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發現三座中國最早木橋,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2020-12-16 澎湃新聞

湖北荊州發現三座中國最早木橋,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徐之昊、王偉超/央視新聞

2020-12-10 19:52

央視新聞12月10日消息,位於湖北荊州的郢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遺蹟豐富,保存較好,對研究秦漢時期的歷史具有很高價值。

近日,考古人員在郢城遺址發現了三座2000多年前的古木橋。

這不僅在近年來秦漢遺址的發掘中極為少見,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木構橋梁之一。

古木橋發掘點位於郢城城址內兩條水系交匯處,一條為南北向水系,一條為東西向水系,兩條水系交匯處呈「八」字形,上方各有一座木橋。其中一座木橋正對郢城東城門,距東城門30米,橋梁南北寬度9.1米,東西跨度2.9米,架橋處護城河寬5.94米。橋梁結構非常複雜。

郢城南北水系、東西水系木橋發掘點位置  本文圖片均為荊州博物館微信公號「文博中國」 圖

郢城南北水系、東西水系木橋發掘點航拍全景(右為北)

郢城南北水系木橋(西南-東北)

另一座東西向水系上方的木構橋梁遺蹟,發現橋樁83根,其中圓形木樁54根,方形木樁29根,東西現有寬度12.3米,南北跨度2.8米,但由於這處橋梁遺蹟部分疊壓在村級道路之下,未能完全揭露。這兩座木橋均有木板護岸,保存較好。

郢城東西水系木橋(東-西)

此外還有一座木橋在郢城護城河外,在空間布局上,三座木構橋梁幾乎處於同一直線。根據橋樁深度與河道內淤泥中的包含物,可以判斷這三座木橋與郢城同期,均為秦漢時期橋梁。

郢城東門外護城河木橋

考古人員介紹,這三座2000多年前的橋梁,對於研究秦漢城址的布局與木構橋梁的構造與演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8年以來,荊州博物館對郢城遺址東城門及護城河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在河道清淤的過程中發現了木樁的頂部,經申請國家文物局發掘批覆之後,開始相關考古發掘工作,今年10月,整個木橋的結構逐漸明朗。目前郢城考古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正在搶抓時間緊張發掘中。

