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手交易平臺分類排行榜

2021-01-07 矽谷動力

諾獎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在談到她的《二手時間》時說,「我寫的是整個輪迴」。相對於時間,二手物品的輪迴似乎更加觸手可及。在買方市場快速擴張的今天,賣方市場也在飛速發展著。

從2014年起,二手交易市場就開始了狂飆突進式的增長。2014年用戶規模158萬,2015年是1107萬,到2016年同比增長了近2倍,達到2880萬。2017年底,二手閒置交易行業用戶規模接近4000萬,在移動網際網路網民中的滲透率為3.6%。預計2018年用戶規模將達到5000萬。

2017最值得關注的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排名名稱1閒魚2轉轉3獵趣集市4百姓網5京東優品閒魚轉轉雙寡頭並進,聯手做大二手交易市場

面對萬億級的市場,二手閒置交易市場正在形成阿里支持的閒魚與58、騰訊支持的轉轉鏖戰廝殺的局面。據智察大數據監測顯示,2017年9月二手電商App月活躍用戶數上,閒魚以1655.5萬人位居第一,轉轉以月活躍用戶數為982.1萬人次居其後。

二手交易的基礎是豐富的貨物品類和完善的信用交易體系,而背靠阿里的閒魚無疑可以輕易地藉助最大的電商平臺淘寶形成自己的先發優勢。不僅可以藉助淘寶的評價體系和推薦機制為用戶精確發送信息,大幅提高交易成功率;還可以通過阿里系的芝麻信用和物流體系助推交易完成,大幅提高用戶體驗度。

反觀轉轉,雖然比閒魚晚進入這個市場,卻用不到兩年的時間發展成為可以和閒魚相媲美的平臺。這意味著在過去兩年間,轉轉收割了用戶紅利的大頭。而崛起的原因是轉轉自營模式中的商品鑑定能夠較充分保證商品質量,可有效減少信息不透明狀況,使用戶體驗感更佳。

儘管現在二手閒置交易市場基本已被雙寡頭壟斷,但閒魚和轉轉的發展思路卻有著本質上差異。閒魚的重心依然放在社交上,而轉轉的重心則是交易上。閒魚主打的是綜合品類,為用戶提供交易平臺,不參與具體交易;而轉轉主打3C數碼和母嬰產品,更看重交易的效率,同時它也鼓勵用戶創建類似閒魚興趣魚塘的轉轉圈,分享特定物品的經驗和使用技巧。

在用戶來源方面,除了綜合電商超級 APP之外,轉轉和閒魚分別為對方的首選用戶來源,這說明用戶對於這兩個平臺定位均擁有明確的感知,對用戶而言,獲得安全高效的二手交易就上轉轉,而用二手交易的由頭去社交就上閒魚。相比之下,未來閒魚將面臨的挑戰可能會更大。它要從二手交易平臺演變為一個興趣社區,就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以及在電商和社交的投入上有所取捨。

為此,阿里正在將閒魚催生為第三個萬億級平臺,計劃未來在100個城市開放真實社區,投入淘寶、支付寶、閒魚等10億元以上的資源作為支撐。而收穫騰訊巨額融資的轉轉,也以流量優勢和騰訊微信的社交粘性緊隨其後,與閒魚一起大步向該市場的第三極邁進。

2017二手車交易平臺TOP10排名名稱1瓜子二手車2優信二手車3人人車4二手車之家5好車無憂6車易拍7大搜車8車小胖9購車通10二手車估價二手車戰爭升級,馬太效應加劇

除了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火爆之外,二手車也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二手車電商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以前二手車市場車況不透明,汽車交易秩序混亂、誠信度差的問題,同時也讓資本家看到了其中隱藏的商機。

相較於歐美成熟汽車市場1:3甚至1:4的新車與二手車交易比,中國二手車市場仍然在初級階段,處於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期,這其中蘊藏著的發展空間,吸引著資本家瘋狂投入。近年來在資本的推動下,二手車電商為提高其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以及搶佔市場份額紛紛打起了廣告戰。經過孫紅雷、王寶強、黃渤等明星廣告的輪番轟炸後,影響消費者的初級要素已經基本穩定,野蠻生長的上半場就此結束。

或許只有在行業融資開始遇冷的時候,才是體現一個企業真正價值的時候。資本瘋狂湧入後的寒冬讓整個行業都在回歸理性,今年二手車跑道上的企業都清楚地認識到,二手車電商的戰場不再是爭奪流量,而是改善用戶體驗。想要在下半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產品和服務兩方面下足功夫,與其爭論B2C,C2B還是C2C哪個商業模式好,不如以創新產品和提高服務來解決用戶體驗的痛點更實際。

