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女神換了一個舞臺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舞劇《春江花月夜》劇照。

舞劇《文成公主》劇照。

舞劇《蛇舞》劇照。

陳愛蓮跟隨中國藝術代表訪問西歐時照片。

陳愛蓮。

青年時期的陳愛蓮與魏道凝。

1957年,陳愛蓮為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表演舞劇《牧笛》。

2017年,78歲的陳愛蓮在四川一所高校演出《紅樓夢》,謝幕時觀眾蜂擁到前臺鼓掌、拍照。

上世紀80年代,陳愛蓮主辦了全國首個個人獨舞晚會。

陳愛蓮和魏道凝的結婚證遺失多年,今年8月份,兩人特地去補拍了結婚照。

上世紀80年代練功照。陳愛蓮家屬供圖

臨別之際,陳愛蓮的女兒和學生依照她的囑咐,為她更衣、化妝。

她身著霓裳,手持白色羽毛摺扇,那是60多年前她在舞蹈《春江花月夜》裡少女的裝束。11月21日凌晨,81歲的舞蹈家陳愛蓮踩著舞鞋,在2020年冬天北京的初雪中翩然離世。

「陳愛蓮愛美,舞蹈界公認她是美麗的化身。」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說,陳愛蓮病重時婉拒友人的探望,她不願意讓任何人見到她生病受折磨的樣子,「她希望把自己的美永遠留在所有人的心裡」。

陳愛蓮是新中國舞蹈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她被認為是「將芭蕾舞與中國舞藝術結合演繹的第一人」。作家陳廷一為她寫的傳記,書名就是《共和國的紅舞鞋》。原文化部常務副部長、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名譽會長高佔祥稱她是「舞神」,是「國寶」。與她同時代的另一位國寶級舞蹈家白淑湘形容:「舞蹈是她,她就是舞蹈。」

就連安排後事,陳愛蓮都在考慮舞蹈。陳愛蓮之女陳妤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回憶,2020年7月,母親想擇一處長眠之地,與家人在墓園兜兜轉轉,拐過山頭,遇見一塊長方形的平地,她拍起手說:「這裡好,這裡好,這裡像一個舞臺。」

再等兩個月,記錄陳愛蓮一生舞臺和生活瞬間的畫冊《陳愛蓮的藝術與生活》就將問世。

為畫冊挑選照片時,陳愛蓮對策劃人之一喬智說,「要鮮亮、彩色、陽光的,不要黑色、灰色、暗淡的。」

她喜歡鮮豔的服飾。外出聚會或是登臺表演,無論活動大小,她都會精心裝扮。她常說:「我是傳播美的,不能邋邋遢遢。」

一些人出於尊重,讓孩子喊她「陳奶奶」。陳愛蓮糾正他們:「你不要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叫。」孩子一般會叫「陳老師」「陳阿姨」。她不喜歡人們問她如何「駐顏保養」,曾說過,「我都忘了自己的年齡了。」在她的學校,歷屆的學生們都叫她「蓮花姐」。

「衰老不是由於時光的流逝,而是因為夢想的毀滅。」她說。

在舞蹈界,陳愛蓮以驚人的藝術生涯長度而著稱。她把舞蹈跳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年。80歲時,她還能完整地演繹舞劇《紅樓夢》中十幾歲的林黛玉,創下了「年紀最大的登臺表演舞蹈藝術家」世界紀錄。

「我將舞蹈融於生命,每天練功,每天學習,所以今天還能站在舞臺上。」她生前解釋。

及至病重住院前,陳愛蓮每天上午還會練功兩小時,扶在把杆上,擦地、蹲、下腰、倒立、旋轉、翻身。

馮雙白說,陳愛蓮說到做到,基本功訓練不曾間斷過,哪怕是春節也決不休息一天,「她挑戰了常規的舞蹈的極限,挑戰了人類的肢體語言的極限,也挑戰了生命的極限,就憑這些挑戰,憑她創造的世界紀錄,陳愛蓮也足以彪炳史冊,從沒有人獲得過這些成就。」

2019年的大型古典舞劇《紅樓夢》,是她生前最後一場大型公開演出。在兩個多小時的表演中,陳愛蓮每完成下腰、劈叉以及連續旋轉等高難度動作時,觀眾席中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舞劇《紅樓夢》首演於1981年,至今已上演600餘場,陳愛蓮一直出演林黛玉。

