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學者約翰·卡爾宏進行了一項超黑暗的實驗,它把4對老鼠放在只能容納 3000隻的空間裡,並提供無限量的水、食物。沒有天敵或氣候變遷的影響,這是老鼠的天堂!老鼠唯一限制的空間是長2.7米,高1.4米,四周被金屬包圍的柵欄。圍欄裡放入了四對老鼠進入了這個世界。
第一階段:老鼠數量急劇增長,每55天翻一倍。315天時數量居然達到了620隻,這一階段是老鼠大繁榮時期。
第二階段:第600天最後一隻幼崽誕生後數量開始下降。從第315天的人口巔峰到第600天,被稱為「社會結構和正常社會行為的大崩潰」。老鼠和諧的局面不在,幼崽還未斷奶就被驅逐。傷害幼崽,統治地位的雄性無法在保衛它們的領土和雌性。雌性行為變得激進,非統治地位的雄性不斷互相攻擊,被攻擊的老鼠也不抵抗。
第三階段:600天之後,社會結構崩潰仍在繼續,老鼠趨近滅絕。這段時間,雌性停止生育。雄性完全退卻,既不求愛也不鬥爭,它們除了吃和睡,就是打扮自己,一個個老鼠地對著鏡子孤芳自賞。這些雄性老鼠毛皮光滑油亮,沒有傷痕,被稱為「美麗鼠」。
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當所有的空間都被擠佔,所有的社會職能都被填滿。個體的競爭和壓力會導致複雜集體行為崩潰,最終種群滅絕。這個實驗,被看成是未來人類世界的隱喻。通過這個實驗,當下的社會現象卻又想通之處。
一、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它的最初提出者,是北大教授錢理群。原話是這樣的:「 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其中原因,並不在於競爭之激烈,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競爭,而做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至少能在短期內獲得不錯回報。至於長期,遠視的人很少,在短期不斷的負向反饋下,不少人動搖了。而一個「笑貧不笑娼,無神論者開教堂」的時代,懂得給一些踏實肯幹的人短期回報的管理者並不多。
世界上分為三種人:giver(老實人)、taker(聰明人)和matcher(協調者)。為什麼說絕對的老實人受欺負,因為絕對的老實人沒有底線和原則的奉獻,這樣的老實人註定要處於底層。有原則的有底限的老實人成就的幸福指數要遠高於聰明人,這樣的老實人比聰明人走得遠。
聰明人一開始起步比較快,善於利用人性弱點和制度潛規則的人,容易左右逢源。日久見人心,聰明人用技巧得的東西,很難打破自身格局上升到新的高度。說白了就是情商和智商的協調比例,情商低智商高的人不僅沒有朋友的,要被活活累死。情商高智商低的人,無法取得長遠的成就。高情商高智商的人,才有能力愛別有餘力愛自己。
二、佛系青年的人生觀。「佛系」是一種消極悲觀情緒的集中體現。「佛系」體現了青年對這個時代的焦慮,以及思考時代痛點後的所思、所感。是當今青年低欲望的反映,是藉助調侃方式戲謔人生的行為,折射了青年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情懷。調侃的人生基調,不是不理解社會,而是對社會現象的新認知,是擺脫人生困境和釋放內心壓力的一種方式。「然而人們對於未來卻並沒有充滿希望,反而增加了懷疑和憂慮。佛系青年主要以「90後」青年為主,他們安於現狀,不過度追求物質生活;喜歡隨大流,盲從於外在,容易迷失理想;他們全身心投入自己在乎的事情,不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以「90後」為主的青年群體被冠以「佛系青年」的標籤,實質是青年消解社會焦慮心態的一種方式,代表一種逃避性的青年亞文化。
抑鬱症和婚姻現象。南懷瑾先生說:二十世紀最可怕的毛病是癌症,到現在還沒有辦法完全脫離癌症的威脅。我說二十一世紀有個病比癌症還厲害,就是精神病、心理病,大家都會茫然了。心理健康已被社會所重視,心理疏導和治療,各個行業都日益重視。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不僅是成年人,校園裡也頻有發生。物質的增加,反而把幸福指數拉低了。
中國式催婚是我國獨有的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物質限定和浮躁影響了婚姻觀。已婚的的離婚率又節節攀升,一言不合就離婚,單親家庭的孩子多少都要受到影響,這個心理影響是終身的。
通過實驗和舉例看出,人類最終需要的是:不能直視的太陽和心靈。宗教就是人類心靈的最高歸屬。宗教完善的理論體系,具體的出入世規則約束,給人的安全和動力能量是徹底的,給未來的方向是光明的。尤其是佛法末期階段,修行更加艱難,同修們定要保持正心正念,舉頭三尺有神明,方知人身難得,珍惜機緣,起心動念消業解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