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智能雲架構調整,技術銷售一體化
3 月 13 日,據界面新聞報導,百度 CTO 王海峰發內部郵件宣布對雲業務進行架構調整,百度智能雲的雲計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態等業務的負責人將直接向王海峰匯報,原來的業務負責人尹世明、張志琦將另作安排。據悉,這封郵件並未發送公司全員,只發給了百度中高層。
此輪調整被普遍視作,百度雲內部從銷售導向轉向技術產品導向的一個標誌。
尹世明為百度副總裁、智能雲事業群組總經理,有包括在 SAP 等傳統軟體公司的銷售工作經驗。張志琦則為百度雲副總經理。相比之下,王海峰則是從百度技術體系成長起來的管理層。
百度正式進入雲計算業務是在 2016 年,由百度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親自推動。2016 年 7 月,李彥宏帶著時任總裁張亞勤和百度雲總經理尹世明召開發布會並發布了百度雲計算戰略,並定調要爭做國內公有雲領頭羊。
(圖 | IDC)
但這一目標發展並不順利。據《財經》報導,2019 年,百度智能雲曾經立下年營收百億元的目標,並希望進入國內公有雲前三,但一年中唯有年中尹世明透露,「百度雲單季度營收突破 10 億,在國內雲廠商中達到這個規模用時最短」,並無營收整體數據。而 IDC 數據則顯示,百度雲 2019 年至少上半年仍排名第 6。
營收不達標,轉向產品長跑成為新選擇。事實上,這輪調整早已有跡象。
2020 年 1 月,王海峰發布題為「乘 AI 風、踏產業浪,人工智慧體系揚帆起航」的內部郵件,宣布將「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整合進「百度人工智慧體系」,為未來雲業務的發展重新定調。
王海峰在此次內部郵件中表示,藉此調整,百度將更好地順應產業趨勢、抓住市場機遇,通過扁平化管理提升組織效能,確保高效執行,迎接「新基建」大潮帶來的產業智能化加速。
國內雲計算戰局仍然焦灼,以百度和騰訊為首的巨頭在雲方面持續的投入,將雲計算盈利的時間不斷後延。長期來看,雲計算作為一種基礎設施是必然趨勢,且通過規模化可帶來大量利潤。但規模經濟對應著的是規模不經濟,在規模起來之前,廠商的實力是否能支撐起規模是其中最大考驗。
對作為國內第二陣營雲計算廠商,百度雲這輪調整更說明其中戰局的複雜和綿延,如何平衡投入、營收、市場份額對管理層的決心和意志是一次綜合考量。
營收上或許未達標,但過去兩三年,百度雲的發展並不緩慢並且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將雲與 AI 結合起來。2018 年底,百度智能雲事業部升級為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首次把 AI To B 的業務和傳統雲業務結合,此後該戰略一直延續至今。
從數據上來看,這一舉措幫助百度在 PaaS 戰場中取得一定優勢。市場研究機構 IDC 曾在其報導中提到,「百度在 PaaS 市場表現仍然亮眼,其加速將 AI 底層技術和應用能力向雲輸入,刺激了百度雲在該市場的長足增長。」
阿里達摩院成立 XG 實驗室,致力於 5G 技術研發
3 月 10 日,阿里達摩院宣布正式成立 XG 實驗室,該實驗室致力於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現階段主要聚焦 5G 技術和應用的協同研發。
達摩院方面表示,新成立的 XG 實驗室將依託阿里應用生態,專注 5G 基礎設施技術和應用的協同創新,為超高清視頻、在線辦公、AR/VR、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物流、自動駕駛等場景研究符合 5G 時代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網絡傳輸協議等,並制定相關標準。XG 實驗室是達摩院成立的第 15 個實驗室,此前達摩院已成立語音實驗室、視覺實驗室、智能計算實驗室、自動駕駛實驗室、量子計算實驗室等。
據悉,阿里達摩院研究員、阿里雲智能網絡自動化及研究負責人張銘將出任達摩院 XG 實驗室主任。其研究領域包括數據中心網絡、邊緣網絡和 4G/5G 行動網路等,在高性能網絡、意圖驅動網絡等前沿領域曾取得重大突破。(來源:PingWest 品玩)
京東正式升級更名雲業務,雲、AI、IoT 統稱為「京東智聯雲」品牌
3 月 5 日,為了統一品牌形象,整合技術能力更好的服務內外部客戶,京東雲與 AI 事業部正式將原京東雲、京東人工智慧、京東物聯三個品牌統一為「京東智聯雲」品牌,並於 2020 年 3 月 5 日正式啟用。
