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詩:讀懂這個史上最強的預言詩,就大概讀懂了中國的歷史脈絡

2021-01-11 一起來看劇鴨

說起預言,歷史上出現過的預言實在是不少,最著名的可能就是瑪雅人曾將的那個預測了:人類將在2012年滅絕,但是時間證明了這個預言是假的。關於各種預言的書籍也有很多,比如西方的《聖經》和古代中國的《推背圖》,這些書中的很多東西知道今天還被很多人推崇。

就連前段時間去世的霍金也屢屢在自己生前放出各種「預言」,什麼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外星人會為了地球的資源而大舉入侵等,霍大師的這些「預言」自然是受到了很多爭議,有人說他就是在譁眾取寵,也有人認同他,但不論如何,我們可以把霍大師的預言當成一個忠告嘛!

中國古代的各種怨言讖語更是自古以來就一直盛行,什麼「大楚興,陳勝王」,「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等等,不過這些都不算是最厲害的,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個屢屢應驗,而且時間跨度近千年的牛批預言詩——《梅花詩》,也叫《邵雍讖語》。

邵雍是被宋朝年間的一位易學家,風水大師,道士,他因為自己的《梅花詩》系列而青史留名,在整個系列詩中,他運用了一些非常隱晦的修辭和語言,當時的人們讀起來很是費力氣,非精通道學易理者不能窺其奧秘。但是對我們這些後人來說,想讀懂它卻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歷史常識就足夠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可以從《梅花詩》中的第四節來看一看。

邵雍在詩的第四節寫道: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

這四行詩寫得是朱明。我們都知道,朱門出了一位布衣皇帝朱元璋,燕子指的是燕王朱棣,朱棣在朱元璋死後以「清君側」的名號打入南京,逼死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自己繼承了皇位,這是明朝歷史上一次比較重大的歷史事件,而在之後又出現了「李花」也就是著名的闖王李自成,李自成是明末起義軍的領袖,他在1644年攻破北京城,顛覆了明王朝的統治,所以作者說「春已非」,就是李自成一出現,大明朝就完結了。

《梅花詩》並不只是對明朝的整體局勢有一個精確的預言,它還預言了很多朝代,這些朝代包括南北宋,元,清和民國。

根據歷史記載,邵雍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他名震北宋,卻多次拒絕了朝廷對他的邀請,從他的預言的精確度來看,如果真有穿越回古代的人,邵雍一定算一個。

