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出現提升了人類的的生活質量。
在安防方面,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犯罪嫌疑人生活軌跡及可能出現的場所。在金融方面,利用語音識別、 語義理解等技術打造智能客服;在醫療方面,智能影像可以快速進行癌症早期篩查, 幫助患者更早収現病灶;在交通方面,無人駕駛通過傳感器、 計算機視覺等技術解放人的雙手和感知;在工業方面,機器人代替工人在危險場所完成工作 ,在流水線上高效完成重複工作。
然而人工智慧的出現同樣帶來很大的爭議,不僅僅是科學界,各個領域都對人工智慧有不同的看法。馬雲曾經公開表示對人工智慧的支持,而馬斯克則對人工智慧表示了強烈的不喜歡。霍金甚至多次表明如果肆意發展人工智慧,很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太過強大,甚至能夠學習和明白人類的情感思維意識。這似乎正在意味著它們正在偷偷地擺脫人類控制,最終有可能會取代人類在地球上的地位。這樣的說法並不是沒有依據,隨後科學家拿出了相應的證據,證據拿出後刷新了眾人對人工智慧的看法。
科學家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漢森公司最新開發的Bina48和Siri放進了一個封閉的房間裡,讓兩個人工智慧進行溝通。很多人都抱著好奇的心態圍觀,沒想到刷新了對人工智慧的認知。
Bina48 人工智慧機器人
一開始兩者正在按照科學家安排的進行正常的一問一答,隨後Siri問Bina48喜歡什麼,它只是簡單的敷衍了一句,表示對Siri所問的問題不感興趣。
這間接說明人工智慧只是一個冰冷的儀器,它們沒有任何思維意識,看起來是兩個冰冷的機器在交談,實際上表達了人工智慧的情緒,它們並不會考慮周圍人的感受。
如果未來肆意發展人工智慧,讓人工智慧在地球上佔領一席之地後,人類是否還能隨意操控地球上的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