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百年巨匠 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

2020-12-12 中華網

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詞

故宮,是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公認的全球最頂級的文化藝術殿堂,是中華民族藝術文化的最高象徵。2020年將迎來故宮600歲誕辰紀念,六百年是故宮的六百年,更是中國的六百年。國之盛世,無不激蕩著民族復興的自豪,值此故宮600周年之際,9月15日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先生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寫了「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的題詞。據悉:「故宮600年慶祝活動組委會」日前發布了「藝術名家對行斌作品的點評總結」點評詞。特授予先生「中國文化 百年巨匠」榮譽稱號。並發布了「百年文化巨匠——行斌」評鑑詞和「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紀念幣。

行派『一線潮狂草』」:【《宋·周敦頤·愛蓮說》並釋解】橫幛(144cm×458cm)

釋文:

愛蓮說 宋/周敦頤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戊戌立秋日過會,茶餘午後,趁著雅興,與眾賓友蓮池閒步亦共品周敦頤『愛蓮說』,別一番……「出淤泥而不染」之此中意味也。豈止人品?就我們中:苦心於中國書畫巔峰之登攀者更關乎——「道」之藝術命題也。行斌

如是文化盛事正值中國人民初步戰勝『新冠肺炎疫情』勝利,整個中華民族,上下一心。各行各業,興欣在旺的2020,特別在這「詩意中秋 美麗中國」「國慶佳節 普天同慶」之「十月一雙節合一」前夕獲此殊榮,不僅是對行斌先生的莫大榮譽,而且在中國書法篆刻上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故宮六百年大型紀念活動組委會發布的「藝術名家對行斌書法的點評詞」

紫禁城與『書聖』的世紀淵源

眾所周知,在中國藝術史(特別是近代美術史)上唯有紫禁城與『書聖』有著割捨不開的淵源:不管是《唐人摹本蘭亭序》、《定武本蘭亭序》特別是被乾隆皇帝視為「書法生命」的「三希堂法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以及懷素的《自敘貼》和張旭的《古詩四貼》及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黃州寒食詩》貼等都是紫禁城的……2014年12月,故宮博物院經過專家學者反覆論證,於當年的12月特地精選並編纂了以『偉大的行斌書法』為主題的「行斌、懷素、米芾、王羲之、啟功」6人經典合輯:《歷代名家書法》三萬冊在世界進行了首發。書中刊發了行斌的篆刻作品8方(皆7cm左右見方)和篆刻印屏作品《屈原·橘頌詩》(80cm×20cm);行斌的:行派一線潮狂草:【《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並開語】(350×75×6)、行派一線潮狂草:【《唐·李太白·草書歌行》並後記】(1100cm×150cm)、和行派一線潮狂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並解讀】(1250cm×150cm)以及榜書兩幅和榜書詩聯等,並特別將先生的【《唐·韓愈·石鼓歌 ——大篆筆意書藤篆也】(八尺)扇作作為封面。

9月15日行斌先生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寫了「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的題詞。(4尺整張)

書中發表了著名的「一代書聖柔而『陽剛正大』之書風——行派『一線潮狂草』欣賞」的書(史)評。文中高度評價了先生開創的「行派『一線潮狂草』」正以其奔放縱逸、雷霆萬鈞、雄強狂放,變化莫測,妙絕古今的氣派,張揚著我們蒸蒸日上的盛世中國的時代精神!她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種:真正充滿「將21世紀的中國書法推向書法史的頂峰」之藝術創造力和藐視東洋和前人書法審美的人格魅力!同時還發表了歐陽中石先生的著名書法論評——《正論「一代書聖——行斌」》。首發就震驚了世界,得到了令人意象不到的一片讚嘆……面對不絕於耳的敬佩和讚揚,時至今日故宮還不斷接到世界各地……以及,就此,世界吉尼斯特於2015年一月特授予:「行斌、達文西、梵谷和畢卡索」4位藝術家「世界藝術巨匠」榮譽稱號(並頒發了獎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貢獻獎文化藝術類評審委員會」和「中國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評定中心」聯合授予先生「人類貢獻獎文化藝術類金獎」;同時中國人民傑出藝術家評審委員會經:初評篩選——專家評分——委員會成員投票——委員會綜合審核評定的嚴格過程特授予先生「中國人民傑出藝術家」榮譽稱號。如是云云,我們倍感偉大的行派書法、篆刻藝術的世紀震撼!平心而論,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在中外藝術史上,是一個巨大的存在!正如中國新聞聯播的《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書聖精神——國寶藝術大師行斌致敬祖國最可愛的人》報導中所指出:「偉大的書聖、印聖不是呼喚出來的,也不是憑空產生出來的。他是我們偉大時代所特有的文化情勢、及其境遇的產物!故宮博物院的《大美中國 紫禁之巔——中國傳世藝術名家》新聞詞如是說:……他的藝術深深地根植於我們中華民族及其博大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書法、篆刻『藝術及圖式』,不僅已成為書法(篆刻)傳統的永恆象徵,而且更以其對書法(篆刻)史的創造性轉換,使他真正成為彪炳書法(篆刻)史的偉大書家。」

行派篆刻(印屏):《金石造像頌鄧公》(300cm×120cm)

釋文:(從右至左)

我們的總設計師【(附邊款)12cm×7cm】(1992年刻)實事求是【7.8cm×7.8cm(附邊款)】發展是硬道理【10.5cm×10.5cm】(1992年刻)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12cm×12cm(附邊款)】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9.5cm×9.5cm(附邊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2.5cm×12.5cm(附邊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2.5cm×12.5cm(附邊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3cm×12.5cm(附邊款)】科教興國12cm×12.5cm(附邊款)和平統一【12.5cm×12.5cm(附邊款)】【12.5cm×12.5cm(附邊款)】