舞劇無臺詞,以體態、舞姿、表情、動作表達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喜怒哀樂,「弱柳扶風、嬌花照水」,陳愛蓮詮釋得生動出神,曾被人譽為「活的林黛玉」。

陳愛蓮年少成名。她是新中國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員,20歲就主演中國第一部芭蕾民族化舞劇《魚美人》。

上世紀60年代,陳愛蓮,和以《長綢舞》、舞劇《寶蓮燈》聞名的舞蹈家趙青都在中國歌劇舞劇院工作。當時,歌劇舞劇院只有一個排練廳,誰到得早誰能在最前方排練,並擁有旁邊錄音機的音樂播放權——陳愛蓮和趙青是劇院最勤奮的兩個,幾乎每天的前兩名都是她們倆。

陳愛蓮愛角色多於愛自己。陳妤記得,小時候,媽媽帶她和姐姐陳婕去北京王府井逛商場,走著走著,媽媽會突然停住開始揣摩角色,若有所思,雙手拈起,翩翩起舞。「呀呀,又來了、又來了」,倆姐妹回憶,每當這時她們都會尷尬得紅了臉。

陳愛蓮認為,舞蹈是表達喜悅或哀傷的傳情手段,也是人與人情感溝通乃至社會交往的重要形式。她並不提倡現在年輕舞蹈演員過多地炫技。「許多演員一上臺,先翻個跟頭,再大跳,然後腿一下扳過頭頂……過於關注這些,會使舞蹈喪失自身的藝術價值和品質,使它成為近乎雜技的技藝。」

陳愛蓮說,一個舞者內心對舞蹈的認識、感悟特別重要,某種程度比腰腿、身材比例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14歲那年,她第一次被蘇聯芭蕾舞大師烏蘭諾娃的形體表達力和感染力震撼。

「當尖刀刺進波蘭公主背部,她用手扶著柱子,先是痛苦地抬起頭,整個身體舒展開來,再順著柱子緩緩滑向地面,最後像一枝花慢慢蜷縮枯萎。」陳愛蓮觀看《淚泉》後在日記裡寫下:「我要做中國的烏蘭諾娃。」

在蘇聯舞蹈專家古雪夫創作的大型舞劇《魚美人》中,陳愛蓮被選中出演半人半魚的人魚公主。她到公園觀察魚遊來遊去的姿態,模仿魚的樣子,在水邊手舞足蹈。為揣摩古代女子的心思,她跑到圖書館借閱古籍。

在排練《蛇舞》時,陳愛蓮出演反面角色「美女蛇」,她跑到動物園「蛇館」去觀察蛇的遊走、吐信,通過舞蹈動作把蛇性格化。

一個半小時的舞劇裡,陳愛蓮在臺上的時間只有5分鐘。但首次演出結束,在場外國專家跑到臺前與她握手,讚嘆不已。

作家葉延濱在觀看《蛇舞》後深受震撼,寫了一首長詩,其中寫道,「是美女蛇還是舞蹈家/是教我們抗拒誘惑/還是讓我們被誘惑」,「陳愛蓮那婆娑起舞的手臂/卻永遠攫住我/天啊/蛇舞」。

1957年,北京舞蹈學院為即將首演的獨舞《春江花月夜》挑選演員,當時,陳愛蓮排在5組之後,但前幾組的學生臨時有事,陳愛蓮跳完後,選人小組當即決定,其他人不用再跳,「就是你了」。

後來,國外觀眾在看過她表演的《春江花月夜》,直接稱她「the moon」(月亮)。

馮雙白則評價這部舞劇為「中國古典舞最傑出的經典作品」,「已經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穿越歷史長河時,陳愛蓮一直試圖保持優美的姿態。她在文革初期被下放到張家口的農場勞動改造,那時,她的第一任丈夫楊宗光因故身亡。上世紀70年代末,陳愛蓮從張家口農場回到北京,遇到後來的丈夫魏道凝。

當魏道凝向陳愛蓮表白時,陳愛蓮說自己不想再走入婚姻。魏道凝沒說什麼,只是低著頭,眼淚撲簌撲簌地掉。當時陳愛蓮心裡想,「多麼純粹的人啊」。1974年10月10日,兩人終於走進婚姻殿堂。

