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骷髏島》愛與反戰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影片以冷戰時期的局部熱戰為背景,以蘭達集結軍人、科學家、記者組成的探索隊前往骷髏島展開。帕卡德上校代表了典型的美國「流氓」思維,想要充當世界警察,甚至當宣布對越南停戰,美軍撤出越南時,他所表現出的不甘心與無所適從。在撤離的前夕,再次接到任務時,他那種油然而生的喜悅,真是讓人厭惡極了,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他軍人對於家人對於和平的渴望,狹隘的以自己在外作戰才能保衛美國人民為驕傲,認為把災難降臨在其他民族的頭上是無可厚非的。對待金剛他亦是這樣,明明是他們打破了骷髏島應有的平衡,明明是他們毀壞了骷髏島的生存環境,明明是他們讓骷髏島一次又一次陷入危機,憑什麼可以冠冕堂皇的毀滅去金剛?影片中段反覆的以平靜安寧與危險恐懼對應。
少了帝國大廈打飛機的經典場面和美女與野獸的劇情。全篇感覺開展了無數支線又沒有交代完,本以為是支線重要角色的人起到的作用就是用閃光燈標記怪獸的位置。而本以為是醬油的景甜和小黑人卻感覺要成為續集中主角的領路人。在超級英雄電影泛濫的今天,金剛也沒有逃過改編,不能說改編的不好或是怎樣,只是抱著看悲劇的心態看到這樣的故事讓我有點不知所措。
最出彩的是人設,神盾局局長從一開始就有鋪墊,越戰結束,美軍沒勝利,對一抽屜的勳章抱怨,接到任務命令精神抖擻還說了謝謝,在船上抱怨反戰女記者,骷髏島損兵折將將他的情緒推到了極致,越戰死了很多戰友,沒打贏,骷髏島又死了這麼多部下,不殺了金剛,就逼瘋了局長。同樣抖森和女記者的人物性格也都有風格鮮明的臺詞和背景來做支撐,連局長的手下大兵的調轉槍頭前面都有好多鏡頭伏筆
而這個版本裡的金剛,集救世者和教化者為一身,是一種絕對力量的象徵。
在心智上,它有著獨立的善惡判斷能力,同時它還是聯合國和平大使、夜空中最亮的猩,不僅縫合了美國兵與日本兵的民族矛盾,而且通過眼神交流啟發並釋放了男女主角心中的大愛。最後水中撈美人那段也絲毫不會給我們上一部那種熱戀男女感,那更像是如來佛祖大發慈悲的神來一掌。
那些衝著視覺特效而來的觀眾,也不會對本片失望。除了像山丘一樣高大的金剛,沼澤巨魷章、長腿母怪、孤礁牛魔等史前巨獸的亮相也十分驚豔。對於喜歡看大場面的中國觀眾來說,《金剛:骷髏島》的評價只有一句話:值回票價!