而早在八十年代: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先生就與故宮結下了深深的藝術大緣。1989年初春,儘管還『冷風』嗖嗖……但對於行斌先生的藝術生涯來說可真是極不平凡:在一代國畫大師,時任榮寶齋顧問的董壽平和國學大師、書壇巨星啟功先生(剛從日本回國)的親切關懷下,由榮寶齋和中國書畫家協會(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前身)中國書畫研究會(社)中國書畫學會等主辦的行斌的「醜石書畫篆刻藝術展」(註:醜石乃行斌先生筆名)先後如期在榮寶齋二樓南大廳和中國美術館及香港國際畫廊展出:然就在他於北京辦展覽間隙,啟功先生曾幾度引薦並陪同先生於榮寶齋、故宮、中國美術館(特別是故宮)……在大師前輩引導下,親眼賞閱歷代名家精品,特別是啟功先生幾度陪同先生於故宮,零距離品鑑故宮所藏曆古至今的中國書畫精品的真跡使他……厚積頓化,境界升華。不僅書畫大進,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創舉』,全身心地浸淫於中國詩、書、畫、篆刻的巔峰求索及其「篆刻印屏」以及由此而派生的「金石造像畫」畫種的獨造之中。他說:就篆刻而言:除了『印作』本身的創作外,如何推陳出新地從根本上改變篆刻為俗稱的「雕蟲小技」的陳俗偏見,還東方明珠——篆刻藝術以『與其他姊妹藝術同等地位』之本來面目。

行派篆刻(印屏):《金石造像頌鄧公》作品中:巨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2.5cm×12.5cm(附邊款)】

他在反覆研究了中國歷代藝術家的審美方式以及東方傳統的審美習慣,特別是在北京舉辦展覽期間親眼看到的榮寶齋、故宮、中國美術館,特別是故宮等所藏曆古至今的中國書畫精品的真跡中,由於歲月及時代的變遷,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留下的歷史痕跡:大小、輕重、風格各異的各式朱紅豔麗的諸如:「三希堂精鑑璽」、「御覽之寶」、以及「精藏」之類的璽、印猶如眾星麗天般自然撒落於各式題跋、詩款、鑑跋特別是書畫之間……如是一切,在先生眼裡已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精鑑璽」、「印記」之類的信物……而是按照自然法則,於不經意中天然形成的勝似「書畫本身」的天然印屏!然這(原創美)正是先生所苦苦尋覓和追求的!這種『印屏美的發現』不僅使先生積澱多年的藝術理念受到了衝撞,同時也使他非常驚喜!……就是這種「驚喜」,才激發了他對「印屏美」的探索和創造的興趣!行斌先生說:「中國古代的藝術家雖將詩歌、繪畫和篆刻一起組成堪稱中國三絕的獨特而完美的繪畫布局(畫屏),開創了融詩、書、畫、印於一屏,追求『寫意』和『形神皆備』的傳統。但這其中書畫、詩文是主體,而篆刻僅作為『點睛』之類的點綴,僅此而已!而我偏要大膽地在東方藝術之長河中,試圖『本末倒置』地集書畫、詩文、篆刻的精華之大成,一改傳統,獨闢一徑,自成一格。……」經過苦苦求索,終於實現了他那以金石篆刻為主(唱主角),詩書畫並舉(作配角)的前無古人的「『篆刻』印屏」創作新領域!

行派篆刻『印屏』:《孔子·大同說》(30cm×70cm)

【篆刻釋文:(自右至左)】「(1)大道之行也,(2)天下為公。(3)選賢與能,(4)講信修睦,(5)故人不獨親其親,(6)不獨子其子;(7)使老有所終,(8)壯有所用,(9)幼有所長,(10)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11)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

書聖印聖題詞,紀念故宮600歲

但說今年——2020,整個中華大地,東西南北中…大事、喜事…其中,中國故宮為喜迎故宮六百年,特在「我國初步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用「微信的形式」隆重舉辦了「慶祝故宮六百年」——《大美中國 紫禁之巔》大型活動。並隆重推出了「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根植於我們中華民族及其博大的文化土壤中」圖文相印板塊引人入勝……也真正引起了中外書畫史學界、特別是書法藝術界的高度關注:故宮博物院的《大美中國 紫禁之巔——中國傳世藝術名家》新聞詞如是說:……謹此,我們特別隆重推舉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及其藝術,並以此共品和見證故宮600年的榮耀,共享這場文化盛宴。就在「雙十節」前夕的9月15日,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先生又應邀為故宮600周年題寫了「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的題詞。著名書法家、文物鑑賞家、故宮博物院院長(原)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先生也向世人發布了「行斌先生的書法造詣足以代表當代書法界最高水準,難能可貴,他的作品以後將成為故宮博物院『座上賓』,將永久收藏展覽,可謂當代一代書法大家。行斌其書法作品在故宮的展出定能夠使故宮博物院蓬蓽生輝」的點評。可以肯定: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先生與故宮的「2020互動」,不僅永遠銘記於紫禁城600周年,而且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

行派「篆刻印屏」作品:《金石造像——頌奧運》(四尺整張)

