具存在安全隱患,有些甚至是「三無產品」。此外,電商平臺中一些「網紅」玩具,如磁力珠、彈力軟軸桌球的購買網頁上也沒有任何有關潛在風險的提示。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張成曄表示,誤服磁力珠來就診的患兒不在少數,主要在1-14歲,如果吞下兩顆以上就會造成珠子在體內的吸附,後果嚴重,只能進行開腹手術。
  • 2歲男童喝「飲料」被搶救26天!這幾樣容易誤食又要命的東西,你家...
    此外,還有家長有用廢舊飲料瓶盛裝消毒水、農藥等的習慣,這個更是危險。◆ 騙孩子藥是糖誰小時候沒偷吃過家裡的零食呢?當大人不允許,自己又非常想吃的時候,不少孩子都會選擇偷吃。當你告訴孩子藥是糖的時候,年紀小的孩子,真的會信以為真。
  • 警惕!這七類玩具看起來無害,卻對孩子有「致命」危險
    各種各樣的玩具湧入市場,成為每個孩子的家中必備。 但是有些玩具對於孩子來說卻有「致命」的危險! 軟泥玩具 深圳消費者委員會曾發布了一份關於市面上所售17款軟泥玩具的檢測報告,檢測結果顯示這17款玩具中有13款所含硼元素超標。
  • 新型玩具磁力泥風險調查!存在損傷兒童消化道的風險隱患!
    ,結果發現,採樣的19批次磁力泥全都被檢出磁通量不符合標準,存在損傷兒童消化道的風險。除了年齡、警示說明缺失,這次風險監測還發現有12批次磁力泥找不到產品名稱、產品標準編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等信息,屬於三無產品。小零件存在嗆噎、窒息、化學傷害等危險,是最常見的玩具危害之一。
  • 把霰彈槍當成玩具 女孩體內被射90多顆鋼珠彈且有癱瘓危險
    延伸閱讀中消協發布兒童玩具消費警示 警惕五類危險玩具中消協此次邀請全國玩具標準化委員會秘書處專家對常見的「危險玩具」造成的傷害進行了分析、梳理,發現最常見的危險玩具傷害是機械物理傷害、化學傷害以及誤玩非玩具產品造成的傷害。
  • 塑料中常見的7類化學物質,增加癌症、糖尿病、不孕不育等疾病風險
    3.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鄰苯二甲酸酯是廣泛用於生產或促進柔韌性、降低塑料脆性的化學添加劑,在醫療和建築產品中用作增塑劑,在個人護理產品中用作基質和溶劑,在藥物和膳食補充劑、食品和飲料包裝以及兒童玩具中用作填料。
  • 家長警惕!這種「有毒玩具」潛入每個家庭,很多孩子都深受其害
    玩具是孩子們的最愛,但是有些玩具並不適合孩子們玩,因為玩具中有著很多的安全隱患,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影響。之前我的小侄子就特別喜歡玩玩具,尤其是那種水晶泥,更是每天都要買上一包,但是後來我家裡人才知道,這種水晶泥中有很多的「硼元素」,而這種元素對孩子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