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網球大多數的肩痛問題都跟它有關!2個訓練強健你的肩袖肌群!

2020-12-25 網球天下

肩關節是我們全身上下活動範圍最大,最靈活的關節了。配合周圍的一些關節,我們的大臂幾乎可以做出360度的旋轉動作。然而,也正因為肩關節太靈活了,所以在大範圍活動的同時,我們的肩部受到損傷的風險也非常大。

在我們打網球的過程中,也許有人不屈膝,有人不轉體,但是肩關節的使用卻一點不會少,尤其是發球的動作伴隨著肩關節的大幅度運動,如果你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不夠強大,很容易讓你的肩膀在不正常的運動範圍內移動,最終發生運動損傷。

對於普通網球球友來說,發球往往是最難的技術,動作也最容易不標準。對於關節本身存在一定問題的球友來說,發球上抬手臂的動作會讓肩膀處於異常姿態,更可怕的是我們的一發都是要用盡身體的全力。在錯誤的動作下發全力,這就構成了傷病的溫床。

所以,打球伴隨肩痛的球友在進行傷病康復訓練之前,首先要找教練糾正錯誤的發球動作,否則即使通過休養能夠緩解傷病,只要恢復打球,傷病很快會再度找上門來。

由於肩關節很複雜,肩痛的原因也很多,我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打網球過程中最常見的肩痛問題——肩峰撞擊綜合症

肩痛的朋友可以先跟我一起做兩個測試,來確定自己是否是肩峰撞擊症候群的問題。

痛弧實驗:肩痛一側的手臂從身體側面緩緩向上舉起,如果在舉起角度60度到120度這個區間裡發生疼痛,即提示有肩峰撞擊的問題。

擠壓實驗:肩痛一側的手臂向身體側前方伸出,虎口向下,仿佛手裡拿著一個瓶子,正在向下倒水,保持這個姿勢手臂向上抬,如果肩膀觸發疼痛,那麼也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範疇。

那麼什麼是肩峰撞擊呢,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我們完成手臂上舉這個動作時肩關節的運動。

我們的肩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圓圓的肱骨頭(上臂骨頭的頭)成「球」形,在肩胛骨的關節盂的那個「窩」裡運動。在這個關節的上方就是鎖骨的盡頭——肩峰。

肩峰和肩關節之間只有很小的縫隙,然而裡面卻穿過了許多肌腱和滑囊。正常情況下肱骨頭在關節窩裡正常滾動,和周圍相安無事。但是由於有些人身體結構或者肌肉張力的問題,當他們上抬手臂時,肱骨頭會從關節盂向上偏移,「撞擊」肩峰,同時擠壓到肩峰下縫隙裡的那些肌腱和滑囊,引發炎症和疼痛。

肱骨頭為什麼會向上偏移呢?通常來說,上抬手臂時我們的三角肌發力讓肱骨頭在關節盂裡向上滾動,但是還有幾塊肌肉負責拉住肱骨頭,讓它在向上滾動的同時向下滑動(才不會滾出關節窩),這幾塊肌肉就是我們的肩袖肌群,附著於我們的肩胛骨表面。

即使經常進健身房的人,一般也很少會鍛鍊肩袖這幾塊肌肉,這導致大多數人的肩袖肌群都比較薄弱,很容易無力和受傷,最終拉不住我們的肱骨頭,造成肩峰撞擊症候群。但是職業選手為了預防肩傷,就非常重視鍛鍊肩袖肌肉,他們每天都會做肩袖肌群的訓練。

今天讓我們也來學習最兩個簡單的兩個動作來保護肩膀吧~

訓練一

大臂自然下垂,屈肘90度,把彈力帶綁在肘關節高度,做手臂外旋的動作。注意動作保持穩定,不要聳肩,負重不用太重。當然你也可以用一瓶礦泉水以側臥的方式完成這個動作。每組15-20次,每次完成3組。

訓練二

大臂水平外展,肘關節彎曲90度。手持一個小啞鈴,或者用彈力帶綁在肩膀的高度,緩慢地抬起前臂再緩慢地放下。

對於肩膀疼痛的球友來說,如果訓練二會觸發疼痛,可以先做訓練一,等到肩痛緩解了再進行訓練二的練習,當然訓練一也需要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未來我們還會給大家分享職業選手更複雜全面的肩關節保護性訓練。

除了肩袖肌群的肌肉張力問題,造成肩峰撞擊綜合症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肩胛骨的位置造成的肩峰下間隙的狹窄。這部分球友通常都會伴隨著駝背和圓肩的問題。

生活中有駝背圓肩問題的球友也或多或少都有肩膀的問題,今天由於篇幅我們改天再來跟大家分享矯正駝背圓肩的動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挺拔的身姿,在動作美觀的同時,對於肩傷的恢復也非常有意義。