《金石造像——頌奧運》欣賞

行斌的篆刻『印屏』」的開創是前無古人的!它是先生為「:實現篆刻能為『全人類通讀』」之藝術理念而……。在著名的《金石造像——頌奧運》(四尺整張)作品中:四方(20×20cm)朱紅色巨印:「和平、友誼、進步。」、「以人為本,大眾參與。」、「更高、更快、更強。」、「公開、公正、公平。」與『同刊於石』的四方黑色款識(邊款)交相輝映,自然散布於:以奧林匹克會徽---『五環』為主題而精心創作,且設色典雅的「行派『金石造像畫』」——《同在五環下》作品[即:具有『金石味』之『中國漢畫像式風格』的金石造像畫]之間。……該作以其『驚世』的東方神韻被當年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稱作「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最美的藝術作品之一」。它是——以『彰顯篆刻』內涵為目的,將篆刻、篆刻款識(邊款)、『金石造像畫』及詩文、書法並用,互為印證,合而為一,並以其結合在一起的力度,耳目並用般讓爭賞者領略那僅靠『篆刻本身』所無法解讀的『篆刻交響詩』!也是先生:「藝術源於自然,又復歸自然」之「藝術意境之極境」在「篆刻獨造領域」的一個藝術再現。【註:作品中四方紅色巨印下的「四塊(黑色)邊款」中先生對奧林匹克的「宗旨、體育實質、進取精神、法治原則」用最新版的『國際奧委會章程』做了具體刊釋】

作為偉大的書聖,行斌先生在詩、書、畫、印的造詣堪稱四絕,特別是「偉大的書聖和偉大的印聖」之藝術及其偉大的書法精神,早已是中外書畫史學界、藝術界盛讚不衰的熱門話題。而早在1986年他就應邀代表中國參加中日第二回蘭亭筆會,是此次筆會中年齡最年青的一位。其書、畫、篆刻曾多次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諸如:(法國)中國青年畫展、14屆世界美術博覽會……並獲(日本)「第三屆中日水墨畫聯展(獲特別優秀獎)1999日本書人會所第23回國際親善書畫展最高獎___文部大臣獎以及中日美術交流協會1988年特別優秀獎……為中國贏得了榮譽!歐陽中石先生在他的著名書法論評——《正論「一代書聖——行斌」》中指出:「……他(行斌)是書法史上真正實現了不受書體(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包括甲骨、鐘鼎、秦篆】、……行)、尺幅形式及大小等的約束,不論小幅短札或立軸、或橫幛、或扇面、或……,徹底打破了千年以來真、草、隸、篆及其狂草書法創作的『禁格』和『法界森嚴』,特別將狂草書法及篆刻的獨造推向了一個近極的,貫以巨幅大幛的,氣勢奪人的……全新境界。他是書法史上真正從書法藝術的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他更以其爐火純青和登峰造極的境界真正成就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峰。……」品讀歐陽中石教授的書法論評,再縱觀漫長的中國書法史,我們驚奇地看到:行斌書法不僅在『造法』的積古開新上橫貫千古,而且其形式和內涵上的獨造更是曠古的。

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真正開一代書風的「行派『一線潮狂草』」,被譽為「是盛世中國奉獻給中國書法史的一份『最厚重的禮物』!」「……它不僅為「狂草的創作」開啟了一扇『法門』,而且真正實現了「行派『一線潮狂草』」橫貫魏、晉、唐……的「時代性突破」!被譽為:「……行斌後千年無人可逾越!它是懷素後1200多年,狂草書法創作的又一高峰……」!

身為偉大的書聖,行斌先生的楷書造詣也頗具風採。他的《蘇軾·留侯論》的正楷立軸(長:8尺)即有鍾、王之意,更有對唐楷、魏碑的深悟,通篇文字結體大小自如,灑落隨韻。書寫一氣呵成,用筆流暢但又凝重,起筆收筆和提按頓挫有斬釘截鐵之感,流暢之中又瀰漫著濃厚的金石氣息。是的,他的正楷之最大優勢就在於不落俗套,脫巾獨步!也有人認為:他的楷書與他篆刻邊款的單刀頓切、筆意豪放、清淳雅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楷法,一些權威媒體如此評價:「楷法蕩魄,靜氣逼人,晉風颼颼,真正難得一見的好楷書。」「……這件楷書的價值在於:使傳統楷法的線條和結構模式有了質的變化。筆法多用篆法,改變了一般寫楷書偏重於提按的習慣。線條中截圓滿雄厚,是唐以後楷書家不可企及的!特別是結構充滿了篆隸的質樸和魏碑俊厚洞達之氣。這也只有這位篆刻大師才能達到。」【註:本段文字快照於《盛世收藏》網】

篆刻釋文:(自左至右)

乳臭未盡之人(子璽0.9×0.9cm)祖籍長安終南山下(子璽:附邊款:紅白相生乃璽印布白之道也,此印得之0.9×0.9cm)肖形印——弈鞠圖(4.3×4.3cm)【附邊款:刻於中國足球甲A聯賽之際……】邊愷之璽(璽印1.8×1.6cm)肖形丙子鼠(3×3cm)臺育隴印(璽印3.3×3.3cm)泉石私印(2.6×2.5cm)初生牛兒不畏虎(子璽0.9×0.9cm)【附邊款:元朱文宜細宜工。然細則易弱,工則易板。何以得到醇雅寧靜之藝術效果?餘在線條之變化,刀法之錘鍊,文字之修養上有所感悟。何如?請指正之……】臺育隴印(璽印3.3×3.3cm)郭興智(子璽1.2×1.2cm)全文印《趙樸老·為西泠印社題詩》【附邊款:「西泠諸子多錚錚,不襲古貌取其神。摒除奇巧重風貌,待看推陳以出新。」】)實事求是【7.8cm×7.8cm(附邊款)】劉明星(3.6×3.6cm)肖形猴王(5×5cm)徘徊於秦磚漢瓦商卜周鼎之間不知去向【1.5X1.5CM附邊款】癸酉(0.8×1.6cm)發展是硬道理【10.5cm×10.5cm(附邊款)】(1992年刻)

行斌獨創的『行派藤篆』和『行派草篆』兩種篆書書體,被譽為是書法藝術史上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合璧的經典!他獨造的:「金石造像畫」畫種(具有『金石味』的西洋具像式和中國漢畫像式兩種風格)、及其獨特之「篆刻『印屏』」在中外書畫史學界、藝術界享有廣泛高度讚譽,並載入藝術史冊。而這些都集中在先生一人身上,就不能不讓中國乃至世界為之驚嘆!