魏道凝活潑、歡快,陳愛蓮嚴肅、憂鬱。魏道凝敬重陳愛蓮和她的藝術,陳愛蓮說魏道凝是她的「半條命」。

陳妤說,從年輕到老,父親叫媽媽「小白兔」,媽媽叫父親「凝凝」,兩人睡覺一直有個習慣,要拉著手才能睡著。

在八寶山殯儀館停靈這幾天,每天上午魏道凝都會來靈前看看,「這是他唯一的念想。」陳婕說。

上世紀80年代,文化體制改革陸續展開。在一次會議中,陳愛蓮發言說,「希望提高藝術家的收入,把藝術家養起來,這樣才能更純粹地創作」。有人反對說,「提高收入最大受益的不就是你們這些成名成腕的?」

陳愛蓮決定下海做市場化藝術團,以示她的建議出於公心。1987年,陳愛蓮藝術團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個以藝術家個人名義命名的藝術團,此時陳愛蓮已48歲。

魏道凝放棄自己的本職工作,為藝術團做外聯商演對接。由於人手緊缺,魏道凝又負責寫整場演出的串詞,還學會了音響、燈光控制等劇務工作。魏道凝曾說,他佩服陳愛蓮對事業的忠誠和追求。「她對生活要求低,對藝術要求高,對金錢看得很淡」。

除了丈夫,陳愛蓮還拉上兩個女兒,統共湊了不到20人,「成團」出道。

小女兒陳妤那時剛剛從廣東舞蹈學校畢業,她回憶,那些年藝術團哪裡有演出邀約就去哪裡,小旅館、車馬店都住過,「成了跑江湖的」。

在農村演出時,演員們換衣服的「後臺」有一次安排在紙窗子的土坯房中。正換衣服,有演員扭頭一看,紙窗破了洞,一隻大眼睛在往裡瞅。後來,大家就每人罩一個演出服,直接站著換妝。

當年的火車還是綠皮車,乘客多得像現在北京早高峰的地鐵。擠火車時,舞蹈演員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一個力氣大的男演員先擠上去,打開火車窗戶,演員們施展「舞功」,魚貫而入。

陳愛蓮名氣大,藝術團的臺柱子只有她一個。她思路活躍開闊,在演出過程中,邀約毛阿敏、斯琴高娃、那英、韋唯、蔣大為等人合作,當時還未成名的韓紅跟著藝術團唱了兩年。

陳愛蓮藝術團在市場上頗受歡迎。1991年,藝術團演到美國紐約,趕上安徽發水災,臨時改成賑災義演,為災區籌錢。

當時,深圳、海南等地的夜總會、迪廳遍地開花。陳愛蓮想,為什麼高雅藝術舞蹈不能進這些地方呢?

陳愛蓮一直認為,藝術首先是美,其次要被大眾接受,她大膽地帶著藝術團跳進了歌舞廳的舞池。沒想到大受歡迎。在深圳,往往一所歌舞廳還沒演出完,另一所「探場」的歌舞廳就請他們去表演。

在陳妤印象裡,那時最熱鬧的事是趕場。一群舞蹈演員未卸妝,乘坐摩的趕往下一個演出地點,有時離得近,直接抱著衣服帶妝去下一場,「轟轟烈烈五顏六色的,沿著街跑,像拍電影一樣」。

「沒有遇到過砸酒瓶、摔東西的情況,大家看我們舞蹈表演時都很鄭重,掌聲很熱烈。」陳妤說。

一直到1995年,陳愛蓮藝術團每年演出高峰時達300多場。這一年,她賣掉北京和番禺老家的全部房產,加上下海演出掙來的錢,開辦了北京市第一所民辦舞蹈學校——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陳愛蓮由此從一位表演藝術大師轉型為一個舞蹈教育家」。

辦學的另一個情結是陳愛蓮始終未忘自己的來處。她曾寫過一本自傳《我是從孤兒院來的》。正如書名,父母在新中國成立前病故,10歲的陳愛蓮和妹妹在街頭流浪後被送往孤兒院。1952年,中央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團學員班到上海招生,面龐秀氣、身材頎長的陳愛蓮被從孤兒院帶到北京。從此她的命運被改變。

33歲的田萬麗是天津最大的舞蹈團「津舞團」的創始人、團長。22年前,她通過考試後,被父母送到北京愛蓮舞蹈學校。

那時,愛蓮舞蹈學校剛從北京的牛街搬到更偏僻的崔各莊。田萬麗記得,學校只有幾間平房,校長室門口一隻小狼狗在搖著尾巴,校長陳愛蓮推門而出。「原來女人也可以當校長。」田萬麗第一次見到陳愛蓮時心裡想道。

