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一周丨3米長書為故宮600歲慶生,關於故宮,這張精華書單請收藏

2020-12-2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營造起皇宮——紫禁城。明清兩代,這裡曾住過24個皇帝,1925年闢為「故宮博物院」。今年,是故宮600周年。

《打開故宮》立體書

故宮是歷史與藝術的聖殿,作為博物館,它收藏了眾多藝術瑰寶,同時它本身又是一座藝術瑰寶。為紀念故宮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電子工業出版社眾籌了一個項目:《打開故宮》全景立體書。

慶故宮600周年,他們把故宮濃縮在3米的書上

這是一部總長3.2米的長卷立體書、零部件量超1000件、封面採用壓紋+雙層磁力扣設計。由於機械無法完全完成精細及複雜度,因而採用了全手工組裝。

裡面有細節、有人物、有故事,從午門到景山,故宮中軸線的建築都在3米之內。每個建築都有信息,可以打開看。

這一創作來自「中國立體書第一人」、中央美院教師王偉。2020年央視春晚,他設計監製《璀璨梨園》四大名著戲曲聯唱舞臺立體書,讓人印象深刻。他和團隊歷經三年,去故宮幾十次,拍攝上萬張照片,力圖完整、真實還原一個故宮。

《璀璨梨園》舞臺

近年來,關於故宮的書籍,市場上有很多,我們精選了其中9本,開出這張書單。了解故宮,這9本書是最值得一看的。

李少白《看不見的故宮》

外文出版社2003.10 豆瓣評分8.6

攝影藝術家李少白曾先後任《大眾攝影》、《中國攝影》、《攝影與攝像》等雜誌的編委。他拍攝的長城和故宮主題的攝影作品曾在北京、上海以及法、德、日、美、瑞士等國家展出。

這本書就是他10餘年裡拍攝的故宮,一百多張耐人尋味的攝影作品,他也被稱為「故宮攝影第一人」。變幻多端的鏡頭,加上生動有趣的史料和傳聞,可以讓讀者大飽眼福。

有豆瓣讀者說,這本書是「我的攝影構圖啟蒙」。

朱家溍《故宮珍寶》

紫禁城出版社 2007.9 豆瓣評分9.1

朱家溍(1914-2003),杭州蕭山人。其父朱翼庵, 1902年作為中國第一批公費留學生留學英國,回國後在北京任職。從小在北京長大的朱家溍,對文物字畫浸淫日久。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在故宮是幾十年裡,他把故宮邊邊角角都走遍了。

這是一本故宮精美文物的圖集,不是簡單的圖片堆砌,而是經過悉心的編輯整理,講述觀眾容易忽略的細節。尤其將器物的銘文與款識作了放大或傳拓,配合導言和文物解說,在資料性、學術性和可觀賞性方面都非常有價值。

本書內容,與朱家溍主編《國寶一百件》(三聯書店,2006年,豆瓣評分9.3)內容相差不多。

故宮博物院編《清宮海錯圖》

故宮出版社 2014.9 豆瓣評分9.4

"海錯"是我國古代對於海洋生物、海產品的總稱,典出《尚書·禹貢》:「厥貢鹽公式,海物惟錯。」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海錯圖》是一部記錄了海洋生物、海產品的畫卷,由康熙年間畫師繪成。

根據《石渠寶笈續編》的記載,《海錯圖》共有四冊。前三冊藏於故宮博物院,第四冊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豆瓣讀者評價:「實在是認認真真卻又可愛得一塌糊塗。」「海洋版《神奇動物在哪裡》」。

這本書是《故宮經典》叢書的一種。其餘還有鄭珉中《故宮古琴圖典》、張榮主編《文房清供》、嚴勇等《清宮服飾圖典》、張克貴等《故宮建築內簷裝修》,從不同文化領域展示了故宮的精美之處。

楊仁愷《國寶沉浮錄:故宮散佚書畫見聞考略》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3豆瓣評分9.0