(原題為《荊州發現三座中國最早的木橋 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古橋,荊州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早城市排水系統得到確認,距今4600年,發現地點不一般
    3月23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繼上世紀發現倒「品」字形陶質排水管道後,考古隊近年來又在河南淮陽平糧臺遺址,發掘出多組龍山時期陶質排水管道。專家分析認為,這些管道距今4000多年,節節套扣,與排水溝有序相連,構成了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最為完備的城市排水系統。
  •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中國最早的天文臺:距今有4700多年歷史
    這裡是「阿昌環走遍中國」的旅行日記,歡迎與阿昌一起看遍祖國大好河山,喜歡請關注!天文臺是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觀察,在我國古代就有了,那麼山西的陶寺觀象臺就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天文臺。陶寺古觀象臺位於山西省襄汾縣陶寺城遺址,距今約4700年,2003年被發現,是該遺址考古中重大的發現,「觀象臺」遺蹟的發現,證實了《尚書·堯典》上所說的「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真實歷史背景與社會現實。
  • 中國四大名鎮,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如今已不為人知
    河南開封歷史上非常繁榮,曾經是世界的中心城市。張澤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顯示了當年開封的繁華程度。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開封的一個古鎮,就是著名的朱仙鎮。朱仙鎮位於開封市香福區,距開封市15公裡。與廣東佛山鎮、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鎮」。明朝時期,朱仙鎮是最繁榮的時期,其總人口佔當時河南省的十五分之一。佛山鎮,景德鎮鎮,漢口鎮只能靠邊站。
  • 中國最早的海關,距今2000多年,現變成遺址成了旅遊景點
    甘肅省的敦煌市,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這裡曾經發生過許多影響歷史進程的事件。現在敦煌是個知名的旅遊城市,有莫高窟這樣的雕刻藝術珍品,其實比莫高窟歷史更久遠的古蹟還有不少。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漢武帝擊敗匈奴,在河西走廊設立了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四個郡,以及陽關和玉門關兩座關口,史上稱為「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和玉門關,一南一北,成為從中原去往西域的必經之地。陽關,位於敦煌市區西南約70公裡處,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漢武帝時期,是中國最早的海關。
  • 荊州博物館館藏一把自動手槍,距今二千多年
    我們現在用的手槍,要想找先祖,就來荊州博物館。這是遲浩田部長曾說過的話。隱藏於地級市的國家一級博物館,荊州博物館的所在地,是八百年楚國建都四百多年的荊州。楚人尚武,春秋戰國時期,無論是貴族墓還是貧民墓,裡面都有眾多或者至少有一把當時的武器陪葬。
  • 秘魯發現長37米貓形地畫 距今已有2000多年
    秘魯發現新地畫(圖源:RPP新聞)當地時間16日,秘魯文化部宣布,在著名的納斯卡沙漠地區發現了新的地畫,為貓科動物圖案,尺寸長37米,屬於帕拉卡斯文化晚期,比著名的納斯卡地畫還要古老據秘魯RPP新聞報導,許多納斯卡地畫由於自然侵蝕的作用面臨消失的風險,秘魯的考古學家和技術人員此前在納斯卡沙漠地區進行地畫重塑工作,偶然發現了這幅新地畫。根據其特徵,學者認為該地畫屬於帕拉卡斯文化晚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該貓科動物圖案在帕拉卡斯社會的陶瓷和紡織品中很常見。
  •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六千年,竟位於湖南常德
    一直以來,西安都自詡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新華網發表的《西安:古老歷史名城》等文章中,指出西安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裡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這裡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2008年,西安高陵楊官寨出土距今6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遺蹟,被選為當年中國考古發現之首,這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
  • 湖南「被忽視」古城,距今已6000年歷史,地理位置橫跨4省市
    從我國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看,湖南的景點並不壞,城市的景點非常豐富,已經達到了不可比量的境地,古城為例,這裡有很多,我們在湖南介紹一座歷史最悠久的古城,是一座距今已有6000年歷史的古城,它的地理位置介紹四省市跨城古城,事實上,它在省內並不是特別的存在感,但在許多遊客看來,它是無比豐富而又無比豐富的,這是一個容易忽視的古城。
  • 湖北隱藏著一座私家園林,風景不輸蘇州園林,大概有2000多年歷史
    此景點為湖北習家池,在襄陽城南鳳凰山附近,此地方又名「高陽池」,是我國最早的園林建築群,也是全國現存罕見的漢代魚池,距今大約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成家池自古以來就深受名流們的喜愛,因而也有不少文人在此留下了對它的讚譽。皮日休就曾說過「竹屏下登山鞋,十宿高陽忘卻回」,可見他對習家池的喜愛並不一般。
  • 距今近4000年!周口淮陽時莊村發現中國最早「糧食城邑」
    位於周口市淮陽區的時莊遺址就位列其中,這座距今3700年至4000年左右的中國最早「糧食城邑」,為研究早期國家的糧食管理和賦稅制度等提供了絕佳的實物材料。12月4日,來自全國的考古專家齊聚時莊遺址進行考察研討。五項考古新發現河南獨佔四項 讓夏文化更可信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
  • 他是上深的湖泊,面積達39紐約,距今已有年的歷史
    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面積達39紐約,距今已有3000萬年的歷史地球上最大的面積是海洋,土地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距離最遠的地方只有25%的水兌水,大多數淡水主要是四川,單位的建立在陸地上形成了一個大的液體湖泊,從世界範圍來看,只有20多個地區超過了百萬年課程計劃