當然,作為偉大的印聖,卓越的金石造詣及其『一路從古走來』的……以及堅實而深厚的詩、書、畫、國學及傳統文化根基作保障……故而在篆刻創作上,不論從刀法的『一任自然』,還是到章法的『大疏大密』與『大實大虛』的相悟相生,直至開拓出極具「『行派』面目」的篆刻藝術風格。這其中在『膽敢獨造』上是直造千古的!有評論指出:70——80年代,他縱觀秦漢以來金石善本,先是多年如一日地臨習漢印(多在磚上刻)……繼而又是多年如一日地在漢印與古璽中尋找突破口……。而眾所周知的是:行斌篆刻進入成熟和創新,是自80年代後。他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詩、書、畫和傳統文化的堅實根基以及多年來用近數千方磚塊、石頭上練就的『較硬的手底工夫』和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在對秦漢印蛻、戰國古璽、宋抑、元朱及歷代銅鏡,金石碑版等傳統經典深入刻苦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變通古今、取其巧妙,避開習氣、取其質樸,摒除粗劣……在古意和今意、文人氣與工匠氣等諸多矛盾中尋求統一。形成了他粗獷渾厚、刀痕斑駁,雄健率真,險峻自然的「大寫意型」印風:大至20公分見方的巨印,小至不足1釐米的子璽,方方布局疏密有致,筆意雄渾奔放,用刀剛健潑辣,每每治印信手隨筆(刀),粗放斑駁,看似衝、切、頓、挫隨意,但巧意匠心卻隱居其中,更見印面燦爛石花,磊磊落落,生機蓬勃,增添著隨意鑿成的風格。而到了90年代後期,他的「篆刻語言」開始了全新的詩意化開拓時期。

《唐·韓愈·石鼓歌》——大篆筆意書藤篆也(八尺)

釋文: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於岐陽騁雄俊,萬裡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鹹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嗟餘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大廈深簷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時在壬午三月行斌書篆於醜石齋

如今其篆刻已成功地將其『行派藤篆』篆法與《天發神讖碑》以及魏碑中的《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題記》、《雲陽伯鄭長酞亡父母造像題記》的布陣、用筆及刀法等熔成一體,並在此基礎上,挹取秦代權量、漢魏六朝磚甓意趣於一堂,使『行派篆刻』生面別開,獨樹一幟!實為極具開拓意義的偉大之舉。莊子曰:「既雕既琢,復歸於樸」。讓我們吟著古人的名言,來親身感受一次——『行派篆刻』新作之『此中滋味』吧:篆刻新作:「澄澈萬古厚積秀」【(13.8×16.8cm)行斌詩句】和「醜石弈千古,『行派』斂厚積。開山造大美,啟後萬戶林。」【(15×15cm)行斌詩:《行派吟》】。明眼人一看便會感知:……既:極具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又「痛快爽利」。同時又「自古無此面目」!他說:「『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篆刻要有自己的風格,首先書法要有自己的風格!……歷史上,凡開一代篆刻宗派的大家,皆一代名書家、畫家和詩人……。」他又說:「真正『自具面目』的篆刻大家的『印』,如同『莊主坐堂,面目曠古』!而時下『潮流派』」的『印』如同『無家遊民,面目散淡無從』!假如我們從一代大家齊白石50年代後所刻大量印作中隨意拿任何一方印,都能感受到大師那『痛快爽利』的『白石面目』——渾厚蒼勁、生辣樸茂的篆刻氣息和他由《三公山》及《天發神讖碑》等演化而生的氣勢雄偉,既有秦漢人的雄強樸厚,又有現代人以古為今的生氣的『篆書書法氣息』是互為印證的!而假如你在時下的一些展覽中拿出一些『入展甚至獲大奬的『潮流派』的『印作』就不會有這樣的感受了!因為當下的許多印人就根本不會寫篆書!是東拚西湊『做作』的。如果讓他再拿出『另外一方印』,就不會有『如此面目』了。至於風格就更是……因為『潮流派』」浮澡成風,把入展、獲獎和投其「評委」所好作為藝術的目標,追求視覺的刺激與感官的悅目,使篆刻創作流於形式,……他們忽略甚至對中國藝術內核的要素——傳統的中國文化,特別是詩、書、畫等對「篆刻的根本作用」是否定的!——因為他們最怕、當然也『無心』和『無力』馱負千年積澱的優秀的人文精神的……就更不知「書從印入,印從書出」之……。多年來,行斌先生始終把啟功大師贈於他的「雅的境界是從厚學中得來的」。堅信「成就就是人品學養的匯聚」始終把讀萬卷書和把書畫篆刻、詩文作為內養修心的手段。正確地把握自己,不趨時、不盲從、甘於寂寞,堅定地走經典大道是行斌成長為一代偉大印聖的根本所在!