相關焦點

  • 肩關節背後的保護盾——肩袖肌群,加強它,遠離運動傷病!
    肩袖肌群,一個你可能比較陌生的肌肉群,不過它的重要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肌群,作為健身者這個肌群是你必須要去了解一個肌群,因為它對肩關節的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在健身過程中有肩部疼痛,受損的經歷,那大多數情況下都與肩袖肌群有關,可以這麼說,加強肩袖肌群,可以很大程度上遠離運動傷病,讓你肩關節更為穩固。
  • 打造飽滿肩膀的同時別忽視了肩袖肌群,它會儘可能保護你的肩關節
    但同時肩關節也是非常容易出現疼痛和損傷的關節,而且很多健身達人在訓練後即使不是肩部訓練,依然會出現肩關節不舒服的情況,臥推後也肩痛,深蹲後也肩痛,練背後依然肩痛…這其實與肩關節的結構和靈活有關。無論是生活中還是運動中,一點點的偏差都會讓它出現疼痛問題,所以肩關節問題也是最常見的疼痛問題,當然出現疼痛的形式有很多,但其中99%的原因都是與這四塊肌肉有關!
  • 肩痛不一定是「肩周炎」 也可能是肩袖損傷
    門診醫師檢查時,發現患者左肩輕微活動就會疼痛加劇,後進行專科體格檢查,並結合磁共振提示:左側肩袖損傷(岡上肌撕裂),左側和肩關節積液,肩關節退行性變。揭阿姨以「左肩袖損傷、左肩粘連性關節囊炎」辦理住院治療,後接受肩關節微創手術治療,現已恢復正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的關節、肌肉、肌腱也隨之老化,肩袖也不例外,功能也會出現退變的現象。研究表明,肩袖撕裂是中老年人肩痛的最主要原因。
  • 啞鈴肩部訓練,4個動作穩定肩袖刺激三角肌,幫你練出漂亮肩膀
    從功能上來看,穩定的肩袖肌群與發達的三角肌可以提高胸背部甚至是下肢訓練的表現,而如果肩袖不夠穩定,三角肌不夠發達,不但會影響整體的訓練效果,還會增加訓練風險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都應該重視對於肩部的訓練。
  • 治了半年「肩周炎」,不料竟是肩袖損傷 遇到肩痛,切勿輕「舉」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以為肩痛就是得了肩周炎,有些人選擇忍一忍,還有些人選擇增加運動、按摩等方式緩解,但結果往往是越來越疼。江門市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江門市骨科研究所主任、江門市五邑中醫院骨五科主任劉紅光說,很多肩痛並不都是肩周炎,更多的是肩袖損傷,該病最易被大眾混淆甚至被誤診。一旦出現肩痛,建議大家及時就診。肩關節損傷是不可逆的,一定要早診早治。
  • 肩痛惡人谷中的頭號高手是誰?
    肩痛中的惡人谷,你懂多少……?說到肩痛惡人谷中的頭號高手,在你心中排名第一的毛病是什麼?想必絕大多數人脫口而出三個字「肩周炎」!肩袖撕裂、肩周炎、肩峰撞擊症候群、肩關節盂唇損傷、肱二頭肌腱炎、肩鎖關節損傷及脫位、鈣化性肌腱炎……不同的肩部疼痛原因,各有各的特點,如同江湖上的武林門派一般,都有屬於自己的「看門絕技」。
  • 健身教練獻妙招,幫你打造飽滿虎頭肩
    往往擔心自己肩膀會練傷而選擇放棄此動作,或者找別的訓練動作(比如站姿槓鈴提拉)來代替它。小馮同學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既然在做啞鈴側平舉時出現了問題,就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它,而不是選擇逃避不練。這樣只會是使自己的肩膀肌肉量變得更少,尤其是三角肌中束。
  • 了解肩部訓練小技巧,能夠幫你打造肩部線條,肩部健身常識在這裡
    只有每一個方面都了解,才能夠真正的有好的發展。而且不同的目標肌肉是需要了解不同的訓練技巧的,所以健身領域當中所需要學習的知識是數不勝數的,是學無止境的,那麼今天在這裡主要給大家說一下肩部訓練,了解肩部訓練的小技巧是能夠幫助你打造出來更加完美的肩部線條的。
  • 肩痛?一根擀麵杖就能搞定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肩痛?其實不管是哪個年齡層,都有可能出現肩痛的問題,這往往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今天我們請來了專家教你通過家庭的簡易療法緩解肩痛的問題。;另一類是因為神經、內臟等出現問題。
  • 沒有健身教練,肩部肌群怎麼練?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我們 你真的很特別 個人認為,肩部對於男性訓練者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肌肉群肩部是最能夠直觀提升你整體身材的地方,肩部飽滿會提升腰肩比,我們的腰看起來會更細,我們的倒三角看起來會更加明顯,整體看上去就像一個大寫的X字母。
  • 俯身啞鈴飛鳥,完美肩臂的必修課,3個要點讓你訓練效果更好
