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4:25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金姿妤 編輯 童薈穎
「加油吧!我們決定了,邁開堅韌的步伐,向著目標去努力!加油吧!我們在一起,自強不息,拼搏進取,加倍努力,創造新奇蹟……」這是義烏市繡湖中學812班學子在探尋「義烏精神」路上,相互鼓勵,不由自主唱響的歌詞。
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在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義烏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獻禮建黨100周年,繡湖中學812班師生組織開展了以「傳播『真善美』、探尋義烏精神」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的舊址,就在距離我們學校幾百米的地方。我們希望通過走訪這些先輩們奮鬥過的,甚至一些學生家長還在奮鬥的場所,讓孩子們了解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激勵孩子為家鄉持續發展、為祖國繁榮富強而更加努力地學習。」活動的指導老師黃躍峰說。
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參與實踐活動的孩子們克服各種困難,走訪「望道故裡」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在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柴房裡,聆聽了陳望道誤把墨汁當紅糖水蘸粽子吃還連聲說「夠甜」的故事;走進「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國際商貿城,和義烏第一代市場經營戶代表周福壽交流,聽他講一個小小的五金工具是如何賣給全球各地採購商的;來到義烏市文化館,採訪了國家級非遺文化「義烏道情」傳承人葉英盛,他用極具特色的「義烏聲音」讚美好人好事好生活、歌頌偉大祖國繁榮富強。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生產生活的節奏,也延緩了孩子的開學時間。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渠道,孩子們也了解到,為了大家的健康生活和安居樂業,有無數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捨生忘死地奮戰在抗疫一線。孩子們也走訪了義烏市首位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隊員張楊,她是一名共產黨員。援鄂期間,她在最早一批接收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的定點醫院的重症病區,每天穿著三級防護服連續工作6個小時,經常錯過一日三餐,最終和隊友們完成救治任務。她所在浙江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榮獲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通過走訪參觀、交流對話、調研分析,參加活動的師生們都被不同年代的一個個鮮活而生動的奮鬥故事深深地打動,也在追尋「紅色記憶」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味道」,在探尋「義烏精神」路上體悟了「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的城市精神。最後,大家還邀請指導老師和學生家長加入,把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和心得創編成歌曲《我們在一起》,以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和「義烏精神」,激勵所有同齡人奮發向前。
16062855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