田萬麗父母在天津打魚賣魚為生,文化程度不高。入學前,她一直在聽人說「陳愛蓮、陳愛蓮」,她覺得那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校長也應該是一個男人。看到「美極了」的陳校長,她的世界觀顛覆了。她說,那時她想,將來自己也要當一名校長。

陳愛蓮去世後,21歲的覃剛從延安坐9個小時硬座趕到北京,同齡的吳建國第一次買了飛機票,從貴陽飛來。他們都是2014年陳愛蓮從貴州山村裡招來的貧困生。那一屆學校共資助了10名男生。學校負責全部學費、食宿,過節回家的火車票、禮物都是陳愛蓮買的。

那一年陳愛蓮75歲。她把每年的演出收益都投入在學校。高佔祥曾說,「學校是陳愛蓮用足尖跳出來的」。

2019年,經過6年學習後,10名資助生中2名考上中央民族大學、1名考上北京舞蹈學院,還有3名留校,剩餘4名到貴陽、四川、陝西等地從事舞蹈相關工作。

「我們的命運改變了。」覃剛說,6年前,如果不是陳愛蓮從貴州省榕江縣的一所中學把他帶到北京,現在他應該像父母一樣在打工。

「有時候不是因為喜歡舞蹈而喜歡,而是因為一個人而喜歡舞蹈。」田萬麗說,她因為陳愛蓮而愛上了舞蹈。

在學生們眼中,陳愛蓮教學時非常嚴厲,眼裡不容一點沙子,她教學時和學生一起做示範,拿個小木棍指出學生失誤的地方。

覃剛的微信名叫「覃澆水」,這是他的恩師陳愛蓮常說的「勤澆水才能常開花」。吳建國的微信名叫「人間藝術家」,他覺得恩師是天上來到人間的藝術家。

除了他們之外,這幾天,愛蓮舞蹈學校走出去的2000餘名學生陸續回到校園,告別陳愛蓮。

陳妤說,媽媽年輕時有次在去演出的飛機上,遇到一位德高望重的泰國大師,大師告訴她,「你是一條船」。

陳愛蓮一直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直到開辦了學校,她才明白要渡人。

她曾告訴兩個女兒,媽媽早晚會走,但是這一身本事要傳下去。生前,陳愛蓮和廣西的北部灣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院校開始了「愛蓮體系」舞蹈學科建設,她剛剛列出大綱,就與世長辭了。

10月11日,她在病重時發給友人喬智的微信中說,「等過些日子一定再聚聚,找一個可以演唱表演的地方,邊吃、邊唱、邊跳、邊朗誦、邊潑墨,藝術氛圍濃一點,串行、跨行表演的、出洋相的都可以,只要能開心就好,不要總坐在一個地方動不了」。

