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薪酬最高的工作:上班10天就有上百萬工資,卻沒人願意去幹

2020-12-12 騰訊網

從最初的圍捕獵物,到後來的文明社會雛形,分工協作一起完成既定目標,這是人類最突出的聰明之處。

如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在學習了一項得以生存的技能之後,便以此去獲得一份工作,換取薪酬,再購買生活所需。如此循環,便構成了「社會」。這是一個完整健康的體系,讓人類不斷發展壯大。

但工作的薪酬也有高有低,這得看每個行業的勝任難易程度,替代性越強的工作,薪酬自然就會越低。通常而言,從事腦力勞動比從事體力勞動的薪酬更高。但也有例外,比如今天要講的這一份工作,工作五天時間就能獲得高達近百萬的薪酬,而且基本上是體力勞動。

這一項工作就是捕撈帝王蟹,雖然工作時間短,薪酬十分誘人,但卻沒人願意去。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還有放著錢不去掙的嗎?都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難道在這裡失效了?

首先得來了解一下帝王蟹,帝王蟹又被稱之為石蟹或巖蟹,這種甲殼類動物其實不是真正的螃蟹,它們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

之所以叫帝王蟹,這是因為它們體型巨大而得名,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帝王蟹屬於深海蟹類,生存深度達850米之深,生存水溫在2-5℃。帝王蟹能夠生存的最低水溫是1.4攝氏度。

重點可以圈出來了,這是一種深海蟹,捕撈難度很大。其次,它們生活在寒冷水域,1.4攝氏度大家想一想那工作環境是多麼不舒適,而且還要經受海水的衝刷,衣服沒有幹的,還得不停顛簸。

而這還不算要命的,帝王蟹主要生活在阿拉斯加東南海域和白令海。白令海峽處於太平洋和北冰洋的交際處,那裡的溫度常年保持在極低的溫度之下。冬天還會有恐怖的暴風雪,即便是在夏天,白令海峽也常年漂浮著厚厚的冰層。

在這樣的環境中去捕撈帝王蟹,是真正拿生命在工作。極低的氣溫,茫茫無際的大海,隨著波浪顛覆的捕撈船,每天長達20個小時的捕撈,這會讓任何一個人都處於崩潰的邊緣。

即便把捕撈時間選在最不可能發生暴風雪的日期,那也沒辦法確保能夠平安歸來。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工作,回報肯定也是很豐厚的。不到10天的工作期,平均一艘船可以捕撈20噸以上的帝王蟹,這些昂貴的海鮮在銷售之後,每個參與捕撈的人可以分到15萬美元左右的薪酬。

這些工資折合成人民幣,相當於是100萬。不到10天時間掙100萬,聽起來確實很誘人。但這個錢並非那麼容易賺,回來了就有工資,回不來那就把自己奉獻給大海了。

據統計,從事捕撈帝王蟹的這份工作,工傷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50倍。也就是說,在參與捕撈後,就得做好葬身大海的準備。這也是為什麼百萬薪酬,也基本沒有人願意去幹的原因了。

帝王蟹體型巨大,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美味的肉質,這也成為了它暢銷的一大原因。2011年9月,在位於南極洲近海大陸架下850米的一處泥床盆地,科學家發現超過100萬隻巨型帝王蟹。

