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請大家不拜年、不串門、不聚餐,如果必須出門,請戴上口罩……」連日來,分布在雲南省曲靖市霑益區各個鄉鎮(街道)的村村「小喇叭」紛紛響起,向群眾播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況,並宣傳相關科普知識。
在疫情防控期間,村廣播喇叭、流動宣傳車、移動音響、無人機喊話巡飛等形式多樣的「小喇叭」防疫宣傳已成為貼近群眾、直通基層的重要渠道之一,不間斷地送到村裡村外、田間地頭,打通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後一公裡」。
村村播報「小喇叭」 防控知識教大家
農村地區春節返鄉人員多,防控意識相對較弱。為做好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消除農村對疫情防控信息接收的盲區,霑益區各鄉鎮(街道)立即啟用村村通廣播,及時播送各級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普及防控知識,呼籲村民們提高防範意識,引導村民出門自覺佩戴口罩、減少外出活動,將防疫工作進展和疫情防治方法傳遞到了每個村民的身邊,實現了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在農村地區全覆蓋、無死角。
「村裡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正確的防範疫情,各種傳言、謠言也多。每天聽到村喇叭播報防疫知識,不僅更好地牢記防疫知識,學會了自我保護,我們也都知道政府天天在組織工作,心裡踏實,增強了大家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阻擊戰的信心。」盤江鎮中村村委會二村村民徐天順說。
據了解,目前霑益區11個鄉鎮(街道)134個村(社區)已利用414隻大喇叭早中晚高頻次播放《致霑益區居民的一封信》《致從湖北抵沾朋友的公開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防控知識》等相關內容,每天播放共計3459多次,同時村幹部還用方言進行解讀播報,及時有效傳達給群眾,做到家喻戶曉、接地氣,讓「小喇叭」發揮「大作用」。
走街串戶「小喇叭」 流動宣傳送到家
從城市街道到鄉村道路,從居民小區到村組院落,霑益區各鄉鎮(街道)出動38輛流動宣傳車、15臺移動音響,走街串巷循環播放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宣傳,在轄區範圍內開展疫情防控宣傳。
「村民們,別三五成群往一起湊,出門把口罩都戴上」「發現外來人口要及時報到村委會」……在西平街道光華、九龍等社區內「疫情防疫小喇叭」被裝在轎車上,隨著車輛的移動,成為流動的循環播報站。
為確保宣傳效果,讓每一位群眾知曉防控知識,各鄉鎮(街道)多措並舉、因地制宜,動員鄉鎮和村組幹部通過在私家車上安裝「小喇叭」、利用可攜式移動音響等形式,走村入戶定點定時宣傳與入戶宣傳相結合,多方聯動,由面入點,宣傳立體深入無盲區,每家每戶都能在第一時間獲得疫情防控信息,截至目前,共發放宣傳資料14824份,張貼宣傳標語756份,家家戶戶基本都聽得到,從城市到農村串門走動的居民少了很多,少出門、戴口罩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習慣。
無人飛機「小喇叭」 飛入尋常百姓家
「嗡嗡嗡……」一架小型無人機在霑益區菱角鄉集鎮的上空飛行,地面的工作人員正通過操作器運用無人機上的喊話擴音器,播放由霑益電視臺播音員事先錄製導入的疫情防控宣傳語和防疫知識音頻,勸導村民安心在家過年,不拜年、不串門、不聚餐。
鄉村居民居住分散,敲門入戶不僅速度慢,還存在病菌傳染的風險,而無人機「小喇叭」的運用,不僅創意十足、喊話方便、覆蓋面廣,而且大大提高了流動宣傳的效率。
菱角鄉的宣傳委員田麗娟介紹,這種傳統加現代的宣傳方式,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群眾接受度、新鮮度反而高了。目前,該鄉利用無人機在3個自然村開展疫情防控的「飛行宣傳」,每趟飛行時間達30分鐘左右。
人人都是「小喇叭」 群防群治靠大家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霑益區廣泛動員黨員幹部、志願者等,以自身為輻射點,運用微信群、朋友圈、QQ、抖音等平臺,第一時間轉發疫情防控知識等宣傳信息,讓公眾全面了解防護措施,特別是口罩佩戴、消毒防護、日常衛生習慣等方面的知識。自覺向身邊親友、周邊群眾轉發科普,有效消除恐慌心理,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你們不說我還真不知道今天的街(gai)子不趕了呢,我一個老人又用不來手機,多虧你們通知我,不然我又白跑一趟。」大坡鄉法土村李大媽聽完志願者入戶宣傳時說道。霑益區針對農村風俗專門印發、張貼暫停集體聚餐活動的倡議書、暫停舉辦各類群眾聚集性群體文化活動的通知、取消集鎮趕集的通知等,與入戶宣傳相結合,提醒村民自覺不走親串友,取消一切聚集性活動。
通過「線上+線下」全覆蓋宣傳,疫情防控入腦入心,各村(社區)群眾積極配合。截至目前,春節期間原定婚宴和喪宴取消或延期256場次,取消群眾性自發集中活動146場,取消廟會、宗祠祭祀活動44場次,勸返走親訪友及遊玩人員1526人次。(何曼菲 田夢娜 楊俊鵬)
(責編:木勝玉、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