楊仁愷(1915-2008)是新中國文博事業的拓荒者、古書畫鑑定大師,被授予「人民鑑賞家」稱號,被譽為「國眼」。

他也是發現《清明上河圖》真跡的人。

自20世紀50年代始,他親身參與了故宮散佚書畫國寶的搜求過程,接觸了大批當事人,留下了翔實的記錄。

本書按照歷史進程,把歷史中的人物,與作品的分析相穿插,見人見物。書中還配有100多幅精美彩圖,圖文並茂,喜歡書畫的人不能錯過。

故宮博物院宣教部《我要去故宮》系列

中信出版社2019.12

該書由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策劃,是一本視角獨特、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故宮主題通識書。這個系列按故宮的建築空間,分20冊編撰,如《探秘午門》《探秘武英殿》《探秘乾清宮》《探秘養心殿》。

這本書按照宮殿,建立起建築風格、歷史功用之間的關聯性,強調觀察細節,以小見大,知識性很強。同時,手繪插圖對內容有直觀闡釋,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動性,適合青少年學習。

馬衡《馬衡日記:1949年前後的故宮》

紫禁城出版社2006.3 豆瓣評分:8.0

馬衡(1881—1955),考古學家,浙江鄞縣人。曾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19年。本書收入他從1949年至1951年的日記,對於故宮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真實細微的記述。

建國前,他曾任教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也是繼吳昌碩之後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

這本書是《故宮文叢》叢書11冊之一,其它有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劉北汜《故宮滄桑》,金易、沈義羚《宮女談往錄》等。想了解近代故宮滄桑的讀者,可以關注。

朱家溍《故宮退食錄》

紫禁城出版社2009.10 豆瓣評分8.9

朱家溍先生前面介紹過了。前一本《故宮珍寶》是以圖為主,這本是以歷史掌故為主。包括在故宮的工作、書畫鑑定、清宮禮俗、明清室內裝修陳設、宮廷貴族看戲,以及老北京地理、方言及飲食,內容豐富,語言風趣,篇篇開卷有益,非常耐讀。

摘錄:「在皇上吃晚飯時遞綠頭籤,就像皇上吃早飯時遞綠頭牌召見官員一樣,遞膳牌。嬪妃晚上都到燕喜堂等候傳喚,皇上叫某妃上桌就把某妃桌上的綠頭籤翻過,內殿首領就叫某妃,某妃就陪著吃晚飯,晚上共同生活,其餘『叫散』,未被傳喚的妃嬪等於下班回去了,就是這種形式。」

蕭寒主編《我在故宮修文物》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1 豆瓣評分8.1

幾年前,蕭寒導演的同名紀錄片在各大視頻網站獲得無數關注,點擊量一時高居榜首。讓世界看到了故宮裡文物修復師們的生活和人生。

一群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師,默默地守護著故宮的文物。宮牆外的世界鬥轉星移,宮牆內的他們卻要用幾年的時間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宮廷鐘錶上千個零件要嚴絲合縫;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要拼接完整……這本書用文字記錄下這個特殊工種。

摘讀:「摹畫室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磨墨,當天的墨當天用,過了夜是宿墨,穩定性差。『磨墨是畫畫第一步,他不僅是製造墨汁的過程,它是人從生活狀態進入創作狀態的過程,磨墨其實是在修心。』一遍遍研磨,如果你目睹他們的工作狀態,會發現那種禪宗廟院的感覺從何而來,屋裡沒有佛像,但他們有自己的信仰。」

故宮博物院《謎宮·如意琳琅圖集》

故宮出版社 2018.12 豆瓣評分9.1

「太精彩了,我本以為只是一個普通解謎包,沒想到劇情代入感很強……最後的結局也十分感人。」

「友情提示:買到手以後紙盒不要丟。」

最後這本,是2018年故宮博物院發布首款主題功能遊戲。在多媒體時代,故宮也有了更多呈現形式,「智慧故宮」來臨。

乾隆三十一年(1766),一位已經去世的御用畫師,留下了一本名為《如意琳琅圖籍》的遺作。書中很多地方難以理解,被稱為「無用之書」,漸漸此書被人遺忘,下落不明。後來,宮中漸起流言,說此書其實隱藏著琳琅寶藏的下落之謎。一位默默無聞的畫師,無意中找到了這本《如意琳琅圖籍》,尋寶之旅背後,似乎還隱藏著更為複雜的宮廷鬥爭……

以上就是我們精選的書單了,你對哪一本感興趣?