面對這一現象科學家稱:這種外來的大型食肉動物的出現,可能是南極海域一場生態浩劫的最初跡象。

而從捕撈的產量來看,1980年帝王蟹產量創歷史記錄,高達6萬噸。而在兩年後驟降至6千噸,如今平均年產量在7千至1萬2千噸。

生活在地球母親的懷抱之中,一定要懂得保護自然環境,過度捕撈以及其他一些惡劣的操作之後,影響是很大的。保護自然環境,人人有責。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全球薪酬「最高」的工作,上班10天就能賺百萬工資,卻沒人願意幹
    《摸魚兒·燈花》:憑玉果低拋,金錢暗卜,此意有誰領。有些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可能會了解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一些人甚至認為在古代當官是薪酬很高的工作。在秦朝,給官員的俸祿不是金銀,而是米谷,以石計算。我們在史書上看到的所謂萬石、二千石、千石這些俸祿等級,指的是相關官員在全年所得俸祿的總數。不同的工作有著不同的薪酬,古代如此,現代亦如此。大家可能會好奇,全球工資最高的工作是什麼,全球薪酬最高的工作,上班10天就能賺百萬工資,即便是這樣,卻沒有人願意幹這份工作。深受歡迎的帝王蟹這份工作就是捕撈帝王蟹,捕撈帝王蟹是一種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體的工作。
  • 存摺裡有上百萬,卻還願意做苦工的人,是什麼心態?
    一些人可能認為我說的太過於誇張了,哪有那樣的人?自己的兜裡面都有上百萬的工資了,這種情況之前還去給人家打工,還去給人家做苦力?根本沒有這樣的人。其實這種情況並不新鮮,在我之前的那一家企業當中,就經常遇到這種所謂的富二代也好,富三代也好。
  • 工作:5天八小時工資四五千 VS 整月上班工資七八千,如何選?
    剛才在一個社群裡,群友提問:你是願意幹5天八小時周末雙休工資四五千的工作呢?還是願意幹一個月都上班工資七八千的?這個差距,你們說,怎麼選?要是我來選,會選擇工作時間為5天八小時且周末雙休的工作。想想如今全年無休又相對輕鬆獲得這個薪水的工作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工作替代性強,技術含量低,靠累出來的工作。辛辛苦苦是掙了錢,可是累出病了要去治療,醫療費也很貴,辛苦掙一年去一趟醫院就耗費沒了。
  • 6000多人的電子廠,上班工資最高有8000,但是看到有要求要上夜班
    6000多人的電子廠,上班工資最高有8000好久沒見過了這種場面了,幾百人同時站在這裡,等待管理的指揮,大家看到前面這4位小姐姐了嗎,他們就是專門指揮這些人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領,雖然白領的工資很高,但是她們壓力也是很大的,我們經常看到她們都是坐在辦公室電腦旁,感覺就像天天在玩一樣,沒做什麼事,其實我們只看到了表面,當某一天你也坐在那個位置的時候,你就不會這樣去想了。
  • 你願意幹周末雙休工資5千,還是願意幹一個月無休工資八千的工作?
    一停工小工廠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說實話我是願意幹雙休工資5千的工作。而拼命三郎的人肯定會選擇整月無休工資八千的工作。如按照實際上班天數計,雙休5千元,日平圴工資是227元多點。整月上班8千元計,日平圴工資為266元多點。相差不足40元。願意幹周末雙休的人認為,雖然工資只有5千元,但對人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比較輕鬆。另外,一個月八天假期充足,可以在家多陪陪家人,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渠道者還可以做些兼職賺錢。
  • 一周五天八小時雙休工資五千和無休工資七千的工作該怎麼選擇?
    年收入差距96 萬- 60 萬=36萬20年差距192萬 - 120萬=72萬我想問一下,大家工作10年能存到36萬,工作20年存到72萬的人有多少?如果,後者拿每月多掙得3000元去供一套房,3000元供的一套房,估計房子價值也得100萬左右吧?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二者在10年,20年後的差距有多大!
  • 薪酬倒掛,薪酬保密,是誰在制定規則,如何快速在企業拿到話語權
    至於所謂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只是美好的幻想,薪酬倒掛,保密,基層好難,如何才能在企業中更快速的掌握權力,拿到話語權。薪酬倒掛為什麼絕大多數工資寧可給新人更高工資,也不願意給老員工加薪呢?為什麼工資從來都不是依據工作強度客觀制定的?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公司對於工資都嚴防死守,讓薪酬保密?
  • 再過20年,就算工地發1.5萬工資,農民工也不願意幹。這是為什麼
    先來做一個小調查:假如某電子廠包月26天不加班工資4000元,某工地包月20天8000元,你會選擇去哪裡上班呢?可能很多人都會羨慕工地幹活的高工資,然後就是埋怨電子廠的待遇怎麼這麼少啊?有多少人會願意去工地上做事呢?在年輕人群體當中,幾乎就沒有。害怕吃不了那個苦,害怕萬一什麼時候受傷,更害怕落下什麼職業病。於是甘願守著流水線或者小辦公桌,但是還是接受不了為啥農民工的工資那麼高。這就是心理作怪,並沒有人阻止你去工地上班。我們村就有不少在建築工地上做事的人,他們回家的次數非常少,基本上就是一年回來1次。
  • 你願意幹雙休工資四五千的工作還是1個月都上班工資七八千的?
    這個問題不能單從當下的時間或者工資的角度來考慮,需要結合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來看。工資七八千對於職場新人也許還不錯,但全月不休息就意味著工作之外缺少自我提升的時間。如果工作本身的成長和晉升空間很大,那麼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如果工作本身對自我成長幫助不大,工作幾年再回頭看,發現能力沒多少增長,缺乏競爭力,不得不繼續停留在生存期。
