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日益進展,人們花在虛擬網絡中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絡繹不絕進入網絡世界,似乎大家已經習慣了將自己一天中休息時間定義為刷手機、玩遊戲、煲劇。然而,正是因為各種年齡段都有人進入虛擬網絡世界,那麼在現實中這輩子都不可能遇到的人,在網絡中頻頻交互,各種信息差,各種知識差應運而生。有些自制力差的人,可能這輩子都不願意逃離虛擬世界,特別是遊戲圈。
也正是因為這樣,為了防止這類人群在虛擬中花費時間太長,影響正常生活,大部分遊戲公司都設定了「防沉迷」系統。很多未成年人也自然而然成了防沉迷的對象,就如同當年未成年的我們去網吧上網一樣,沒有身份證就不能上機,除非投機取巧,借用身份證,或者某些漠視規則的網吧老闆獨立給你開機器 。現在網吧管制非常嚴格,小學生算是去不了了,但是手機遊戲卻越來越普遍了,在這個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不管男女老少,都或多或少有一個手機,甚至幾個。小孩子拿著大人們多餘的手機,偶爾玩玩遊戲,也成了家常便飯的事。「防沉迷」恰好解決了這個盲區,比如現在比較火的遊戲吃雞、王者,如果沒有實名認證,基本上玩的時間也就2小時,超過了今天一天都無法登陸繼續遊戲。但是也不乏一些小孩沉迷網絡,借用自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份證,註冊防沉迷。這樣做是不是就一勞永逸了呢,顯然不是。
再次之前,有個小朋友用自己爺爺的身份證註冊了防沉迷,當時玩的那可是一個爽字了得。可是十年後,小孩仍還未滿18歲,再登錄遊戲發現一個驚奇現象,居然爺爺也被防沉迷了。原來,有些遊戲公司不僅僅對小孩有防沉迷限制,居然對7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防沉迷限制,當年使用爺爺身份證的時候,這個爺爺還不到70,如今沒啥事的時候,爺爺總是玩玩棋牌啥的,結果一不留神自己都把時間餘額用完了,哪輪得到孫子再去玩別的遊戲啊。
奶爸認為:遊戲的"防沉迷"系統是實實在在的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利的行為,過長時間的網路遊戲不僅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傷害,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社交。而青春期的孩子們更缺錢自控力和辨別能力,因此父母們無論如何,不能因為孩子的小脾氣和哭鬧就一時心軟,孩子們可以多進行戶外運動,遊戲的替代品非常多,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