相關焦點

  • 長3.2米,還原網紅貓……故宮就這樣被「打開」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上官雲)全長3.2米、包含數百個大小零部件……這幾天,一本有關故宮的立體書在網上走紅,相關眾籌項目籌得342萬餘元,完成度達11417.98%。  太和殿、角樓、午門……打開書後,這些故宮的建築物都變得立體可感,甚至連「網紅」故宮貓都儘可能進行了還原。
  • 600歲,驚豔千年歲月,故宮依舊很年輕!
    公元2020年,這座宮殿已經600歲了,但我們對它有了自己的愛稱——「故宮」,潮玩有趣的康雍乾表情包,典雅古意的宮廷口紅,上元之夜的絢麗燈光秀,將書做成互動遊戲的《謎宮》 …… 故宮是一個驚喜的解謎遊戲
  • 故宮出版社——承古創新 智慧書韻
    該套盒中除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此券正面選用紫禁城代表性建築太和殿為主景,背景輔以紫禁城鳥瞰圖,背面選用故宮九龍壁右側第一條龍為主景圖案,使雄偉壯觀和歷史深邃同時展現。為呼應《故宮日曆》的生肖主題,還附贈了一本故宮博物院典藏晚清海派畫家任預的《十二生肖圖》高仿圖冊。
  • 前有大G進故宮,後有夜撞東華門!600歲的故宮,居然這樣慶生?
    經初步審查,犯罪嫌疑人於某志(男,26歲),近期一直在其他省市打工為生,3月15日從河南自駕車來京,無違法犯罪前科,排除毒駕酒駕。目前,該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東城公安分局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 「看門人」單霽翔編著三本新書 為故宮600周年慶生
    「今天是紫禁城600周歲的正日子,作為『看門人』,我用這最新編著的三本新書給大家講述故宮博物院的古建築、珍藏文物及與我院有關的人和事。」此次活動,還發布了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三本新書。這其中,《宮殿漫步》講述有著600年歷史的紫禁城建築的故事。
  • 3年打磨3.2米長卷 他們用一本立體書「打開」故宮
    原標題:他們用一本立體書「打開」故宮   全長3.2米、內含數百個精巧零件、全景還原故宮中軸線樣貌……近日,一本名叫《打開故宮》的立體書在網絡上走紅。這本書由主創團隊花費3年時間精心打磨而成。
  • 「600歲故宮,特展濃縮精華」行前必讀
    紫禁城的600年,歷經風雨滄桑。此生有幸,能與ta共慶600歲生辰。 【丹宸永固】特展,是故宮給世人的華誕獻禮,吸引著我們更關注和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而我們將這裡的故事去傳承、傳播,讓故宮走向世界,也是我們為故宮獻上的最好禮物。
  • 耗時3年,全長3.2米!他們用一本立體書「打開」故宮
    全長3.2米、內含數百個精巧零件、全景還原故宮中軸線樣貌……近日,一本名叫《打開故宮》的立體書在網絡上走紅。這本書由主創團隊花費3年時間精心打磨而成,網上眾籌時超額114倍完成任務,有網友感嘆「這簡直是一本寶藏書。」
  • 故宮600年,朕亦甚想你
    這裡收藏著中國曆朝歷代最精華的文物和藝術品,在全球範圍內絕無僅有。和世界其他知名博物館相比,故宮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基本上只收藏中國的文物,具有明顯的「一元化」特徵。 這與我們通常說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也就是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定位大不相同。
  • 紫禁城600歲!故宮大匠的7000天!
    因為熱愛,默默地用一輩子的光陰去踐行,一輩子很長但是熱愛更長。故宮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因為你們,我們才能看到600年前的故宮感謝你們的守護。讓文物活過來,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常見的木匠。一個刨子,一把斧子,一柄墨斗,一把刻刀,也是這樣日復一日,把一塊塊木料精雕成精美實用的日用品。雖細慢,但精穩,讓人看著踏實靜好。
  • 故宮600歲,他的聯名文創又萌又潮
    2020年,故宮600歲,昨天,故宮600歲大展開播,央視直播了8小時,數百萬人觀看了網絡直播。無法到故宮參觀的me, 不自覺打開了故宮網站,然後發現了了不得的東西——好多好看好潮好萌的故宮文創。除了這些外,故宮文創還聯合騰訊動漫出了關於抗戰時期,故宮人保護文物的動漫故事。