她出院回家後,田萬麗去探望,她坐在沙發裡,瘦到70多斤,陽光照在臉上,田萬麗第一次覺得「那個嚴肅的老師是個81歲的老人」。

2022年是陳愛蓮從藝70周年,她曾經說,「我想把舞劇《文成公主》重新搬上舞臺,希望老天能給我這個機會。」可惜最終她沒有等到。21日凌晨,她已謝幕,轉場。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舞蹈風暴2》鑑證官新造型,張藝興不光造型換了,連坐姿也換了
    ,《舞蹈風暴2》鑑證官又換新造型了,這一次張藝興不光造型換了,連坐姿也換了。12月5日,張藝興工作室在網上曬出了一組張藝興錄製《舞蹈風暴2》的照片,並配文「感受每支舞蹈蘊含的力量,領略每個表演傳達的魅力,在這個舞臺上,張藝興不僅是鑑證者,更合適傾聽者」。
  • 乾貨——舞臺表演舞蹈隊形怎麼編排?老師們快看過來
    想要好的舞蹈表演效果,離不開豐富飽滿的隊形編排。尤其是舞臺表演的時候,好的隊形變換會讓你的舞蹈錦上添花,表現力翻倍。那麼我們如何編排舞蹈隊形呢?獨舞因為在臺上只有一個演員,舞蹈一定要飽滿,對演員的表演性要求比較高。動作設計要根據主題內容、音樂特點來看。雙人舞,主要特點是兩人聯繫一定要緊密,而不是你跳你的,我跳我的,讓觀眾覺得少一個人無所謂。
  • 專訪《舞蹈風暴2》「古典舞女神」華宵一:舞蹈是很純潔的職業
    湖南衛視青年舞者競技節目《舞蹈風暴2》今日迎來收官之戰,「四強舞者」華宵一、黎星、謝欣、陳鎮威將衝擊冠軍寶座。日前,「四強舞者」之一華宵一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了參加節目的心路歷程。 作為 " 古典舞女神 ",華宵一在本季風暴舞臺上詮釋了各種不同的角色,被譽為對話古今的生命舞者。
  • 她是「東方舞蹈女神」、「活著的林黛玉」:生命不息,舞動不止
    因為就在去年,她還參加了《舞蹈風暴》,讓觀眾感受到了「生命不息,舞動不止」的震撼。 舞蹈一直陪伴陳愛蓮走到生命的最後階段。臨終前,她讓家人為她換上《春江花月夜》的演出服,沒有帶任何遺憾離開這個世界。 從富家小姐到街頭流浪兒,再到世界上最年長的舞劇女神,她用「不瘋魔不成活」的精神,成為了永遠不老的傳說。
  • 《舞蹈風暴》第二季第八期:垮就一個字
    從來沒有想到在《舞蹈風暴》的節目裡會有作品們從頭到尾拉胯的一期,畢竟科班舞者相比於VOCAL節目的朋友們來說,基本功要紮實地多。在第一季時總是感嘆大神穩準美,看了第二季的第八期只想說如果有音綜的修音技術類似的修動作技術,節目組應該會用在某些舞臺上吧。
  • 舞臺變電影院?《舞蹈風暴2》重現多部超經典大片!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 湖南衛視頂級青年舞者競技節目《舞蹈風暴》第二季,本周六晚即將播出第八期。上周搭檔排位賽落下帷幕,神仙舞臺令人印象深刻,殘酷晉級淘汰使人遺憾滿滿。本周節目賽制繼續升級,團隊融合賽拉開序幕,一個字:燃!
  • 抖音舞蹈主播怎麼火? 最火舞蹈網紅女神排行
    18183首頁 抖音舞蹈主播怎麼火? 最火舞蹈網紅女神排行 抖音舞蹈主播怎麼火?
  • 街舞混搭民族舞,《舞蹈風暴》第二季頂尖舞者再現神仙舞臺!
    頂級青年舞者競技節目《舞蹈風暴》第二季,正在湖南衛視熱播中,今晚即將播出第七期節目。本周搭檔排位賽下半場繼續神仙開跳,舞者們兩兩合作完成舞臺,為觀眾帶來一場全新視覺盛宴。街舞+民族舞最強混搭風,華宵一楊小建演繹《白蛇》《舞蹈風暴》第二季一直以來是包容的舞臺,不僅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各個年齡階段的頂尖舞者,也讓街舞、拉丁舞、芭蕾舞、古典舞等等各大舞種齊聚一堂、同臺競技。這次的搭檔排位賽。
  • 黎巴嫩卡拉卡拉舞蹈劇場首登大劇院舞臺
    該劇將阿拉伯舞、芭蕾舞、現代舞融為一爐,舞者們翩躚的舞步配上繽紛炫目的舞臺視覺、華彩動聽的音樂旋律,共同組成一臺充滿異域風情的豪華藝術饗宴。  2月5日,卡拉卡拉舞蹈劇場《一千零一夜》導演伊萬·卡拉卡拉現身大劇院接受媒體採訪,揭開了這部「天方夜譚」的神秘面紗。
  • 《小珂》:一個人的舞蹈與一個時代
    小珂講小珂的舞蹈故事演出開場,小珂拿著水杯、筆記本和一個小物件從舞臺右後方走上臺,把東西放在舞臺左前方地面上,然後走回到舞臺中央稍微靠前一點的位置上站立並開始講述。她的開場白是個人基本信息:她的名字、年齡、婚姻狀況、出生地、家庭情況,包括她養了六隻貓。接著她開始在現場回憶起自己的舞蹈歲月。