相關焦點

  • 才女薛濤的一首五絕,為何您很難讀懂?因為脈絡沒理清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昨天,有一位朋友留言:很喜歡薛濤的詩,但是她寫的《風》讀不太懂,讓我幫忙想一想。這首詩確實寫得比較含蓄,但是只要我們理清詩人的行文脈絡,也很容易讀懂。很多人讀詩,喜歡把每一句單獨拿出來理解,不注重詩歌的整體以及詩人的行文脈絡。這是讀不懂詩人感情的一個主要原因。您想想,詩人剛才還在心裡想著,希望微風能把自己高潔的品德帶到遠方,很顯然,詩人的視線也在遠方。
  • 600多個歷史故事,豐富有趣,通俗易懂,讓孩子一口氣讀懂中國史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套《一口氣讀懂中國史》,和《明朝那些事兒》有異曲同工之妙。全書一共10冊,選取了中國古代史10個最重要的朝代,每個朝代約60個故事。通過一個個精彩生動的歷史故事,講述歷朝歷代經典的歷史大事件,品味流傳千古的風流人物,將歷史的脈絡清晰的勾勒出來,讓孩子掌握那些最重要的知識,讀懂歷朝歷代的興衰得失。
  • 年少不懂古詩詞,讀懂已是詩中人
    但筆者不太認同這個觀點。俗話說得好:「解鈴還須繫鈴人」。年齡越大越喜歡詩詞,這個「鈴」,歸根結底還在於「詩詞」本身。儘管歷史上有駱賓王7歲便以詩名聞名於天下的傳說佳話,但年少成名的詩人畢竟是少數。流傳於現世的經典詩詞,大部分是詩人歷經滄桑之後所作的代表作。
  • 蘇軾寫一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只能讀懂3句,能讀懂4句堪稱高手
    所謂奇詩,必定有不同於其他詩的特別之處。有的詩特別在結構形式方面,比如迴文詩,舉例:「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有的詩則特別在內涵意蘊方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首。
  • 黃庭堅7歲時寫的一首詩,年少讀不懂,讀懂已是中年人
    我最初喜歡黃庭堅,是因為他的兩句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明明是很平淡的14個字,可是組合起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所謂「化腐朽為神奇」也不過如此。深入了解了黃庭堅之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7歲時寫的一首詩,年少讀不懂,讀懂已是中年人。
  • 靈修丨如何讀懂全本聖經
    「神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詩」[詩8:2],由此可見,能不能讀懂整本聖經跟有沒有學問無關!不論一個人有多高的學問,有什麼樣的教育背景,若沒有聖靈的開啟光照,都不可能看懂隱藏在字句裡的真理啟示。由於聖經故事讀起來枯燥無味,不像小說那樣跌宕起伏,許多基督徒一讀聖經就昏昏欲睡,似乎讀聖經比吃催眠藥更有效。其實,要讀懂聖經並不難,關鍵是讀經態度和讀經方法!
  • 為何世人皆言想讀懂唐代愛情觀,就應該多看李商隱的「無題詩」?
    為何世人皆言想讀懂唐代愛情觀,就應該多看李商隱的「無題詩」?晚唐是大唐帝國氣數將近之前的苟延殘喘。這個曾經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強大帝國,在盛極而衰的必然趨勢影響下。雖然捨不得咽下最後一口帝王之氣,但在面對回天乏術的殘敗景象時,也不得不在無望與不舍中承認氣數將盡。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相約廣州,讀懂中國!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密碼 2020-12-0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讓孩子用年表讀懂中國古代歷史》|一套增強孩子人文修養和歷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暑假期間,一套增強孩子人文修養和歷史智慧的書《讓孩子用年表讀懂中國古代歷史》由團結出版社推出。每個故事的頁眉處,都標註了與該故事大致同時的重要時間節點和歷史事件,在方便檢索和對照閱讀的同時,還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把握歷史的時間脈絡。全書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注重細節描寫。尤其是對歷史故事詳細生動的描寫,增強了可讀性。全書還配有大量彩圖,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
  • 高考語文備考:如何讀懂古詩
    理解了這一特點,可以讀懂詩的層次脈絡、大體內容,甚至可以幫助做一些試題。 「起承轉合」是古人寫詩填詞所遵循的結構章法。「起」即開篇,「承」是對「起」句的承接、拓展,「轉」是詩意的跳宕轉折,「合」是收束全詩。
  • 近代步虛大師預言詩
    01《步虛大師預言詩》此預言詩系高靜涵(生卒年不詳),號清虛居士,清代京城碧雲寺佛教僧人於光緒三十年(公曆1907年)正月初七日作,因此預言詩體載屬於步虛詞,故名《步虛大師預言詩》,別名《高靜涵讖語》。
  • 大灣區研討會|徐偉新:「讀懂中國」要下沉,「讀懂廣州」要上升
    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服務廣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象建設與國際傳播,12月21日上午,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國際形象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 把日子過成詩,看貝聿銘的家,教我們讀懂真正的家居藝術!
    把日子過成詩,享受金錢以外帶來的快樂,看蘇州望族之後貝聿銘之家,教我們讀懂真正的家居藝術!「家」不僅僅是一個固定的居所,更多的是凝結了建築的魅力和一家人的生活藝術,甚至是綜合了一個空間的美感和人們精神世界美好的升華!從而形成了一種舒適、寧靜、雅致的空間藝術,也是一種眼界。
  • 李白預言疫情的詩是假詩,這才是真詩
    這個視頻截圖突然刷屏了:前些天針對新冠病毒的起源,美國政客不顧科學家「疫情在武漢爆發,但病毒不一定源自中國」的科學論斷,一再對中國進行汙名化。國內網友也是針鋒相對,例舉多條證據,直指美國生化武器基地德特裡克堡才是病毒源頭。
  • 圖解:從「最」這個字讀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原標題:圖解:從「最」這個字讀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
  • 「珍藏級課件展映」詩歌鑑賞·第三節·核心脈絡(上)
    今日分享詩歌鑑賞·第三節·核心脈絡(上)所有天睞的粉絲們~詩歌鑑賞·第三節·核心脈絡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核心脈絡】,領略中國古代詩歌的獨特魅力另,詩歌鑑賞·第二節·宏觀會意(十三題材),公開下載渠道即將關閉,請還未及時保存下載的朋友們抓緊時間。
  • 小學生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靈魂拷問: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前面,分享了幾個故事,有四年級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的,有五年級讀懂的,有六年級讀懂的。沒想到,分享出來後,討論熱烈。但說讀懂,沒有老師的講讀,我壓根就讀不下去。第一句話叫:「起著(chú)雍攝提格,盡玄黓(yì)困敦」。這就已經暈了!再看一首小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被評為「七律鼻祖」,短短4句恢宏而悲壯
    而且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說,從近體詩,也就是格律詩開始接觸古詩詞,比順著歷史的順序,從四言、樂府等古體再到格律詩要平滑的多。而且對於初學者,從朝代來說,肯定是唐詩比宋詩宋詞好,因為唐朝是封建歷史的上升期,文人自然有一種蓬勃和進取的精神,現在我們說「漢唐盛世」,就是因為它們有著蓬勃進取的生命力,整體的格調是昂揚的,特別有助於培養正確積極的三觀。
  • 讀懂三部曲,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你就讀懂了人生
    豆豆「豆豆」這位神秘的作家,因為所著的三部曲,出現在大眾面前,《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三本書在文學史上都有很高的評價,就連改編的電視劇,都是9.2的高評分,讀懂三部曲,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就是讀懂丁元英,宋一坤及葉子農,而讀懂他們,你就讀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