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步虛大師預言詩》
此預言詩系高靜涵(生卒年不詳),號清虛居士,清代京城碧雲寺佛教僧人於光緒三十年(公曆1907年)正月初七日作,因此預言詩體載屬於步虛詞,故名《步虛大師預言詩》,別名《高靜涵讖語》。
讖字含義具有隱晦之意,所以讖語又叫預言,韱者草也,古代以草(韱)作言(訁)即是佔卜。所以讖語屬於佔卜述事之語,古代著名預言詩眾多,近代《步虛大師預言詩》當屬其一。雖然詩中所預測之世事大概百年之數,但其準確度莫不為世人所驚嘆。
所謂步虛詞,亦即是道士一邊圍繞醮壇作步、一邊諷誦的詞章;因其雖有步伐數、但卻虛而不實,故作步虛詞;以此映射出佛道的人生觀及智慧灼見。以下我將對此預言詩作一些簡析。
升壇詩:
昔因隋亂採菩提,誤入天台石寶西。
朝飲流霞且止渴,夜餐玉露略充饑。
面壁九年垂大道,指彈十代換新儀。
欲我闢途途誤我,天機難洩洩禪機。
(析:隋朝,一個只有38年歷史的王朝,隋後即是唐朝,歷史中隋唐一家親。這裡以「隋亂」來映射清朝的分裂、垂落,隋者亦隓也、從肉,乃城牆分裂、倒塌之義。古有達摩面壁九年以待振興禪宗之機,此作者乃效仿昔日達摩祖師參禪悟道,藉以預言未來政教之事。詩中「指彈」亦作彈指,以此喻時間從「隋朝」始已越到第十個王朝,即此詩乃預言清滅後民國變化之事;古代一紀十二年,後一代即指十年,故十代不過一百二十年之事而已,是為十代換新儀。但凡代代輾轉之大事,皆出現中流砥柱之人物,故十代自然亦暗指十代傑出之人物。)
02
第一節【清滅也】
雲暗暗,霧愁愁,
龍歸泥土塑獼猴;三歲孩童三載福,
月下無主水空流,萬裡煙波一旦收。
簡析:雲暗暗、霧愁愁,乃光緒也。光緒帝於公元1908年,戊申(土猴)年駕崩,時由三歲宣統帝接任,歷時3載於1912年退位。月在上、主即在下;月下無主、主即在上,故月下無主水空流,乃暗指清字也。清朝滅於1912壬子年,為民國開始,故謂萬裡煙波一旦收。)
03第二節
第二節【民國建立也】
君做祖,質彬彬,
萬裡長虹破浪徵;黃鶴樓中吹玉笛,
八方齊唱凱歌吟,旌旗五色換新新。
(析:君作祖、隔代為孫,文質彬彬。故君作祖,質彬彬,暗指孫文也。起始於孫文,亦當承繼於孫文。黃鶴樓今武昌也,暗指武昌首義。凱歌,即勝利之歌;後始換上民國五色旗。)
04第三節
第三節【袁世凱復闢、軍閥割據也】
吉士懷柔,三十年變,豈凡人哉?曇花一現。
南北東西,龍爭虎戰,七八數定,山川粗奠。
(析:吉士懷柔、袁字也,三十年一變,世字也,豈凡人哉,凱字也,暗指袁世凱。自袁世凱復闢始,東南西北軍閥交戰長達十五年之久,國家才粗略建立起來。)
05第四節
第四節【蔣氏執權也】
幹戈起,逐鹿忙,
草莽英雄將出山;多少枕戈豪傑士,
風雲聚會到江南,金陵日月又重光。
(析:草莽英雄,乃蔣字也。金陵,即南京也。時國家政權以蔣為首。)
06第五節
第五節【日本侵華也】
瀛洲虎,渡海狼,
滿天紅日更昏黃;茫茫神州傷破碎,
蒼生處處哭爺娘,春雷乍響見晴陽。
(析:瀛洲,即日本也。日本侵華,於春雷震響時即投降。春雷,即後來之原子彈。)
07第六節
第六節【西安兵諫也】
細柳營中,群雄豪飲,月掩中秋,酣睡未醒,
雙獅搏球,一墜其井,紅粉佳人,面豔櫻景。
(析:古義細柳營,即軍營也、位處西安。月掩中秋,酣睡未醒,指月份蓋過中秋節,正值後半年、後半夜。張楊二人發動西安事變、兵諫蔣介石,後由宋美齡出面和談解決,此後全面抗日爆發。)
08第七節
