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蘭(抄襲必究)
在科學中,地球的自然災難可以說還是比較多,在2020年的初期,全球已經發生了4次5級以上的地震了,而最強的一次是位於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等級大小為5.6級。本次地震發生在北京時間1月3日2時23分,震源深度為20千米,可以說還是一個不小的地震。而在全球範圍之內,日本可以說是一個地震相對比較頻繁的國家,在發生5.6級地震的同時,日本新聞周刊《AERA》又報導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日本可能再次發生類似3·11大地震這種規模的地震,這下就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了。
大家應該知道3·11大地震的事件吧,根據科學數據顯示,在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是發生了9級地震,並且還帶來了人員傷亡,所以說這份報告不得不引發日本的熱議,同時根據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海溝型地震履歷研究組組長宍倉正展專家指出,這樣的地震離我們不遠了,這個與2019年2月指出日本東北部分地區發生7級(芮氏規模)以上地震的概率高達90%比較相似,所以說這是不是會發生,這個概率確實還是有的。而發生地震的位置可能是在「千島海溝」區域,也就是我們說的日本大海溝位置。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對於該地區來說,平均而言,大地震發生的間隔為400至500年,這裡上次大地震發生在1600年代初,距今已經過去了400年,現在已經進入隨時可能爆發(大地震)的時候了。所以說,需要時刻保持該地區發生地震的警惕,並且該地區可能發生地震還得到了數據支持,通過監測發現,在日本北海道根室市的年平均潮位,正在以每年1釐米的速度沉降(下沉)著,這比日本其他地方的速度要快,所以說,這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是不是日本真的可能發生大地震,這是地震的前兆嗎?
當然,這種情況的說法,根據日本宍倉正展表示,主要是在日本3·11大地震之前,也出現了這種情況,所以才是最為關鍵的。當然這個下沉到什麼時候,還得觀察,所以在日本的朋友時刻都要注意地震的發生,並且全球的地震幾乎每天都有發生,還是不限地區的了,加上人類在科學之中,無法進行地震預測,這才是最為關鍵的,所以什麼時候會發生地震,什麼時候不會發生,我們都是不知道,如今也只能建立例如「地震預警」等機制,來減少地震帶來的可能性影響,這是最關鍵的。
而同時,在1月3日的時候,日本還發不了一個自然災難預警,也提升了,那就是日本新燃嶽火山又在波動了,日本氣象廳已經將級別提高到了2級,不得不說,火山可能又在日本「蠢蠢欲動」了。在火山記錄之中,該火山也產生過巨大影響。據氣象廳判斷,由於新燃嶽火山口下方的火山性地震頻發,該火山在近日有噴發的可能,這才做出了警戒的提升,所以在新燃嶽火山口周邊人需要多多注意下。
在2018年的時候,該火山噴發過一次,產生了高達8000米的火山灰燼,所以這座火山也不是「省油的燈」,當然自然災難無情,以往人類永遠都不遇到這些,這就是日本短時間預報出來的自然災難情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