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手遊市場中的一大派系,日系手遊一直以來都有十分龐大的受眾群體,其在中國也受到不少玩家的歡迎,作為日系手遊中的佼佼者,Kairosoft(開羅)推出的一系列遊戲都相當出色,儘管沒有中文支持,但還是有不少民間漢化組自發地進行漢化,而就在最近,老牌開羅模擬經營手遊《暖暖溫泉鄉:Hot Springs Story》更新到 2.0 版本,官方正式將它的中文譯名更改為《溫泉物語》,並且在原本日語、英語、韓語基礎上,追加繁簡體中文語言,App Store 介紹頁也全部以中文顯示信息,這代表著開羅即將開始旗下像素模擬手遊大家族的中文化進程了。
中國市場需要得到重視
從 FC 時代開始,日系遊戲就在中國玩家的心目中就佔有一席之地,而在手遊大行其道的今天,日系遊戲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那樣的封閉,且不說日系手遊是否會推出漢化,就連上架地區也多為日本本土,雖說中國玩家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下載和登陸這些日系手遊,但是從體驗度來說怎麼的也會差一大截。
據Newzoo數據統計,2015年日本的手遊市場已經超過了美國,收入達到令人驚愕的54億美元。然而如此龐大的市場卻與海外廠商關係不大。據App Annie數據顯示,App Store及Google Play暢銷榜的前五名全部被日本國產遊戲佔據,而在付費榜及免費榜你也很難看到國外的遊戲。
在遊戲收入方面,僅Gungho的《智龍迷城(Puzzle&Dragons)》及Mixi的《怪物彈珠(Monster Strike)》就佔據了70%-80%的市場收益,剩下的也都被Line、DeNA、Bandai等日本廠商瓜分殆盡,在如此封閉的市場環境下,即便是強如暴雪等大製作公司,也無法成功將產品打入日本市場。
表面上看這些日系遊戲廠商的盈利能力都很強,可實際上現在的日本手遊市場已經顯現出了寡頭壟斷和營收下滑的局面,就在 2016 年 8 月,不少日系遊戲廠商都發布了 Q2 業績報表,從 33 家手遊相關上市公司的業務數據來看,有多達 20 家的收入出現環比下滑,就連昔日強勢的 Mixi、GungHo 也都表現出了頹勢,而營收的下滑也使得利潤大幅萎縮,這時候這些日系手遊廠商不得不尋找新的突破口——中國市場。
本土化?中文支持?先找個代理商吧
其實日系手遊在日本本土早已出現了飽和的態勢,對於中國市場的布局從前兩年就已經開始,不過要想打入中國市場,做好本土化是必須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支持中文。由於對中國市場環境和運作模式不太熟悉,大多數日本手遊廠商都選擇與國內的知名遊戲商進行合作,例如SE和盛大遊戲聯手推出的《百萬亞瑟王》,gumi與盛大合作的《勇者世界》,還有來自其他廠商的知名作品如《鎖鏈戰記》、《勇者前線》、《智龍迷城》等等,選擇合作代理發行之後無一例外地都要進行本土化改造,完善的中文支持是沒問題了,可它們卻不再是原來那個原汁原味的遊戲。
然而好景不長,《白貓計劃》、《鎖鏈戰記》等進入國內的日系手遊最近都已經宣布停運,可見玩家們也並不是瞎子,對於那些改的面目全非的日系遊戲,中文支持再完美也無濟於事。從以往的日系手遊本土化形式來看,大致上有這三種:
第一種是對遊戲各方面如新手引導,易用性、數值、系統等做深入改動。
第二種是僅作細微改動如加入國服特色的「VIP」系統。
第三種是僅作文字漢化,其他原封不動。
大部分的日系廠商都會選擇前兩種本土化形式,至於第三種則很少有廠商願意花心思這麼做,在這一點上,開羅可以說起著一個很積極的帶動作用,而在原生中文的支持下,開羅旗下那些高質量的遊戲勢必會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收益,當然了,開羅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廠商,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去年 12 月,日本遊戲廠商世嘉在東京召開的2015冬季媒體會議上宣布與新加坡企業GoGame進行合作,開展智慧型手機遊戲全球服務「goPlay」,此項服務致力於幫助日本手遊廠商開拓海外市場,並解決由於市場環境、語言、文化差異而產生的問題。該業務服務計劃開展範圍包括東南亞、亞洲繁體中文圈、簡體中文圈和歐美國家市場,也就是說,世嘉旗下遊戲支持中文會變得再平常不過。此前有媒體做過相關的市場調查,發現在中國有 80% 以上的日系忠實玩家對於遊戲是否有中文支持非常看重,而剩下的 20% 則表示無所謂。
相較於通過代理合作的方式來推出支持中文的國服版,為遊戲推出原生中文最大的優點就是保證了遊戲原汁原味,在遊戲氛圍方面會更加純粹。其次,遊戲廠商自行推出原生中文可以免除與代理商之間的溝通環節,更不會涉及監修問題,在中文化投放效率上也會更快,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日系遊戲廠商開始招募和組建漢化小組對旗下作品進行漢化。
民間漢化組何去何從?
諸如開羅旗下的高質量遊戲因為有十分不錯的人氣,因此會有民間漢化組自發地進行漢化,當開羅為這些遊戲推出原生中文之後,我們不免要問一個問題,原本那些民間漢化組將何去何從?這就要來說說國內當前的漢化組現狀了。
首先我們來看漢化質量,單純說開羅遊戲的漢化基本上都是質量比較高的,這當然也是因為開羅的遊戲所涉及到名詞和內容算不上很深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真正既有能力又肯用心的漢化組少之又少,其他的要麼是有熱情沒能力,要麼就是有能力沒熱情,甚至有的漢化組兩者皆不具備,漢化的目的只是為了給其所依附的資源網站導量,從而賺取十分微薄的收益。
其次就是漢化組的報酬,這個其實也算不上行業的秘密了,可以說大部分民間遊戲漢化組是沒有薪酬的,但這絕不代表核心成員或者組長們沒有薪酬。他們或者以其他翻譯身份從附屬網站任職獲取管理費,或者以每月固定薪酬的方式管理漢化組,至於大部分奮鬥在漢化一線的愛好者們,基本是在憑熱情做事。
從開羅為旗下遊戲推出原生中文不難看出,未來還會有更多日系手遊廠商會自行推出中文,在這樣的趨勢下,不僅國內代理商少了一個賺錢的渠道,對於民間漢化組來說也形成了衝擊,其在手遊漢化領域存在的必要性會不斷下降。當然了,這些本沒有多少酬勞的漢化組撒手不幹說到底也並沒有太大的損失,頂多是少了一些展示才能或是修煉技能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的路有兩條,要麼從此退出江湖,要麼轉移陣地(遊戲),不過我們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經費和規模不足的日本獨立遊戲團隊或許會找到這些民間漢化組展開合作,所以總體來看也算是喜憂參半吧。
其實說了那麼多,日系手遊廠商推出原生中文不管是從短期還是從長遠來看,對廠商本身以及玩家都是利大於弊的,而這也將會影響到未來日系手遊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進入中國。此外,在日本手遊市場整體下滑的大環境下,日系手遊會更多地湧入中國,分發渠道的選擇只是一方面,如何才能牢牢抓住玩家的心,原生中文想必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