第七節【日本投降,國共內戰也】
春雷炸,豎白旗,
千萬活鬼哭啼啼,石頭城中飛符到,
再看重整漢宮儀,東山又有火光照。
(析:美國投放原子炸彈,日本投降。石頭城,亦是金陵、乃指南京也。漢宮儀,即統一制度。東山,旭日初出之地也,即中國,亦含有新生貌之義。)
09第八節
第八節【新中國成立也】
日月蝕,五星稀,
二七交加掛彩衣,
野人舉足迫金虎,
遍地紅花遍地飢,
富貴貧賤無高低。
(析:日月蝕,故顯五星稀。乃形容國旗也。二七交加,暗指毛字也。野人舉足迫金虎,暗指林彪二字也。金虎者,時金星入於西方白虎之宿,亦主兵亂之象,即文化大革命。)
10第九節
第九節【金門炮戰也】
二七縱橫,一牛雙尾,無復人形,日行恆軌,
海上金鱉,玄服律呂,鐵鳥凌空,東南盡毀。
(析:二七縱橫、一牛雙尾,無復人形,日行恆軌。這時非指人,乃指時也;二七作數九,一牛雙尾作數十二。海上金鱉,即臺灣之形貌也。玄為天、為數九,律呂十二,分陰陽。故海上金鱉,玄服律呂,鐵鳥凌空,東南盡毀。此象乃暗指金門炮戰,單打雙不打歷時合21年之久也。)
11第十節
第十節【內憂外患散退也】
紅霞蔚,白雲蒸,
落花流水兩無情,四海水中皆赤色,
白骨如丘滿崗陵,相將玉兔漸東升。
(析:霞有朝霞、晚霞之謂,霞亦云也,因日光故謂霞。蔚,青色也,屬木居東方。
白,色也屬金居西方。太陽東升西落,紅霞白雲皆散退,是時紅霞蔚喻南方政權散退也、白雲喻西方政權亦散退也,亦藉此喻時間流逝、人物興衰、世事無常之感概也,當彰顯於1975年與1976年東方木年之時。)
12第十一節
第十一節【南方改革開放也】
蓋棺定,功罪分,
茫茫海宇見承平,百年大事渾如夢,
南朝金粉太平春,萬裡山河處處青。
(析:古雲蓋棺定論,功罪自分明,海宇內即見承平。百年世事渾如一場夢,時南方改革開放繁華之景色就好比太平時春天景色一樣般,逐漸蔓延向祖國萬裡山河。金粉者即繁華景象之義也。)
13第十二節
第十二節【此節乃後事故不當詳。】
世宇三分,有聖人出,玄色其冠,龍張其服,
天地復明,處治萬物,四海謳歌,蔭受其福。
14亂辭
亂辭曰:
【注.「亂辭」乃詩篇末尾對全詩概括要旨之語】
步桀日之無道兮,金城莫恃:
虛宇內而有氣兮,歸乎木子;
真吾人之福田兮,達乎釋氏;
君力未有於我兮,何必為士;
歸天台以求果兮,智者而止;
剎梵宮以靜心兮;面壁伊始;
去觀此國之亂兮,諸侯莫敢發,首於沐猴不可冠也;爾見此猴脫乎犬獸之形,豈得為王沈沈者!
(析:桀,桀王也。走桀王之路不可取,故桀王無道自當伐,伐桀之時堅固若金城亦將倒塌,故「金城」不可恃,即不可依靠也。虛宇內生機之氣,當歸於以木子李氏為核心建立之政黨之國家。這是我輩人所種下之福田也,通達至釋氏的景象;諸君之力沒有我之份,所以無須以擔任仕途來抵達,歸於天台寺以方便參禪悟道,在佛剎靜心以始面壁參禪;...面壁參禪中,去觀察清朝之亂象,諸候皆失主見與作為,原因在於沐猴而冠,猴者脫去犬獸形(犭)即為候也,是故不能得到王者大治之盛貌。故以此喻清朝末期,國家虛有其表,君王形同傀儡,有名無實之象也,此乃清朝弱國亡國之因。
15離壇詩
離壇詩:【作讖語之結束詞】
茫茫天數本難知,
惟在蒼生感太虛,
老僧不敢多饒舌,
洩露天機恐被誅。
(析:天數之所以難知,只因眾生之感悟虛幻不實。天數者天道盛衰之理也,天機者隱而不彰。彰之必招是與非,是非當受誅之,此亦符合佛家是非俱遣之禪機也,故而作此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