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傳染病》中的疫情防治告訴了我們什麼?

2020-12-10 蝌蚪五線譜

衷心希望COVID-19的疫苗能夠早日研製成功並且產能充沛,在全球範圍內將Re降至0,社會早日恢復正常運作。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無數人的工作與生活節奏。這是一場比2003年的非典SARS更加嚴酷的防疫戰,封城、全面延長春節假期等果斷措施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我們響應防疫號召、宅在家裡躲病毒時,自然而然就想起那些同樣是以傳染病為題材的科幻影片來。這類影片中,遠在1995年美國的《極度恐慌》,近在2009年日本的《感染列島》、2011年美國的《傳染病》、2013年韓國的《流感》,都是不錯的作品。本文要介紹的正是其中的《傳染病》。

《傳染病》美版海報 圖自豆瓣

《傳染病》的英文原片名是實打實的《Contagion》,是2011年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一部以虛構的致命傳染病毒為題材的紀實性科幻影片。說它「紀實性」,不僅因為其拍攝手法遵循時間線的法則從多個視角跟蹤病毒與疫情的發展軌跡,而且也不注重情節起伏與英雄人物的塑造,反倒致力於刻畫病毒來襲時各類社會人物的眾生相,令人越看越觸目驚心。編劇似乎很了解在恐慌狀態下的人的心態的共性,所設計出來的許多情節走向與現階段新冠病毒的疫情居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真懷疑這些情節的設計是來源於現實中曾經發生過的傳染病疫情。

《傳染病》中的病毒被命名為MEV-1,它主要通過身體接觸傳染,潛伏期大概是六七天,發病後一兩天內誘發腦炎、患者迅速抽搐死亡,致死率非常高。疫情傳播前期,一位名叫貝絲的女性患者在香港出差接觸客戶後返回美國家中,忽然發病,咳嗽頭暈,還傳染了兒子,兩人離奇死亡,可憐的丈夫託馬斯也因此被隔離。與此同時,芝加哥、香港、日本也出現莫名其妙的致死病例,美國疾病防控中心CDC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迅速介入,確定這是一種新病毒,開始派出多方面的醫生隊伍全力追查病原體的傳播路線,鏡頭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社會各層次的波及人群。這裡,在疫情傳播前期感染人數比較少的時候,攝像機還能覆蓋到幾位典型患者,通過具體畫面表現出他們面臨死亡時的無助與慘烈,但等到全世界感染人數愈來愈多,達到兩千萬後,這慘烈也就變成了地圖上的數字,令人麻木。

豆瓣@阿Sen:這個角色寫得其實很真實。即使他沒有專業研究,他很聰明地意識到這個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所以他自製或是採購了隔離服,並且帶上了橡膠手套,保護意識很強。雖然他在其他人眼中看起來有些反應過度而且扮相很蠢,但在他眼中,其他人都是待宰的羔羊吧。圖自豆瓣

疫情傳播中期的特點就一個字:亂。政府官員為了維持穩定壓制疫情的傳播消息,但沒有不透風的牆。超市先是搶購後來變成打砸搶,入室搶劫也不時發生,傳染區出現大規模的社會混亂。一名追查傳染源的醫生被綁架到中國山村和村民的孩子們住在一起,綁匪聲稱要等到美國研發出防治MEV-1病毒的疫苗並優先供應該山村後才會釋放這名醫生。另一名醫生在追查過程中不幸感染,住進臨時醫院後無法得到有效救治,不幸去世。影片另外刻畫了一名陰謀論記者,其博客擁有一千二百萬粉絲,經常發表政府一定在瞞報、得了MEV-1吃連翹能治好等出格言論,並直播自己被感染後吃連翹康復以示其可信度,雖然最後他被警察抓了現行並且檢查出來壓根沒被感染,可仍舊被保釋,沒有受到懲罰。

《傳染病》劇照二 圖自豆瓣

不得不說,影片中關於疫情前期與中期眾生相的描寫,與現在新冠病毒的流行確實有著相當的類似之處,幾乎每一個角色,無論是官員、醫生、患者、平民、大V,我們都能在近些日子網上泛濫的信息流中找到他們的影子。

疫情傳播後期,那名被隔離的可憐丈夫託馬斯發現自己有抗體,沒有被妻子和兒子感染,但他的身體卻沒能在疫苗的研發上做點兒貢獻,倒是另一名醫生通過許多次猴子實驗終於成功研製出了MEV-1疫苗。本來到這裡,疫情應該就可控了,但因為感染基數太大,疫苗產能有限,供不應求,便又出現了先生產的疫苗究竟優先供應誰的問題。大方向是針對民眾以出生日期為依據抽籤,把366個球寫上1月1日到12月31日,抽出一百四十多個日期,生日為抽中的日期的民眾可接種,其餘人群等下一波。私下裡,各名官員、醫生也都在利用自己的一點點特權為自己以及身邊的人優先接種疫苗,這種行為也不好說是不是合理,反正存在是一定存在的。至於那批要拿醫生換疫苗的綁匪,最後居然被假疫苗也就是安慰劑給糊弄過去了,也不知道山村裡那批孩子能不能倖存下來等到真正的疫苗普及全球。