京東方面表示,業務的合併、部門的整合、品牌的融合併不僅僅是簡單的疊加關係,更承載了京東技術「ABCDE」戰略的有機體——即「以人工智慧(AI)為大腦、大數據(Big Data)為氧氣、雲(Cloud)為軀幹、物聯網(Device)為感知神經,以不斷探索(Exploration)為好奇心」。為客戶提供從基礎資源到智能應用等各類產品和服務,提供給 G(政府)、B(企業)、C(個人)端用戶。(來源:雷鋒網)
美國防部將重新考慮與微軟雲計算合同部分內容
3 月 13 日下午消息,據路透社,本周四公布的法庭文件顯示,美國國防部正在尋求法庭許可,重新考慮其向微軟公司授予 100 億美元雲計算合同決策的某些內容。
上個月,美國一名法官批准了亞馬遜公司的請求,該公司要求暫停國防部和微軟正在推進的 100 億美元雲計算合同。亞馬遜曾表示,這筆交易受到了唐納·川普總統的不正當影響。
美國國防部在周四晚些時候提交給美國聯邦法院的一份文件中稱,美國政府的律師已經要求一名聯邦法官給予五角大樓「120 天的時間,來重新考慮被質疑的機構裁決的某些內容」。(來源:新浪科技)
字節跳動將推出「飛書文檔」獨立 App
3 月 10 日,據媒體報導,字節跳動旗下移動辦公軟體「飛書」將於近期推出獨立 App「飛書文檔」,這是繼 2 月底,字節跳動推出視頻會議軟體「飛書會議」之後,推出的第二款 To B 獨立應用。此前據彭博報導,飛書將於本月推出一套類似 G Suite 的辦公協作工具,產品功能將側重於基於雲盤的文件管理、共享文檔/電子表格等。這款產品即為籌備當中的「飛書文檔」。(來源:36kr)
小米入股快充晶片企業瀚昕微電子,加快晶片領域布局
3 月 13 日下午消息,天眼查數據顯示,3 月 10 日,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新增對外投資,入股瀚昕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認繳出資約 30.86 萬人民幣,持股比例 9.92%;此外,新增秦力貝為董事,其註冊資本也從約 278 萬增至約 311 萬。公開資料顯示,瀚昕微電子是一家集成電路研發商,專注於減小電源整體尺寸,提高電源效率,主打產品為快充協議晶片,廣泛應用於玩具、智能電錶及快速充電等領域。
近期小米在微電子、晶片領域動作投資頗多,2020 年以來,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相繼入股了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靈動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來源:新浪科技)
華為聯合VIPKID推出在線教育智能解決方案
3 月 11 日,在線青少兒英語 VIPKID 與華為針對用戶體驗問題進行大數據分析和 AI 應用加速模型建模,以華為 PremiumWi-Fi 家庭網絡解決方案為基礎,推出了業界首個基於 eAI(Embedd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 VIPKID 智能加速解決方案,實現了 25 分鐘課堂的 0 卡頓。
據介紹,VIPKID 當前這一自建智能加速網絡的效果,具備 eAI 智能加速、雙通道、Mesh Wi-Fi 和智能運維四大關鍵能力:eAI 智能加速可以降低 50%~100% 的端到端時延、降低 60%~98% 的丟包率;雙通道技術可以在大流量上網下載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獲得完美的在線教育業務體驗;Mesh Wi-Fi 實現全屋覆蓋。(來源:TechWeb)
IDC:全球企業級終端安全市場規模 2022 年將超過 92 億美元
近日,IDC發布的《IDC 全球企業級終端安全預測,2018-2022》報告數據顯示:2017 年,全球企業級終端安全市場規模達到 61.46 億美元,2022 年將超過 92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 8.6%。
不過,傳統終端安全防護平臺(EPP)產品雖然保持著平穩的增長,但相對於全球整體網絡安全市場的發展態勢,增速已經明顯偏低;與此同時,終端安全檢測與響應(EDR)工具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全球已經得到了安全企業及最終用戶的廣泛認可,並將成為未來幾年終端安全市場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來源:IDC)
責任編輯:臥蟲
頭圖來源:極客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