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夫子廟cosplay錦衣衛的一定不知道什麼是繡春刀

2020-12-14 如是吾文

錦衣衛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的,全稱為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是天子諸衛之一(皇城守衛,用二十二衛卒)。朱元璋最初設立錦衣衛,專司滷簿(即皇帝儀仗)。

北宋《大駕滷簿圖書》局部

建國之初,天下未定,朱元璋認為亂世宜用重典,便以錦衣衛稽查官民,有罪即下獄,自此,錦衣衛開始參與刑獄。

影視劇裡已把飛魚服和繡春刀作為錦衣衛的標配。其依據可能出自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出警入蹕圖》。

《出警入蹕圖》局部

飛魚服是明朝賜服的一種,賜服本不屬於文、武官員的標準制服,但作為皇帝對臣下的一種極高禮遇,臣子如能獲得「賜服」則視為極高的榮譽。在明朝賜服制度中,紋樣級別最高的是蟒,其次是飛魚,再次為鬥牛、麒麟,所以有了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之稱。

孔府所藏飛魚服

一般情況下,二品以上才賜予飛魚服。錦衣衛地位特殊,除正三品的指揮使賜飛魚服外,還在一些特別重要的場合,有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官員在皇帝身邊侍衛。《明史·志第五十二》記載:「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明人沈德符所著《萬曆野獲編》中也說:「錦衣衛官登大堂者,拜命日,即賜繡春刀鸞帶大紅蟒衣飛魚服,以便扈大駕行大祀諸禮。」