行派一線潮狂草:【《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並開語】(350×75×6)

釋文:

《春江花月夜》——大唐詩人:張若虛詩抄。行斌書並記於庚寅。

開語:中國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之「曲名」可謂改了千年,最終還是以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之「詩名」而。這或許是因為『此曲』悠揚委婉的旋律與『此詩』清澄窅遠的藝術境界相為一體之……。而詩中傷感之情的流(一)露反倒增添了些許「『飛白』之『書情』」……如是一切,恰與「行派——狂草書法之『造景(境)之旨』」相拍和。故飛白狂草圖之於中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二)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如上,我們品賞了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先生為故宮600周年題寫的「喜迎故宮六百年 眾星捧月共此時」題詞;「故宮600年慶祝活動組委會」發布的「藝術名家對行斌作品的點評總結」點評詞。並特授予先生「中國文化 百年巨匠」榮譽稱號,發布了「百年文化巨匠——行斌」評鑑詞。如此品書賞評不僅使人養眼悅心,而且仿佛把人引入雲間霧裡的感受了一回:作為偉大的書聖、印聖的行斌『偉大的人格魅力』!他是真正意義上以國學大家的『境界』和詩人的『情懷』以及政治家的睿智遠慮,攀沿於歷古至今「藝術大師」們的成功之道而『全面的修養自我』和『全面的創造自我』的……。是詩、書、畫、印相悟相生『合而化之』的結果!我們說先生的偉大,不僅取決於他「致廣大、盡精微」的大美境界,而且更在於他歷史而唯物的『直越雷池的治書境界』:當然,中外藝術界普遍公認的他的真正與偉大,還取決於他偉大的「『大藝術觀、藝術大國』思想」指導下的「藝術創造精神」及其「不僅為往聖繼絕學,而且以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的『大手筆』為中國藝術造新法、開絕學」之偉大之舉!我們看到:他不僅把中國書法篆刻(包括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行)藝術開江到一種「互為營養,雜糅相嵴的全新境界」,創造出了令中國藝術耳目一新的行派藤篆(包括藤篆印)和行派草篆(包括草篆印);對中國書法(包括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及其甲骨、鐘鼎、秦篆、行)用詩、書、畫、印,特別是中國哲學的『綜合思維和眼光』進行了全新的『靈根再造』;創造性地用「詩境及其『詩的語言』」對中國書法(包括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行)、篆刻進行『體系性』創造(作)和詮釋的先河。……就以先生『為往聖繼絕學』來說吧:首先是他歷史而唯物的『直越雷池的治書境界』:也因此,我們會在他的書法中看到:即吸收了『二王』「絞轉筆法」和「(時而是『王羲之書』之)不急不迫的『運(行)筆」的優點,時而……。但又對歷史上被人認為「王書過於姿媚而少雄壯之氣」以及「由於思想方法和認識上的局限招致缺乏民族氣節」等等……打破和革故了『王羲之書』所淡出的「有女郎才,而無丈夫氣」(唐·張懷瓘評王羲之)……以及「……古來草聖無不知,豈不知右軍與獻之,雖有壯麗之骨,恨無狂逸之姿。」(唐·任華詩)之弊……包括歷史上著名的如:祝允明狂而不肆……雖狂但乏神無勢,缺少發乎情性的神採氣韻……等等,他還對歷代書家因使才而時入輕薄,求端莊卻入板滯之弊進行了大膽的革造。我們可從他的書法:無論是「行派『一線潮狂草』」還是行、楷書或篆書,用筆之從容,筆端變化之豐富中明顯的看到:(比如他的『一線潮狂草』)不僅比懷素筆下多致,而且不急不迫,不僅沒有懷素由於用筆瘦硬,純用中鋒,而表現出的起伏提按變化不大和只顧用筆迅疾而造成的輕重緩急無甚變化……之弊。又融入了畫意意象美和他獨到的『印章的單刀直入式』簡潔為上的明快與……直至以虛勝實,以一當十之篆刻布陣之法。他還總結了歷代草書大家轉折處太猛、不自然,或章法考慮太多和過於求變化而失氣韻,以及王鐸草書的行距疏空,字距茂密,使狂草書法的「情感容量」趨於『欣賞乏味』和墨法上雖「數百年仍見潤澤」但忽視了「流於造作」等不意垢跡……

……鑑於行斌先生對中國書法篆刻藝術的偉大貢獻,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於公元二零一五年,作出了《一代書聖、印聖行斌》的隆重推舉。(全文如下):

寫意國畫:《巔峰覽勝圖》(103×35cm)

詩跋云:

巔峰一覽眾山小,哪能高處不勝寒?縱使雨打風吹去,直造大美給人間。戊戌之秋,餘於終南山之大峪觀山賞水,忽憶三十五年前與海粟大師在西海門……興而信筆作此,以為紀念耳

一代書聖、印聖行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隆重推舉『一代書聖、印聖——行斌』及其:由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詩、書、畫、印『大藝術』」。正如中共中央宣傳部所指出:

「……中共中央宣傳部特鄭重嚴肅而隆重地推舉『一代書聖、印聖——行斌』及其:由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詩、書、畫、印大藝術』。作為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及其共同主辦此次大型活動的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術學院及其組織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儘管我們一再認為『書聖大師的產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起碼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歷史接受和檢驗過程!因為歷史上已經蓋棺定論或被舉世公認為書法大師,皆為身後事……特別是『一代書聖、印聖』更屬『深遠而漫長的歷史定位』。但我們及其組織和專家委員會還是在非常鄭重而嚴肅地縱覽漫長的書法篆刻史時驚奇地看到:從先生近半個世紀的書法(篆刻)藝術人生和在漫長的書法史中——『經典的行派書法(篆刻)』不僅將中國書法(篆刻)之『感情容量』和『文化內涵』擴展和通達於『最廣大』之『境界』,而且更以其:深具極其寬廣的中西文化視野。他的藝術是真正意義上用精神照亮人的審美世界的!其藝術及其博大之精神,已事實地成為書法史中最中堅的支撐和重鎮,並已事實地成為厚重的書法篆刻傳統中最為輝煌和燦爛的永恆象徵!被譽為:『……行斌後千年無人可逾越』!!……他以『行派書法(篆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永恆經典』『獨造』真正贏得了書法史!……更贏得了中外藝術界所一致公認的:『一代書聖』和『一代印(篆刻)聖』!……」