事實上,「新零售」才是困擾二手車電商最大的問題。如何保有穩定的「車源」,解決成本問題;如何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如何在其他玩家攻城略地之時,提升自身交易成功的效率,都是二手車電商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由於二手車交易平臺運營對資產要求較高,且平臺間競爭激烈,當下仍難以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有專家預測,在資本的助推下,未來一二線城市或有機會出現具有領先地位的企業,但因發展空間巨大的三四線城市市場滲透率情況較低,市場格局仍存在很大變數。

最終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還是離不開資本的支持。在行業回暖的今天,BAT三家已全部通過資本入局。阿里投資了大搜車,騰訊和百度投資了易鑫,瓜子二手車的創始人楊浩湧之前為趕集網的創始人,同樣具有極強的融資能力。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個賽道將會成為比拼資本的遊戲,資本能力不強的公司恐將會率先出局。

2017最值得關注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排名名稱1寺庫網2胖虎3心上4真的5閒拍信譽是平臺生存的關鍵

無論是瘋狂資本加持的二手車電商市場,還是蓄勢待發的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市場,都同樣面臨著一個制約其發展的問題,那就是信任危機。現今二手電商被視為分享經濟的代名詞,雖然消費者對分享經濟接受程度高,但參與主體的信任度明顯較低,分享主體缺乏信任仍是制約二手電商發展的問題。

與網絡交易低成本相對應的是電商平臺目前的低收益。平臺方出於收益壓力,只得設置簡單的交易規則,降低交易門檻,以吸引更多人群進入,擴大交易規模。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假信息大行其道,勢必損害消費者利益,這對平臺來說是致命的。

那麼如何解決目前線上二手交易市場面臨的信用問題?關鍵是提升買賣方的信任度。例如,轉轉通過出具商品的檢測報告來解決買家關心的質量問題。閒魚則是通過與芝麻信用合作,用信用速賣的方式將整個估價的流程標準化,大大簡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買賣雙方交易的安全感。電商平臺中國二手車城則自主研發了一套二手車價格評估系統,並通過評估師對交易車輛進行公平、合理、客觀的評估,提出意見供買賣雙方參考。這些措施都極大提升了平臺的可信度和權威性。

另外,提升賣方的進入門檻也很有必要。這需要平臺制定更為嚴格的質量把控規則,並規範交易流程。只有買方獲得良好的交易體驗,才能培養出消費習慣,整個市場規模才能得以擴大。總之,二手交易市場作為買方與賣方交易過程中信任的平臺,其作用不僅是信息提供者,更應該是信息把關者。如此,線上二手交易市場才能越來越興旺。