  • 國慶黃金周上班的人注意!10月1日至4日加班發3倍工資 「值班」卻不...
    中秋國慶黃金周8天假期,有的人準備出遊,有的人打算好好休息,但還有一些人因為工作需要,得在假期期間「悲催」上班。不過,節假日的上班分為「加班」「值班」兩種情況,一種有加班工資,另一種卻不一定有錢拿,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你弄清了嗎?
  • 為什麼快遞員一個月工資五六千,還是沒人去?原因無非是這3點
    為什麼快遞員一個月工資五六千,還是沒人去?原因無非是這3點前幾天上班,等紅綠燈的時候聽到後面有兩個快遞員在說話。有一個快遞員,我們簡稱為小a,他抱怨說:「等我賺到錢,我就不送快遞了。」所以這才是快遞站沒人去,人員流失率也高的原因。二、薪資的計算方式第二點就是我們薪資的計算方式,快遞員其實是按件計費的。不像一般的上班族,是按照時間計費的。所以快遞員一個月能賺多少錢,主要就是看派送的件數多少。有的時候一個月沒有派送多少件,那麼這個月的工資肯定不會很高。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我國經濟實力不管提高,很多行業都產生了不一樣的變化,每個人對自己尋找工作都有了更多的選擇。而這些背景讓很多年輕人在面對自己的人生職業選擇時,有了很多和以前不一樣的想法。記得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很多年輕人面臨找工作時,都是去各種製造業工廠上班,因為廠裡面一般都是管住管吃,工作也很簡單,很適合當時人的一種追求。但現在的年輕人寧願去做一些外賣員,快遞員類的工作,也不願意在工廠工作了。
  • 「一家有女百家求」?40萬「天價」工資還沒人幹?妹子們去哪了
    對於「打工人」而言,考慮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將工資放在「第一位」,誰願意出高工資他們就願意跟誰幹。今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對於「打工人」而言,今年的錢要比往年「難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打工人」被迫「困在」家裡,無法展開經濟活動,去賺取工資。
  • 如果讓你去阿里巴巴上班,997工作制,年薪50萬,你會去嗎?
    阿里巴巴一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馬雲曾說:"別人開4倍工資也挖不走我的員工!" 阿里巴巴的薪酬待遇可以用"高、穩定、持續"幾個字來概括,身在職場,一切都處在不確定性之中,能做到這三點的公司在國內確實並不多見。
  • 公司前臺工資低又累,為什麼還是有女生願意去幹?女生:笨蛋不去
    公司前臺工資低又累,為什麼還是有女生願意去幹?女生:笨蛋不去每一個公司都有前臺,前臺是我們進入這個公司,第一個接觸到的人。無論你是來面試還是來處理項目,都需要和公司的前臺說明情況。因此一個公司的前臺,其實代表了這個公司給人的第一印象,也就是公司的門面。而大部分公司的前臺又都是女生,很少有男生做前臺的。那么女生做前臺,肯定就需要招聘那些長得漂亮又比較年輕的女生了。因此很多漂亮的女生會去應聘公司前臺的工作。其實我是很疑惑的,長得漂亮的人其實在職場是很吃香的。
  • 你願意幹五天八小時雙休四五千的工作?還是幹一個月上班七八千?
    先不說收入的高低,既然五天工作日是常規的勞動時間,除了特殊行業外,一個月無休就是有問題的,很多單位都是按照21.75天來核定上班時間,如果超過了,是否需要有適當的補貼政策或者是加班費呢?今年的疫情,影響到營業收入減少,租金等運營成本高企,少數企業通過裁員、降薪、延長員工工作時間解決問題,表面上獲得了一定成效,而留下的員工恐怕只是擔心不好找工作、生活壓力大而忍氣吞聲,能不能同舟共濟,一起度過艱難時刻,也是不好說。
  • 如果你有100萬的存款,你還會去上班拿3000元的工資嗎?
    我國是儲蓄大國,即使擁有這麼多人口人均的儲蓄金額也超過了5萬元,但是可能大多數人擁有10萬,20萬的現金存款不在少數,但是真正能達到存款超過100萬的人還真就不多,如果你真的有100萬的存款,你還會和往常一樣上班去拿3000元的工資嗎?
  • 看工資就知道德國人為啥甘願做技術工,中國工廠卻沒人去
    與我國崇尚坐在辦公室不同 在德國人看來,每個人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他們僅僅是職業之別,不存在尊卑貴賤。 德語「職業」一詞,意即天職或上帝的召喚,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從「天職」的意義上看都是神聖的。正因為如此,德國人做事認真負責,能靜下心來做好分內工作。
  • 工廠月薪上萬,為何年輕人卻不願意進場上班,曹德旺6字說出實情
    如果不是疫情,很多人可能還會出去旅旅遊,畢竟玩起來的時候,時間還是過得很快的。但是,工廠常年都在招人,即使很多的年輕人抱怨找不到工作,也不想去工廠上班。估計這一點,工廠的老闆也挺無奈的,我缺人,你找工作,原本不應該是一拍即合的事情嗎?但是卻困難重重。而且,工廠月薪上萬,比很多寫字樓裡面的工資還要高,但是很多年輕人卻不願意進場上班,曹德旺6字說出實情,那就是以進工廠為恥。
  • 普工工資六七千,文員三四千,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選擇文員工作?
    我們在職場上會發現一種現象:很多工廠普工工資每月有六七千,而辦公文員工資往往只有三四千。從薪酬高低和個人需求來說,應該選擇工資高的普工多一些。然而結果卻往往是很多人在職業選擇上寧願選擇工資低一些的文員。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