劇照三 圖自豆瓣

補充一項科普知識:傳染病中R0與Re的概念。

影片中借研究員之口介紹了一個衡量病原體傳染性的基本係數R0,它叫「基本傳染數」,是指在完全易感人群中一個病例能傳染的平均人數。這裡的易感人群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沒有任何預防手段,譬如沒口罩沒防護服什麼的,二是所有人對病原體沒有免疫力。R0的值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應某種病毒的傳染能力,如季節性流感的R0通常是1,天花大約是3,小兒麻痺症是4到6,而麻疹則達到了驚人的18。不過R0隻代表傳染性,和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致命程度無關,像生物安全等級達到4級、致死率超過50%的伊波拉病毒,其R0也只有2。

對於在人類社會中混跡已久的病原體導致的傳染病,其R0較易根據歷史數據來核算,但對於新出現的對手如今年的新冠病毒COVID-19,要估算出準確的R0值就相當困難,原因是爆發初期的病例數、人群接觸率等第一手數據很難及時且準確地獲取,如果出現了超級傳播者(比如本次疫情中報導出來的福建晉江影響數千人的「毒王」),其個例就能將前期估算的R0拉高一大截,原理類似於一個馬雲或馬化騰就能「顯著」拉高我們的平均工資。

有沒有R0小於1的傳染病?有是有,不過它們都像拉不到下線的傳銷人員,早就在大自然的競爭中被淘汰了。

另外一個衡量傳染被控制程度的基本係數是Re,它叫「有效基本傳染數」,是指在有控制的條件下一個病例能傳染的平均人數。要遏制傳染病的流行,其Re必須被控制到1以下,這種控制可以是人群自然易感飽和,也就是該傳染的全傳染了不剩健康人了,也可以是做好了嚴格的防護隔離,傳染不著。當然,最好的控制手段是有疫苗並大範圍接種,讓人群都有免疫能力,人為減少易感人群,釜底抽薪。