  • 京華物語丨閻崇年:故宮六百年,是建築和人的交匯
    今年是北京故宮建成600周年,也是明朝北京城建成600周年。明朝營建北京皇宮,可分3個重要階段:一是從永樂元年(1403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即從永樂決策遷都、選址規劃、籌備物料、施工興築到工程基本告竣,實際花了18年時間。
  • 故宮一條「龍」盤旋了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還在守護故宮
    「一條龍」,歷經600餘年,至今仍守護著它。說起故宮,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故宮博物院歷史悠久,它是一座皇家宮殿,經過朝代的更迭和歲月的侵蝕,宮殿依然熠熠生輝,金色的琉璃瓦和紅色的宮牆,它已經成為紫禁城的代名詞,它似乎在向遊客講述著以前的故事。當紫禁城作為景點開放時,世界各地的遊客都被歡迎到這個皇帝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來體驗其中的奧秘。故宮裡有大量的藏品。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門人講的故宮故事
    一個小時的講座只能掛一漏萬,而新推出的三本書則是對故宮的宮殿歷史和形制、用處,對故宮館藏文物的種類和格外重要者以及曾經為故宮付出很多心血的學者、老院長與匠人們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單霽翔談及:「我總說自己是看門人,在盡職盡責的同時給大家講講故事,這應該符合人們對看門人的普遍認知。我用本書的篇幅,給大家講述關於故宮博物院的三大類故事。
  • 600歲故宮,斑斕秋色「上新啦」
    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主題書畫特展」等,都在這個金秋如約而至。故宮御花園從庭院深深的皇家禁地,到雄偉壯美的文化寶庫,再到實力走紅的「打卡」勝地,這幾年故宮一直在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也收穫了大批年輕粉絲。
  • 600歲依然「花樣百出」的故宮,這份玩不膩建議貼請存下!
    所以小發本周,為你做了一些故宮遊覽建議。期待你有幸在落雪時遇見,可以不再辜負。關於故宮門票預約的建議:故宮的門票現在一般都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購買方式有兩種:①傳統的旅行網站上購買②在故宮官方公眾號「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直接就有當日和預售票。
  • 通過認識朱家溍來說故宮-《故宮退食錄》
    故宮博物院剛成立時,受邀擔任專委會委員,負責鑑定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書畫、碑刻等文物。當時,我國沒有文物鑑定專業和專門教材。北平琉璃廠古玩店的店主雖然經驗豐富,但對文化和歷史的了解還不夠。真正有鑑賞力的是像朱文鈞這樣的文人和收藏家。朱家溍從十幾歲起就和父親接觸古董。對他來說,如何打開和收起古代捲軸和畫冊,如何撿拾和放下青銅器和玉器,就像日常生活用品一樣熟悉。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紫荊城600歲|故宮大匠對故宮「修修補補」的7000餘天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每一位走進故宮的人大概都會被它所震撼到,那種讓人難以拒絕的故宮紅,充滿歷史感的城牆。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張奉兵是故宮修繕技藝部的一名古建修繕師,主要負責古建維修,針對故宮的房屋、結構、漆畫、彩畫脫落等多個方面,已經在故宮「修修補補」了7000餘天。
  • 宮廷漫步、文物風華、故人匠心……老院長單霽翔創作故宮「三部曲...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今天上午,北京東城區圖書館開啟「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攜三本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開講他的故宮「守門人之旅」,並以此獻禮紫禁城的600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