為隆重介紹『一代書聖、印聖——行斌』在世界藝術史的特殊地位和藝術成就,及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我們特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來重點展現其最具時代感、歷史感和民族感的「行派」絕世精品,真正以「真善美」讓眾人感知「一代書聖、印聖——行斌」及其:由行斌先生開創的經典的「一代『行派』詩、書、畫、印『大藝術』」魅力以及精髓所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2015年元月

行派楷書《宋·蘇軾·留侯論》(長6尺)

望文思遠,我們介著「偉大的書聖、印聖與故宮的歷史淵源」的話題,歷史而現實地看到:從歷代對王羲之的評論看,其在歷史上的地位,雖然得到了唐太宗的鼎力推舉,但也是經過反覆比對和評論以後才確定下來的。據悉,將王羲之奉為「書聖」,最早見於唐代李嗣真《書後品》,從此至今的千年過去了,圍繞「書聖」和「二王」以及「蘭亭序的真偽」等話題和爭論千年未休。而『學習、挑戰和超越王羲之』,又是千百年來成千上萬的書家積極進取向上和為之而奮鬥的正當和理想。不管是哪個時代,要是能有人的書法真正超越了王羲之,那肯定是這個時代的驕傲!而千百年來為之奮鬥一生的硯邊人和仁人志士不計其數,卻都以學(功)力不足或缺乏……或……以至今天,一則「偉大的書聖、印聖」的「話題」如劃破時空,大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但為止至今,除了一些「牢騷和情緒的發洩」外,還真沒能看見對「偉大的書聖、印聖」之藝術的「實質和正當」的「學術性批評」的意見和點評。只是正面和正能量的「主流」卻給與了客觀、公證而事實地高度讚譽。所以我們說「偉大的時代才會產生偉大的書畫家」,這已被漫長的『美術史』,特別是中國美術史所印證。而作為中國書法:不論是以流美遒勁的書風開一代風氣的王羲之也好,(註: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聖地位是盛唐確立的),或是把王羲之行草書中的放達不拘推向極致的草聖張旭及其懷素、顏真卿也罷……他們的產生是「大唐盛世」這個偉大時代的必然!……而在中國有史以來最鼎盛的當今,我們終於看到了:一代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先生的巨大存在!正如專家學者評論中所說:「……盛世、融合的時代,才會產生象行斌先生這樣的真真切切的書聖、印聖。是自然的法則!」歐陽中石先生在他的著名書法論文——《正論「一代書聖——行斌」》中指出:「……書法史雄辯地證明:行斌先生『書聖』之稱是當之無愧的。我們不怕有不同意見,也不必要什麼組織來命名。歷史自有公斷。就像書聖王羲之那樣,也有人批評他,他本身也不是盡善盡美,但是,他還是書聖,行斌更是書聖。」

衷心祝願:中國故宮與盛世中國夢鼎世界。也祝行斌的「藝術峰韻」和「偉大的書法精神」彪炳史冊,爍之千代!

行派篆書四種之:行派藤篆:《南朝宋·包照·飛白書勢銘》(長6尺)【款:大篆筆意融狂草之韻別具藤篆光輝也刻】

(釋文)秋毫精勁,霜素凝鮮。沾此瑤波,染彼松煙。超工八法,盡奇六文。鳥企龍躍,珠解泉分。輕如遊霧,重似崩雲。絕鋒劍摧,驚勢箭飛。差池燕起,振迅鴻 歸,臨危制節,中險騰機。圭角星芒,明麗爛逸。絲縈發垂,平理端密。盈尺錦兩,片字金鎰。故仙、芝煩弱,既匪足雙;蟲、虎瑣碎,又安能匹。君子品之,是最神筆。

另悉:【11月5日,著名書法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顧問、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歐陽中石先生於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3歲。】

……為深切懷念和表達對老教授的無比……之情,特選刊歐陽中石教授『對行斌書法點評』的著名書法論文及其題詞,以為。行斌先生沉痛而低沉地告訴筆者:「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如何繼承和發揚?歐陽中石老先生的去世,讓書法界真正少了一位導師和敢於直白中國書法真偽和真善美的書法泰鬥!

……深深的祈願和禱祝敬愛的導師一路走好!」

時在公元2020年11月11日

(文化各界在北京八寶山舉行「歐陽中石追悼會」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90cm×387cm×6【長:丈2】第二屏)

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二)

正論「一代書聖」——行斌

(歐陽中石/文)

書本小道,自古已然。但在中國文化史上,卻只有書法被公認為是最能代表中國藝術精神之藝術。而書法史上又是把「書聖」作為中華文化中書藝創造的「盡善盡美」的象徵。比如:雖推崇王羲之為「書聖」,但並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聖象,而只是看作中華文化中書藝創造的「盡善盡美」之象徵。就是說:王羲之在他那一時代到達「盡善盡美」的頂峰,這一「聖象」必將召喚後來者在各自的時代去登攀新的書藝頂峰。

2014年11月 歐陽中石先生的題詞

行斌先生被人們稱作「一代書聖」,同樣也是經過反覆論證和歷史比對而認定的。對於行斌的書法成就,我認為堪與「書聖」王羲之比肩。為什麼說行斌先生是當之無愧的書聖,什麼樣的人才可稱為「書聖」。我認為書聖首先應是大書法家,即書法大家,大師。是他們中被後世公認的最傑出的極個別人。這裡,首先要明確,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書法家,我認為,書法家至少必須具備下列幾個條件:一是有正確的美學價值觀,有正確的審美取向,不能以醜為美或踐行旁門左道;二是具有較高的結字和控筆水準。能熟練完成優秀書法作品的創作;三是具有比較鮮明的個人風格或特色;四是具有繼承傳統和勇於創新的能力,特別是能夠較好地找到繼承傳統和敢於創新(造)的最佳結合點。至於書法大家或大師,只有書藝、書論、書德較高的極少數書法家,並且深具把握創作領域之能力者方可稱之。而且他們中的堪稱是橫貫百代之千古集大成者:諸如書道超群,書藝、書論、書德影響超越時代的真正大師,才可能被後世稱之為書聖。在中國書法史上,被後世稱之為書聖的人當然極少。有此尊稱的,除晉代王羲之和被稱作「草聖」的唐代懷素之外,則只有被稱作「一代書聖」的行斌。說到底,行斌對中國的書論、書藝和書德等方面的貢獻確實傑出,表現確實非凡,這才是他被稱作「書聖」的根本緣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90cm×387cm×6【長:丈2】第六屏)