《出警入蹕圖》所描繪的正是一次皇帝出行的場景,而推斷繪畫中人物佩帶的是繡春刀,則沒有任何依據。

關於繡春刀,並沒有明代的遺物和出土發現。所以具體繡春刀是什麼樣式只能在文獻中尋找。

崇禎朝刑科都給事中孫承澤所著《春餘夢明錄》有一段記載:「按錦衣衛堂上官每駕出則戎裝帶繡春刀扈從。繡春刀極小,然非上賜則不敢佩也。」

萬曆年間禮部尚書于慎行著《谷山筆麈》記載:「本朝文武大臣扈從車駕,則賜繡春刀、椰瓢、茄袋。」椰瓢是用椰殼制的瓢,用來喝水或喝酒的;茄袋即是荷包,裝零錢、雜物的。

另外,繡春刀也作為一種榮譽被賜予有功的大臣。會寧伯李英、伏羌伯毛忠、保國公朱暉等都曾被賜予繡春刀,值得一提是明武宗還將繡春刀賜予了御醫吳傑。

基於以上信息描述一下繡春刀。

繡春刀是皇帝專門定製的做工精美的小型刀具,非制式武器,用於賞賜,不被用於作戰。

根據明朝制度,大臣在皇宮以內或隨皇帝出行時,不得攜帶武器。因此,具有類似水果刀的實用功能的繡春刀,也是皇帝為隨行的大臣準備的旅行用品之一。

飛魚服、繡春刀和錦衣衛攪在一起,就被神秘化了。

其實這兩件物品和清朝時的黃馬褂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錦衣衛」帶刀南京夫子廟閒逛 民警:站住!你們帶的是管制刀具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喜歡玩cosplay,也就是「角色扮演」,穿上特別的衣服裝扮成動漫、遊戲、戲劇中的人物扮相。6月1日,南京夫子廟景區就來了兩個小夥子,打扮的樣子特別像古裝劇裡的「帶刀侍衛」,不過,他們很快被警察給攔了下來,怎麼回事呢?監控顯示,兩名古裝扮相的男子在景區內閒逛。
  • 錦衣衛的繡春刀長啥樣,什麼人可以佩,為什麼叫這麼秀氣的名字
    在電影中,繡春刀是錦衣衛的標配。不過,真實歷史上並非如此。 後來老朱不放心朝臣,才搞出了特務組織,將他們編成了錦衣衛。 不是所有的錦衣衛都可以佩帶繡春刀,繡春刀更像是一種特權,需要皇帝的賞賜才可以。
  • 《錦衣之下》、《繡春刀》劇裡錦衣衛服裝,哪個更符合歷史?
    說錦衣衛服裝之前,我們要先知道錦衣衛是什麼,我們上篇文章已經為大家講解了錦衣衛的具體的由來、職能、演變等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篇文下的連結去瞅瞅。這裡就不贅述了。下面我們就結合兩部劇講講錦衣衛的歷史服飾文化。
  • 《繡春刀》之兵器盛宴:當戚家軍遇上錦衣衛
    具備一定的穿刺功能,但主要是雙手劈砍,使用時劈空作響,大開大合,氣勢驚人。沈煉繡春刀是錦衣衛的佩刀,現實中繡春刀只見於文字記載,並不見有實物出土,原因也可能是與雁翎刀無法區分。所謂「錦衣衛」,實際上是明朝皇帝的「近衛親軍」。
  • 飛魚服、繡春刀御賜之物,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但不是錦衣衛專屬
    有這樣一種說法「飛魚繡春,人鬼之分」,意思是說即使長相不太好看的人,穿上了飛魚服,佩上繡春刀,也會一表人才。飛魚繡春是明朝錦衣衛標配的裝束,但飛魚服並不是錦衣衛的專屬服裝。明朝賜服分類中,紋樣級別最高的是蟒,其次是飛魚。
  • 除了《繡春刀》,你還知道什麼這樣的電影?
    「飛魚服、鑾紗翅、腰鸞帶、繡春刀」,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繡春刀》是路陽導演在2014年執導的一部電影,在此之後,即便是《刺客聶隱娘》也難出其右。除了三兄弟的主角,這片更為精彩的是周一圍飾演的丁修,也是三弟靳一川的師哥,號「加錢居士」,在片中使用的武器是戚家刀,為什麼會號「加錢居士」呢,大家看了電影就知道。
  • 「飛魚服」和「繡春刀」真是明朝錦衣衛的標配?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說起明朝的「錦衣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大部分人眼中的錦衣衛,則是身穿華麗的「飛魚服」,腰間掛著「繡春刀」,看上去十分英武帥氣!可我們也知道,這樣穿戴的錦衣衛基本上都是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真實歷史上的錦衣衛是不是也是如此裝扮呢?
  • 《錦衣之下》、《繡春刀》:錦衣衛與東廠真的是「水火不容」嗎?
    ,《繡春刀》中東廠要比錦衣衛囂張跋扈,這是為什麼呢?《繡春刀》沈煉 都說廠衛,「廠衛」到底是什麼呢?中外側目,都人至不敢偶語」。可見其一斑。至此錦衣衛為虎作悵,已成為人間地獄。
  • 繡春刀、飛魚服是錦衣衛標配?別再被騙了,一般人沒有這身行頭
    ,配備繡春刀,看起來頗為帥氣。  當然我們這裡不探討錦衣衛的職責,但從穿戴上說起,要說起來既然是作為儀仗和侍衛,那麼出於維護皇家臉面的需要,錦衣衛的服飾自然與尋常的士族不同,也就有了我們後來所謂的飛魚服、繡春刀,基本上在各種各樣的影視劇之中,這兩樣都屬於標配
  • 盤點電影中錦衣衛的武器,十四把金剛寶刀,與繡春刀你更喜歡哪款
    結合電影《錦衣衛》和《繡春刀》講講電影中錦衣衛使用過的武器一:大明十四勢出自甄子丹參演的《錦衣衛》當年的這部《錦衣衛》算是絕對的黑馬,讓這種在熒幕上一直是劊子手的角色帥出了新高度,其中擁有神秘盒子的青龍更是誇張,所謂的大明十四勢其實就是一個裝滿武器的黑匣子,分為上下兩層,共裝有14把金剛寶刀,上層8把名為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它們作為審問只用,錦衣衛的職責是皇帝的侍衛,巡查緝捕,因此除了護衛之外,審訊也是他們的工作這八把武器屬於短刀且形態各異,有專門用來放血的,有挑斷經脈的,有切肉的總之是所有受刑者的噩夢,至於盒子下層是6柄長刀
  • 南京發現錦衣衛墓穴,挖出一個藍色酒瓶,專家:價值十幾億