  • 衝擊《舞蹈風暴》第二季冠軍前,「古典舞女神」華宵一心裡有個最大...
    本周六(9日)晚,頂級青年舞者競技節目《舞蹈風暴》第二季將迎來收官之戰。四強舞者華宵一、黎星、謝欣、陳鎮威將衝擊冠軍寶座,為節目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6日下午,華宵一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她分享了作為古典舞女神參加節目的心路歷程,同時她表示,師弟羅昱文的離開,是她最遺憾的事。
  • R1SE劉也的故事:舞蹈刻在身體裡的感覺,就是佔據舞臺
    R1SE劉也的故事:舞蹈刻在身體裡的感覺,就是佔據舞臺在R1SE裡劉也在舞臺上的表現一直非常亮眼,而現在網友對於劉也在舞臺上的表現,往往想起他在《創造營2019》和《這!就是街舞》中表現,跳起舞的劉也,整個人融入到舞蹈語言中,讓觀眾為之淪陷。
  • GFriend小女友最新回歸舞臺分析!歌詞含成員名字,舞蹈最簡單!
    不過小窗口還是關注了小女友的回歸,過了一個周末,小女友的現場視頻終於攢夠了,今天來一發舞臺分析。這次回歸和上次回歸還是比較近的,由於7月女團混戰分流,這次女友的成績並沒有上次回歸好,希望粉絲們繼續多多支持了。下面正式開始:1 這次的造型很贊小女友衣服的再利用一直是讓粉絲非常心疼的一點,但是小公司就是有小公司的弊端,做不到像YG那樣買了大牌還能隨便剪。
  • 10歲父母雙亡,80歲還在跳舞,孤兒院裡走出的東方舞蹈女神
    在中國舞臺上,也有一位「東方舞蹈女神」陳愛蓮,12歲學習跳舞,23歲在國際舞蹈比賽獲得四項金獎,80歲仍活躍在舞臺上,柔軟的腰肢和動作讓觀眾驚嘆。 外國觀眾被陳愛蓮優美的舞姿傾倒,盛讚她為「東方舞蹈女神」。 回國後不久,她和相愛三年的男友結婚了。
  • 虎牙S10:腐團兒女神時代落幕?牛小蘑菇異域舞蹈引爆彈幕
    虎牙S10:腐團兒女神時代落幕?這位曾經一度幫助EDG戰隊稱霸 LPL賽區的傳奇AD選手真的是太難了,尤其是傷病纏身的緣故,下賽季能否再度看到Deft都已經成為一個未知之數了。
  • 《九重奏》初登舞臺,青年舞蹈藝術家「破殼而出
    這部由來自西班牙和黎巴嫩知名舞蹈藝術家創排的作品,結合雙人舞和群體舞交互變幻的形體關係,呈現出了一個千變萬化的舞臺世界。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於2020年正式啟動「SIDCT青年孵化平臺」,計劃在未來一年推出十餘場國內優秀青年舞蹈藝術家的作品,而謝欣團隊帶來的《九重奏》正是該平臺建立以來的第一場演出。
  • 《舞蹈風暴》劉迦李響大朱參加湖南衛視春晚,他們需要完整的舞臺
    >很多觀眾都希望節目組能夠給舞者提供一個完整的舞臺。,舞者往往都是「伴舞」,而這個意思就是舞臺的配角,在芒果跨年演唱會上,劉迦與李響雖然展現了一支舞蹈,但只是給韓紅老師的音樂伴舞罷了,而很多觀眾都不滿節目的安排,而這麼優秀的舞者,只是舞臺上的背景板,著實讓人覺得可惜。
  • 一場地震,讓這位舞蹈老師失去雙腿,重返舞臺她用雙腿跪出了新生
    美麗的舞蹈姑娘廖智進入大家的視野當中源於2008年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之前,廖智是二十三歲的一位美麗的舞蹈老師,是一位母親,是一位賢淑的妻子,更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女兒。廖智的舞蹈更是美不可言,在觀看過她舞蹈的觀眾的印象當中,廖智總能舞動出青春的動力和不朽的活力。
  • 《女神異聞錄3 舞動月夜》宴·舞臺aegis手辦明年8月發售
    推出的《女神異聞錄3 舞動月夜》aegis 1/7手辦今日開訂,手辦以主視覺圖身著「宴·舞臺服裝」的aegis為基礎設計,完全再現了原圖中充滿躍動感的舞蹈姿勢與機器人特有的身體部件。手辦預定於2021年8月發售,售價稅前16800日元。
  • 舞蹈風暴2:張翰回歸舞臺,張藝興提前推桿,回歸的原因讓人感動
    《舞蹈風暴》是一檔舞蹈類的綜藝節目,參賽的舞者,都是各領域的佼佼者,而且第二季的賽制,跟第一季有所不同,除了邀請很多知名舞者參賽外,第一季的三強,也回歸舞臺,接受舞者的挑戰,而且常宏基和張翰作為「逆戰舞者」回歸了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