  • 河南淮陽發現中國最早車轍 將中國用車歷史提前至少500年
    平糧臺遺址發現的龍山時期道路及車轍痕跡。新華社鄭州1月13日電(記者桂娟 李文哲)「河南淮陽平糧臺遺址發現的車轍痕跡,距今至少4200年,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轍痕跡,對研究中國車輪的發明、車的起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 荊州:免門票!湖北喊你來旅遊:夢回楚地來這裡!
    免門票惠遊湖北的活動即將結束。這期,小編也坐不住了,趕緊帶你們來到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的中心——荊州,在這座充滿著歷史風韻的古城裡,享用豐盛的文化「大餐」!荊州,古時稱「江陵」,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公元前689年,楚國在此建都,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定都於此,創造了豐盛璀璨的楚文化。三國時期,荊州是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遺蹟遍布,也因此留下了獨一無二的三國文化。
  • 湖北荊州巨型違建「關公像」拆還是遷?專家提出建議
    10月初,住建部通報,湖北省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建設的巨型關公雕像,高達57.3米,違反了經批准的《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如何看待這樣一座違建雕像帶來的啟示和影響?對於歷史文化名城,應該存在保護和監管的模糊地帶嗎?為什麼湖北荊州這尊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巨型雕塑會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
  • 關於龍的重大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龍什麼時候出現?
    通過對考古發現的後續研究,龍的實物形象已經被推論出來,而困擾學界許久的關於龍的起源、龍與中國文明的形成等問題也有了進一步的解答。"龍"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商代,早前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龍"的象形字。從形狀來看,這個字就像孩童畫的關於龍的簡筆畫,有著龍頭龍角和明顯的大嘴巴,而龍彎曲細長的軀體也有所體現。歷史上關於龍的記載有許多。
  • 湖北的曾經的一個地級市,全國GDP第四,現在慢慢衰落
    說起湖北,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中部地區,位於長江中遊的一個大省,簡稱「鄂」。因為在洞庭湖的北邊,所以取名為「湖北」。而且湖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有著「文物大省」的美稱,誕生了如屈原、李時珍、張居正等歷史名人。湖北的省會武漢,更是有著「華中之首」的稱謂,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湖北一共有13個地級行政區,但是說起湖北,大家一般都想到武漢,好像湖北的其他城市不被大家熟知。
  • 黑龍江歷史最悠久的非遺,距今已有6000多年歷史,可動手體驗
    中國自古就是陶瓷大國,我們國家的CHINA一詞,本身也有瓷器的意思。在我國東南西北,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特色的瓷器,而黑陶,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是最古老的中國制陶技藝之一了。在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均有發現,其中以屈家嶺文化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目前,在黑龍江七臺河,還可以看見比較傳統的黑陶技藝,目前也是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顧名思義,整個瓷器的外觀都是黑色的,在造型的外部會有一些雕刻,非常的精美,且都為人工雕刻,所以才價值很高。
  • 浙江一古縣城,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常被誤會為露天平臺
    不停的遇見,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流失自己的思想,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記憶現在我們的「社會」發展的也是「越來越好」了,很多的地方同樣也是受到了一些「影響」的,也都是比較好的,我們的「生活」和以前相比的話也是發生了很多的「改變」,現在好多的事情都是方便了非常多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浙江」一「古縣城」,這裡的名是比較特別的了,因為現在你如果去查的話,你會發現蹦出來兩個
  • 距今已達1400多年歷史的石橋,特別宏偉
    原創 褲網雄宏偉的趙州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期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年代久遠,還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都是歷史的見證,橋下還可以看見遼闊的河水,平常有時是乾旱的,沒有水,在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湖北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正門。賓陽樓。荊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後一次修復以來,已有350年歷史, 至今保存完好,是中國現存為數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較完好的一座,是長江中遊地區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荊州古建築一角。桃園;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桃園三結義,使得荊州名揚四海,傳為一代佳話。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雕像。內設關羽追風赤兔馬雕像。荊州古城樓閣。荊州古城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