    南京發現錦衣衛墓穴,挖出一個藍色酒瓶,專家:價值十幾億導語: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有人出生就有人死亡。由於我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倫理觀念深入人心,對於死者是相當尊敬與畏懼的。南京發現了一個主人生前是錦衣衛的墓穴,出土的"天之藍"酒瓶竟價值十幾億。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 錦衣衛用的繡春刀被稱為冷兵器巔峰,你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嗎?
    錦衣衛用的繡春刀被稱為冷兵器巔峰,你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嗎?說起電影《繡春刀》想必大家一定覺得很熟悉吧,電影《繡春刀》主要講述了明朝錦衣衛的一些大事小情。而與這部電影同名的一種冷兵器繡春刀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物件了,它可以稱得上是冷兵器的巔峰了。
  • 明朝繞不開的話題——錦衣衛
    一提到明朝,人們總會不自覺的想到一伙人——錦衣衛,在很多我們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都有著錦衣衛的身影,例如《錦衣衛》《新龍門客棧》《繡春刀》等等,甚至可以說只要提及明朝,錦衣衛永遠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影視作品的描繪裡他們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神出鬼沒,武藝高強,他們的到來,往往伴隨著鮮血和殺戮
  • 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錦衣衛
    錦衣衛其實就是明朝的軍報搜集情報機構,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為了監察身邊大臣,以達到駕馭不法群臣目的的一個機構。我們知道朱元璋打下天下可不是全靠他的智慧能力,甚至可以說大部分都是他身邊的得力幹將。這大明天下打下來,朱元璋的心裡並不踏實,那些和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功臣可都是有能耐的人,他們知道如何打仗如何掌權,也知道如何犯上作亂。所以說這個錦衣衛的建立其實就是朱元璋收拾身邊大臣的法子。
  • 南京夫子廟春節廟會 VR體驗館科技展閃耀秦淮河燈會
    南京夫子廟春節廟會 VR體驗館科技展閃耀秦淮河燈會2020年1月17日,一年一度的秦淮河燈會正式開啟亮燈儀式,秦淮燈會正式開始。南京夫子廟十裡秦淮河、千年夫子廟,「老南京」有句俗話:「過年不到夫子廟觀燈,等於沒有過年」,秦淮河畔處處張燈結彩、歡歌笑語,家家走橋,人人看燈,今年夫子廟引入銀河幻影VR航空航天科技展,讓這個春節擁有不一樣科技互動體驗!
  • 南京最著名的美食街,不是夫子廟也不是新街口,老南京人都愛去
    南京是一座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都城市,其歷史文化底蘊格外深厚,從當地的人文、美食等就可以表現出來。到南京旅遊,大多數人第一選擇就是夫子廟,夫子廟不僅是一條古街,更是一處傳統的古街市,匯聚了南京眾多的特色特產、風味小吃,除了夫子廟外相信很多人也聽說過「獅子橋」。
  • 身穿飛魚服,腰跨繡春刀,錦衣衛的腳下為何會穿草鞋
    錦衣衛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且進行不公開的審訊。所以, 朝中官員多畏懼錦衣衛。可以說錦衣衛在明朝屬於特權群體並且深受皇帝信任。有明一代, 錦衣衛都是皇權統治的重要組成部分。錦衣衛與後來設置的東廠、西廠共同構成了整個明朝的情報機構, 三者在職能上互有重疊, 又相互制衡,相當典型地體現了明朝特色的政治制度。
  • 古城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
    1656年,尼霍夫隨使團前往中國,拜會大清帝國的順治皇帝,回國後,約翰紐霍夫根據訪問中國的經歷出版了《東印度公司荷使晉謁韃靼大汗》一書,並配有中國畫150幅插圖,這本書在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此歐洲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國有座美輪美奐的佛塔,他們稱之為南京瓷塔,雖然這個翻譯並不準確,因為琉璃是一種帶釉的陶器而不是瓷器,稱作南京陶塔可能更加適合,但是伴隨著這個不準確的譯名
  • 擦亮「十裡秦淮」金名片,南京為夫子廟景區立法
    到南京怎能不去夫子廟?從「烏衣巷口夕陽斜」到「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老南京的韻味在這裡沉澱千年。11月23日,一部重新修訂的關於夫子廟的地方性立法——《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條例》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涉及到以夫子廟為核心、「十裡秦淮」為軸線的大片歷史街區,以及朝天宮、熙南裡等「最南京」的區域。
  • 少年錦衣衛 朱延琦cosplay Cn:肅雨雨雨
    少年錦衣衛 朱延琦cosplay Cn:肅雨雨雨 > 原作:少年錦衣衛 角色:朱延琦 Cn:肅雨雨雨 攝影:柚子 —「餵你叫什麼名字」 —「草民段雲」 —「好,草民段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