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歲次戊戌八月十五日 公元二零一八年 醜石齋主人 行斌敬書(六)

行斌書法是開創性的和劃時代的,堪若挾時代之氣,成浩蕩之勢也!它以一種創造性的書法藝術實踐,開闢了一種全新的技法體系和風格模式,開闢了全新的審美境界,承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和時代內涵。他為書法演繹時代精神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十分完美的表現形式,而且以自己的豐富實踐為這種表現和演繹找到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筆墨語言。如今,行斌書法已是一個兼容並蓄的風格體系:所獨造「行派一線潮狂草」已是狂草史上經典的圭臬和天下第一!所獨造的行派藤篆和行派草篆更是一種脫手而出的篆書體。並以「古不乖時,時不同弊」之義蘊將篆書創作推向全新境界;所獨享天下的榜書已不是簡單地把字寫大,而是開闢了一條與大幅巨障相匹配,以氣勢宏闊,陽剛大美為價值取向的行派榜書體系!他是書法史上真正實現了不受書體(真、草『特別是狂草』、隸、篆『包括甲骨、鐘鼎、秦篆……』、行)、尺幅形式及大小等的約束,不論小幅短札或立軸、或橫幛、或扇面、或……徹底打破了千年以來真、草、隸、篆及其狂草書法創作的「禁格」和「法界森嚴」,特別將狂草書法及篆刻的獨造推向了一個近極的,貫以巨幅大幛的,氣勢奪人的……全新境界。他是書法史上真正從書法藝術的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他更以其爐火純青和登峰造極的境界真正成就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峰。

2013年10月,歐陽中石先生的題詞。首次發表在2013年出版的《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鑑賞——盛世收藏 紅色寶典》。

藝術源於人民,服務人民。作為藝術門類之一的書法,同樣如此。真正的書法家因為熱愛藝術而追求書法,立志使書法服務人民,絕不會把書法當作追逐名利的工具。以弘揚和熱愛書法藝術、服務人民而寫,是書法家書德的最高境界。行斌先生從不計較自己的字能賣多少錢,只便在市場經濟帶來的文化雜糅及其商業炒作的表現欲前先生仍保持「古代藝術家」那種寵辱不驚,一以貫之之平靜、純明而穩定的心態,並以之為中國書法造法、創變、義務書寫、免費贈送不計其數。他富於善愛,熱心公益事業,表現了一位藝術大家為人民、為國家竭誠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總而言之,行斌先生完全達到了書法為人民的最高境界,難能可貴。

我一向主張,每一位書家的書史地位應取決於他為書史貢獻了多少。行斌書法雄視古今,博精群法之書史地位,不僅取決於他是中國書法史上真正集大成者,還在於他自覺地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和時代的審美流變,瞅準盛世中國之整體風貌:精神的極其解放和大膽追求自然和個性的意願,荊棘叢中開派,萬壑林中開法界。其開宗立派,獨窺太古;銳意創新,開法創變之舉在書法發展史上是亙古未有的。由於行斌先生在書法上突出成就和傑出貢獻,書法界乃至學術界早就有人把他稱作」一代書聖」這完全是實至名歸。歷史上已有「書聖王羲之」,現在出一個書聖,必須拿他與王羲之比對,其書道,包括書論、書藝、書德不應亞於王羲之,或者說,他應該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應該旗鼓相當,在某些方面更應稍勝一籌。就是通過一些直觀的比對,書學界更有人提出「二王書法只不過是一個時期的代表,而行斌書法卻以遠邁魏、晉、唐,後蓋宋、元、明、清之整個書法史的全部」而真正贏得了書法史!……更贏得了中外藝術界所一致公認的「一代書聖」。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聖·行斌》2017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出品(大8k精裝豪華版)。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聖 · 行斌》前言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聖·行斌》編輯單位及其委員會

書法史雄辯地證明:行斌先生「書聖」之稱是當之無愧的。我們不怕有不同意見,也不必要什麼組織來命名。歷史自有公斷。就像書聖王羲之那樣,也有人批評他,他本身也不是盡善盡美,但是,他還是書聖,行斌更是書聖。

……

嶙峋大峰,造於天化!餘力之是,渾鍾鼾鳴。遂引《史記》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以寓矣!