    你不知道它有啥用?雖然一直在健身,你是不是還是發現自己肩膀上總是肉肉的?是不是總是想要含胸駝背?其實這都源於手臂後側肩膀附近的一塊不太起眼的肌肉--三角肌後束,這塊肌肉不像三角肌、肱二頭肌那樣著名,所以在健身的時候往往容易被忽略掉,不會單獨針對它去進行訓練,但是練著練著你就會發現這塊肌肉的重要性,這塊肌肉不只會使肩部線條變得更美,經常使這塊肌肉受到運動還有助於加大手臂向後伸展的幅度。所以它是不是很重要呢?
  • 肩胛骨的控制與穩定:訓練效果加分,擺脫肩頸疼痛
    肩胛骨的控制,是我們上肢所有訓練動作的基礎;那麼究竟什麼是肩胛骨的穩定,我們又應該針對它做哪些訓練呢?別急,今天就給大家解疑答惑!肩胛骨的運動解析及其意義肩胛骨的主要功能是讓肩關節進行運動,同時,在需要時使肩關節穩定,從而讓張力安全地在上肢傳導,降低肩、肘、腕關節的受傷風險;所以,在我們所有上肢訓練中,肩胛骨的狀態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 肩關節—人體中最脆弱的關節之一,你真的需要好好愛護它
    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之一,但靈活往往代表著脆弱,肩關節以其複雜的程度為它的靈活性帶來了便利,但是由於關節的結構過於複雜,所牽扯到的骨骼和肌肉非常的多,所以當肩關節受到不正當的外力或者其他某些環節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生疼痛或者損傷。
  • 「五十肩」最易勞損的肌肉,2步自測3步預防,拒絕肩後深處疼痛!
    今天又雙叒叕來講肩痛了之前我們已經了解過岡上肌、岡下肌、三角肌等肌肉與肩部疼痛的關係,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塊隱藏的很深,不易被發現的肌肉,它是五十肩主要勞損肌肉,是肩臂部痛症中疼痛程度最高的肌肉,它就是肩胛下肌。
  • 每一塊背部肌肉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背闊肌是超有力的肌群,所以啞鈴選擇最好稍重一些。一般男性15Kg左右,女性10kg左右。新手可以循序漸進加負荷,避免受傷。2、上背肌群上背肌群與肩關節健康息息相關,包括了肩袖四肌和三角肌後束。因為對於肩關節來說,其發力肌群(胸大肌、三角肌前束等)都相對很牛叉,而緩衝肌群則較弱。所以肩關節很容易得肩部撞擊症候群,或者脫臼等。練好上背肌群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圓肩等問題也是由於身體前側肌肉太強,後側的上背肌群較弱所導致。通過訓練也可以很好的改善。
  • 肩窄不可怕,要練到高手一樣寬,加入哪些訓練?
    訓練的時候你會穿上裝備保護自己嗎?穿衣要好看,脫衣要震撼,肩不寬,完全做不到這一點。除了骨架的因素,大多數小夥伴都可以把肩練寬,肩窄不可怕,但要知道怎樣開始練!這裡7套動作,專門針對肩寬,高手也在用,加入這些動作訓練,你的肩準備好變大,變寬了嗎?1. 實力推舉提到實力推舉,可以嘗試頸後的實力推舉,然而,要是覺得這樣做不舒服,或是覺得這樣做有可能導致受傷的危險,更推薦做標準的實力推舉。我們不推薦大範圍的運動,因為這樣肩袖肌群和肌腱會受到很大壓力。
  • 肩周炎vs肩袖損傷,症狀雖「相似」,康復大不同!
    肩痛的問題在生活中很常見實際上導致肩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並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也有可能是肩袖損傷它們之間有何區別呢2/ 肩袖損傷非手術治療非巨大撕裂(特別是傷後<3個月者),多偏向於非手術治療。常見的方法有休息制動、中藥或非甾體消炎藥口服、外用藥物、封閉、牽引等。
  • 強壯肩膀小細節:構建肩外旋肌力4個動作推薦
    肩關節穩定肌群(肩袖肌群;旋轉袖)是十分不起眼的肌肉(相比胸肌,三角肌這些肌肉),不過在運動訓練中,他們確實扮演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經常看到大家努力在鍛練更大、更性感的肌肉群,但卻忽略較小的穩定肌群。這無疑是糟糕的!
  • 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3個動作幫你強化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包括我們下背肌以下跟臀部以上,包圍腰腹一圈的多個肌群群,核心肌群連接著我們的上半身跟下半身,很多運動都需要核心肌群參與運動。因此,核心力量的概念,不僅指腹部肌群的力量,更是指腰腹臀腿這些部位協調出來的力量。
  • 想要練出飽滿肩部並不難,5個動作從激活到訓練,練出漂亮肩膀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肩部則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雖然三角肌只是一個小小的肌群,但是它的飽滿與否卻對整個上半身的比例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飽滿的三角肌會與大臂肌群一起來塑造緊緻的手臂線條;會與胸部肌群一起來讓鎖骨部位變得更漂亮;會與背部肌群一起來塑造緊緻的背部線條並改善含胸駝背雙肩內扣的不良體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