衷心希望COVID-19的疫苗能夠早日研製成功並且產能充沛,在全球範圍內將Re降至0,社會早日恢復正常運作。

相關焦點

  • 「工會普法有獎答題」來啦!本期是《傳染病防治法》解讀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根據《2020年青島市工會普法工作要點》,按照省總工會、市普法辦、市總工會普法工作安排,市總工會定於近期繼續組織開展線上系列普法宣傳活動。4.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履行哪些職責?
  • 全國人大代表法蒂瑪:修訂傳染病防治法「是當務之急」
    「是當務之急」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 李純)「根據現實情況和抗擊疫情的需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進行必要的修訂,是當務之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共中央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中國高層明確要求,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今年出席全國人代會,法蒂瑪提出的建議即關於傳染病防治法的修訂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處於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體系的核心位置。」
  • 【疫情防控普法宣傳】一天一部涉及法律法規《傳染病防治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同時又涉及《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食品衛生安全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多部法律法規。為使每一個公民在疫情防控中明確自己的權利義務,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來抗擊疫情,小編將為您推出《疫情防控普法宣傳 一天一部涉及法律法規》,今天推出《傳染病防治法》,敬請關注、擴轉!
  • 賦能「健康守門人」 菊梅春雨傳染病防治工程助力農村疫情防控
    然而此次河北疫情,從確診患者的行動軌跡來看,頻繁可見「村衛生室就診」、「村診所輸液」、「自行服藥」等高頻詞彙,暴露出目前我國農村疫情防控能力和條件相對薄弱問題。如何充分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哨點」作用、全面提升基層醫生新冠診斷和識別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 圖解:關於《傳染病防治法》 這些問題你應該知道(二)
    目前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制定旨在防控、消除傳染病發生和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那麼,其中的哪些內容與此次疫情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人民網法治頻道與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共同梳理解讀,今天推出第二期。
  • 政府有關部門未依法履行疫情防控職責的,應如何擔責?|傳染病防治法...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正嚴重影響著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傳染病防治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面對傳染病的肆虐,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來抗擊疫情?您對傳染病防治法知多少?小編將為您作出系列介紹。今天推出系列問答之五,敬請關注!
  • 「影評」我們不是小丑
    在你介紹我出場的時候,可不可以稱我為「小丑」?——《小丑》01觀眾對《小丑》的瘋狂程度不言而喻,在美國部分院線因為擔心重演當初《黑暗騎士》的槍擊事件,因此選擇不放映這部電影。部分上映的影院也加大了安保力量,並且拒絕觀眾戴小丑面具入場。
  • 省傳染病醫院院長董興齊:防治傳染病 他是指揮官也是「尖兵」
    如果我們搞傳染病防治的都怕了,其他人就更怕了!」經過醫護人員三番五次地嚴格消毒後,手機回到了董興齊手裡,他又再次用酒精仔細消殺了半個多小時,才把手機揣回包裡。 作為雲南省傳染病醫院院長,守在「炮火」最前沿,他不畏懼病毒的舉動,給大家吃下一顆定心丸。 他既是一名指揮官,又是一名戰鬥者,更是一顆定心丸。
  • 防治傳染病流程、泥石設路障封村、撿口罩二次銷售、隱瞞武漢返鄉...
    今天,法報君採訪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醫藥衛生法學副教授、律師鄧勇,繼續跟大家分享幾個與疫情有關的法律問題,比如傳染病的防治流程、用石頭或泥土設置路障封村、撿口罩二次銷售、故意隱瞞家人從武漢返鄉……這些行為都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 武漢解封,但我們與傳染病的戰鬥遠遠沒有結束
    這76天,中國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寒冬臘月堅守到了春暖花開,季節在悄然無息中完成了一個輪迴。這次疫情對於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都是一次大考,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國意志堅決,態度堅定,力度強大。但是,武漢解封、疫情得到控制並不代表我們在與傳染病的戰鬥中勝利了。
  • 《傳染病》:一部寫實抗疫電影,對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神預言
    但是那些被認為過於誇飾的內容,在不到10年後的2020年竟一一反應出來,不僅讓人驚嘆,當年以為的「醫療驚悚寫實科幻片」如今看來根本是「紀錄片」。那我們現在就來好好回顧這部經典的病毒瘟疫電影到底反應了哪些問題吧!
  • 成武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案一審...
    3月1日上午,由成武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省首例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案,通過遠程視頻系統在成武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成武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光輝出庭支持公訴,成武縣人民法院院長張中斌擔任審判員。據了解,該案是全省首例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案。
  • 德國再改傳染病防治法 為加碼防疫措施提供法律依據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11月18日電(記者 彭大偉)德國聯邦議院18日通過了第三版傳染病防治法。新法將允許德國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採取包括入境人員數字登記健康情況、實施快速抗原檢測、壯大公共衛生部門等措施。
  • 傳染病預警制度:「休眠」16年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本文首發於2020年4月2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導」)傳染病防治法關於預警制度的專門條款只有1條。至於什麼是預警及預警制度,何種情況下啟動預警,如果不啟動預警將承擔何種責任,均無相關規定。新冠疫情應對過程中,中國傳染病應急預警制度方面的不足被充分暴露。
  • 醫院傳染病疫情控制制度
    點擊查看 1.醫院成立由主管業務副院長、醫務部主任、防保科科長、院感科科長等組成的傳染病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對傳染病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定期進行檢查,根據最新情況制定相關傳染病有關制度。
  • 張秋和金妮告訴我們的「愛情理論」 那些《哈利波特》教我們的事
    除了主角們的英勇故事外,故事中還有更多人生道理。我們先看過了包括榮恩、馬份等角色要告訴我們的事後,再繼續看看網友們整理出的《哈利波特教我的事》。金妮衛斯理告訴我們,勇敢就是美麗。金妮衛斯理第一次出現在故事中,是跟著爸媽一起到王十字車站送哥哥們到霍格華茲求學的小女孩,隔一年後她也進入了這間魔法學院。
  • 疫情中,那些來自民間的「謠言終結者」
    「我們暫時沒有對外開放數據錄入的工作,所有錄入的信息都會先經過我們的審核,並且只有唯一的責任人才有權限對數據進行添加和修改。」團隊負責人還告訴刺蝟公社,後臺可以看到所有歷史修改的痕跡和來源,萬一發生問題可以精準溯源。據團隊負責人介紹,已經有上百人報名志願加入了 wuhan2020 的項目,目前還在活躍的有數十名。
  • 如果只盯著傳染病疫情,我們將失去一個百年不遇的時機!
    2020年過半,新冠肺炎疫情又起波瀾。這場百年一遇的傳染病大流行,將以往不常談論的公共衛生拉入社會聚光燈下。歷史上,公共衛生曾是傳染病的頭號剋星,為人類徵服傳染病立下過汗馬功勞。現在的公共衛生,從巨人變為矮子,成了現代醫學三足鼎立中最短的那一足。
  • 疫情一日不退,我們一日不放鬆|地平線抗「疫」復工實錄
    在經歷了漫長的共同戰「疫」後,我們終於迎來了連續的利好消息,但對於隨之而來的企業復工仍然不可掉以輕心。本著「員工健康」第一位的抗疫態度,從本周開始,地平線在嚴格評估員工健康狀態的基礎上,開啟了分波次復工的措施;地平線疫情防控工作組也拿出 120 分的態度進行全方位健康守護。
  • 「玩具總動員4」首批影評出爐 基諾李維斯配音太出色要拍外傳
    最新一集《反鬥奇兵4》(Toy Story 4)將會在7月上映,近日除了看到「殺神」奇洛利瓦伊斯(Keanu Reeves)加入為新角色配音的幕後片段,外媒首波影評亦出爐,口碑極高獲贊是最搞笑的一集。《反鬥奇兵4》釋出首波影評,有指新一集是系列電影中,最搞笑又感人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