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影大師赫爾佐格:這五部紀錄片,你們一定要看看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編譯
2020-12-15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今年78歲的德國導演維爾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是當今影壇最具傳奇色彩的電影人之一,曾執導過《陸上行舟》《天譴》《加斯·荷伯之謎》《史楚錫流浪記》《吸血鬼》等極具其個人特色的經典作品。為追尋自己心目中人類最深層的真相,他不惜上天入海,甘冒生命危險,以鏡頭記錄下各種充滿想像力的奇詭畫面。
赫爾佐格的最新紀錄作品《火球:來自黑暗世界的訪客》(Fireball: Visitors from Darker Worlds)日前也已登陸蘋果流媒體平臺。藉此機會,他接受了英國《衛報》採訪,列舉了自己心目中的影史上五佳紀錄片。
維爾納·赫爾佐格
在赫爾佐格看來,現在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所謂的紀錄片,其實嚴格意義上都要歸類在新聞報導裡才對。「講的大都是某個社會問題,結尾一定要講出個子醜寅卯來,一定要給人希望。但是我卻不喜歡這種電影。」赫爾佐格認為,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必須完全不同於新聞報導。「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必須要實現某種詩意,必須讓觀眾對何為真相產生更為深刻的認識。」
以下,便是他自述的心目中最接近這一標準的五部優秀紀錄片:「就當是給我個面子,這五部電影,你們一定要看一下。」
《殺戮演繹》(The Act of Killing,2012)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
這部電影說的是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大屠殺,而我本人就是執行製片之一,所以把這部電影選進來,我多少也有些徇私。
當時我人在倫敦,有人告訴我說,這邊有個年輕人,約書亞·奧本海默,他非常非常希望能跟你見一面。於是我們就見了一面,他打開筆記本電腦,給我放了九分鐘已經拍好的素材。我當時就覺得,這些東西我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真是一下子把我給震住了。之後我就成了這部電影的顧問,但其實當時所有的素材都已經拍好了,所以我給他提的建議,不是怎麼去拍,而是怎麼把整個故事給剪出來。
奧本海默原本剪輯好的一個版本裡,你們現在看到的影片結尾,其實完全都沒用上,都給剪掉了。我看完之後問他,你手裡還有別的素材沒有?於是他就把所有原始素材都給了我。我看到了那段畫面,四分鐘長度,未經剪輯過。我告訴他,別去動它,就照原樣放在最後,這樣的內容,不管是誰,一輩子都難得再見到一次。結果,我的建議遇到不少阻力,不少參與項目的人都反對,覺得還是有顧慮。所以我又告訴他:「約書亞,如果你不把這段畫面放在影片最後的話,你這輩子就算是白活了。」最終,他採納了我的建議。
《通靈仙師》(The Mad Masters,1955)導演:讓·魯什(Jean Rouch)
在我看來,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紀錄片。影片拍的是非洲加納的工人:到了周末的時候,他們會結伴跑到山裡面,靠咀嚼某種植物讓自己陷入迷醉的狀態,然後搞了不少非常非常奇怪的儀式,來迎接女王特使的光臨。拍這部電影用的攝影機,還是靠搖動手柄來啟動的那種,所以每一個鏡頭,最長也就只能拍24秒。
《悲哀和憐憫》(The Sorrow and the Pity,1969)導演:馬塞爾·奧菲爾斯(Marcel Ophüls)
一下子就想到了這部電影,它說的是「二戰」時的法國抵抗運動。這部電影,改變了法國人之前對於自己的看法。原本有些法國人還認為,淪陷時期,所有法國人都忍辱負重,不曾與納粹同流合汙。但那種說法,原本就只是傳說,而這部電影在打破這一傳說上做了不少貢獻。這電影挺長的,四個多小時,有很多淪陷時期和解放後的畫面素材,關鍵還在於它拍得特別自省。
《弗農,佛羅裡達》(Vernon, Florida,1981)導演:埃羅爾·莫裡斯(Errol Morris)
這是他繼《天堂之門》(Gates of Heaven)後拍的第二部紀錄片,當時也是我推動埃羅爾·莫裡斯去拍了這部電影。
莫裡斯在佛羅裡達州狹地某個小鎮上待了不少時間,整天就是和當地人聊天,建立感情。那可真是一個不可言喻的地方,充滿了各種奇幻與詭異。這部電影你們一定要看一下。我該怎麼描述它呢?我也不是影評人。總之,那真是一部非常非常偉大的電影。
《灰熊人》(Grizzly Man,2005)導演:維爾納·赫爾佐格(Werner Herzog)
已經有四部了,還差一部,就選我自己的《灰熊人》吧。理由就是,類似這樣的電影,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整個故事的氣氛非常強烈,主人公——那位愛熊如命的蒂莫西·屈德維爾(Timothy Treadwell)個性也很吸引人。我不能因為這片子是我自己拍的,就故意不把它選進去。事實就是,這五部電影, 都很優秀。
在推薦完以上五部作品後,赫爾佐格又補充說:「話說回來,我的看片量其實很少。大家總覺得,身為電影人,肯定都是閱片無數,甚至像馬丁·斯科塞斯那樣,自己家裡就有電影放映室,收藏了不少電影拷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斷地在看電影。但是,我不是這樣的。我一年差不多也就看個三部電影。」
相比起看電影,赫爾佐格的時間,都用在了閱讀上。「我幾乎每天都會看書。並不是為了從中汲取靈感,純粹只是因為我對某些事情感興趣。」他最近一段時間的興趣對象是古希臘史學家狄奧多羅斯(Diodorus Siculus)關於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腓力二世的著作。「狄奧多羅斯實在是寫得太精彩了,哪怕是最天馬行空的巴西電視肥皂劇,都寫不出這麼瘋狂的情節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Content [contId='10402896', name='德國電影大師赫爾佐格:這五部紀錄片,你們一定要看看', status='0', createTime='Tue Dec 15 15:27:03 CST 2020', updateTime='Tue Dec 15 16:59:34 CST 2020', publishTime='Tue Dec 15 16:59:34 CST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