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市場熱點散歸散,但絲毫沒有影響白酒的強勢。無論是前期漲成妖股的青青稞酒,還是國民老品牌老白乾酒,再或是剛將紅星二鍋頭收入麾下後已經拿下八連板的大豪科技都在向市場證明白酒板塊的強勢地位。
而今天白酒行業的大新聞要歸再次摘帽的ST皇臺莫屬,在暫停上市了近600天後,趙滿堂帶著他的皇臺酒業再度回歸A股市場。據昨日公告顯示,皇臺酒業股票恢復上市首日的前收盤價為公司股票停牌前一日的收盤價,即7.47元/股。恢復上市首日不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次一交易日起日漲跌幅限制為10%。今日早盤開盤,皇臺酒業高開超240%,開盤後迅速拉升,漲幅達到268%,觸發臨停牌。
20年風雨 皇臺四度戴帽
要說白酒股裡最命途多舛的存在,皇臺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公司上市的20年來,前前後後有5個實際控制人走馬上任,接手的時候都是擼起袖子加油幹,誓要帶領皇臺重回巔峰,可最後還是沒能逃掉倍四度*ST,這還不算,後來接連3年的虧損和連續兩年的負值淨資產,讓皇臺於2019年5月暫停了二級市場上的表演。
但後來的失意並不代表曾經沒有輝煌過,事實是,皇臺酒業曾經有一段時間比茅臺還要火。公開資料顯示,皇臺酒業成立於1985年,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武威酒廠,聲名鵲起的皇臺彼時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白酒、葡萄酒製造企業之一,還曾在1994年舉辦的第二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茅臺一同斬獲金獎,當時兩家酒企都還沒上市,說是齊名也不為過,「南有茅臺,北有皇臺」的口號喊的也挺響亮。
到了2000年8月,皇臺酒業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比茅臺都還要早一年。一同崛起卻沒有一起輝煌,上市後的皇臺倒有點背不動名聲的意思,在退市邊緣苦苦掙扎的時候,茅臺已經憑藉連番上漲的股價和屹立不倒的市值成了白酒之王,甚至A股股王。
那些年 皇臺的自救
起家早的皇臺對於上市之後的低迷,也心有不甘,一直苦苦尋找破局方案,但無奈重組、跨界、轉型統統都告吹,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
2014年,再次戴帽的皇臺為了保殼計劃與瀏陽河重組,但因為雙方的分期鬧掰,同時推進的跨界保健品計劃定增募集因為二股東的反對也沒能付諸行動。後來進軍番茄產業,又要收購遊戲公司,不能說是毫無建樹,更多的是雷聲大雨點小。
皇臺在過去的風雨裡,最駭人聽聞的就在2018年,「100萬瓶庫存酒憑空消失」的事件,此後經過調查 ,發現了原內部相關人員以前年度存在監守自盜的經濟犯罪線索與部分事實,含以上6700萬元的虧庫金額在內,涉案金額高達億元以上,此後的立案調查和處罰讓皇臺酒業的內部亂象直接暴露在了大眾眼前。
趙滿堂接棒一年半 皇臺能否煥新生?
就在皇臺被強制退市的前一個月,公司迎來了新的控股股東盛達集團和實控人趙滿堂。與前幾任高管明顯不同的是,趙滿堂這回是實實在在的想讓皇臺回歸主業,「重塑西部茅臺、重歸白酒主業」的大旗立了起來,後來又是贈房,又是債務轉移,再有無償資產注入,一系列帶有「慈善」性質的操作之後,皇臺酒業倒還真是看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財報顯示,在趙滿堂入主的2019年,皇臺實現營業收入9904.63萬元,同比增長288.67%;實現淨利潤6821.37萬元,實現扭虧。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35.7萬元,同比增長37.34%;實現淨利潤400.3萬元。扭虧保殼重新上市這還只是第一步,想要在白酒大局已定的如今找到空隙,甚至再次走向神壇,並沒有那麼容易,且不提茅臺這樣的巨頭威懾,就算都是從甘肅出來的金徽酒(603919),業務規模和人氣也都和當年大相逕庭了。
重新上市的首日,市場情緒將皇臺酒業哄抬到了逾300%的漲幅,但股海淘金,憑一時消息的刺激和大股東傾囊相授補窟窿是走不久的,如果不想一鬨而散再戴帽的局面上演,皇臺酒業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