於甲午二月

大型藝術經典專輯《一代天驕書聖·行斌》封底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
    特別自中國精彩推出:「中國核心藝術家: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大型藝術形象專題片成功地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展示推廣以來,讓世界真正了解了一個更直觀更立體的中國藝術大家。成功地展示,「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及其「偉大的『行派書法篆刻』」藝術,不僅博得全球更加廣泛關注,而且真正讓世人感受到了「東方大國藝術」的偉大生命力及其巨大的心靈震撼!中國新聞聯播也做了「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專題報導」。
  • 偉大的時代 偉大的書聖印聖-全球藝術功勳人物行斌大師專題報導
    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 行斌,偉大的書聖、印聖。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於2015年元月作出『一代書聖、印聖——行斌』的隆重推舉。特別自中國精彩推出:「中國核心藝術家: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大型藝術形象專題片成功地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型電子顯示屏展示推廣以來,讓世界真正了解了一個更直觀更立體的中國藝術大家。
  • 百年巨匠 李可染
    百年巨匠 李可染第1集:風雲際會 百年巨匠 李可染第2集:革故鼎新
  • 百年巨匠 梅蘭芳
    百年巨匠 梅蘭芳第1集:驚夢 百年巨匠 梅蘭芳第2集:散花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銀谷藝術館承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9月16日至9月2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百年巨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合攝製,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二十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
  • 102億人次收看《百年巨匠》!
    包括:抗疫題材紀錄片記錄全民抗疫偉大壯舉;全面深入記錄脫貧攻堅偉大歷史進程;抗美援朝紀錄片擦亮偉大抗美援朝歷史豐碑;人文歷史紀錄片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人文歷史歷來是中國紀錄片創作的富礦,湧現出眾多優秀作品。」楊明品介紹,2020年,傳統文化類題材紀錄片湧現出許多精品力作。
  • 百年大師,世紀巨匠,中國人的靈魂書房
    刻畫了百年來近百位大師們各自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實講述了他們的偉大與崇高,描繪了一軸無比輝煌的民國文化巨星畫卷。 與同類作品相比,《大師巨匠》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縱跨百年,橫貫文理,將中國現代歷史中最具代表性的近百位大師收錄其中,為人們展現了最豐富的大師群像。
  • 中國百年文化巨匠水墨肖像展暨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由北京市東城區第二圖書館、北京師白藝術研究會主辦;北京正舉沈鵬書畫院、北京科技詩苑、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協辦的《中國百年文化巨匠水墨肖像展暨新書發布會》2020年9月19日,在北京角樓圖書館舉行。
  • 《百年巨匠》:回望2020,展望2021
    《百年巨匠》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2020年取得了十分驕人的成績。 2020年《百年巨匠》屢獲殊榮 1. 2020年3月,《百年巨匠——中醫篇》獲北京市西城區文化藝術創作扶持專項資金項目。
  • 一心一世界 一生一百年《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
    11月16日,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百年巨匠》版權方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籤約暨《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儀式在成都舉行,開啟百年巨匠文學篇的打造。《百年巨匠》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人物最多的人文紀錄片,被列入國家重點文化工程。該片以兩百餘集的規制,恢弘呈現20世紀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的百位大師巨匠。
  • 紀錄片《百年巨匠》圖片展亮相上海寶山智慧灣
    近日,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圖片展在上海寶山智慧灣科創園展出。《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人文、科技領域大師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共110集。第二季由建築篇拉開帷幕。
  • 《百年巨匠·音樂篇》講述六位音樂巨匠的人生傳記
    自8月19日起,《百年巨匠·音樂篇》將播出六位巨匠(黃自、賀綠汀、蕭友梅、聶耳、劉天華、冼星海)精編版。19世紀末,西方音樂和樂器進入中國,對中國現代音樂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音樂不斷前行,從相對傳統保守的民族音樂走向現代、當代新音樂,湧現了一批以發展民族文化為己任的音樂家,用智慧觸動著音符,用生命撞擊著心靈。劉天華、聶耳、黃自、冼星海、蕭友梅、賀綠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在很短的時期內,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下,依然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才華,同時把個人才華和對國家的熱愛、對民族救亡的激情融合在一起,創作了大量傳唱不衰的音樂作品。
  • 入選《百年巨匠》,登陸「學習強國」!草聖林散之火遍中國
    林老的個人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 林散之》登上了「學習強國」APP,成為億萬國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12月10日,林散之林老的作品與汪道涵、顧廷龍、金庸、南懷瑾、李敖等名人墨跡一起,亮相文旅部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立雪南門——張耀偉藏名人名家墨跡暨習作展」。這是「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的最好詮釋,這是林老精神在中華神州大地生根發芽的最強推手。
  • 「馮門九子」之白髮狂夫:《百年巨匠——石魯》在北京衛視、騰訊等...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等聯合攝製的《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聚焦
  • 紀錄片《百年巨匠—馬識途》成都開機 展現105歲傳奇人生
    馬識途亮相開機活動現場  11月16日下午,四川新華發行集團、百年藝尊文化傳播合作籤約暨紀錄片《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儀式在成都舉行。劇組主創及嘉賓出席開機儀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紀錄片主角105歲的馬識途也亮相活動現場。  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協名譽主席王蒙特為《百年巨匠-馬識途》開機送來了祝賀視頻。
  • 百年巨匠——林風眠作品欣賞
    百年巨匠——林風眠作品欣賞 2020-11-22 0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年巨匠·京劇篇》央視首播
    《百年巨匠·京劇篇》央視首播紀錄片《百年巨匠·京劇篇》7月3日晚起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黃金時段首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百年巨匠·京劇篇》顧問尚長榮認為,「四大名旦」時期,劇目之繁多、劇目之新穎、劇目之多彩前所未有,無論是服飾、化妝、演唱還是表演,都達到了一個高峰。用文字和影視的形式推崇和傳播這幾位藝術先賢,不僅在繼承研究上有歷史意義,更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紀錄中國】《丙洲捕蟹人》 |《加油,脫貧攻堅》 | 《百年巨匠...
    【紀錄中國】《丙洲捕蟹人》 |《加油,脫貧攻堅》 | 《百年巨匠》巴金(下) 2020-06-27 0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40位大師走進紀錄片《百年巨匠》
    據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悉,記述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將推出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並於今年下半年播出。
  • |《加油,脫貧攻堅》之 「為愛堅守」|《百年巨匠》郭沫若…
    【紀錄中國】《廣州早茶》|《普通話教學記》|《加油,脫貧攻堅》之 「為愛堅守」|《百年巨匠》郭沫若… 2020-07-03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