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一份中國東北老航校在1946年到1948年期間搜集修理飛機航材的表單在日本網友間引起了劇烈爭議。在羅列的林林總總各式美軍、日軍戰機中,赫然在列的有3架日本海軍「零」式戰鬥機!
眾所周知,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幾乎成為二戰日本航空力量的圖騰和象徵。「零」式艦載戰鬥機是日本20世紀30年代末期研製的一型戰鬥機。該機由日本三菱重工公司研製並大量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1945年)作為日本海軍的主力艦載戰鬥機,被廣泛運用於亞洲、太平洋戰區。
圖片:日本零式戰鬥機成為軍國主義的圖騰。
圖片:從這份表單中可以看出,東北老航校曾經繳獲過3架待修理的零式戰鬥機。
其實,「零」式戰鬥機首先登場是中國戰場,對於當時使用落後飛機的中國空軍來說,「零」式戰鬥機就是惡魔般的存在。過去的日本陸軍、海軍航空兵轟炸機要轟炸重慶等大後方城市,只能夠派出轟炸機單獨前往,因此當時日軍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沒辦法為轟炸機進行全程護航。
而隨著「零」式戰鬥機的出現,這種局面出現了變化。「零」式作為遠程戰鬥機掛載副油箱後航程高達3000公裡以上,完全能夠為轟炸機進行全程護航。加上該機作戰性能遠遠超過當時中國空軍主力的伊-15、伊-16、霍克III等戰鬥機,一出場就讓世界震驚。
圖片:早期日本轟炸機無護航進行遠程轟炸,在中國空軍打擊下損失慘重。
1940年7月15日,三菱十二式試艦戰在本土完成了全部測試。在日本海軍將領山口多聞和大西瀧治郎的強烈要求下,7月21日,十二式試艦戰從日本本土經上海、南京、安慶達到漢口,加入海軍第12航空戰隊。到達中國後10天,十二試艦戰有了正式的名號:A6M1「零」式11型戰鬥機。
1940年9月13日,星期日,日本海軍航空隊的36架轟炸機在13架「零」式戰鬥機的護航下,從三個方向直撲重慶。中國空軍第3大隊、第4大隊的34架蘇制伊-15、伊-16戰鬥機傾巢出動,殺氣衝衝地撲向日機。
圖片:97式司令部偵察機。
當時日軍97司偵(司令部偵察機)發現了中國空軍的機群,為日軍轟炸機護航的「零」戰鬥機遂爬升到6500米高空待命。很快,「零」式發現了在5000米高度飛來攔截的中國空軍戰機,隨即發起了攻擊。
中國空軍按照以往經驗,立即散開,利用自身戰機水平機動性好的優勢,在空中劃著大圈,力圖咬住這種日本新型戰鬥機。然而,經歷過上海、武漢空戰慘烈搏殺的中國飛行員發現,這種單翼新型戰鬥機速度快,機動性好,火力強勁,所有性能都遠超中國使用的蘇制戰鬥機。
圖片:中國空軍使用的伊-15雙翼戰鬥機。
中國戰鬥機不斷利用自己的盤旋優勢進行急轉彎規避「零」戰的咬尾,但卻又喪失更多機動能量,戰鬥僅僅進行了5分鐘,戰場持續從高空打到了1000米的高度。一架架中國戰機被擊落擊毀。在這種新式戰機面前,中國空軍的蘇制飛機毫無還手之力。
而很多中國飛行員認為日軍戰鬥機勞師遠徵,空戰不了幾分鐘就得回去,所以很多人仍然堅持與「零」戰周旋,哪裡想到「零」戰是專門的遠程戰鬥機,就適合幹遠程奔襲的活,一念之差導致了更多中國戰機被擊落擊毀。
圖片:日軍「零」式戰鬥機在璧山空戰中與中國空軍戰機對抗。
此戰「零」式戰鬥機無一被擊落,而中國空軍出擊的第3,四大隊伊-15戰鬥機25架、伊-16戰機9架,有27架被擊落(一說24架)。不能不說我們的飛行員經驗不豐富,不能不說我們的飛行員作戰不勇猛,只能夠就是先進航空技術對落後航空技術的碾壓!在敵人絕對技術優勢下再多熱血、再多豪情也無濟於事!
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零」式戰鬥機就基本上撤離了中國戰場,跟隨海軍航母到大洋賭場上去賭國運了。在此之前,中國有記載的只打下過2架「零」式戰鬥機,但都是高炮打下來的。
圖片:飛虎隊修復的「零」式戰鬥機,注意青天白日機徽。
不過,不久陳納德的「飛虎隊」就弄到了一架「零」式戰鬥機。這架飛機比較有意思,並非「飛虎隊」打下來的,而是墜毀在廣西的海灘上的。該機被發現後很快被當地駐軍分解,再想辦法送往昆明「飛虎隊」的駐地。
「飛虎隊」拿到這架「零」式戰鬥機後,使用一些被擊落的其他日本戰鬥機零部件進行了修復,甚至還上天進行試航,「飛虎隊」也派出了4架P-40戰鬥機為其護航,以免遭遇不測。為了識別,這架「零」式戰鬥機被塗上了青天白日機徽和P-5016的機號。
圖片:塗有青天白日機徽的零式戰鬥機。
戰爭中後期,隨著日本航母被美軍一一擊毀,不少「零」式戰鬥機又變成了陸基戰鬥機進行使用,起碼有一架來自於日本海軍臺南航空隊(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坂井三郎就是這個航空隊的)的「零」式戰鬥機被中國俘獲,具體是參加了什麼戰鬥,在哪裡迫降後被俘虜的就不知道了。從照片上看,這架「零」式戰鬥機採用了戰爭後期的深綠色塗裝,而不是早期的白色塗裝,中國空軍也將其換成了青天白日機徽。
這些都說明了,雖然「零」式戰鬥機戰爭中後期在中國上空活動的次數並不多,很多所謂的「零」式交戰記錄其實都是和日本陸軍航空隊的「隼」式戰鬥機,但確實有「零」式戰鬥機在中國活動。
圖片:機場上散落的日軍戰機。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當時東北老航校還是真的有可能找到3架被遺棄在陸上機場的「零」式戰鬥機。不過,由於後期我們主要修復的是其中的美制戰機,比如P-51「野馬」戰鬥機,對於「零」式戰鬥機很有可能沒有進行修復,也就沒有能夠投入東北老航校的飛行訓練工作中,因此在歷史上也少有提及。
在北京的革命軍事博物館和航空航天博物館,有不少東北老航校期間的戰機陳列,卻沒有能夠把這3架「零」式戰鬥機保存下來,甚是遺憾。否則將會是抗日戰爭教育的絕佳展品,也是對日本軍國主義復甦的強有力鞭笞!
圖片:東北老航校和被中國俘虜的日本「零」式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