相關焦點

  • 國內專業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有哪些
    據《2017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市場佔據全球奢侈品總需求量32%,這個數字將會在2020年上升至34%。國內二手奢侈品市場從最開始的悄然起步,到目前的迅猛發展,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國內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巨大潛力,如今,不僅北京、廣州、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甚至包括成都、武漢、南京這樣的二線城市,大大小小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都像雨後春筍般興起,各種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層出不窮,有時甚至每1、2個月,就會有新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出現,國內專業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有哪些?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未來二手交易平臺如何監管?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從傳統的二手家具、電器、衣物以及首飾、古玩、老物件,到新潮的遊戲帳號和裝備、電子產品、手辦等等,交易平臺上閒置物品的種類不斷增加。喜愛淘貨的人群,年輕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
  • 二手交易平臺什麼產品最多?為什麼
    二手交易平臺什麼交易最多?第三方數據挖掘及市場研究機構比達(BigData-Research)給出的數據說明一切。據報告顯示,用戶常在線交易的二手閒置物品是數碼產品,其次是手機、家居日用品、影音家電。數碼產品作為廣大用戶喜愛的產品,線下二手交易市場長期存在,轉移到線上發展空間更大。
  • 別踩二手交易平臺的「坑」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的飛速發展,不少人在網上買賣日用百貨、數碼產品、家居用品等閒置物品。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活躍度更是加速提升。但一些平臺上有賣家趁機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等,影響惡劣。如何避免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成為「假劣貨集市」,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
  • 二手交易平臺應加強監管(雲中漫筆)
    如今,在網上買賣閒置物品已成為深受大眾歡迎的「雙贏」交易模式。據悉,用戶常在線交易的二手閒置物品有數碼產品、手機、家居日用品、影音家電等。但二手交易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常暴露出以次充好、發貨延遲、退換困難、售後得不到保障等問題。如何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真正安心交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10月開業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首店將於10月正式開業。   毛坯房裡做快閃?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   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二手交易平臺,豈是「法外之地」
    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等。調查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
  • 昕銳社:盤點2020年海外二手交易平臺發展現狀
    隨著共享經濟的興起,國內也出現了不少二手交易的平臺,不過整體上除了閒魚、轉轉兩個頭部玩家以外,其他的二手交易平臺都比較小眾。ThredUP 本質上也是 C2C 的交易模式,不過在 ThredUP 的 C2C 交易中,平臺的存在感很強。
  • 鑑定平臺真假難辨 二手奢侈品交易如何破解鑑定難?
    奢侈品鑑定領域行業標準缺失,監管處於真空狀態,缺乏權威第三方機構二手奢侈品交易如何破解鑑定難隨著二手交易和閒置買賣的興起,二手奢侈品交易和鑑定行業逐漸滲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尤其是奢侈品鑑定的需求日漸增多,微博上或者貼吧裡不斷有消費者貼出購買商品的細節圖「求鑑定」,奢侈品鑑定平臺和鑑定師培訓機構也隨之興起。
  •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受到很多買賣閒置物品的買家及賣家的青睞,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正規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都有自己應對機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不法分子想方設法鑽空子,規避正常交易流程,實施詐騙,滿滿的套路等著毫無防備的買家、賣家「入坑」。
  • 個人信息明碼標價,二手交易平臺難辭其咎
    近日,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內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產、出行記錄、3到5年內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 揭秘二手交易平臺「潛規則」,超九成消費者中過招!
    線下,體驗人員以消費者身份在二手交易平臺進行模擬操作及購物體驗,體驗調查涉及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共獲得有效樣本24份。
  • 紅布林 國內最大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是怎樣煉成的?
    我國每年近7000億奢侈品的巨大交易量,推動了社會閒置奢侈品存量的過剩,一些賣家也願意通過閒置奢侈品換取活動資金,為此充足的貨源能夠讓消費者以更實惠的方式獲取心儀的產品,這也為二手奢侈品交易的崛起創造了極佳的發展機會。新一代的消費習慣更加追求高品質生活,他們認為在經濟能力承受範圍之內去購買一件奢侈品並不是消費過度的行為。
  • 四中微動漫 | 在二手交易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
    四中微動漫 | 在二手交易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點擊了解「在二手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案情介紹原告法官提示目前,二手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上的普通賣家和經營者較難分辨,買家在購物時也應當擦亮眼睛謹慎選擇,同時增強證據意識、法律意識,及時利用平臺規則及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讓二手平臺成為經營者規避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避風港」和躲避違約責任的「擋箭牌」。
  • 「網警提醒」小心二手交易平臺中的陷阱!
    來源:寧夏網警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交易方式越來越便利我們手中的閒置物品也可以通過二手交易平臺轉賣閒魚、拍拍、轉轉你們都用過嗎小編作為12G網上衝浪選手當然也用過然而近來小編收到了很多網友的舉報自己在二手交易平臺被騙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二手交易平臺陷阱都有哪些吧
  • 有哪些靠譜的二手交易平臺?95分閒置潮流交易值得擁有
    但這讓年輕人更輕鬆自豪享受潮流帶來的愉悅時,也面臨著一些困難,比如相關的球鞋、衣服、手辦、數碼產品等一經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很多潮流達人不得不轉向二手交易平臺!  現在市面上的二手交易平臺很多。但絕大多數的平臺都缺乏相應的鑑定服務,更由於買賣雙方在空間上的距離,從而容易造成消費者財產上的損失。
  • 省消保委近期開展了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
    本報訊(記者 施琛耀)閒置物品收集買賣平臺,正日益成為二手貨買賣的「主陣地」。但各種問題也不斷湧現,暗藏陷阱,買賣假貨,釣魚詐騙……為規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市場秩序,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省消保委近期開展了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1月14日上午,省消保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調查情況。
  • 二手交易市場催生閒置經濟,二手交易APP有何功能版塊?
    為了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不少人會將有剩餘價值的閒置物品出售來增加收入,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也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二手交易APP的開發前景: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達到了7400億元,增速接近30%。預計在2020年,二手交易市場的規模可以達到1萬億元。
  • 江蘇消保委通報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情況:閒魚、轉轉等多個平臺...
    江蘇省消保委微信公眾號消息,1月14日上午,江蘇省消保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情況。此次體驗調查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等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
  • 二手交易平臺調查:九成用戶有糟心經歷 部分涉嫌默許售假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4日電 江蘇省消保委微信號14日發布報告稱,調查發現,二手交易套路多,超九成用戶有過糟心經歷。過半數消費者遭遇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情況;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職業賣家充斥平臺;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6.8%用戶未追回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